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这御史台的手段,还是奏效,成功引发了皇帝内心的担忧,他也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许芷倩道:“他们的遭遇,也并非是因为特殊事情,而遭到官员的压迫,而是受到政策所累,如果他们所言都是真的,那肯定也有不少人,跟他们有着同样的遭遇。”
许芷倩道:“可也不是每个农夫都老实憨厚,不懂得说话,这都只是口供,又不是让他去写什么。”
心里又补充一句,还有将皇帝那笔账,给洗白出来。真是的,都给他说了几万遍,专业专业专业,连洗钱这种事,都不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可真是要命啊!
制置二府条例司。
赵顼点点头,“要是他们这么做的话,我们的计划可能会满盘皆输啊!”
“反过来想?”
张斐点点头道:“我相信那些人绝不是出于一片好心。”
赵抃道:“也可以由公检法审理之后,我们再借此跟官家讨论发运使的责任。”
赵抃直接看向司马光,“君实,你难道就没话说吗?”
许芷倩美目眨了眨,“你是说将那些背后教他们的人的目的给挖出来,以此来质疑他们告状的真实目的。”
张斐道:“如今最为关键的就是时间问题,我们在那边还有些人,但快马去通知他们进行调查,至少也需要一个月。陛下现在还得再拖些一些时日,实在不行,再跟王学士说明一切,先让御史台判决,静待他们攻击发运使和王学士。”
“既然对面不服,那不如就交给公检法来审理,让他们心服口服,如此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我们可以以此为由,认定他们之所以不敢让公检法来审此案,那是因为他们就是要在罗织越狱,栽赃嫁祸。”
司法改革是你搞出来,你自己都不支持,那这公检法岂不是会成笑话。
张斐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道:“陛下,伱到底是怎么想的?”
“倘若这么做,那将置御史台于何地?”
谁有意避开公检法,你们都是在瞎说八道,如这种关于官府腐败问题的案件,且又是御史台先调查出来的,这理应交给御史台。
这曾公亮前脚刚走,那邓绾后脚便至。
“王相公,这官家迟迟未有做决定,是不是信了他们的话?”邓绾深表担忧道。
张斐道:“前些天,记得我提过一句,即便陛下支持王学士,但他们也有可能通过检察院进行起诉。”
只不过他也从中得利,故此弄得自己现在是进退维谷。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赵顼当初确实给予薛向极大的权力,甚至包括一些官员任免的权力。
由于吕惠卿不在,邓绾往这里跑得很勤,毕竟马上就有一波很大的人事变动,他也希望把握住这个机会,得到一个升迁的机会。
许芷倩接过来,仔细看过一番后,“有什么问题?”
张斐又将几份资料,放在许芷倩面前。
赵顼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丝哽咽,又问道:“但是朕也想知道东南六路的具体情况,朕也不希望他们在那边胡来。”
御史们纷纷上奏,并且提供相应证据,恳请皇帝批准调查内藏库的账目。
“不可能!”
赵顼赶忙问道:“你为何这么说?”
赵顼闻言,当即眉头一皱,只觉后背发凉,“是呀!他们还可以从检察院进行起诉。”
张斐暂时也没有什么头绪,道:“陛下,我想先了解清楚,御史台审问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去想办法。”
“正是如此。”
“那这几个人呢?”
文彦博当即驳斥道:“就算我答应,台谏的其他官员也不会答应的。”
曾公亮显得有些迟疑,捋了捋胡须,“就算如此,但当下的困难在于此案该如何解决,我不可能一直拦着文彦国。”
这么搞下去,那可能会全盘皆输。
司马光很是为难地瞧了眼赵抃,沉默少许,才开口道:“我也觉得此案不适合公检法来审理,因为公检法只能判定,那些涉事官员是否违法,而无法去追究元凶的责任,他们可以让那些小官小吏出来顶罪,而由御史台来审的话,可以追根溯源,一劳永逸。”
同时,还真引发了保守派内部的争议,保守派内部到底有部分人是真的认同公检法制度。
故此张斐现在也是心急如焚。
就此事而言,他并不清楚赵顼的态度,因为目前为止,赵顼并未偏袒王安石,这里面是肯定有原因的。
“是吗?”
