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成都分别以來已十余年了。近闻我兄担任董志原的防卫任务。未知你对前途是什么感想。不过从董志原所的形势。在大西北地区。最近我大清陆军、骑兵、炮兵的联合行动。以及全国人民对解放大西北的决心和准备上來看。我实在不能不为我兄存在着极大的焦虑。
从前解放西宁之役。董福祥认为大势已去。为了减少军民的死亡。就毫不犹豫的率部起义。归向人民怀抱。皇上对董福祥是爱护备至的。起初他在心理上。曾经也有些顾虑。大清真的对他不究既往吗。不久董福祥即知道皇上的恩典。是要把董福祥栽培成为一个很好的官员。现在董福祥任副将之衔。一家人过着安定愉快的生活。十万部众归于安康。假使董福祥当时不归向大清的话。一方面不知要死多少人。而董福祥也可能战死或是被俘。这样对于董福祥。以及因战事伤亡的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辈都将年迈古稀。还能再活多少年。过去回民走错了路。现在可以在转眼之间弥补过去的一切。当此可以造福人类。有利国家的紧要时机。为国家为同胞为个人与未來的孩子们着想。我兄都应该当机立断。投向祖国母亲的怀抱。情况迫切。欲言不尽董志原翘首不尽依依。望兄深加保重。尤盼早闻佳音。
弟 黄鼎 启
下书年月日
徐占彪在旁看了一遍。颔首道:“可以。多说也无益。识相还给回民留下种。不识相我就來个大屠杀。最多下半辈子背上骂名而已。白起也能名垂千古。”
黄鼎苦瓜脸。愁眉不展道:“徐副帅。你就别屠城了。那个人嘴上话虽不多。但已经表明心意。他不赞成搞大屠杀。你再杀下去。等战事结束。只能整个荣誉官爵。像刘铭传一样吃挂落面。反过來要拍小白脸马屁。那个人是笑面虎。奸猾得很。连左大帅都要让他三分。给他天大的面子。你的一举一动那个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秋后算账等着你呢。”
徐占彪一摸大胡须。哈哈一笑道:“好好好。听你的。不搞屠城了。给子孙积点德。小白脸有个好鸟。话事人一网打尽。**。”
“你啊。小心点。今晚别喝醉了。这种事可是要掉脑袋的。”黄鼎不由自主的探看一下房门。虽然知道沒人进來。但还是小心翼翼看了一眼。
两人鬼祟的一笑。风流韵事岂能不说。天下沒有不透风的墙。李国楼如何上位的。早已不是秘密。连民间也有无数个版本。真假参和在里面。让百姓茶余饭后有了诸多的谈资。
黄鼎拿着信函离开房间。给两名回军暗探松绑。和颜悦色的让两名汉奸吃了一顿羊肉泡馍。还赏了两只银元宝。让两名汉奸把信函交给六帅禹得彦。
这两名汉奸沒想到大难不死。千恩万谢一回。一面作揖一面后退的离开。捡了一条命回去。
李国楼是神捕。从审问两名汉奸开始就沒离开过。看见黄鼎把两名汉奸给放了。摇头道:“黄道员。那两名奸猾之徒。哪敢把信带回去。你还给他们路费。我看他们会逃离董志原。你这是白忙活。”
黄鼎捋须。思索一会儿。便笑了。颔首点头道:“算了。既然已经放了。随便他们去吧。我还有其他途径。再写一份信。幸好刚写完。我全部记得。”说完黄鼎又提笔写信。一面写信。一面摇头。暗思:李国楼太聪明了。什么都一看就会。还能看穿老底。川军的龌龊事。想要瞒着李国楼。不可能办到。一定要把李国楼拖下水。大家一起掉进染缸里。也就同流合污了。
“李大人。喝喜酒还早。來找许副帅什么事啊。”黄鼎旁敲侧击几句。就知道李国楼來找副帅徐占彪原因。原來是为了“女战俘”这件事。不由笑道:“李大人啊。还是新科探花郎呢。这种事哪用你开口。进城时让巴特尔说一声就行。我知道了。你不用和徐副帅说了。最高长官哪能评判这种事呢。”
李国楼说得脸红。有些害羞的瞥眼黄鼎。挠挠头道:“嘿嘿。黄道员。大家都是文官。替我保密啊。只当我沒说过。”
黄鼎点头道:“放心吧。我又不是郭大嘴。这种事谁会提啊。只有龌龊的御史。 把这种事含糊的带一笔。故意败坏我们军队名声。还起了个花名叫曲笔。我靠。我要是皇帝。绝对阉割御史。军人打仗就沒需求了吗。李大人。你说是不是。”
“是啊。我们是男人。战士也是男人。合情合理。不浪费嘛。”李国楼和黄鼎相视一笑。他们这些高级军官。身边都带着通房丫鬟或者小妾。照顾日常起居。这样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长官也要替战士考虑生理需求。这样才能得到战士的拥戴。说漂亮话。无欲无求的人都不在前线打仗。只会在书上讲假话。
有些高级军官还放纵自己。那就沒人管得了了。军法也处罚不了他们。大清这么多支军队。藏污纳垢之事比比皆是。楚军军制只适用于普通军人。上面的特权阶层。只有靠自律。
李国楼和黄鼎属于文官体系的人。说话文绉绉的。两人聊得投机。等待集体婚礼的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