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279章 消灭透视的作品(有彩)
    第279章 消灭透视的作品(有彩)
    陈平生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系统界面了。
    事实上在他的属性达到满点后,他就不再关注系统所能带来的好处了,因为根本没有。
    每个月的抽奖无非就是走个流程,除了一些强身券和宣传券以外,也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了。
    就连金色物品也没了踪迹,似乎并不存在于奖池里。
    陈平生看着眼前的蓝天白云,已经没有了太多抽奖的欲望。
    他现在唯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如何达到sss级评价,以及达成评价后,又能得到什么。
    而他此刻手上还有一张大师体验券,上面的名字是史蒂芬·肖尔。
    这位大师所拍摄的作品,一直都是致力于打破常规,他对于摄影的认知是从本质出发,作品也都晦涩难懂。
    可也正因此,如果能够看懂他的作品,将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认知。
    并且对摄影的认识也会再次迈上一道新的台阶。
    陈平生之所以一直没有使用,便是觉得之前自己还没有达到拍摄作品需要的思想境界,是的,拍摄这部作品需要舍弃掉摄影师最引以为豪的一些执念。
    若是固执己见,只会让自己对摄影产生怀疑。
    不过现在他觉得是时候了,他的状态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行新影集的拍摄了。
    两天后,黄蓼从魔都起飞,直奔弗洛里达州的一个偏僻小镇。
    当车辆抵达小镇的时候,她看向窗外,觉得自己好像是穿越回了90年代。
    这里的房屋样式和招牌样式似乎定格在了那个年代,没有丝毫改变,就连车辆都是以复古的扁平款居多。
    黄蓼下车后,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某个电视剧拍摄片场。
    而陈平生已经在路边的咖啡厅等待着她了。
    “快坐吧,休息一会,喝杯咖啡。”当黄蓼接近他时,发现他正戴着墨镜,穿着棕色的皮夹克,就差戴一顶牛仔帽了。
    “这里看起来好复古。”黄蓼品尝了一口咖啡。
    入口微苦,随后回甘,是她最喜欢的咖啡味型。
    “是吧,我了不少力气找这个地方。”陈平生指着不远处的红色招牌:“看到这些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看美国电影,似乎也是同样的场景。”
    黄蓼回头扫了一眼,随后笑出声:“是啊,一模一样的披萨店。”
    “别说,这地方还真是不少剧组的取景地。”陈平生用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看起来很享受这么休闲的时光。
    “不过,为什么要来这里,新作品吗?”陈平生的电话来得很急,黄蓼也没有细问。
    “是的,一部新作品。”陈平生给她算了一下:“距离10月份还有7个月,我打算在这里拍摄一个月到两个月。”
    “这么久?”黄蓼有些吃惊,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陈平生对于影集的安排如此漫长。
    这和她想象中的快速完全不同,不由得好奇起来。
    陈平生笑了笑:“因为这部影集非常吃天气和运气,所以很难拍摄。再加上大画幅相机,想要捕捉一些特定瞬间就更麻烦了。”
    “原来如此。”黄蓼点点头,然后安稳的和陈平生品尝起了咖啡。
    ——
    第二天,陈平生二人走到了一处露天停车场外面,这里是几家店铺的交界处,停了各种颜色的车辆,它们沿着边缘的白色车线停了两排。
    把准备好的大画幅相机放在地上,陈平生环顾四周,找了一下,发现有一处地方适合拍摄。
    那是半截天桥,是小镇里为数不多的装饰性建筑。两个人抱着相机来到上面后,把手中的相机竖立起来。
    在调整了焦距和光圈后,陈平生和黄蓼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这个地方要拍摄什么呢?”这部作品陈平生没有如《布鲁的悠长假期》那样和黄蓼通气,好像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打算把创作理念分享出来。
    听到黄蓼的疑问,陈平生看向远处的城镇风景,在正对面还能看到一个和他们所处天桥一模一样的天桥,似乎是一种镜像,又像是一种呼应。
    “你知道什么叫透视吗?”他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反而提问道。
    “知道啊,就是三维世界的两条平行线,在二维世界的投影必相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什么?”
    “消失点,或者灭点。”
    “没错。”陈平生点点头,又问道:“那要如何在照片里去除掉消失点呢?”
    黄蓼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应该可以通过特定画面吧,比如避开纵深街道,或者杂乱的线条,选一些比较干净的地方,让建筑的线条、人群的线条不交会。”
    “这只是其中一个办法,看这里。”陈平生指了指相机,黄蓼凑过来才发现大画幅相机正在移轴拍摄,这样会把原本的畸变去除,使线条重新归于平行。
    “还有这种方法。”她若有所思的说道。
    陈平生见她明白过来,又指了指远处的场景问道:“你觉得现在这副画面里有消失点吗?”
