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书呆子求婚记 > 第十三章,搭货车

第十三章,搭货车

 热门推荐:
    <div id="book_text_content">

    随着又几声车鸣声响过,那火车渐渐地越走越慢,终于停了下来。我父母当时所处的位置刚好是火车的中部。

    母亲因为饥饿而不得不闭上了眼睛,父亲却好奇地盯着那辆火车看。

    忽然,他看到有一节车厢的上面好像有个东西在活动。只见那东西黑黝黝的,钻出车厢,探出头来四下一望,然后抓着车厢上面的门拴向下移动。几秒钟过后,那东西已经下到了车厢下面。

    “这个人在这里干什么?怎么从这些车厢里走出来?”父亲正想着,看到其他的车厢也不时有人爬下来。那些人从车上下来后,也向四周望了望,然后起身走了。

    我父亲被好奇心驱使,决定上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半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跨过眼前的几道车轨向火车走近。但他站在那里等了好久也没看见一个人再从车上下来。

    父亲后悔极了,他感觉刚才从车上下来的那几个人一定是自己的救星,他感觉从他们身上一定可以知道一些坐货车的方法。如果这样的话,他和我母亲就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

    可是,他却因为犹豫而失去了这不可多得的机会。父亲一后悔一生气,就蹲在那列火车边,用手捂着脸开始痛苦起来。突然,透过手指的间隙,他又看到一个又矮又胖的人从自己左边的第三节车厢下来了。

    我父亲再也不想失去这次机会,就慌忙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去。

    到了那人跟前,父亲发现那人原来是个老头。他大约有六十多岁光景,头发花白,上身穿一件深蓝色中山服,扣子扣得整整齐齐,下身穿一件黑色大裆裤,那裤子好像很薄,被风一吹会鼓起来。

    他不像我们平常人穿的裤子。我们平常人穿的裤子裤管都在脚脖子上,而那大裆裤却被缠在老头的脚上,使人看不清他有没有穿袜子。除此而外,老人脚上还穿着涤卡布做的布鞋。另外,在他的肩上还搭着一个蓝色的布包。那包小巧玲珑,看上去很可爱。

    我父亲在也不想失去这次机会,就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很近热的叫了一声“老哥哥”。却说那老人正在摆弄上衣上的那几个纽扣,忽然听到有人说话,心中犹不肯信,就停了下来。

    他用两眼的余光往身后一瞥,只见一个长长的黑影正映照在地上,再稍一转头,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站在自己背后。

    一见此情景,老人心中不禁打起鼓来:天这么晚了,这里又这么偏僻,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人来,说不定会对自己不利也未可知。心念至此,那老人也顾不得摆弄身上的纽扣了,直起腰来,像百米冲刺一样向前跑去。

    我父亲见状就跟着他后边追。也许是因为体力的缘故,两人一前一后跑了一截路,我父亲还是把他追上了。老人见无处可躲,就停下来,回过头,气喘吁吁地跟追上来的我父亲说:“你------你追我干什么?”我父亲也气喘吁吁地问道:“那你-----你跑啥里?”

    “我还以为你是车站里的人向我要车费呢。”我父亲一听“车费”二字,不仅动了念头,说话也变得客气起来:“老哥哥,你刚才说啥哩。你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老人一听我父亲称呼他“老哥哥”,说话也变得温柔起来:“老弟,我说我还以为你是车站里的人要向我要车费呢。”“这么说你坐这车没那车费?”“是啊,坐货车还要什么车费。”

    我父亲一听,高兴得一拍大腿,大声叫道:“这就对了。”老人一听一脸疑惑的问我父亲道:“什么叫这就对了?”我父亲听到老人问他,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他的手,让他和自己一起坐在铁轨边上的一根枕木上,然后向他说道:

    “老哥哥呀,这些事说来话可就长了。只因我们娃和我们老俩绊了嘴,一气之下去了江西。我们想去江西找他,可是又没车费。这不,正在这里做难吗?我刚才听你说坐货车不要车费,这是真的吗?”

