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黎想了一夜,倒是没有想出什么好法子,不过却也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二日早朝之后,丰黎随皇去了御书房。
皇到了御书房之后,瞥了丰黎一眼,开口道:“说吧,今日随朕过来所谓何事。”
丰黎大大方方地说道:“儿臣今日是为科举之事而来,这些日子,儿臣一直在准备科举,在甄选出题考官,儿臣有一个斗胆的建议。”
“哦?”皇倒是来了兴致,“如何斗胆,你且说来。”
“回父皇,自古以来,科举都为男儿之事,可放眼天下,女子有才亦是皆是,自然,女子入朝从无先例,且也所不妥,但儿臣以为,倒是可以在出题考官选取一些有才之女。”丰黎这个建议的确有些斗胆了,不过皇却也并非是固执庸俗之辈,闻言虽说有些不满,但倒也未直接否决。
况且,皇也看出来了,丰黎这哪里是为科举着想,分明是意不在此。
皇笑道:“你想说什么,且都说来吧,也不必遮遮掩掩了。”
丰黎也不隐瞒,也不再拐弯抹角,倒是直接开口道:“儿臣的王妃,苏家长女,素有才学,先有九香居奉为宾,之后又在与安国使臣试,连赢两场,为我朝夺得颜面。这般才行,便是许多男儿都无法拟。儿臣以为,若是让其出任科举考官,也是担得起的。”
皇也不说话,这么静静地听着,等着丰黎的下。
“儿臣也不隐瞒,提议此事,儿臣确有私心。阿漓与皇后不合,此次让阿漓单独前往,儿臣心不免担忧。儿臣孤身多年,如今才寻得一人,不敢赌,还望父皇成全。”丰黎点到即止。
若是苏倾漓成为秋试的出题考官,那么避暑山庄自然是不能去了的,她也必须留下来处理科举一事,丰黎说得明白,倒是让皇心的疑虑少了些。
其实丰黎和苏倾漓都猜错了一点,皇真正担忧的并非是丰黎,而是苏倾漓。
虽说那流言是假,可是皇却也看出了苏倾漓的能耐,一个女流之辈,做了很多男儿都无法做到的事,当初进宫一面,虽说皇对苏倾漓十分满意,可是转而一想,又何尝不是苏倾漓的厉害之处。丰黎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皇也的确起过传位的心思,但是苏倾漓不同,她毕竟是外人,何况背后又有相府和苏家。后宫专权的事并非没有发生过,皇也是想要看看,这个苏倾漓到底有多少能耐,若是真的有那歹心,那么自然是要趁早了结了。
不过皇倒是没想到丰黎会这么直接明了地来想要苏倾漓留下。
丰黎所担忧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苏倾漓……
皇思索了一番之后,开口问道:“苏倾漓虽为女子,才学胆识却丝毫不输于男儿,你可曾想过有一日,她或许会越过了你。”
皇虽未直说,不过丰黎却是一言听出了皇话的意思,笑道:“父皇,能娶妻如此,是儿臣的福分,个人福兮祸兮,却也是难断定,既是儿臣自己选的人,儿臣自是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