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其实更多是什么?(概括)对,是对文章内容的一种概括。嗯,很好。也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在写什么,其实我们在这段话中可以发现,赋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在下议论)
我们知道,刘勰说过赋这种文体的特征是什么?体物写志,对(在黑板写下)。那文章一直到第几段才开始写下志的?(请一位同学起来回到)先写的都是物,从赤壁写到清风明月,在写到洞箫呜咽,再写到曹公,一直到第几段才写道自己的观点?
生d:第四段。
师:第四段吗?我们看到第三段有没有写到情感态度?
生d:那第三段
师:是谁的?
生d:客人的
师:真的是客人的吗?
生d:是苏轼借客人之口说出来的。
师:很好。我们知道赋有一种很传统的写法——主客问答。是不是?借客人之口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可以说从未恩中第三段就写出了自己的志。好,请走。
这一段话中我有一句话不是很赞同。他说“却因平平写不出来”,真的没有把无边的风月,赤壁的美景写出来吗?
好,我们来看第一段。我想同学来找一找,在文章第一段直接来描写赤壁之景的有哪些句子。
生e:“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