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154章 国家级媒体的采访?

第154章 国家级媒体的采访?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154章 国家级媒体的采访?
    疲惫了一天的陈平生,总算结束了两个摄影展览的布局观看。
    看了看时间,他先是下楼去了趟银行,后又赶到了西郊制片厂。
    因为林老板已经洗出了一批照片,陈平生打算去看看是否符合他的要求。
    大画幅的弱点也在于此,因为它是一张张拍摄,所以每次洗照片以及暗房处理,就成了难事。
    如何保持一整部作品影调的统一性,非常重要。
    即便是同一个人洗胶片,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如陈平生现在看的一张就是,如果不仔细看,发现不了什么。可当他把几张放在一起对比时就能发现在暗部的处理上,有一张明显更加深沉,在灰色与黑色的颜色过渡上出了问题。
    林老板捏着照片看了半天,才摇摇头道:“估计是我药水用多了,没事,我今晚再洗一次。”
    距离博物馆开展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每一天他都在争分夺秒的洗胶片,所以出些纰漏实属正常。
    陈平生也没有说什么,看完照片后,还和林老板在楼下的桌子上吃了顿饭。
    “平生,你过年要回家吧。”林老板喝着啤酒,没话找话的问道。
    “嗯,现在就得看机票了。”陈平生每年都是一月末回家,但今年是不行了,可能要在除夕前才能回家。
    “机票多少钱?”林老板和他聊起了家常。
    “七八百吧,有的时候要过千,看情况。”陈平生夹起鸡腿啃了一口,他不喜欢喝蛋白粉,所以每天补充蛋白就要靠鸡肉。
    “这么贵?”林老板有些惊诧。
    陈平生点点头:“回东北的机票确实有点贵,毕竟两千多公里,坐飞机要四个多小时。”
    “那你是直达吗?”林老板接着问。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家就有了机场,虽然是军用改民用,非常破。”陈平生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想起了那个机场。
    完全不同于华南、首都那样的气派。
    老家的机场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那土黄色的跑道和荒芜的景象。
    那里每次只能停一架飞机,所谓的大厅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平房改造的,装修和面积甚至不如火车站。
    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方便吧。
    至少对于在外的游子,有这样一个直达的飞机要省了不少心力,不需要从沈阳转站坐火车回家。
    “林叔和四木打算怎么过年?”陈平生问起了林老板的安排。
    林老板沉思了一下说:“我其实是想带着她去三亚过年的,反正家里亲戚也没什么走动。不过还没和她说。”
    说完,他突然想到什么,继续问道:“之前听你说影展要先在魔都开展,之后呢,华南这边有吗?”
    “有。”陈平生把啃过的鸡腿骨头丢进垃圾桶:“第二站会在过年后,就在华南。第三站会在首都。”
    “那挺好,过年后我和四木正好去逛逛展。”林老板说着端起碗吃了几口饭。
    从西郊制片厂出来后,陈平生想了想,没有继续去锻炼身体,而是回家休息了。
    今天虽然没有做什么体力活,但还是有些累人的。
    他也不想做别的事情,直接洗完澡就倒在床上,闷头就睡。
    ………………
    “拿好您的物品,再见。”
    市内最大的苹果店外,陈平生提着选购的电脑和平板,感觉自己的钱包瘪了一大块。
    但不得不说,消费确实令人愉悦,钱买心情是完全没错的。
    当然,现代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没钱。
    陈平生本打算打道回府,突然又想起临近过年,干脆直接在商业街开逛,准备给父母买点年货。
    不过逛街却不是他的强项,本以为自己身为摄影师,平时到处寻找拍摄画面,逛街这种事情简直不在话下。可随后就发现才逛了两条街,他已经有些疲惫了。
    坐在椅子上,陈平生准备休息片刻。
    他已经给父亲买了一双皮鞋和一个腰带,这是除了车子以外,他父亲最喜欢的东西。
    中年男人的喜好就是这么朴实无华,手表、车子、皮鞋和腰带,这是亲戚间串门儿最容易让人看到的东西。
    也是支撑起一个男人面子的东西。
    现代年轻人自然是对此嗤之以鼻,可一旦到了对应的岁数,往往也会在周围人的炫耀声中迷失自我,选择走上相同的道路。
    那句话怎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陈平生只希望自己的能保持一点初心,能够在中年时心态还和现在一样年轻。
    至于给母亲买些什么,他打算买一条金项链。
    如果问东北女人最爱的东西是什么,那满大街的金项链、金手镯与貂皮大衣,会给伱答案。
    尤其是貂皮,甚至成为了城市的特产。
    很多外地人都会去东北给老婆买貂皮。
