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164章 我偏偏就要逆着你的话!

第164章 我偏偏就要逆着你的话!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64章 我偏偏就要逆着你的话!
    常言见面不如闻名,但放在陈平生身上,却只能说闻名不如见面了。
    本就知道这是位年轻人,在直播上也见到过他的样貌,但都不如线下见面来得直接。
    所有业内摄影师的第一感受就是自己老了,为数不多的青年摄影师对比了一下年纪,也觉得心中更加刺痛。
    在这个年纪,自己还不知道相机的双重曝光怎么拍呢。
    人家已经获得格赛最高奖项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于是在交流开始后,立刻就有人提出问题,想要看看这位获奖者的含金量。
    “我想问一下,你觉得黑白与彩色哪种形式更高级呢?”提问者是一位留着短发的中年摄影师,他是业内知名的风光摄影师,年轻时还曾发起过一项关于彩色照片的运动,想要扭转彩色与黑白的地位。
    而现在抛出这个问题,很显然就是看到陈平生的作品是黑白的,所以有些抵触情绪罢了。
    陈平生拿起话筒道:“首先,我不觉得不同颜色之间存在高级的理念。比如黄与绿,比如蓝与紫,比如黑与白。所谓的高级感,更多存在于同一种色系上,比如拖鞋蓝和孔雀蓝。这是观众在视觉上所能直观感受到的高级与庸俗。而你刚才说的高级,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你想表达的是颜色外人为所赋予的含义对吗?可能很多人认为黑白更有逼格,彩色更加杂乱,但其实这是误解,因为彩色所能拍摄的信息更多,所以在门槛上比黑白更高。”
    “所以伱的意思是彩色更高级对吗?”提问者的语气有些咄咄逼人,但还在讨论的范畴内。
    陈平生笑了笑:“当然不是,从色彩方面彩色的门槛更高。但从影调处理和灰白黑关系上,黑白的门槛明显更高。所以这就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人而异。怎么能假定技术的门槛就代表是否高级呢?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美术比摄影高级呢?”
    提问者还没有罢休,继续说道:“那你的作品为什么选择使用黑白呢?”
    陈平生挑挑眉,开口道:“我们是摄影师,是颜色的使用者,为什么要被不存在的东西束缚。《鸦》这部作品,用黑白的形式更适合,所以我就选择了,有什么问题吗?”
    提问者无话可说,只能坐下。
    然后凤仪声开口了:“你好,第一次见面,我是凤仪声。”
    “凤老师你好。”陈平生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知名评论家,观感很好,语气也不咄咄逼人。
    凤仪声点头继续说道:“这个展览,其实对我而言,非常惊艳。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看法,但我真的感觉我经历了一次穿越,是这个词吧。”
    周文远点头。
    “我觉得这部作品是通过人类和乌鸦的视角来回切换,来达到一种人即乌鸦,乌鸦即人的理念,我说的对吗?”
    “没错,凤先生说的对。”陈平生表示赞同。
    “所以你的标题,也是特意设计的吧。”凤仪声询问道。
    “是的,凤老师看出来了。”陈平生觉得这些评论家的眼睛确实毒辣,第一次就能看出自己作品的意图。
    “嗯,人名和标题同样大小,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暗示了。”
    凤仪声没有完全说透,而是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
    其他没看明白的人一脸迷茫,觉得凤老师你这不厚道啊,怎么说话说一半呢!
    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说得太透,否则就没有发现的快感了,凤仪声也是为了让大家多看几次作品,才故意这么说的。
    而在他发声完后,交流会总算进入了正轨,摄影师们纷纷说着自己对于作品的想法,也询问着陈平生拍摄的经历和经验。
    不久后周文远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整部作品的基调都很低沉和阴郁,但是其中也有些高昂的影调来中和情绪,说实话,这种排版不像是一个新手。你是如何做到操控观看者的阅读体验的呢?”
