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初第一太子妃 > 第54章
    月影朦胧, 夜色重重。
    常乐一个字一个字检查刚拿到手的?,盖有太子印章,朱标私印的?承诺书。
    虽然皇族中人?, 到时候他反悔,也拿他没办法,但至少也要让他饱受舆论谴责,后世的?舆论谴责。
    这个时代,这样的?承诺书公开,遭谩骂、质疑的肯定是她,但世事会?变迁, 沧海桑田,六百年?后,定会有人指责他是背信弃义之徒。
    常乐用防水的?牛皮袋仔细包好承诺书,放进个带锁的?小匣子。
    朱标无奈失笑, 随即又担忧道,“乐儿, 还是不生了。”
    女子产育风险太大, 他们还是好好保护雄英来得实际。
    常乐瞥他一眼, 要生的?是他,不生的?也是他, 男人?果然善变。
    “你担心得太早了,至少也得在等两年?, 现在雄英太小, 我的?身体?也要养养。”
    朱标长吐口气,连连点头, “是该养养。”
    他如今回忆起雄英出生时,那一盆盆往外端的?血水, 仍不由?自主地颤抖。
    据戴先生言,那样惨烈,竟都还算是顺利的?,那要是不顺利......
    常乐看眼自顾自发呆的?男人?,“你有空想那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多干些?正事。”
    朱标还没完全回神,“什么正事?”
    他每天勤勤恳恳,干得哪件不是正事?
    常乐白他一眼,“当然是多休息,多保养,免得你的?好弟弟和你的?好儿子,叔侄相?残。 ”
    当然,主要原因,约莫是他好儿子太能作?的?缘故。
    朱标:“......”
    他好像从“好儿子”三个字里,听出了某些?咬牙切齿的?声音......
    是错觉吧?肯定是错觉吧?
    常乐略略皱眉,伸手?在他眼前摇晃两下,“怎么又走神了?”
    朱标眨眨眼,“......没什么。”
    顺便转移话题道,“爹准备明年?命诸王就藩。”
    常乐稍稍怔楞,之前朱标以弟弟们还小,心性未定为由?,留弟弟们在京。
    史书里的?,他的?弟弟们小小年?纪就藩,无人?管教,个个残暴血腥,实乃社会?毒瘤。
    如今朱元璋再提就藩之事,怕还是想要通过儿子们镇守边疆,以无形的?方式收回开国名将手?里的?军权。
    同时,他也期望儿子们能成为明朝疆域的?屏障,拱卫中央集权。
    常乐轻啧一声,“我觉得该因才适用,人?尽其才。”
    朱标挑了挑眉,“何意?”
    常乐:“你瞧晋王聪敏,擅长算学……”
    先前,常茂还在京时,晋王朱棡为算学书,主动与他交好。
    后来,常茂去了北平,他又快速搭上常升。
    他有兴趣,常乐也不吝啬。
    从小学数学,中学数学,再到高等数学,常乐又是抄书,又是给人?答疑解惑。
    常乐艳羡,“晋王还有岁禄支持…...”
    普通百姓难免要为五斗米忙碌,很难专心学术研究。
    而他有钱有田有房,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伺候,完全不用为生活奔波。
    常乐:“给个机会?,让他专注数学,没准还真能在数学里寻得一片天地。”
    最主要的?是,科技发展,需要数学人?才,越多越好!
    朱标沉默片刻,后阴阳怪气道,“太子妃很关心三弟么。”
    常乐:“???”
    什么玩意?
    朱标:“也是,毕竟三弟最为俊美。”
    常乐:“......”
    天降大锅,六月飞雪,她好冤哪!
    常乐:“那我还知道周王喜欢与植物为伍,该给他机会?研究粮食,药材。”
    她是关心晋王么,她是关心他的?每个弟弟。
    朱标略作?思考,“五弟虽没三弟俊美,但也长相?清秀。”
    常乐:“……”
    咳咳,晋王、周王的?确是他兄弟里模样最俊俏的?。
    朱标长叹一声,“难为太子妃日日忍受我这张普通皮囊。”
    煤油灯散着晕黄的?光,他满脸的?落寞,寂寥……
    虽然明知他是装的?,常乐还是配合地拐到书桌后。
    她微弯腰,搂住他脖颈,在他脸颊印了个吻,“谁能有我家小乖乖的?气质呀。”
    朱标:“......”