    只是随着近年来的动物保护之风,真野生貂皮已经愈发稀少了,大多都是用养殖的貂皮。
    而在华南自然是买不到什么像样的貂皮的,而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大牌货,他的母亲也都免疫。到了她们这个岁数,更看重对于后代的传承,他母亲不止一次说过,她只需要一件礼物,那就是金首饰和金戒指。
    这些既可以留给未来的儿媳妇,也可以留着在未来发生变故时变卖,是硬通货。
    陈平生看了看四周的金店,决定一会进去逛逛。
    忽然兜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陈平生拿出来一看,是李教授。
    …………
    一通电话,金戒指金首饰的购买行程被打断了,陈平生把东西放回家里后就来到了李教授家中。
    “老师,我来了。”用李教授给的备用钥匙打开门,他看到李教授正乐呵呵的和一位老者聊着天。
    见陈平生来了,李教授赶忙起身道:“平生,来了,过来坐。”
    陈平生听话的坐在沙发上,看向面前这位老者。
    他穿着一身黄色的毛衣,头发梳得板正,带着方框眼镜,看起来有股老学究的气质在身上。
    而陈平生对他很熟悉,因为这位老者就是她们学校的院长,张丰采。
    “你好,平生,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吧。”张丰采院长笑呵呵的和陈平生握了握手。
    “不是第一次,新生典礼的时候也见过。”陈平生打趣道。
    “哈哈。”张丰采院长大笑几声,声音中气十足,看起来身体很健硕。
    笑完,他感叹道:“我也没想到学院的摄影系竟然出了这么一位难见的人才,最近应该挺忙吧。”
    “确实有点忙。”陈平生点头。
    “再忙也别忘了学业,今年6月份还有毕业答辩呢。”张丰采院长说完,忍不住笑起来:“虽然你已经自成一派了,但人生还是要经历各种事情才完整,你说对不对。”
    陈平生知道这是院长怕自己因为出了名懈怠了答辩,于是保证道:“放心,院长,我会按时答辩的。”
    “那就好。”张丰采院长停止了话题,说起了这次的目的。
    “上午啊,学校办公室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华夏青年报的记者,他们说想采访一下你。”
    张丰采院长说完,看向陈平生。
    而陈平生也愣住了,他没想到竟然真的有国家级媒体要采访自己!
    从名字上就知道这媒体的主要报道对象,而他这位格赛获奖者,自然是非常符合青年这一词的。
    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吗!
    “我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正好和李教授聊天时就谈到了这个话题,然后她就把你叫过来了。”张丰采端起水杯,喝了口水。
    “平生,我记得你还没接受过采访吧。这次的机会可别错过了。”李教授知道自己这位学生主意正,但还是忍不住劝起来。
    毕竟这种机会实在珍贵,无论是对于陈平生在国内的形象还是地位都会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
    “嗯,老师,这种机会我肯定不会拒绝的。”陈平生的影展恰好也要在近期发布消息,如果和这篇报道联合起来,那对于宣传工作毫无疑问是雪中送炭。
    “大概什么时候呢?”他问起了具体的细节。
    张丰采院长说:“具体的时间要你和他们沟通后再确定,他们已经得到你的电话了,应该很快就会联系你了吧。”
    既然需要等待记者的联络,那陈平生只能暂且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之后的时间,他陪着李教授与张院长二人聊了会天,把张院长送走后,又在李教授家吃了顿饭。
    饭桌上李教授一改往日的沉默,和陈平生说了一些话,还聊到了魏瑟雅。
    魏瑟雅的档期已经满满当当了,休息的时间非常少,每天不是在赶通告,就是参加各种综艺。
    虽然能从屏幕上看到孙女的表现,但李教授不免还是觉得孤独了些。
    所幸她的儿女过几天也要从国外回来,会在家里陪着李教授过完年再走,这让老人家的心里舒服了不少。
    然后李教授还谈起了魏瑟雅的生日,陈平生这才知道这姑娘三月份就要过生日了。
    而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林梓杉的生日,好像自己还不知道。
    于是他翻了翻手机,想从朋友圈里找到蛛丝马迹。
    结果却发现林梓杉的生日竟然已经过了。
    12月12日,也就是陈平生前往格赛的那几天。
    陈平生咂咂嘴,感觉自己这个朋友不太称职,竟然连一声祝福都没有送上。
    但现在再补上去,也不过是一种亡羊补牢。所以陈平生打算看看她喜欢什么,然后买来作为礼物送给她。
    林梓杉的朋友圈里很简洁,都是一些风景的照片,以及外出拍摄时的自拍再搭配一些短句。
    翻看下来,陈平生并没发现她有明确的喜好,
    唯一表示遗憾的就是五月天的演唱会没有抢到票。
    于是他打开售票软件看了看,发现1月底会有一场在天津。
    “演唱会?”陈平生觉得这个礼物似乎不错。
    下午四点还有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