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法官 > 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

第720章 反其道而行

张斐还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原来赵顼跟王安石的交易,也是这么的俗套,真是毫无新意可言,就还是最为传统的利益捆绑。

虽然王安石这么干,也真有可能是在为将来进攻西夏做准备,在朝廷确实充斥着鸽派,包括富弼、韩琦在内,都不认同短时日内对外开战,因为他们经历过战争,知道战争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影响,同时他们认为,目前宋朝廷根本就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的资格。

想要征求宰相们的一致同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自己私下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没毛病的。

但张斐认为,王安石肯定还是动了一些小心思,利用这种利益捆绑,让皇帝更偏向新政。

但这种事要是被人知晓那就会很麻烦,如果将这事给坐实的话,那不管是对皇帝,还是对新政的影响都非常大。

因为这种现象是非常恶劣的。

即便是在封建社会,也不能随意将国家的钱都挪给皇帝用,这跟贪污受贿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在此案最初之际,赵顼都不跟张斐说这事,包括是否让检察院来接手此案,他是连问都没有问,估计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因为公检法的制度,很多事是藏不住的。

但是随着御史台要求调查内藏库,赵顼就无法淡定,再加上两派斗争是愈演愈烈,他也有些控制不住,于是赶紧将张斐找来。

张斐不禁头疼地搓着额头,“陛下,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呀。”

你.你想干什么?

张斐道:“如果对方拿出证据来,那我们可这一笔账算在熙河开边,那边的账目本就是有问题的,只是他们查不到而已,如今将这一笔账算进去,刚好补足这些问题,甚至还可以多算一些。

还别说,这个理由还真给予曾公亮他们拖延的机会,曾公亮就借此劝说文彦博,要不,就交给公检法,亦或者,咱们也公开再审理一次。

赵顼不禁是喜出望外,“快说,你有何良策?”

赵顼也不废话,立刻答应下来。

赵顼突然想起什么,“朕如何说服先生?”

王安石想了想,突然皱眉道:“可如果他们答应将此案移交给公检法呢?”

赵顼眨了眨眼,“但是朕了解文公,若不是十拿九稳,他不会这么坚决的。难不成这官司,你还能打赢?”

他们的目的不是要追求富民强国,不是在建议我改良新政,而是针对我王介甫,针对新政,意图将我赶出朝野。

“介甫啊。”

较之以往,这支持力度,显然减轻不少。

当日,他便让人抄录一份御史台的审问记录,然后命令李豹偷偷给张斐送去。

张斐道:“你再仔细看看。”

张斐道:“陛下可有反过来想过?”

赵顼面露忧虑之色,过得一会儿,他叹了口气,“不瞒你说,最初先生曾想阻拦御史台调查此案,但朕也认为此并非是空穴来风,故此朕也希望御史台能够调查清楚,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虽然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但他非常小心谨慎,他不会轻易站队,也不会让自己卷入其中。

台谏官员听到这话,可就不乐意,你什么意思,我御史台不如公检法?

谁要这么说,他们就认为对方是跟王安石一边的。

那陈升之就更加狡猾,来都不来,因为他知道曾公亮比他还谨慎。

目前朝中官员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这一招果然打了保守派一个措手不及。

其次,公检法只是审理具体案件,但他们显然是想以此来攻击王相公,而且他们多数人都认为张三会偏向王相公。

赵抃言道。

他认为既然最初没有交给公检法,现在再来移交,反而会制造出更多问题来,引发更多人不满,只能走到底,因为让御史台来审理,是没有任何问题。

那薛向殚精竭虑,充盈国库,改善财政,倘若官家只因几个百姓所言,就惩罚薛向,那么将来谁还敢为官家分忧。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公检法真的会跟着遭殃的。

他是个律师出身,凭空幻想,他是不太会,政治斗争,也不是他所擅长的,他必须看到资料,他才能够去想办法。

王安石道:“可是这一百个多个人,也不可能只审几天吧。”

随后御史台调查的结果,也令朕非常担忧,东南六路乃是国家的财政中心,是不容有失的,如果薛向真的在那边为非作歹,弄得民不聊生,朕自也不会包庇他。”

三更时分。

许芷倩一一看过后,“是呀!他们回答的都是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但这与他们的身份不符。”

夫妻二人仿佛回到最初相识的那时候,不知疲倦的,翻阅御史台的审问资料。

不过御史台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非常清楚,要想将薛向定罪,关键还是打动皇帝。

得到王安石点头后,邓绾立刻就组织人马,开始借对方有意避开公检法,弹劾御史台栽赃嫁祸,诬陷忠良。

说到这里,她又道:“会不会他们特地选了一些机灵的来京城告状。”

张斐点点头,对此也不否认,突然问道:“对了!御史台的审问,会不会帮助那些证人,润色一下他们的口供?”