    他的?嘴角不自觉勾起,耳廓不自觉泛起红。
    那么多年?,那么多回,他仿佛还是当初情窦初开的?少年?。
    常乐抬手?,手?背轻抚过他白玉似的?面庞,语带调戏,“最爱我家小乖乖了。”
    朱标气息微重,一把将人?揽入怀,左手?扣着她后腰,因常年?握笔,而微微带茧的?右手?指穿进她的?衣领......
    常乐闷哼一声,昂起雪玉似的?脖颈,抱住他的?脑袋。
    他在每个清晨修理胡子,每个夜晚泛起青色胡渣,又硬又痒。
    桌边的?煤油灯燃尽,倏忽间熄灭。
    月色浅浅,暗夜朦胧。
    翌日,早朝结束。
    朱标行礼告退,欲回趟春和宫。
    朱元璋略有微辞,暗戳戳提醒,“今儿奏折可?不少。”
    朱标呲着口白牙,“今儿戴先生给雄英请平安脉,太子妃特意嘱咐儿子回去,也让戴先生摸摸脉。”
    朱元璋担忧地皱起眉,“标儿身子不适?”
    朱标摇头,“儿子很好,只是太子妃见?儿子整日案牍劳形,很是担忧。”
    闻言,朱元璋松开眉,赞道,“太子妃担心得对,她这事做得好,难得有点你娘的?风范了。”
    朱标:“......”
    这样的?称赞,太子妃大概是不喜欢的?。
    她曾言这是道德绑架,以贤惠为名的?道德绑架。
    女人?,一旦冠以贤惠之名,必定要受世人?的?检阅、评估。
    往后但凡有一点点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就得挨批评和谴责,比普通女人?更多的?批评和谴责。
    常乐曾言,她无需以太子妃,更无需以贤惠名留青史。
    春和宫。
    戴思恭收回搭脉的?手?,“太子平日思虑过甚,肝火偏旺,需得注意一二。”
    朱标笑笑,堆积成山的?奏折,件件国事都得仔细斟酌,如何能不思虑?
    常乐瞪他一眼,“戴先生,是得用药么?”
    戴思恭摇了摇头,“暂时不必,平日切勿久坐,多多休息。”
    常乐想了想,问,“多些?运动......骑马练剑之类的?,疏松筋骨,是不是会?好些??”
    同六百年?后的?办公室社畜们似的?,常年?久坐,易发胖,易疲倦,最健康的?方式就是运动。
    戴思恭捋着胡子,“自然,动则不定,动则不衰。”
    常乐转眸,强势规定,“您往后每日傍晚回来,跑步半个小时。”
    朱标:“......”
    原以为会?得到太子妃更多的?关心,实际却?是更多的?“奴役”,他心内宽面条直流。
    戴思恭看看两位主子,拼命忍住到嘴边的?笑意,“老臣告退。”
    难为他年?迈体?弱,两条腿捣腾得还挺快。
    朱标轻咳一声,赶紧转移话题,“乐儿,再与我讲讲诸位弟弟的?事?”
    常乐眨眨眼,无辜道,“我心里唯有您,怎么会?知道您的?弟弟们擅长什么?”
    朱标:“......”
    昨晚搬起的?石头,砸了今儿自己的?脚。
    常乐美美捏起一缕青丝,小样,我还治不了你。
    朱标挪动尊臀,挨到太子妃旁边,半点不迟疑的?,“我错了。”
    呵呵,男人?,认错第一名。
    常乐撇他一眼,“还有鲁王朱檀,我觉得他适合跟着陶广义一起研究火炮,火箭,飞天之类的?。”
    朱标有点惊讶,“哦?”
    常乐稍作?回忆,“史书记载,他为求长生不老,酷爱钻研炼丹之术,最后毒深而亡。”
    朱标:“......”
    他的?弟弟们都是“人?才”!
