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208章
    双胞胎长到这么大, 一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无论在老狄家还是老于家,他俩都是年龄垫底的。
    三伯家的妹妹出生,让狄嘀嘀和狄嘀嗒高兴得直冒泡。
    听到病房里有婴儿的哭声, 俩人便没心思应付记者了, 跟记者阿姨说了声拜拜, 就轻手轻脚地蹭到了三伯母的床边,隔着半米远观察小妹妹。
    苏晓已经被女儿吵醒了, 正对着小婴儿手足无措。
    见状, 狄嘀嗒拔腿就往外跑,让三伯进来帮忙。
    狄嘀嘀则小声解释说:“三伯母,外面来了记者阿姨,在采访我三伯呢。我妈妈回家取早饭了,二伯母去上班了, 大伯他们还不知道小妹妹出生呢,我奶奶在片场已经收到消息了,马上就赶过来。我佳佳姐姐、有礼哥哥和嘟嘟姐姐要期末考试,不过我大哥好像要从军校回来了……”
    狄思科送走记者, 跟着三哥进来时, 就听到了他闺女这一通认真又语无伦次的絮叨。
    他在女儿头毛上摸了摸,“行了, 你去床上再躺会儿,等妈妈来了,我送你们回家去。”
    郭美凤退休以后,常跟二舅妈念叨年轻时的事。
    能被她记一辈子的,在她心里绝对是大事了, 其中一个就是她当年在医院生完大哥,被饿醒以后发现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
    老狄趁着她睡着的工夫, 回家报喜去了,但狄家人以不能旷工为由,谁也没来医院看一眼。
    隔壁的产妇被婆婆伺候着喝鸡汤,郭美凤刚生完孩子,躺在病床上被饿得抹眼泪。
    狄家没分家的时候,工资要交到父母手里,老狄从老娘那里拿到的营养费,只够让媳妇在医院喝几天小米粥。
    后来还是听到消息的姥姥,带着炖好的鸡汤和两条鲫鱼从农村赶过来,算是让郭美凤吃上了一口好的。
    月子里的仇,郭美凤记了一辈子,每次提起来都很伤心,说她与狄家老两口处不好关系,不是没原因的。
    狄嘀嘀和狄嘀嗒跟奶奶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听得多了,自然也就记在了心里。
    刚才三伯母醒来时,身边没有亲人,狄嘀嘀怕她误会家人不重视她,赶忙将所有人的行踪和缺席原因都汇报了一遍。
    苏晓本来还在手忙脚乱地哄孩子,又被她絮叨地直想笑,不由问:“你要不要摸摸呱呱的小手,她小手可软了。”
    狄嘀嘀纠结了几秒,还是摆手说:“我看看就行了,等小妹妹长大一点我再摸她。”
    他们昨天来医院的路上就被妈妈叮嘱过了,不许乱摸刚出生的小宝宝。
    这会儿孩子已经被三哥抱进了怀里,他抱过这么多侄子侄女早就有经验了,抱自己亲闺女的动作相当娴熟。
    一边哄孩子一边跟苏晓透露:“咱家呱呱是港岛回归后,北京的第一个新生儿,刚才记者同志都来了。”
    苏晓脸上闪过惊讶,“记者来干嘛啊?问什么了?”
    “就是来采访呗,问问取了什么名字之类的,咱爸那边还没取好大名呢,我们先把呱呱的小名告诉记者了。”
    狄嘀嘀邀功道:“三伯母,我弟弟想给呱呱改名叫庆归,我觉得不好听,像小男孩的名字,就没让记者阿姨记下来。”
    苏晓默念了几遍庆归,确实挺有意义的,但没有呱呱顺口,他们已经喊了好几个月的呱呱,她暂时不打算改小名,先看孩子姥爷给取了什么大名吧。
    几人围着新出生的小婴儿看新鲜,没多久病房里就热闹了,娘家婆家的人都赶了过来。
    于童将早饭送来后,一直在医院陪到下午,临走前,当着苏妈妈的面,将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三哥。
    三哥一摸厚度就知道数额不少,赶紧将钱推了回去,生孩子可没有随这么多礼的。
    当年狄嘀嘀和狄嘀嗒出生,他可一分钱都没出,只是帮忙跑跑腿而已。
    于童重新将信封放进三哥手里说:“这钱是咱妈给的,老太太在片场赶进度,一时半刻回不来。今早听说小孙女出生了,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询问情况。”
    “我早就知道她当女主角了,”三哥无所谓地说,“让咱妈忙吧。”
    “我跟大嫂的月子都是咱妈伺候的,这次咱妈不能来,她心里还挺过意不去的,嘱咐我先给你送一万块钱,嫂子需要什么,你别怕花钱,给嫂子和孩子用最好的。”于童望向苏晓的妈妈,客气道,“这段时间就得麻烦亲家大娘费心了。”
    苏妈妈热情又爽朗地笑:“我退休以后没什么事,正好有时间照顾苏晓和孩子,让亲家母放心拍戏吧,我也爱看郭老师的电视剧。”
    等到女婿去送客的时候,苏妈妈小声跟女儿说:“你这个婆婆还行,不能出力,还知道出钱。”
    “我婆婆本来就挺好的,不拍戏的时候,总给我送吃的。”
    苏妈妈满意地在孙女的包被上拍了拍,她家这个女婿就是工薪阶层,没什么太大出息,但家里的亲戚都能借得上力,也算不错了。
    “你这个弟媳妇看着也行,以后你多跟弟媳妇来往,少跟你那个大嫂接触,你从小就傻乎乎的,跟那样的精明人在一起容易吃亏。”
    被亲妈说傻乎乎的,苏晓面上一囧,辩白道:“我这几个妯娌都挺好,大嫂厉害了点,但心眼不坏。咱可不能谁有钱就跟谁来往!”
