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初第一太子妃 > 第55章
    综合考虑天气、粮草、兵器等情?况, 东征时间定在初秋。
    朱标近来忙于备战之事,少有空闲之?时。
    常乐带着两岁的雄英,还有鲁王朱檀和大名公主, 往来于春和宫和东华门外的秘密基地。
    十八岁的常升给王爷和公主完成今日份授课后,特?意来书房寻找姐姐。
    雄英正由晚星、晚月陪着,三人在旁玩搭积木的游戏。
    常乐亲手给弟弟煮了杯茶,问道,“怎么了?”
    常升从小外甥那里收回目光,“姐姐,我准备随军东征。”
    常乐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 抬眸看他,“为何?”
    常升:“我有幸得姐姐倾囊相授,通晓多国语言、地理、民俗,又擅骑射, 水性也不错。”
    他白皙俊秀的面庞,镶嵌一双笑眯眯的, 弯月似的眼, 眼底透着坚定, “读万里书,行万里路, 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常乐眉峰稍蹙,提醒, “娘大概率不会同意。”
    常升咧嘴, 露出口大白牙,“还得姐姐帮我在娘面前, 美言一二。”
    常乐:“......你觉得我会同意?”
    还想推她出来应对娘亲,想得挺美。
    常升拿起茶壶, 殷勤斟茶倒水,“姐姐最是人美心善。”
    常乐:“......”
    使劲憋,才?能憋住到嘴边的笑意。
    她的确美,最美什?么的,也还行吧。
    常升瞅眼自家姐姐,然后?绕过书桌,拉着她的袖子摇来晃去,“姐姐,姐姐!”
    他怎一个娇俏二字......
    常乐真?是,莫可奈何。
    自个一手带大的弟弟,真?是跟自个一模一样?。
    但有所求,甜言蜜语什?么的,随手拈来。
    晚星,晚月两人习以为常,眼都没带抬一下的。
    年纪尚幼的朱雄英没见过世面。
    他仰起圆嘟嘟的小脑袋,学道,“姐姐,姐姐。”
    常升摇来晃去的动作,跟被点穴似的,瞬间僵在原地。
    朱雄英歪着脑袋停顿片刻,随即又慢动作地前后?摇晃肩膀,再一次道,“姐姐,姐姐。”
    他学得还挺像......
    常升那脸,青了又红,红了又青。
    既然如?此,一不做二不休,他拉着常乐的袖子继续晃,“姐姐,姐姐。”
    那边朱雄英也不甘示弱,跌跌撞撞跑过来,跟他舅舅一模一样?,“姐姐,姐姐。”
    此起彼伏的二重奏环绕,常乐不堪其扰,唯有举白旗投降。
    常升喜滋滋松开姐姐的袖子,仿佛啥事没有发生,他优雅返回自个座位。
    朱雄英左看看娘亲,右看看舅舅,也原路返回了他的积木堆边。
    洪武十四年十月初,朱元璋以“倭寇屡次侵扰我朝沿海百姓”为由,挥师东征。
    常升如?愿以偿,随军前往。
    历时半年,水师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除了金、银、铜等金属矿外,还有成堆的木材。
    自周开始冶铁,发展至今,技术逐年精进,可制造出来的铁具质量反倒在降低,特?别的脆,极易折断。
    比如?作为兵器使用的刀,锋利、坚固程度,远远不如?大唐时期。
    还有作为火炮炮筒,极易炸膛,长此以往,导致我国火炮逐渐落后?西方。
    究其原因?,唐朝用的是木炭冶铁,而到宋明时期,因?为北方林业资源日益枯竭,改为煤炭冶铁。
    煤炭冶铁本来是技术的一大突破,可会导致冶炼出来的铁具,含有大量的硫、磷,是降低铁具质量的元凶。
    而在此时,尚无科学完备的去硫去磷工艺。
    但没关?系,小日子国林业资源丰富,在去硫去磷工艺完备之?前,只能麻烦他们多多帮忙了。
    当?然,除了这些资源,水师还带回来三十多个倭寇首领,那都是些常年在我朝沿海地区作乱之?人。
    另外还有小日子国递交的臣服国书。
    史书记载,郑和带领军队和宝物前往,走得是恩威并施路线,而这一回,只有一船船的炮!
    小日子国唯有选择臣服,逮捕倭寇,任由明军予取予求,宝物什?么的,想也别想。
    朱元璋看着满船的战利品,喜得直搓手。
    曾经?以能征善战出名的黄金家族,三次东征均以失败告终。
    而他,淮右布衣,一出手打得倭国毫无还手之?力。
    还有谁,就问还有谁!
