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书呆子求婚记 > 第十四章,武昌南站

第十四章,武昌南站

 热门推荐: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老哥哥,真是太谢谢你了。”我父亲再次不感慨的说。“不要这么说了,人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你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自己在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人帮你。”老人说。

    然后他又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我父亲说:“老弟,弟妹,我现在把你们送上车,也算仁至义尽了。至于到不到的了南昌,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只能看你们的造化了。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去女儿家了。”

    他刚走出没多远,我父亲就叫住了他。“怎么了,老弟?还有什么事?”“不是,我们俩都是第一次坐火车,不知道哪里是武昌,如果没坐到或者坐过了都不好。”

    老人听我父亲这样说,低头想了想,最后说:“你们俩识字吗?”我父母摇摇头。老人见我父母摇头,就又想了想,然后说:“我看这样吧。我给你们把这两个字写出来,你们照着样子比,看样子像了就可以下车了。

    另外,车到站的时候听的时间较长,在中途停的时间较短;还有,中途车轨少,车站车轨多。当你们看到车轨很多,车又停的时间较长,并且有站台,站台上有一个竖着的大铁牌子,上面写了两个很大的字‘武昌’,就是和我给你们写的那两个字差不多一样,就可以下车了。”

    老人不无详细的向我父母讲了下车的方法。“可我们还不懂什么叫站台?”我父亲又问。“两边都有铁轨,比铁轨高出很多的水泥台子。懂了吗?”我父亲虽然似懂非懂,但也不想再追问下去了,就装模做样的点点头。

    那老人见我父亲点头,就又向着他说道:“你们先在这里略等一等,我去去就来。”老人说完,匆匆离开那辆车,向铁轨外疾步走去。没过一盏茶功夫,他拿着一个用毛笔写好的纸牌走了过来。原来那上面写着两个大大的“武昌”二字。

    我父母把纸牌装好后,在老人的指点下爬上了那节车厢。在我父母即将上车的时候,老人从身上拿出刚才在饭店买的两个馒头塞给他,感动得一旁的母亲又哭了起来。老人摆摆手说:“弟妹,不要哭,放心走吧。”说完,就走了。而那颗灰白色的头渐渐的消失在我父母的视线里。

    但火车迟迟没有开动。母亲担心车不走,又想起我不知在哪里受苦,或者死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就有在一旁抹眼泪。

    火车终于开动了。那时节已是半夜时分,在暮色苍茫中,在漫漫的黑夜里,在漫天繁星的祝福下,我的父母手握着手,相依偎着,在火车的颠簸下渐渐进入了梦乡。

    慈祥的上帝呀,假若你真有灵性,就请保佑我的父母,可千万不要下雨呀,因为他们没带伞哪;善良的星星呀,假若你们都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也请千万不要闭上,就当在沉沉的黑夜里为我的父母点一盏灯吧;

    柔和的春风呀,你不是会传播消息吗?那么,就请先告诉我的母亲一声,她的不孝儿子虽然吃了些苦,可还没有死,也请她不要过于担心呀!

    等我父母醒来的时候,发现火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下来,周围全是灰蒙蒙的一片。透过昏黄的星光依稀可以看到火车的左边有一个斜斜的陡坡,陡坡下面是一大块土地。那块土地被隔成一个个小块,里面好像种着蔬菜。

    在土地的中间盖着一间小小的尖房,里面还透着昏黄的光。通过那块菜地向前望,那不知有多远的远处高高矗立着一座三角形的青山,青山周围雾气缭绕,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转过头向前望,那一节一节的车厢就像蜗牛一样卧在那里一动不动,最前面的那一节好像挨着了一颗星星,让人感觉火车好像上到了天上。火车右边有两道车轨,车轨外不远处好像有几十间民房,那些民房在星光的照耀下昏昏暗暗地,显得那样幽暗与神秘。

    我父亲正在欣赏周围的景色,突然看到从村庄里闪过一道亮光,接着有十几个人从村庄鱼贯而出。那些人大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手里提着蛇皮袋或拎着竹筐。他们也不说话,从村庄出来后,只向火车边奔来。

    我父亲怕对他不利,慌忙叫醒我母亲。“咋啦?”母亲被父亲一推,猛一下清醒过来。“你看!”父亲用手一指。母亲吓得张大了嘴巴,然后又怕喊出声,本能的用手捂住了嘴。

    母亲还以为他们要上自己坐的这节车厢呢,没想到他们一直向火车前方跑去。我父亲感到好奇,想下火车看看那些人想干什么。母亲却拦住了他:“出门在外,不要多管闲事。”