    “真的,我好好的骗你干啥。你们想去江西,完全可以坐货车。”“怎么坐?”我父亲问。老人说:“你今天碰到我,可算是找对人了。

    我本是随州人,只因我姑娘嫁到襄樊,我每次想去她家又不想花车费,就在我们随州搭货车过来。回来时照样这样。所以,你刚才说要去南昌,那真是容易得很,只坐货车就可到达。”

    “真的吗?”我父亲问。“真的,我这么大年纪骗你干啥。不过你们要去江西,必须转车。这里没有直发南昌的车。你们必须先到武昌,再从武昌转车到南昌。”

    “那坐货车就没人管吗?”我父亲又问。“反正我坐这么多次还没有人向我要过车费。不过,刚才你追我,我还以为你是车站里的人向我勒索呢。

    父亲听老人这样一说,忍不住激动万分。他站起身来,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道:“老哥哥,我和我们娃他妈在这里谢谢你了。”“你们娃他妈?她在哪里?”“那里。”父亲用手指了指依旧坐在铁轨边上的我母亲。

    “那咱们也过去吧。”老人说。接着,我父亲就同老人一起来到我母亲身边。我母亲一听说去南昌有了办法,高兴得涕泪交流,不住地说出感谢的话。

    那老人见我父母不住地说出感谢的话,又不断的说他是个好人,又见他们确实可怜,他就真想帮忙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因此,寒暄几句后,老人就问我父亲:“老弟,我看你俩这个样子,可能还没吃过饭吧?”我父亲听老人这样问他,羞涩的低下头来。

    老人见我父亲的样子,很显然是没吃又不好意思说,就望了望我母亲对她说:“弟妹,若不嫌弃,你和老弟一起跟我到附近的饭店吃顿饭吧。”

    说着,老人一只手拉着我母亲,另一只手拉着我父亲,跨过一个又一个铁轨,走到铁轨边上的一条土路上,然后又向前走去。

    他们大约走了有一里地,看见前面有一个小小的饭店。那饭店设在一个小区的左边,门面约有两米宽,门框上装着一盏白炽灯,照得地面如同白昼。再往上看,红红的匾额上写着几个鎏金大字:老乡面馆。

    玻璃门内,分两排摆着六张长方形的桌子,店主是名男子,胖胖的,腆着一个大肚子,长得就像弥勒佛。老人就问店主都有什么饭。那店主连珠炮似的回答:“热干面,窝子面,鸡蛋面,肉丝面。”

    老人回头问我父亲吃什么饭,我父亲支支吾吾,不好意思回答。老人心想,我父母从早上一直饿到现在,应该是又渴又饿,如果吃热干面和窝子面肯定难以下咽,就自作主张帮他们一人要了一份鸡蛋面。

    吃完后,他们又向店主一人要了一晚开水喝喝,老人开始教我父母怎样搭货车。

    他说:“我知道有一辆发往武昌的车,晚上十一点走。”说完,老人下意识的挽起袖子来,只见白希的手腕上戴着一个绿色的电子表。老人用眼一望,说:“现在才八点多,刚好赶趟。等一下车来了,我送你们上了车才放心。”

    “可是,那样的话,你去女儿家不是很晚了?”“没事,俺闺女家离车站不远,我步行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说完,老人就从裤兜里拿出钱和店主结账。

    结完账刚要走,还没走出店门,老人忽然问店主还有没有馒头。店主说,有啊。“那你在给我拿两个馒头,用袋子装起来。”我父亲见状问老人道:“老哥哥,你没吃饱吗?”老人抿嘴笑了笑,没回答。

    接着,老人和我父母就再次来到铁轨边,坐在那里等。在等车的时候,他们自然要聊些家常。老人问我父亲问什么找我,父亲向他道出了实情。

    老人一听,竖起大拇指说:“没想到你们娃还是个作家呢。”“啥作家?吃饭连门都找不着。”三人在一起聊着聊着,又看见一辆火车驶了过来。

    “这辆,就是这辆。”老人高兴的跟我父亲说。那辆车终于停了下来。老人看见火车停了,就领着我的父母来到火车边上。只见那辆火车大约有七十多节长,人站在中间根本望不到两边。

    老人先让我父母站在一边等一会儿,他轻车熟路的爬到眼前的车厢向里望。望过以后,又下来,然后摇摇头。

    就这样,老人不厌其烦的看了五六节车厢,终于在一节车厢上向我父母点头。我父母走过去,老人才下来。

    他跟我父母说:“知道我为啥每节车厢都看看吗?我是想给你俩找一节合适的车厢坐。我刚才看了几节,就这一节里面装着黄豆,还没装满,你们坐在里面,还可以露出头来;如果感觉困了,还可以睡觉。不过,要是天下雨了,那可没办法了。”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2fddb; border: 1px solid #adcd3c; padding: 1px 4px; font-size: 16px;">

    题外话:

    “天无绝人之路”,我父母歪打正着,还真找到了去南昌的方法。那么,他们到不到得了南昌呢。读者们拭目以待。<!--div class="center mgt1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