曾公亮轻轻叹道:“如果那些百姓说得全都是实话,对你将会非常不利,我也拦不住那文彦国。”

张斐的卧室里面,难得又亮起通亮的烛光。

就别说新政,哪怕就说刑事案件,东南六路,找一百个贪赃枉法的官吏,恐怕都不难。

赵顼也开始着急了,他可不希望为了新政,真正抛弃公检法,问道:“你可有办法应对?”

文彦博道:“何必多此一举。”

对此,他们也有杀手锏。

“你说的也是,这钱到底也都得用到那边去。”

说罢,她又看向张斐问道:“怎么?你希望从供词方面着手吗?御史台不可能放这种错误的,尤其是面对这种案件,更别说还有曾相公和枢密使在旁盯着的。”

赵顼点点头,道:“但是那笔钱?”

张斐点点头,“假设陛下支持御史台的判决,王学士同样也可以通过检察院去起诉御史台。”

“好!”

张斐劝说道:“陛下,就算今日不这么做,他日陛下也肯定会将这钱投入到战事中去,而且如今这么做的话,还能够减轻西北财政负担,为将来消灭西夏打下基础。”

这些本都是机密,可不能外泄的。

“目前来说,只能说有机会。”

张斐笑道:“关于这一步,我已经想好了,现在问题就在于,如何去打这场官司。”

许芷倩真是非常激动,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早就将那刚出生的儿子给忘到九霄云外。

赵顼心都在滴血,这都已经吞到肚子里面的肉,全都得给吐出来,是心有不甘啊!

最后,他们中间,有少部分是支持公检法的,如富公、赵相公、许检察长等等,只要我们这么说,这些人必然也会建议移交给公检法,这必然会分化他们。

“如果这上面所写都是真的,那.那文公他们也没错,这均输法还是有很多问题所在,尤其是容易滋生腐败,这与当初苏先生所言,真是相差无几,此法只是听着有道理,执行起来,是难以监督。”

不得不说,王安石的口才,也是一等一的。他不否认那些百姓之言,但他质疑御史台真实目的。

曾公亮道:“但是也拖不了太久。”

“陛下,我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许芷倩微一沉吟,“会有一些变化,但也仅限于将一些冗长的口述之语,笔录成精简的句子,但不会改变丝毫意思,更不会引发歧义。”

许芷倩又从头看得一遍,摇摇头,“我还是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张斐笑道:“那得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张斐摇摇头,道:“均输法在东南六路执行这么多年,是不可能不出问题,要是连一百多个受害者都找不出,那这个政策可就是神仙想出来的。只不过他们到底代表多少人?如此才能够判定这个政策的成败。”

一旦此事曝光,发运司更会被百官唾弃,你们就只是皇帝的爪牙。

这要是输了的话,别说保守派,御史台也无法接受,他们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皇帝的,不用猜都知道,到时他们一定会利用公检法。

邓绾他们也是据理以争,要这么说,以前很多案子,都不应该交给公检法,而应该交给御史台,你们以前怎么又不这么说,

要想让人心服口服,你们就交给公检法公开审理,御史台偷偷摸摸的,见不得光,谁知道里面有没有猫腻,咱就是不服。

赵顼不明所以。

今晚我再去劝劝官家,让官家早下决断。”

王安石听得眼中一亮,是连连点头,“此计不错,此计不错,就按你说得去办。”

张斐赶忙打了个哈哈,又正色道:“此人身份是果农,但是你看他的回答,非常有条理,如果御史台没有进行润色和梳理,这根本就不像似是一个果农的回答。”

“假的应该不会。”

王安石点了点头,心里也清楚,曾公亮是绝不可能为了他,将自己给搭进去。

现在御史台拿出一些证据,证明薛向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这当然令他有些担忧。

可见他们是知道一些发运司与皇帝的勾当。

只要他们出现争议,王相公再去劝说官家,此事可成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