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上了清炒大玉,软兜长鱼,干炸仔鸡,鲍脯鸽蛋,扒烧整猪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鲢鱼头,银杏菜心,什锦椰果,扬州炒饭,以及有一盆鸡片汤。
一时间,大大的桌面上被摆的满满的,徐霞客看看桌子的菜品,疑惑的问边上的吴应箕:“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三头宴?”
吴应箕说道:“霞客先生好眼力,这就是三头宴!”
徐霞客点点头说道:“看来今天肚子不够用了,哈哈……”
这时一个穿青萝衣的女子进入亭内说道:“小女子李湘真见过各位公子!”
徐霞客看去过,一个15.6岁的女子,生的亭亭玉立,如玉粉嫩的脸上,略微还有稚气,待人却是落落大方。后面还跟侍女,侍女抱着一个古琴。
冒辟疆站起来说道:“这几个都是熟人我就不介绍了,这位是江阴霞客先生!”
李湘真行了一个敦礼:“见过霞客先生,时常拜读先生文章,感觉自己也随先生走遍天南地北,如同身临其境。”
徐霞客谦虚的说道:“只是这是信手而记,只怕污了姑娘的眼。”
李湘真说道:“听说先生最近去辽东一趟,不知道有大作,供小女子拜读?”
徐霞客说道:“拜读不敢,届时一起切磋如何?”
李湘真又行了一个蹲礼说:“在此谢过先生!”
徐霞客扶起李湘真:“姑娘严重了,快快请起!”
冒辟疆说道“先用餐,过一会我等,一起品读先生作品,我等也是对辽东极其好奇。”冒辟疆说完又介绍左家三子,史可法,方以智。
亭子的角落里,有个小几,专供弹琴的地方。李湘真落座后,稍微调整后,开始弹起《梅花三弄》?古琴悠扬,竟然覆盖了酒桌上的推杯换盏的声音。
菜过三味,酒过五巡。各人之间在推杯换盏中,仅有的隔阂也被消除殆尽,各种话题的上了酒桌,最热门的还是辽东的事情。只听一个扬州当地的书生说道:“辽东乃荒僻之地,那有扬州繁华,我想,朝廷给李毅做个扬州富户,估计他乐的找不到北了吧!”
刘麻子摇摇头说道:“据我所知,李毅在辽东得到的黄金,白银,以及人参,貂皮,价值超过30万两,他完全可以在扬州过的很好,我记得在应天府还有他的庄园。”
徐霞客也接口说道:“扬州也就人口多而已,又有运河之利。如果真说起来,沈阳绝对是一个比扬州更加繁华的所在。”
冒辟疆是扬州附近的人,有人说扬州还没有沈阳繁华,心中是很不舒服,说道:“霞客先生,是不弄错了,这扬州在大明都是首屈一指的繁华之地,他一个沈阳,几年前还被东虏杀光了人,怎么可能与扬州比?”
徐霞客用受虚按说道:“沈阳的繁华不是我们大明人能够理解的。”
史可法问道:“这繁华还不是我们大明人能够理解?霞客先生,这怎么说?”
徐霞客说道:“扬州的繁华在盐和运河!而应天和顺天的繁华在于政,嗯,顺天还要加一个兵字。”
徐霞客说到这里稍微停了一下,各个学子点点头,李湘真也停下,仔细聆听徐霞客怎么说。徐霞客喝了一杯酒说道:“沈阳的繁华在于政,在于商,在于工,在于农,在于学,在于军,在于科研!”
左国柱说道:“先生,商贸,工,农,学,军,我知道一些,这科研是何行业。”
徐霞客苦笑说道:“我们大明很多人连科研两字是和意义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辽东如何,如何?哎,井底之蛙啊,想来让人羞愧难当啊!”
徐霞客说完这话,看看这些年轻的学子,如果放在大明都一等一的好苗子,可是在辽东那个变态的地方,这些人只是识字而已。徐霞客不管怎么人怎么想,接着说:“科研,就是真正的穷究天理。万物生来有因,科研就是找这个因,然后用这个因找出为我所用的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