    狂喜之?余,朱元璋令专人押送那三十多名倭寇首领至山东蓬莱,那里的百姓受倭寇之?苦久矣。
    海风阵阵,浪朵朵,空气里夹着淡淡的腥味。
    三十名倭寇,沿着海平面排成长长一串。
    他们双手被绑缚于背,闪着冷光的钢刀就在眼前,但他们毫无反抗的余地,
    自被抓捕,他们每日仅得些稀薄的粥维持性命,四肢早已瘫软,连颤抖的力气都没有。
    围观渔民,面对曾经?烧伤抢掠家园的盗贼,纷纷捡起石头,或扔或砸。
    自始至终,钢刀毫无用武之?地。
    春和宫。
    朱标在书桌前仔细翻阅东征战利品的账册。
    这一仗,既扬我朝之?威,解沿海百姓之?苦,又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在大快人心。
    “乐儿,我们治理黄河的银子,有了!”
    年初,夫妻两人在做年度规划之?时,常乐跟他提前预警,黄河将?在河南、朝邑(陕西的一个镇)两处决口。
    治理黄河之?法,植树造林,修筑堤坝,桩桩件件都得要钱。
    常乐窝在软塌里,翘着只脚,悠哉悠哉读着本书,“何止黄河,疏通南北运河也够了。”
    朱标闻言,稍稍侧过身,“乐儿是在提醒我尽快迁都么?”
    南北运河自杭州直通北平,乐儿曾言北平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最佳都城。
    常乐赶紧移开挡住自个脸蛋的书,否认,“没,我没这意思。”
    迁都之?事,牵涉太广,可不是她能轻易妄言的。
    朱标轻“唔”了声,“其实父皇一直也有迁都想法。”
    一来,大明最主要的威胁还是北地蒙古人,二则,京师皇城南高?北低,风水略次。
    只不过朝臣极为反对,而且他们父子意见相左,老爹偏好?长安,而他推荐北平。
    常乐看他一眼,无情?播报,“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懿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十一月归京,重病。”
    朱标:“......”
    懿文太子什?么的,可真?烦人。
    常乐重新摊开书,眼角余光瞥见儿子搭有半条腿高?的积木,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兴致......
    她悄无声息伸出根手指,轻轻一戳,积木轰然倒地。
    朱雄英圆嘟嘟的眼呆愣半晌,随即“哇”一声哭了出来。
    常乐作乱的手指,僵在半空,还没来得及收回去。
    朱标赶紧扔了账册,抱起儿子,轻拍他背,温柔安抚,“雄英乖乖。”
    雄英伸出小肥爪,嘟着嘴,满眼控诉的指着罪魁祸首。
    常乐无辜眨眼,狡辩道,“我是在考验他的耐心和毅力。”
    朱标瞪眼妻子,哄儿子道,“娘亲还是个小姑娘,我们雄英让着她些,好?不好??”
    常小姑娘乐非常配合地转换表情?,满脸的可怜兮兮,“雄英宝宝。”
    朱雄英豆大的眼泪还挂在睫毛,两只手已经?扑腾地要去娘亲那里。
    常乐接过儿子,毫不吝啬,反反复复亲他柔柔嫩嫩的小脸。
    朱雄英痒得咯咯直笑,两母子飞速和好?如?初。
    一阵风沿着半开的窗户拂来,无人在意的角落,无人在意的老父亲朱标,像一座过河拆桥的桥.....
    门口,小全子敲了敲门,“殿下,皇上找您。”
    朱标看看眼里毫无他的母子两,一甩袖子奔赴乾清宫。
    乾清宫里,朱元璋拣出一本奏折递给儿子,“这是朵甘今岁的朝贡礼单。”
    自洪武二年始,每年均有番邦来朝,朝贡之?物来来去去也就那些物件,没什?么新鲜的。
    朱标很不能理解自家老爹突如?其来的郑重。
    朱元璋指指奏折,“朵甘此次最重要的朝贡之?物,是他们的公主。”
    朱标:“......”
    所以......
    他同平日一样?,缓缓打开奏折,“父皇后?宫是该添位异邦女子增色。”
    朱元璋噎了半晌,“朵甘公主与你年岁相仿。”
    朱标头也没抬,“二十弟和二十一弟出生还未有半年,可见您正值壮龄呀。”
    朱元璋嘴角笑意一闪而逝,“标儿,何时学得油嘴滑舌?”
    朱标满脸认真?,“您龙精猛虎的,儿子都是肺腑之?言。”
    朱元璋艰难忍住到嘴边的笑,极力把话题拐回正轨,“常氏已有嫡子,你也该纳侧妃了。”
    朱标合起奏折,给他爹斟了碗茶,“雄英还那么小,您忍心庶弟来分他的宠么?”
    朱元璋:“......”
    他捧着茶碗的手顿住了。
    朱标:“异邦女子貌美,万一儿子受其蛊惑,雄英可怎么办?”
    他讲得头头是道,朱元璋听?得一愣一愣的。
    脑海里跟着自动幻化出来一个场景,儿子沉迷美色,荒废朝政,孙子无依无靠,饱受欺凌。
    朱标再接再厉,“雄英昨儿睡前还念叨着他皇爷爷。”
    朱元璋爱孙之?心瞬间膨胀到顶点,“谁都别想欺负我家雄英!”
    朱标:“爹爹南征北战,统御天下,见识多广,心性坚定,什?么朵甘公主,再美也绝对迷惑不了您。”
    朱元璋傲然睥睨,“那是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