    陈平生沉默了一会回答道:“我觉得首先就是在拍摄前期,我对于整部作品的基调已经是完全确认了。所以我在拍摄时没有遇到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部作品其实只是我拍摄的一部分,我舍弃了很多废片或者说情绪张力不够的照片。
    “然后排版上,因为我已经有了主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填充脉络。我也想过是否人类与乌鸦视角分离会不会更清晰易懂,但效果很差。我觉得这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感觉。于是我开始交叉叙事,就像是电影里一样的蒙太奇叙事手法。并且在前期我故意使用了一些不太容易辨认的照片,只有随着观看的深入,你才会发现作品到底在讲什么。
    “而其中那些比较高昂的影调,我觉得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灵感勃发。我没有刻意的去寻找,只是在拍摄时偶遇到了,觉得很棒,就将其加入了影集中。不过结尾确实是我精心选择的,因为我觉得它最能涵盖整个作品的思想。”
    周文远边听边点头:“确实是非常厉害的排版设计,我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看到过能和你并肩的。”
    他说的话很重,这也和他这个人性格一致。
    周文远在业内是出名的敢说实话,敢说重话,敢于肯定和反驳,如果他喜欢他会夸到天上,不喜欢他就会贬低到地下。
    他的评论是比较情绪化的,和凤仪声不同。
    但他的欣赏水平一直是很高的,眼力也十分毒辣,所以被骂的照片还真不冤枉。
    就在众人和和气气的讨论着关于作品的问题时,坐在第一排的王一国忽然开口询问道:“陈平生,我想问一下,你在拍摄这部作品之前,应该看过很多影集吧。”
    他说话的语气谈不上礼貌,双手怀抱在胸前,高耸的肚子将其手臂垫起,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
    听到他的话,众人一时间没了声音。
    陈平生看了一眼,没认出这是谁,一般来说提问都会有自我介绍,但此人完全无视,直接出口,就好像大家都认识他一样。
    他转过头回答道:“看得不多。”
    这是真话,他看过的影集都不存在于世间,所以他当然可以这么说。
    王一国眉毛一皱:“不看影集,那你应该看过很多照片吧。”
    “也不多。”
    陈平生故意逆着他的想法回答,对于这种看着就不顺眼的人,他可没什么好脾气。
    “那你怎么拍照的?就凭想象?”王一国能感受到陈平生在和他逆着说,忍不住有些生气。
    “对啊。”没想到陈平生一脸肯定,说道:“可能是我比较年轻吧,平时看电视看电影,脑子里都会有很多灵感,乌鸦这部作品就是我在睡前突然想到的。”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在场的众多摄影师肯定会喷他,说他装逼。
    但是这位获奖者,这么年轻,要说真看过多少作品还真不一定,或许真有可能是突发灵感。
    可这就更令人难受了,他们干了摄影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有这种灵感呢!
    王一国见陈平生如同滑腻的泥鳅就是不上套,干脆问道:“我看你这部作品,似乎有山水写意的影子,是不是也参考过我老师的作品呢?”
    呸!不要脸!
    现场的大部分摄影师们都在心里鄙夷。
    山水写意派这几年每况愈下,网络上对其的批评声与日俱增。因为风格越发不受普通人欢迎,新入行的艺术摄影师已经不再考虑加入其中,所以这几个代表人物也有些坐不住了。
    于是他们就开始“碰瓷”,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开场合千方百计的将摄影师的作品与山水写意拉上关系,然后对外宣称对方也长期经受着山水写意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拍出这么好的作品。
    并以此去欺骗大众和新人摄影师。
    如果不从,就给对方挂一个抄袭的帽子,让其自证清白。
    这种套路已经玩了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心知肚明,但事情不发生到自己头上,人总是会忍让的。
    而且李抱真还在,影响力也还在,众人也都不想和其作对,导致自己也趟进浑水中。
    “你老师是谁?”然而意外的是陈平生对王一国的身份并不知情,所以很纳闷他怎么这么大放厥词。
    这话一出口,王一国更气了,立刻回答道:“李抱真!”
    陈平生恍然大悟,不过他却不惧怕这种事情,也从不认为一时的忍让就能换得风平浪静,大不了就掀起一场骂战,把双方的底裤都扒掉,看看到底谁的更硬!
    所以面对这种明显不怀好意的话,他笑了笑道:“很抱歉,我一直很尊敬李抱真老师,但因为经济实力不允许,所以我没有买过他的影集。而这部作品,我并没参考什么,照片都是凭感觉和构思拍的。觉得像,可能是因为都是黑白的?”
    经济实力不允许?没看过?
    王一国满脑子不信,开什么玩笑呢,国内的摄影师有哪个没看过自己师傅的作品,说这话不是糊弄人吗!
    “哼,做人要谦虚,陈先生。否则早晚会江郎才尽。”王一国冷哼一声,表示不满。
    没想到还不等陈平生反驳,第一个提问的中年男人先看不过眼,出声驳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