    黄蓼开始仔细看向那个停车场,从近处开始,那些车辆呈八字形摆开,相邻的车辆就像是两条平行线在画面里,可它们的线条没有消失点。
    而更远处的建筑也都是横平竖直,就连电线杆们都保持着完全平行的姿态,没有丝毫消失点。
    整个画面有视觉引导,却没有消失点,如果不是陈平生说出,黄蓼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这是?”她忽然有些疑惑为什么要这么做,消失点消失代表了什么,陈平生是要表达什么,还是吃饱了闲着没事干。
    当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她对于陈平生的性格已经摸透了,任何事情在他这里都是有的放矢,不存在瞎猫碰死耗子的事情。
    看黄蓼陷入疑惑,陈平生没有急着解释,而是让她想了好久,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才解释。
    “是因为反传统吗?”黄蓼想了半天才有这么一个解释符合陈平生的做法。
    而听到这个回答陈平生笑起来:“你说的没错,只是简单了点。”
    “伱知道绘画的发展吗?”陈平生手扶着栏杆,说道:“在中世纪,所有艺术都是为了宗教服务,欧洲的人类都必须服从教会,服从上帝。那时候的画必须要展现一个平面,展现神性,而缺少人的尊严和主体。
    “后来文艺复兴后,绘画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艺术家们开始意识到人的主体的重要性,于是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首先发明了透视法,就是完全忠实人眼的世界,并将其复制下来的方法。
    “当透视法传播开来后,立刻受到了艺术家的追捧,他们纷纷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最后的晚餐。现在学习绘画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掌握透视,透视画不好,那基本功就不算扎实。”
    “是的。”黄蓼靠在陈平生旁边,听着他这节临时的摄影课。
    “但学摄影的,就不用学透视。”陈平生指指相机:“因为我们随便拍摄一张照片,都符合透视。可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摄影的本质,并陷入摄像机带来的陷阱中。”
    “陷阱?”黄蓼歪歪头。
    “没错。”陈平生解释道:“相机终究是人为的产物,它是有主观属性存在的,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改变。摄影师应该意识到,它不是真理,也不是准则。我们虽然操控着它,但它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重大。
    “简单而言,就是不要让工具限制你的思想。尤其是做艺术,如果你不能意识到工具的局限性,以及它本身的欺骗性,只知道一味的按照它规划好的程序进行拍摄。那艺术就没办法发展。
    “这句话换到其他领域也是一样,说回绘画。它也要感谢摄影,是摄影把它从记录真实世界的责任中解脱了出来。脱离了这一层职责后,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对人的内心的表达。他们反对透视,反对固定。简而言之,就是绘画从记录宗教、记录生活变为了如今的记录内心,开始更重视精神世界。
    “莫奈、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都是反对透视的艺术家,可这耽误他们的作品受到全世界追捧了吗?并不会,因为这就是潮流,艺术发展的潮流。”
    陈平生第一次对摄影的未来表达出了自己的畅想:“摄影也是一样,它早晚会从忠实记录生活,记录世界,变为记录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它可以结合两种,把生活和精神世界浓缩在一起。”
    黄蓼听得脑子发胀,因为她再怎么幻想,也无法想到那样的光景会如何,在现实世界拍摄精神世界?
    听起来似乎很奇怪。
    陈平生却随着话语越想越清晰,他脑子里关于自己的作品也终于诞生出了一个轮廓:“我觉得未来的摄影会更偏向个人表达,那些拍摄当代人情绪、思想的作品将会受到热捧。反传统将会成为主流。”
    “是超现实决定瞬间那种拍摄吗?”黄蓼问道。
    “比那还要魔幻,还要夸张。”陈平生看着停车场的车流进进出出,却一直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这和我们拍摄的作品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既然绘画可以不用承担记录真实世界的责任,那摄影呢?它是不是也可以不用拘泥于人眼中的现实。”陈平生把话题绕回来:“所以首先,我打算拍摄一部,消除透视的作品。”
    黄蓼提起精神,听着陈平生缓缓说出自己的想法。
    “透视有三种,线性透视、色彩透视、清晰度透视。比如第一种线性透视,当我们想去拍摄一条公路的时候,因为近大远小,那么远处的事物必然会收缩变小,就会形成交叉,形成消失点。因此,想要避免线性透视,首要的就是避免消失点。这也是这部作品所要做的事情。”
    “所以你特意选在了这个地方。”黄蓼看着不远处的一切,在脑海里已经将其定格,形成了照片。
    确实是没有消失点的画面,结合陈平生的表达,她瞬间理解了一切,觉得自己的摄影观都受到了挑战。
    这也是陈平生为什么没有先和黄蓼说清作品的原因。
    因为只有当她亲眼看到画面,再了解艺术发展的潮流,才能明白陈平生到底在拍摄什么。
    这就是艺术的门槛。
    也是很多普通人无法了解的地方,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话,根本无法对作品有一个客观的评判。
    这不是一句艺术应该是大众的艺术所能解释的。
    艺术从来不属于大众,也不属于小众,它属于个人,它是个人情绪+对世界认知+个人手法的展现。很多艺术之所以大众,是因为它们能够引起大家共鸣。
    可这并不意味着小众艺术就应该消失,不被理解的艺术仍然是艺术。
    要把艺术市场的炒热和艺术本身分开来看,从艺术中寻找那些能引起自己共鸣的东西,这才是观看艺术作品的正确方式。
    如果看不懂,那说明不是目标群体,就像是影视行业。
    不感兴趣就是不感兴趣,你拍摄的再好对我而言只是厕纸,一千人里就有一千个的哈姆雷特。
    所以陈平生所说的这些,注定只是摄影界少部分人才能明白,且意识到的东西。
    但这无妨,超前不代表难看。
    陈平生这部新作品,虽然可能难以理解,但在观感上绝对会令人舒适,所以他不担心自己的理念无法被人了解。
    黄蓼想通这一切后,问道:“那剩下的色彩透视和清晰度透视呢?”
    陈平生走到大画幅相机后面,把头抵在取景器前,按下快门。
    “咔嚓!”伴随着清脆的快门声,他笑着说道:“那些就等到碰到了再和你说吧,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封面的拍摄,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黄蓼低头看看手机,从中午一点开始等待,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
    这也解释了陈平生的话,为什么要用一到两个月拍摄一部作品。
    因为它真的很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