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165章 跨越时空的歌声
    第165章 跨越时空的歌声
    中年男人站起身,反驳道:“没看过李抱真先生的照片就是不谦虚吗,你难道什么影集都看过?”
    虽然他不喜欢黑白照片,但相比于陈平生,他更加讨厌王一国所代表的山水写意派。
    当年双方可是没少唇枪舌战,所以他也不怕这家伙。
    王一国眼睛一瞪,本想出言呵斥他不懂礼数,但一看到他又有些无奈。
    阮安,老对头了,在他发起彩色运动的那几年和山水写意可是撕破了脸皮。
    在场的人里他最烦的就是这家伙,滚刀肉一般,死猪不怕开水烫。和自己的师兄互骂了好多年,直接给师兄气住院了,现在还没出院呢。
    王一国可不想和他骂起来,那实在太过难堪,只能冷笑一声:“我只是觉得身为华夏人,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应该了解一下,这样我们才能把华夏文化发扬出去,是不是。”
    阮安嘲讽道:“那黑白的就是老祖宗传下的了?胶卷也不是华夏发明的啊。”
    王一国不说话了,碰到这么个搅浑水的主,他也没脾气,只能说不该今天来的。
    陈平生看着这一幕,感觉摄影圈的人也和菜市场砍价的大爷大妈一个样,或者说任何一个圈子里的人,无论在外人看来再光鲜亮丽,其实他和普通人的言行举止也没什么区别,甚至可能更为不堪。
    见王一国偃旗息鼓,陈平生笑了笑说道:“华夏文化,我们当然需要传承。但我觉得文化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几张作品就能代表的。如果黑白山水画是文化,那清明上河图是不是文化?唐三彩又是不是文化?华夏不是只有一种文化,而是百家文化汇聚在一起。所以我个人觉得,在拍摄作品时,只要符合华夏文明的精神传承,就是在传播文化。”
    “这点说的很对。”现场的大家都很赞同,每个人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怎么能说自己拍的东西就不是传承了。
    常明开口道:“我可以说一下我身为收藏家的感想,虽然近几年拍摄黑白的作品和风景的作品逐渐降低,但其实讲述我们国内的故事、国内城市变迁的作品是在逐步走高的。我已经收藏了一些新锐摄影师的作品,它们在拍卖市场的表现也很不错。
    “我觉得这或许就是观众的审美在产生变化,大家也都开始注意到了身边的现代风景。这其实是件好事,毕竟百齐放才能有足够惊艳的作品出现,如果只是一家独大,那摄影师们的创意会逐渐枯竭。”
    “是啊,擅长什么拍什么,哪有什么条条框框。”有摄影师附和道。
    面对大家一致对自己言辞的讨伐,王一国有些挂不住面子,但也不好说什么,谁让他不占理呢。
    只能两耳一闭,装作听不到的样子,打算等交流会结束就走。
    这时,凤仪声开口了:“我觉得既然是《鸦》的交流会,就不要讨论这些比较宽泛的的话题了。我想问个问题,《鸦》这部作品为什么会选择在东北拍摄呢?”
    那些烟囱和厂房以及荒凉的场景,就像一颗大石头积压在了他的心中,令他忍不住去细想。
    陈平生闻言解释道:“那是我的故乡,也是这部作品灵魂承载的最佳之地。工业萧条后,那里就像是一片废土,从外表上看去,没有任何光鲜亮丽的外表,反而处处充满了死寂。
    “那些停工的工厂,漆黑的像是大地上的墨色,我觉得和乌鸦特别像,所以我把它当作另一种乌鸦的寄托。”
    “原来如此。”凤仪声点点头,没有继续询问。
    这么一打岔,交流会就重新回到了正轨上,半个小时结束后,一群摄影师又直奔影展,重新又看了一遍。
    他们还对自己没看懂的地方耿耿于怀。
    而凤仪声和周文远以及少数几位看明白的摄影师此时正和陈平生坐在一起,聊着关于作品的话题。
    “陈老师,你的《鸦》什么时候出版啊?”
    陈平生看着眼前这位明显和自己父亲一般年纪的摄影师,忍不住说道:“各位年纪都比我大,就叫我平生就好。”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至于《鸦》的出版,大概会在过年后发行。”
    “那我到时候一定要买来收藏。”对方点点头。
    “对了,平生,你的首版影集,售卖吗?”周文远忽然开口道:“我想出二十万买它。”
    “二十万!”几位摄影师低声惊呼,这价格对于一位新锐摄影师来说真的不低了。
    而且这价格也不是用来买一些独一份的作品,只是一本影集,就有这么高的价格,看来周文远对陈平生的期望非常高。
    但陈平生摇摇头,笑着道:“我不打算出售作品。”
    “好吧。”周文远用遗憾的语气说道,然后继续问道:“伱其他的作品呢?都不卖?”