语气中充斥这一丝担忧,皇帝没有直接倒向他,尤其是最开始,让文彦博来主审此案,确实令他有些不爽。
许芷倩不但不恼,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狠狠剜了一眼张斐,“要真是,也怪你啊!”
许芷倩道:“但首先你是不是要想,怎么将此案转移到公检法来。”
政事堂。
到时他们知道原来这一笔全部用于熙河开边,并且陛下还往里面搭了几十万贯,这必然会让他们哑口无言。”
“并不是。”
到底有一百多个证人,也是满满一桌。
张斐一翻白眼,“你是不是生孩子给生傻了?”
王安石忙问道:“你有何计,快快说来。”
富弼也看向司马光。
话说回来,凭什么交给公检法啊!
邓绾道:“首先,御史台就不会答应,要是审到一半,就移交给公检法,这说明御史台并不公正,而且他们要低公检法一头。
张斐道:“但是需要陛下马上派人,去江南那边,查清楚是那些人支持这一百来人上京告状,其背后又有什么目的。根据御史台的堂供来看,这些证人的背后一定有人,只要找到这些人,我就能够保住王学士和发运使。”
赵顼见情况不对,又赶紧密召张斐入宫。
邓绾沉吟少许,“王相公,下官这里倒是有一计,可能能够打消官家的疑虑,同时令对面内讧。”
王安石沉默少许,道:“官家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官家绝不会被他们轻易欺骗,京城粮仓里面的粮食,又不是假的。
张斐点点头道:“有这可能,顺便再教一教。”
“下官绝不会令王相公失望的。”
王安石非常耐心地说道:“曾相,就算那些人说得全都是事实,但我敢保证,此绝非是整件事情的全貌。
邓绾道:“那司法改革是出自司马相公之手,且以公平公正著称,以往每件案件,他们都希望交给公检法处理,而不是交给御史台,可偏偏此案,他们主张由御史台来审理。
因为谁都知道革新派中绝大多数人都对公检法是恨之入骨,他们就是因为公检法,才加入革新派的,所以文彦博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找出这么一个理由来攻击他们。
赵抃见文彦博的态度是如此坚决,又见富弼他们都默不作声,自也不便再说什么。
许芷倩道:“但如果这都是事实,就算有人教,也无关紧要。”
赵顼听罢,大脑是一阵晕眩。
赵顼立刻道:“这听证会好啊!在听证会上,朕能够清楚知道,政策到底执行的怎么样。”
张斐瞧了眼赵顼,道:“如果说陛下你站在王学士那边,惩治那些御史的话,我敢保证,他们一定会利用我们检察院,继续起诉,并且可能抖出这个问题来,这事情已经闹到这种地步,他们也无退路可言。”
许芷倩问道:“什么意思?”
故此,他们枉顾因均输法朝廷所节省的钱粮,枉顾均输法给江南百姓带去的益处。这真的公平吗?”
张斐道:“如果我们是要为那些贪官污吏进行申诉,这些确实无关紧要,但如果是我们是要维护新政,就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弄得保守派内部是很伤和气啊!
宰相们不得不出面,来解决内部问题。
张斐道:“关于这一点,我也有应对之策,陛下在熙河那边不还有一百多万贯吗?”
张斐道:“要解决这一点,最好的方式,还是采取听证会。”
先司法定罪,再讨论行政问责,拆开来算。
许芷倩略微撅了小嘴,她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支持王安石,也很信任新政,但是从这些供词令她对均输法产生了一些质疑。
他们觉得公检法执行的这么好,处理了很多复杂的案件,也令人心服口服,同时还避免了内耗,交给公检法来审,比御史台更好。
张斐将手中的一份资料递给许芷倩,“你看这个人的身份和口供。”
当即是严词驳斥。
判王安石输,王安石不得原地爆炸。
赵顼心里也有些虚啊!
张斐笑道:“只能如实告知,就将那笔账的事告知王学士,如果他们从检察院起诉,并且抖出此事,这对陛下是非常不利的。”
赵顼稍稍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