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独立学习,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概括主题,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时间:2分钟左右。
再相互交流,先小组交流完善,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形成一个主题概括,后班级交流明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纤细的感受力。
后教师评介,本文的主题是: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
教师顺势介绍写作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2.探究人物
本文需要探究的人物有:主人公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祥林嫂的婆婆、“我”。
(1)祥林嫂
特点:善良,勤劳,淳朴,不幸。
作用:《祝福》通过“嫁而守寡,寡而再嫁,嫁而再寡”这三个特定情节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典型的悲剧形象。从她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看到:封建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无形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