88读书网 > 重塑导演人生 > 211 3D电影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第二天,巩丽就开始在专业威压操作人员的看护下,进行适应威压训练。
    这次真的不是平常经常用的那种威压,而是陈默根据前世的经验,重新进行设计的。
    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在平常的环境下,拍出来演员最真实的失重状态。
    他为此设计了12条钢丝系统,每一条,都会有独立的马达和绞盘。
    然后一边3条固定在演员身体的两侧,剩下的6条,则固定在演员的臀部两侧,这样以来,就能把人悬挂在空中,而不产生钟摆效应。
    而演员,则只需要花点儿时间,去适应如何控制身体就行了。
    在这方面,巩丽还是有点儿优势的。
    一方面她早就接触过威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这会儿三十大几的年龄,身体素质也足以支撑她完成这样的拍摄过程。
    再说了,陈默在对于演员的防护上,也都是从不吝啬的,绑在演员身上的一切防护垫什么的,都是最好的。
    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演员受到伤害,也能减少演员因为长时间吊威亚,而形成的疲劳和损耗。
    当然了,和巩丽一块训练的,还有小罗伯特唐尼。
    不得不说,戒除了粉瘾的小罗伯特,现在的日子还是过的很滋润的。
    《钢铁侠2》的片酬,漫威影业给他开出了1500万美元的价码,而下一部《钢铁侠3》,则指定会一步跨入2000万俱乐部。
    这就是妥妥的超一线巨星待遇了。
    三部电影就达成,就是这么简单,和陈默当初给他的承诺一模一样,再往后面拍续集,那差不多就能有分红权了。
    这是必然的事儿。
    因此,这时候的小罗伯特,还是很有敬业精神的,经历过挫折的人,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而对于陈默,那就是由衷的感激了。
    人类有时候在感情上,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或许思维观念和文化认知上存在差异,但是在人性和最基本的良知上,还是相当一致的。
    你对我好,我也能对你好,就是这种最朴实的感情。
    所以,即使是客串性质,陈默也没有亏待他,他自然也投桃报李,尽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展现出来。
    这就是他的逻辑。
    ……
    另一边,则是陈默带着艾曼努尔、黎耀辉、特效组等剧组人员,开始安排拍摄计划。
    当然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先得熟悉好这里的设备。
    光盒、机械臂、威压、其它常规剧组设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那台imax摄影机以及最新款的索尼3d高清摄影机。
    imax是单镜头的摄影机,现在它还玩不了3d摄影机。
    倒是索尼的3d高清摄影机,在陈默的推动下,很快就率先进入了模块化阶段。
    不要觉得3d电影有多么高端,其实它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早在1922年黑白电影时代,就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了。
    然后1952年的《非洲历险记》,海报上的宣传语,就是“狮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怀里”。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3d电影遭到了外界质疑和批评的原因之一了。
    因为大多数3d电影,拍的都是惊悚、恐怖、情色电影,而偏偏又因为技术到了一个瓶颈期再无法突破。
    这才导致3d电影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再后来,那个卡车司机就开始迷上3d了。
    他在1996年,就曾为《终结者2》制作过一部迷你版的3d续集,只有12分钟,耗资6000万美金,被用在了环球影城的主题公园里播放。
    那时候的摄影机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白了,就是两台摄影机连在一起,能用倒是能用,却跟洗衣机一样笨重,重达450磅,操作难度局限性太大。
    但即使这样,卡车司机还是依靠一套电缆系统,完成了革命性的动态镜头。
    2000年,他又联合摄影师文斯·佩斯,一起研发新型的3d摄影机,并应用在了第二年的3d纪录片《深海幽灵》上。
    不仅如此,他还把该立体摄影系统用于摄制另一部imax版3d纪录片《深海异形》。
    只是这项技术当时尚处于萌芽中,并没有给电影产业带来更多的改变。
    但伴随着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发展,3d电影其实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陈默的印象中,明年华纳的动画大片《极地快车》,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而且这部动画片,同步发行了imax 3d版,在全球80多家imax影院里,取得了6000多万美金的票房。
    然后迪士尼就采用杜比2d转3d技术,推出了《四眼天鸡》3d版。
    但转换技术毕竟不是真3d,所以也因为其粗糙的画质,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但3d电影,却也因此而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07年的《哈利波特5》,是imax 2d+3d。
    2008年的3d电影《地心历险记》,在内地仅有的86块3d屏幕上,拿下了6800万票房。
    2009年的3d电影《飞屋环游记》,在内地拿下了9000多万。
    同年,卡车司机的《阿凡达》横空出世,直接以席卷之势,登上了世界之巅,在上面一坐就是十年。
    所以后来才有人说,2009年的《阿凡达》上映,才是真正开启3d电影元年的标志。
    陈默也认可这个说法,但是同时,他也想在这一世稍微改变一下这一进程。
    毕竟实话实说,当前的条件,也不是不可以让3d电影提前引发轰动的。
    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
    包括之前提前推出的数字放映机和放映系统,当然也包括这一次的3d摄影系统。
    不过,前者是未来控股用景北研发中心的技术和索尼联合研发的,而后者,则多了一个参与方,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卡车司机团队。
    而原有历史上,就是索尼和卡车司机在2006年研发出来的3d摄影系统,使用了8台索尼的hdc-f950和8台索尼e aita f23数字电影摄像机。
    当然了,hdc-f950倒是在今年出来了,但是e aita f23数字电影摄像机,这会儿却还没有研发出来,需要用其它型号的代替。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不过问题并不是很大,或许转制成imax放映时,可以看出来一丢丢的瑕疵,但是放在普通银幕上,尤其是3d银幕上,其实是很难看出来的。
    这就是先行者即使有缺陷,也很容易被人理解和原谅的原因所在了。
    探路嘛,没成为先驱,都算是难能可贵了。
    而且因为大家没有见识过,所以享受到的新鲜感和冲击力,就会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某些地方存在不足,绝大多数人也发现不了。
    这就是先人一步的优厚待遇了……
    艾曼努尔和黎耀辉两个人,就对这套3d摄影系统看的眼热不已,恨不得马上就能拍几个镜头试一下效果。
    只是这会儿肯定是不合适的。
    至于另一台imax摄影机,倒是算不上新鲜了,或许黎耀辉接触的不多,但对于艾曼努尔来说,就没什么太多感慨了。
    无非就是把35mm胶片换成了70mm胶片,分辨率高一点,感光效果好一点,拍摄效果强一点……
    嗯,还有啥?
    好像别的也不需要了!
    但对于一个摄影师而言,艾曼努尔还是更青睐3d摄影机一些的,新的领域,新的拍摄手法,新的拍摄技术……
    简直太有诱惑力了。
    不是他真的就看不上imax摄影机,但那玩意儿到现在为止,在全球也不过230家影院而已,还分布于34个国家。
    而且大约有一半,是属于博物馆等教育机构,剩下的一半,才是商业电影院。
    市场太小,能形成的影响力,自然也就会变得很有局限性。
    这和普通的商业院线,差距也太大了。
    所以,未来如何他还看不到,但最起码就先在而言,或许3d电影,才是站在风口上的那个。
    而如果在这个风口的开启上,会有他的身影,那无疑就更加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