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超级强国 > 第四一二章 续 当学生的孙传庭

孙传庭有点不服气的说道:“大汉400年,大宋也有319年。”

章家升呵呵笑道:“这两个朝代中间发生了什么?严格说来,汉是两汉,宋是两宋。两汉中夹着一个新朝,两宋之间是靖康之耻。他们有个重要的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孙传庭小心翼翼的反问:“战乱?”

章家升:“应该说是战乱导致的大规模人口减少。”

章家升说的轻描淡写,但孙传庭知道这背后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魂归黄泉?两汉最顶峰的时候,人口就达到了1亿上下,现在1600年过去了,人口依旧在1亿上下。皇朝不停的更迭,人口也跟随皇朝的更迭而涨落。

章家升叹了一口气说道:“抛开兼并不去说,毕竟田里产出的粮食最终是进入人的肚子,你有没有想过大明到底有多少土地,产出多少粮食才能养活所有大明人?”

孙传庭在顺天担任稽勋郎中的时候,工作非常清闲,他经常混迹户部,兵部,对天下的田亩人口状况非常的清楚。然而章家升接下说的事情,把他的观念,把他固定的思维完全打破,而且是从根基上打碎。

章家升说道:“摄政王接管顺天后,对大明从新统计了一下。洪武年间天下田亩有8496523顷,一顷是100亩,也就是849652300亩。人口10652870户,60545812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14亩左右的口粮田。按照亩产2担的平均数,每人有28担粮食。而且这时候基本没有田亩隐秘,人口隐秘的情况。

而到成化年间,天下田亩4228058顷,就是422805800亩,人口9210690户,71850132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口粮田才5亩,一年的口粮才10担。实际情况我们都清楚,田亩被人隐秘,人口也开始隐秘。但可以看出,粮食缺少的情况开始突出。

万历30年田亩一度达到了11618948顷,这是因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天下隐秘的田产,都暴晒与光天化日之下,而人口却只有56355050人。大明经过弘治,正德,嘉靖,万历的上百年相对的太平,人口居然少了2千多万,这说明什么?交税的人在极速减少,而隐秘掉的人口非常的巨大,大到比登记的人口还要多。

天启元年,天下的田亩数又回到了7439319顷,丁户9835426户,人口51655459人。你说这些数据还可以信吗?“

孙传庭苦笑的摇摇头,章家升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土地田亩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大概的人口,刚上月,民政局人口司具各县上报统计,全国人口为1亿4千万有余。”

孙传庭也知道隐户的事情,但没有想到,居然数字会大到这样的程度。孙传庭小声的问道:“有没有可能是多报,虚报?”

孙传庭说出口后就后悔了,他已经见识过李毅下面的军政体系,说是滴水不漏都毫不夸张,就算里面有错误,那也是极其微小的。

章家升摇摇头:“伯雅,这人口调查,总是只会少算,不是可以能多算的。其实你也知道,按照万历三十年的田亩数,每个人也不过8亩。然而,这江南,蜀中多蚕桑,茶叶,直隶多棉花,这些都是要占口粮田的,一进一出,本来可以生产粮食的人口变成消耗粮食的人口。而且是江南,蜀中,南直隶这些土地肥沃的地方。”

孙传庭疑惑的问道:“摄政王他知道利害,为什么不退桑还粮呢?”

章家升笑笑说道:“这有必要吗?你知道吗?现在摄政王寻来的,除虫菊,化肥大量应用,种子优选,以及大量新作物的种植,使得亩产大提升了。水稻从以前的亩产的2,3担,到现在的8,9担,甚至10多担,小麦的亩产也超过了5担。也就是说,同样的田地可以多养3,4倍的人口。更何况有番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的东西!当然还有辽东,南洋大片肥沃的土地,其他不说,光南洋一年3,4熟的水稻,就能够养活几千万人口。”

孙传庭想起美洲那么一大块地方,那里可以养多少人?更加燃起心中熊熊的烈火,他不再迷茫了,他要让天下人不饿肚子,让朝代不因为粮食的关系,一直轮回。

章家升没有注意孙传庭的变化,而是继续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做着别人思想工作一样,继续说道:“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而是工业时代的到来。”

孙传庭疑惑的问道:“工业时代?”

章家升点点头说道:“是啊!伯雅你可能对工业时代没有概念,我给你普及一下!工业时代是钢铁,蒸汽机,电动机带动机械为代表的动力改革,还有各种化学。”

孙传庭在章家升的解释下,更加的迷惑了,他听说过火车,拖拉机,轮船,没有听说过蒸汽机和电动机,当然也就更不知道什么是化学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