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三十二章出头鸟

已经足足够了。

似乎,不管参与不参与,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也都是差不多的。

缅甸到底山高林密,是很难突破的。

第二个小心思,就是他想一个南征的机会,因为在丛林之中,原本的各种火器战术,都需要新的调整。这一点上,就需要原来在丛林之中,打了老仗的人,也就是他们沐家。

但是大明朝廷是不会有时间,让一个人刷经验的。

甚至有人假设,在云南建立一个大帝国,他最佳的发展方向,其实并不是中国方向,而是缅甸方向。就地理位置上来看。

让李景隆出来当官?

否则的话,云南的很多土司,都会鞭长莫及,一一丢失的。

这种情况下,启用当地熟悉的将领,带来熟悉丛林征战的士卒,才有可能成功。

更是让朝廷有了一个不好印象。

所以,迁曹国公换一个大国国公,作为赏赐就不大可行了。

参与夺嫡之事,风险大不说,回报并不算高。

关系到西南边陲的安定。

他将他筹备很久的章程拿来出来,就是在云南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的征南论,要大举讨伐缅甸的章程。

李景隆在南北之战之中,有功没有?自然是有的,自然要奖赏,但是怎么奖赏却是问题?

整个大明,沐家父子两代人对这个地方的了解,没有谁能比得上的。

沐春思来想去,下定决心之后。也不理会沉迷在酒中的李景隆,立即走了。

——

沐春作为一个将领动作是很快的。

最好不要参与其中。

他们都适应了。

从自然地理上来说,沐春说的对。其实中国内地联系云南的途径太过艰难了。云贵的崇山峻岭,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通过的。反而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却有好几条河流冲决出来的通道。虽然说,这里的河流有很多断崖瀑布,难以行船,但是依靠河流开辟通道,却是很容易的。

这一件事情,何夕也不觉得可以。

不过,随即他下定了决心。

可以说,中国在云南方向的经营,在明初之后,就是一个逐渐丢失的情况。

所以,放李景隆去军中,是万万不行的。那是会害死人的。

只是沐春却觉得,这一件事情,何夕做的也有道理。

这种情况下,被蚕食,被反退,甚至被打进云南,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他就有可能回到云南。

再有就是一些荣誉的加衔了。甚至追封都不行,因为前曹国公,也就是李文忠当年,已经被朱元璋加封了好几代了。

这一封奏疏,沐春从云南回南京的时候,就是想投上去的,但是他还是决定放一放。毕竟而今大明的政治生态,是定国是会,他有些看不懂。

但是而今,他是看懂了。

这个时候,李景隆才觉得当初徐达不想参与的先见之明。他们这样的人家,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一般情况,就是永远不会有的。或者,是皇帝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让李景隆专任文官,除非直入内阁大学士。否则很难体现李景隆的地位。

这个解决办法,让何夕觉得很霸气。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何夕保驾护航。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或许真能拿出来商议的。

何夕对李景隆不好安排。所以李景隆只能去当富贵闲人。这让李景隆很郁闷,他费那么大的力气参与这一件事情做什么啊?

于是沐春的心动了。

直接打到海边形成一个完整的版图,山川地理为我所用,这种稳固边疆的办法,的确只有明初的将领才会如此霸气。

只是,何夕不能只看口嗨,而今大明的国力比历史上强大太多了。但是要不要发动这样的远征,还是要综合很多因素的。

比如,朝廷内部的情况,还对西南方向投入产出比,最重要的是钱的问题。

有钱英雄汉,没钱汉子难。朝廷也是这样的。而今朝廷的赤字已经够多了。在云南打一场大仗,消耗可就海里去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