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倾绝天下:听说罪臣又作妖了 > 第721章 水隔山遥望眼枯
    以下为防盗内容,正文稍后替换,正版平台的朋友明日刷新即可,感谢大家对正版的支持。

    因为他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早生华发”,而穿越时看到的英雄周瑜,可能情不自禁想象成自己了,因为羽扇纶巾是苏轼的装扮,而披甲执剑更符合周瑜武将的身份!现在清醒了,很是尴尬——这个多情应笑我也是他的自我嘲解。

    师:说的好吗?

    生:好。

    师:把这个标题板书下来,赤壁怀古,这个古是谁?

    生:古人,周瑜。

    师:好,这个古是周瑜,但我们刚刚说的是谁?

    生:苏轼。

    师:谁在赤壁怀古?

    生:苏轼。

    师: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苏轼在赤壁怀古,而苏轼在这首诗里,是“今”。所以这首诗是不是用了怀古诗很典型的一个方法。

    生:古今对比。

    师:古今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言志,所以是想表示什么,是为了表现周瑜吗?

    生:不是。

    师:是为了表现苏轼自己,那么苏轼是怎样的人呢?这就需要用到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我们一直在说,苏轼被贬到了黄州,那你知道以前的苏轼是怎样的吗?我们已经知道周瑜是风流气度的周郎,是三分天下的公瑾,那么历史上的苏轼是怎样的呢?他的文章被欧阳修称为独步天下,宋朝皇帝宋神宗认为苏轼是宰相之才,所以他26岁的时候任判官,三十岁从陕西回来,才高年少,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我们说年轻时候的苏轼和周瑜的周郎这个称号是不是很相似?

    生:是。

    师:好,他俩有相似点。那这样的苏轼想不想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呢?

    生:想。

    师:可是36岁开始贬官,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最终被小人陷害,投进监狱。押解往京城的路上,披枷带锁,文人的脸面尽毁,苏轼一度想投湖自杀;向黄洲走来的时候,赤壁就成了他的思索之地。乌台诗案里,亲朋故友大受牵连,一时间,众人都远离了他,黄州,他孤独一人。小人、昏君,他恨吗?生死、得失、荣辱,该怎么对待?苏轼肯定在思考,我们每一个人也正在经历。

    生:老师,我看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觉得苏轼经历生死,孤身黄州,处人生绝境,仍向往成为风流潇洒建功立业的豪杰,哪怕清醒的意识到现实的尴尬,也自我嘲笑。“笑”,标志着他心理上真正的成熟。

    师:说的太好了。这本书叫《苏东坡传》,还有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去看一看,我们一定会对整首诗理解更加到位。说道一个人的自我嘲笑,是成熟的标志。苏轼年轻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五岁的诗人在黄州还在想谁啊?

    生:周瑜。

    师:周瑜是那么风流豪杰,他肯定想到了年轻时光,然而对着江水一看,自己已然。

    生:早生华发。

    师:在这种对比里,回到现实里,他做梦的时候还想着成为周瑜那样的人物。但是回归文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真的想多了,但是怎么办呢?哭天抢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