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彪对一天时间攻下荔家堡非常满意。清军死伤不到二成。就是大胜了。至于兵力的损失。他一点也不担心。直接把1000名长夫。提拔上去。摇身一变就是正规军了。这种做法是楚军的常态。以老带新。长夫也经过炮火的洗礼。很快成为合格的老兵。
徐占彪从早上接见军官到察看缴获的物资。各项统计数字都摆在他的案几上。指挥部里忙碌了一天。准备晚上的庆功宴。战场上的军人都会变得冷血。但也会找乐子。想到晚上给军官们做证婚人。徐占彪狭龊的一笑。
荔家堡的胜利。对于见惯大场面的楚军來说。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役。所以徐占彪只是写了一份给左宗棠的折子。并沒有向同治皇帝呈上折子。看了一下折子上的各项数字。清晰无误。又核对了一遍。徐占彪把折子用火漆封好。盖上印章。以五百里加急。送往西安总督行辕。
脑海里挥散不去的是勇阳府城的场景。已经在想回军下一个军事重镇。回军把董志原修建成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就似一座座墓穴。绞肉机一样的董志原。敌我双方一起赴死。回军想用玉石俱焚吓退清军。但为了祖国统一。再大的代价大清也要把回军消灭。徐占彪对于李字营带來的新式武器。非常满意。有了诺贝尔的黄土炸药。可以摧毁董志原坚固的堡垒。当然清军是不会说使用炸药炸城墙。而是把克虏伯大炮的威力夸上天。一炮轰垮荔家堡的城墙。清军把丰功伟绩的光环都套在李国楼身上。工兵挖地道的秘密。将封存于楚军的战史里。
折子写毕。徐占彪站起身看向眼前董志原模型。又一座堡垒插着大清的军旗。压缩回军的纵深。要不了多久董志县城。也将收入囊中。他静静的站在模型面前。长久不动。清军在春季以前。就攻占了小崆峒、荔家堡。会让董志原的回军军心大乱。回军不会坐以待毙。接下來的战役充满变数。如何消灭回军的有生力量。敌变我变。考验着指挥官的应变能力。作为一路统帅。徐占彪身上承担巨大的压力。别人还陶醉在荔家堡大胜的喜悦之中。而他已经在这座巨大的模型面前。考虑接下來的战役。
对于回军里的几名大帅暗送秋波。也不能当真。这就是留一手。双方留有谈判的余地。不把回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谁都不会放弃既得利益。战是根本。和是手段。沒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回民会以向大清进贡的方式。來实现独立的目的。那几名有归顺朝廷意思的回军大帅。还是想以回治回。还不想放弃董志原的统治权。更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的武器。这是大清政府绝对不允许的事。今年一定要收复董志原。为进军肃州城、金积堡铺平道路。
徐占彪沉浸在战事上。思索着下一步清军接下來的部署。考虑最多的是。回军到底会不会改变战术。
“你说回军还会固守。”徐占彪自说自话。头也沒抬。就知道有人进來了。有谁连“报告。”也不说。就站在他旁边。只有他的副手黄鼎。
旁边的黄鼎知道是在问他。他们是老搭档了。对方的脾性一清二楚。低头看着连绵起伏的董志原模型地图。紧锁眉头道:“现在很难说。还沒有把回军打痛。荔家堡原本就是回子的炮灰。只有把最难啃的勇阳府城拿下。董志原东面的那些乡村小寨。就会望风而逃。攻下董志县城。我们才能说这场战役稳操胜卷。”
“哎。还是要我们烧钱啊。我们川军这么出钱出力。竟然让丁宝桢当四川总督。不知朝廷怎么想的。”徐占彪非常不满。朝廷任命山东巡抚丁宝桢为的四川总督。大清以文官做地方总督。四川总督轮不到徐占彪來做。但他心里有个疙瘩。丁宝桢是大清有名的清官。连慈禧太后最宠幸的太监安德海都敢杀。他怕丁宝桢侵害他的既得利益。就是烟草走私这宗买卖。
黄鼎抬眼道:“徐副帅。你多虑了。现在以消灭回子为重任。朝廷不会多管关卡上的事。等仗打完了。朝廷也会多给些地盘。各地的关卡总要收回去的。你的胳膊沒丁宝桢粗。连李鸿章都对丁宝桢退避三舍。到时该放弃的利益还是放弃吧。”
“***。这块粪坑里的石头。怎么沒人敢踢呢。”徐占彪有些想不明白。大清贪官污吏遍地。会出丁宝桢这种异类。而且圣眷正浓。官越做越大。也不知道两宫太后怎么想的。
黄鼎莞尔而笑道:“徐副帅。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等仗打完了。还是做一个富家翁吧。两宫太后对有功之臣也算仁至义尽。你嘛还是改为文职。这样才能居于高位。那个李大人在外面了。和他搞好关系。将來大展宏图。”
徐占彪颇为奇怪。取出怀表看了下时间。问道:“黄道员。李大人这么早來干嘛。又想偷师來了。”
“哦。不是。前哨抓了两名回军探子。李大人來看热闹來了······”黄鼎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审问回军探子。已经结束了。也问不出有价值的情报。回军暗探吐露的情报。清军早已掌握了。他进來是请示副帅徐占彪如何处置两名回军探子。
清军以残暴闻名。抓到敌人的暗探。会施以酷刑。通常情况长官都会下令杀死敌人的探子。假扮成平民或者清军的回军探子。比战俘下场更可悲。但清军两次大胜。让徐占彪心情舒畅。他要向回军施以恩义。沉思一番道:“黄道员。还是放他们回去。以你的名义写封信给回军的六帅禹得彦。让他们认清形势。放下武器。早日投降。朝廷保证他们富贵荣华一生。官职也沒有问題。”
“好。我來写。”黄鼎卷起衣袖。就坐在主位上写信。清廷对于回军恩威并重。不断利诱回军投降。而不像对待汉人的捻军那样赶尽杀绝。这是因为民族政策问題。而且回军占尽地利优势。清军和回军交战牺牲太大。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情愿花钱买和平。
“川客禹家”的禹得彦与黄鼎过去就认识。是生意上的朋友。所以徐占彪让黄鼎以私人名义写信给禹得彦。
黄鼎在信上书:
得彦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