    陈平生思索了一下回答道:“那倒也不会,影集的话我不会售卖,但是单张作品我可以售卖。只是我现在还没有拍摄的打算,如果未来拍摄后,希望大家还是像现在这么感兴趣。”
    这么说是因为他忽然想到了曾经历史上最贵的一张照片。
    《莱茵河二号》,那是一张价值430万美元的照片作品,出自于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一名德国摄影大师之手。
    它的尺寸长达2.1米x3.6米,属于巨型作品,摆放在艺术馆内能占据一面墙壁,观看效果十分惊人。
    很显然,它是大画幅相机才能拍摄出来的。
    陈平生也想仿造这种形式,拍摄一张属于华夏的最贵照片,这也是他买大画幅相机的初衷。
    只是现在还没有机会去实现罢了。
    “当然会,只要你一直产出好作品,我给出的价格肯定越来越高。”周文远摆出肯定的表情。
    “我们还是来聊聊今年格赛上的作品吧。”凤仪声适时转移话题,和众人聊起了作品。
    ——
    晚上七点四十,陈平生疲惫的站在二楼,透过玻璃看着展览那些仍然在观展的人群,觉得有些困意。
    从早上到晚上,他一直在为大家解答着疑惑,当然,对于作品表达的内容他没有直接说明。
    这是属于观看者的解读权利,没理由剥夺。
    而那些摄影师们也有着出乎他意料的热情,无论是作品的细节还是各种理念,以及对摄影的看法,甚至是拍摄时的参数和胶卷规格,比记者问得都勤。
    或许是因为他是近几年唯一一个获得格赛大奖的人,大家都想从他身上得知到底要如何迈入这个摄影的顶级殿堂。
    直到刚才,陈平生才终于借着去卫生间的功夫脱身,在展览即将结束时,获得了自己的休息时刻。
    走到阳台,他用手揉了揉脸,被冷风吹过后感觉清醒了不少。
    来到栏杆处,陈平生靠在上面,看着远处逐渐亮起的灯火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放空。
    “嗡嗡。”
    手机忽然震动起来。
    他拿出手机,是林梓杉的微信。
    “陈老师,你现在忙完了吗!(狗狗疑惑表情)”
    陈平生笑起来回复道:“忙完了,影展已经快要结束了。”
    林梓杉:“那你现在在干什么?”
    陈平生:“我现在正在二楼阳台休息。”
    林梓杉:“好!”
    说完她就没消息了,让陈平生有些摸不着头脑。
    又眺望了一会远处的夜景,陈平生正打算进展厅内休息,突然手机持续震动起来。
    他拿出手机,是林梓杉的电话。
    “喂?四木?”陈平生有些疑惑的把手机贴在耳边问道。
    可是入耳的却不是熟悉的声音,而是渐渐清晰的歌声和观众欢呼的声音,那音浪即便是通过手机都能让陈平生感受到热情。
    此刻,演唱会内,林梓杉正坐在舞台的前列,手里拿着手机朝向舞台的方向举着。
    她看着正在通话标志,微笑着,一只手撑着椅子,一只手尽力的向外伸展着。
    而绚丽的舞台上,伴随着体育场里无数晃动的光点,五月天正唱着他们的经典曲目,《干杯》。
    “会不会有一天时间真的能倒退,退回你的我的回不去的悠悠的岁月。”
    陈平生听到了,他忽然意识到了林梓杉询问的意思,也明白了她的想法,一下子就被她的心意击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于是他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拿着手机,听着耳边传来的熟悉的歌声。
    “也许会有一天世界真的有终点,也要和你举起回忆酿的甜。”
    他轻声和唱着,眼里反射着星星点点的城市灯火,似乎完全沉浸在歌声中。
    很久没有这么惬意的享受着晚风了,陈平生嘴角上扬。不知为何,迎面吹来的冷风也并不让他觉得寒冷。他好像就坐在炽热的演唱会场中,身边是几千几万的观众,大家一起听着这首充满回忆的歌曲,齐声合唱着自己的青春。
    而在人群中,他似乎能看到一抹盘起头发熟悉的倩影,她嘴角浅笑,举着手机,在为某个人献上一段跨越时空的歌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