    苏妈妈被她气个倒仰,说得她好像是个势利眼一样。
    “谁让你只跟有钱人来往了!”想到女儿刚生完孩子,苏妈妈伸到一半的手又收了回来,“同样都是来看产妇和孩子的,老五家还知道给大家送饭,帮忙招待一下客人。你那个大嫂呢,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拎着她那一堆产品,去医院里推销了……”
    苏晓小心地望向病房大门,又瞄一眼对床的产妇和家属,小声说:“您快别说了,我大嫂也挺好的,能来医院看看就行。她为了当日化公司的分销商,把外企的工作都辞了。就指着卖货吃饭呢,”
    大嫂有人脉又能说会道,兼职当分销商比上班赚得还多,为了不耽误赚钱,她前两个月就把外企的工作辞了,现在一心扑在发展下线,分销产品上。
    “把工作辞了?”苏妈妈还是头一回听女儿提起,皱眉说,“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你跟你姐搞推销,好歹还是兼职,有正经工作和生意保底。你大嫂辞了工作,万一那日化公司干不长久,她岂不是也没了饭碗?”
    “我大嫂卖两个月的货,就能赚到一年的工资。只要干满两年,就把她后半辈子的养老钱都赚够了,反正她是这么说的。”
    苏晓心里很佩服大嫂的勇气,她这人比较内向,搞推销只能赚点零花钱,不敢辞了正经工作专职卖货。
    “你大嫂辞职这事,不是苏昕撺掇的吧?”苏妈妈不放心地问。
    “不是,跟我姐没关系,是大嫂自己辞的。”
    “那就行,这分销商的营生是你跟你姐介绍给她的,万一那公司黄了,别让你大嫂怨上你。”苏妈妈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让女儿重新躺好,“你算是高龄产妇,月子得好好坐,我看就坐两个月吧。”
    “那呱呱的满月酒就不能办了。”
    “你重要还是孩子重要?月子要是坐不好,会影响你后半辈子的生活质量。”苏妈妈强硬道,“我是你亲妈,还能害你不成!听我的,就坐两个月,到时候给咱呱呱好好办一个百日宴。”
    *
    由于三伯母要坐双月子,狄嘀嘀和狄嘀嗒一直被爸妈拘在家里,不许他们去三伯家添乱。
    直到八月末,小学即将开学之前,两人才被妈妈带去三伯家,看了一眼稍稍长开的小妹妹。
    狄嘀嘀已经很有大姐姐的样子了,把她这段时间攒下的礼物一股脑送给了妹妹。
    “我要当小学生了,要等到周末才能来看呱呱。”狄嘀嘀用一旁的手帕,帮小不点擦了擦流到下巴的口水。
    苏晓看到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的画面就想笑,“你们要上学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狄嘀嗒刚进门时被小婴儿的哭声吓了一跳,这会儿只敢远远站着观望,顺便负责答话:“准备了,嘟嘟姐姐陪我们去商店挑了新书包和铅笔橡皮,我俩有文具盒就不用买新的了。”
    “那你们专心读书吧,周末再来跟呱呱玩。”
    两小只很认真地点头。
    九月一号这天,于童和狄思科是一起去送孩子入学的。
    人生第一次正式上学,狄思科还用摄像机记录了一下俩娃的上学过程。
    他们这一片的对口小学离家很近,从胡同里斜插过去,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这让为了上一所好幼儿园,车接车送了五年的一家四口,还有点不习惯。
    狄思科举着摄像机走在后面,一路跟拍朝气蓬勃的小学生们。
    “大闺女,你怎么选了这个颜色的书包?”狄思科给闺女的猴哥书包来个特写。
    他家女明星一直走小仙女路线的。
    之前的几个书包,不是米妮就是爱丽丝,文具盒也专挑花仙子和白雪公主这类的买。
    一看就是小女孩用的。
    狄嘀嘀甩了甩肩上半空的书包,得意地说:“这是嘟嘟姐姐帮我挑的!我背个厉害点的书包,那些小男孩就不敢欺负我了!”