    “管啥闲事?我只是想看看。再者,我还想方便方便。”“那你一个人下去,我坐在上面,你可别忘了早点回来。”我父亲点点头,将所有行李放在车上,蹑手蹑脚下了车,小心翼翼的跟着那些人向前走。

    没走多远,那些人忽然停了下来,其中有一个个子高一点的首先爬上了一辆装着一些大煤块的火车,其他的人也像他一样向另外几节车厢上爬去。那个个子高一点的拿起那些大煤块递给下面一个身形粗壮的人,其他人好像也有同伙。

    他们就这样将一块块煤向下卸,直到把带来的蛇皮袋和竹筐装满。

    我父亲见此情景,慌忙折回来,飞快地跑到母亲坐的那节车厢边,迅速的爬了上去,激动地拉住母亲的手说:“娃他妈,你知道我刚才看到了什么?”母亲却显得不怎么兴奋,平静的说:“你看到什么了?难道捡到钱了?”

    “跟捡钱差不多,”我父亲说,“我刚才看到那群人在一节车厢上偷煤,咱俩要不要也去偷一些?”“你疯了,”母亲说,“你是顾得找娃还是顾得偷东西?就算你偷了,卖给谁?”母亲不耐烦地说。

    “我们不会卖给那边村庄上的人。”父亲说。“不行,”母亲想了想说,“咱俩能偷多少煤,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再耽误得坐不了车,找不到娃,那岂不是不划算。还有就是,我们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买呢?”父亲听母亲说得有理,就不再高兴了。

    他们在那里待了一会,我父亲又出了个点子。他说:“我看咱们不如把脚下的黄豆扔几包下去,等到天亮了再卖给附近村子的人当路费。”

    母亲想了想又说:“你说那也行,可我不敢冒险,万一黄豆卖不出去,咱们还是去不了南昌。你看咱们现在坐在这里挺好,要说没钱,你身上不是还有二十块吗。等咱们饿极了,再去吃顿饭,这样慢慢的凑合,总能到的了南昌。”

    我父母就这样商量来商量去,那火车已发出了鸣笛声,随着咔嗒咔嗒的响声过后,火车又向前行驶了。

    我父母已没有了睡意,就探出头来观察一路上的景色。火车两边时而青山翠竹,时而小桥流水,时而刚刚翻耕过的稻田,时而稀稀落落的村庄,有时是一个池塘边上矗立着几座简易的民房,有时是一个乡镇边一个热闹的集市。

    抬起头来,还可以看见蔚蓝的天空清澈如水,上面满是星斗。清风吹来,不觉让人浑身一颤。要不是心中还牵挂着我这个不孝的儿子,要不是肚子还在挨饿,要不是因为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而担心,舒舒服服的坐在那节车厢里,

    心满意足的欣赏铁轨两边的景色,对于未出过远门的我的父母来说,也确实是一种享受。我父亲也就罢了,我母亲哪有这心情?她老是在想着我不知是死是活呢。

    就这样过了好大一会儿,父亲跟母亲说:“咱俩刚才都睡着了,万一坐过了可怎么办?这次可不要再睡了。”母亲点点头。

    但是,那火车就像摇篮一样,晃啊晃啊,晃着晃着,父亲的上下眼皮不仅打起架来。过了不久又睡着了。母亲过了一会也睡着了。母亲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那火车也显然不走了。他怕坐过了站,就慌忙推了一下身边的父亲说:“娃他伯,天亮了,咱们赶快下车吧。”

    父亲一听说天亮,脑子立刻清醒过来,赶忙问身边的母亲:“我们是不是坐过站了。”“谁知道?先下了车再说。”说完,母亲拿起水壶,父亲拿着行李,小心翼翼的下了火车。

    下车后,父母找到站牌,拿着手中的两个字仔细一核对,感觉差不多,但却多出一个字来,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再把他们靠近细看,前两个字还真是很像。

    父亲就跟母亲说:“娃他妈,你看这上面的前两个字真像,就是后面多出的那个字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该怎么办?”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2fddb; border: 1px solid #adcd3c; padding: 1px 4px; font-size: 16px;">

    题外话:

    我父母到武昌了,以后的事会更精彩。读者千万不要错过呀。<!--div class="center mgt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