    常乐:“你知道的?,陶广义年?轻时也喜欢炼丹,他两应该颇有共同语言。”
    朱标食指轻点桌面,“那明儿去京郊,我们带他一起。”
    常乐点头,“可?以。”
    朱标:“还有么?”
    常乐摇头,“没有了,史书也不是事事都有记载,何况还有些?被人?为销毁。”
    比如懿文太子朱标的?生平,落于?史书,寥寥几笔而已。
    朱标叹息一声,似有失望之意。
    常乐瞅眼他,恶向胆边生,“还有一位,史书记载特别?详尽。”
    朱标:“?”
    莫名有种?不妙的?预感。
    常乐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就是造你好儿子反的?,你的?好四弟呀。”
    朱标:“......”
    夏末清晨,日光明媚,一行五人?奔赴龙江船厂。
    自洪武六年?至今,有常乐暗戳戳提供的?资料帮助,经过将近八年?时间的?发展,船厂提前二十?多年?建造出郑和远航使用的?宝船。
    船有四层,九桅十?二帆,锚重数千斤,装有大中型火炮三十?门,小型火炮十?门。
    那些?火炮均是由?经过数学、物理、化学改造过的?陶广义,重新制造出来的?新型船载火器,精准度和威力都有质得飞跃。
    常升陪着十?一岁的?鲁王朱檀,十?四岁的?大名公主,跟着陶广义,带他们领略新世界。
    毕竟,孩子们的?兴趣,得从小培养。
    朱标领着自家作?男装打扮的?太子妃,走在前面。
    常乐兴致勃勃为他讲解船与火炮的?理论,偶尔掺杂些?历史进程。
    忽得,朱标抓住一个重点,“倭寇为患?”
    侃侃而谈的?常乐稍顿,“没错,明朝后期,倭寇肆虐。”
    朱标紧锁起眉,小小东夷,日后竟成我朝之患?
    去岁四月,日本怀良谴人?入贡,八月日本足利义满谴僧人?入朝,两者?均无国书,态度傲慢,同月还有倭寇侵扰广东沿海居民?,我朝强势拒之并?谴责。
    今夏七月,日本怀良再谴僧人?入贡,依然没有国书,依然忽视我朝“处理倭寇”的?要求,我朝再次严厉拒之。
    两国邦交难以建立,为保沿海百姓,我朝不得不重申海禁之令,不得不在沿海建立卫所。
    卫所建立,又训水师,难道对倭寇毫无作?用么?且瞧着他们还强势起来了?
    常乐:“因为内战,因为北伐,因为国力渐弱,而小日子国只有打服,没有邦交。”
    史书记载,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登基后,允许小日子国加入朝贡,两国建立贸易往来。
    明朝朝贡向来“厚往薄来”,朝廷会?给予番邦超出他们朝贡许多的?赏赐。
    小日子国国内资源短缺,他们乐得来朝贡。
    那时候起,明朝大量白银、铜钱流入小日子国。
    后来,靖难之役,连年?征战,大明负担日渐沉重,到明代宗朱祁钰临朝时,小日子使团竟公然抱怨赏赐太少,毫无对宗主国的?敬畏。
    可?见?,施恩,给予,友善,只会?滋养他们的?野心。
    常乐忿忿,“他们,真的?,打得越狠越老实。”
    史书记载,永乐十?七年?六月,倭寇侵犯辽东沿海,当时镇守的?猛将刘荣全歼来犯之人?,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余人?,自此百年?,倭寇再未敢侵犯辽东地区。
    还是永乐年?间,郑和率领十?万水师访问小日子国,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乖乖派兵剿寇,献来二十?余颗倭寇首领的?人?头。
    常乐使劲撺掇,“如今,我朝船坚炮利,国富民?强,必须狠狠揍他。”
    朱标手?指轻点身侧火炮,闭眼思索打一场海战的?利弊。
    战争意味着烧钱,而那地方,即使打赢,远隔重洋,怕是难以掌控,更难治理。
    常乐:“治理什么的?,大可?不必,那边地势多山林,不适合耕种?,且他们国人?治不好的?,打怕他们即可?。”
    朱标挑了挑眉,未作?言语。
    常乐继续怂恿,“小日子国别?的?没有,唯有金矿最多。”
    朱标猛得睁眼,意味深长发出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