    她本来想买一休哥图案的书包,不过一休聪明是聪明,就是武力值没有猴哥高。
    要说厉害,还得是猴哥!
    狄思科又把摄像头对准儿子的辛巴书包拍了一下,没停留多久就跑去了前面。
    狄嘀嗒也属于见一个爱一个的,以前稀罕变形金刚,恨不得自己都变成变形金刚。
    这两年经常看狮子王,他又爱上辛巴了。
    狄思科追到前面倒退着拍,被于童提醒了小心脚下,又转去侧面拍,跟儿子说:“你俩到了学校以后,尽量遵守纪律,老师给你们排座位的时候,你提前跟老师说好,你跟姐姐是双胞胎,可以坐在一起。”
    他闺女虽然不当《小神龙俱乐部》的主持人了,但在同龄小朋友里还有一定的知名度。
    有时候走在马路上都能被小朋友和家长认出来。
    狄思科是拥有亲爹滤镜的人,他觉得自家大闺女这么招人喜欢,在班里一定很受欢迎。
    所以,他提前嘱咐儿子,死守住姐姐身边的座位。
    于童没有他那些小心思,闻言只是无语道:“遵守纪律就遵守纪律,什么叫尽量遵守纪律?”
    狄思科瞄一眼两个小的,转去媳妇身侧说:“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一定遵守纪律啊,偶尔犯点小错也是可以被原谅的。反正我小时候做不到的事情,我才不会要求孩子必须做到,那可太难了。”
    他小时候不是啥好学生,有时候上着课呢,还能找个上厕所的借口跑出去跟上体育课的班级一起踢球。
    老师喊家长去学校,郭美凤和老狄都没时间,就让他大哥代为出面。
    但大哥也不是什么好学生,听老师控诉了一顿后,觉得不算大事,跟老师说声对不起,便把他带回家了,路上还用攒的五分钱给他买了瓶汽水安慰他。
    他该吃吃该喝喝什么也不耽误。
    于童想到他请校长吃锅巴的光荣事迹,沉默了。
    算了,有亲爹这个标杆在前面立着,她家双胞胎只要稍稍表现好一点,就算青出于蓝了。
    夫妻俩将孩子送去学校,亲手交到了一年二班的班主任手里。
    还把两人的联系电话主动留给了对方。
    狄思科让媳妇跟老师交流,自己则溜达到站了两排小萝卜头的队伍旁边,嘱咐狄嘀嗒。
    “儿子,你看着点姐姐啊,别让人欺负了姐姐……”他停顿片刻又加两个字,“和你。”
    狄嘀嗒在家的时候就被家人叮嘱好几遍了,这会儿又听爸爸说一遍,有点不耐烦地说:“哎呀,我知道了,谁要是敢欺负我姐姐,我就揍他!”
    闻言,前排的两个小朋友悄悄往前迈了一步。
    后排的两个小朋友也往后撤了半步。
    离这对姐弟远远的。
    狄思科满意地颔首,掏了两块钱交给弟弟,“中午舅奶来接你们回家吃饭,要是天儿太热,你们就买冰淇淋吃。”
    狄嘀嗒这回高兴了,跟姐姐一人一块,利索地揣进兜里。
    来到新环境的忐忑都因为这两块钱减轻了几分!
    *
    夫妻俩在学校看着孩子们被老师带进教室,又跟其他家长交流了一阵,才各自离开去上班了。
    双胞胎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而腾飞这边也收到了好消息。
    第一批小灵通终端机已经试生产成功,万锦一大早就在班子会议上亮出了几只手机成品。
    全开瑞将略显小巧的手机开机,看了眼屏幕问:“没信号啊?”
    “没有,还没接入固定电话网呢,只是先看看样品。”万锦笑着说,“以咱们目前的水平,只能先做社区服务。”
    闻言,全开瑞有点失望地问:“不是说日本那边已经可以将phs当成手机使用了吗?咱们要是只做社区服务的话,顶多算是升级版的无绳电话吧?”
    无绳电话只能在两三个房间内移动,这个小灵通可以在社区内移动了。
    相当于无绳电话2.0。
    万锦知道他不懂技术,就尽量简单地解释:“咱们现在没有能力将无线市话网覆盖全城,那样投入的成本太高了。最好能先在一个用户密度比较高的社区里投入使用,能多卖一些终端,也能降低基站的建设成本。”
    狄思科颔首说:“当年的万燕vcd就是前车之鉴,前期投入过多资金,用于普及vcd影碟机和购买音乐版权,其实是给后来加入的竞争者做了嫁衣。起步阶段不要贪大求全,咱们先选择一两个社区打个样,有现成的标杆立在那里,再一点点开辟其他客户……”
    关键是选择哪个社区合作。
    他们不是做慈善的,当然不可能为了打样儿就给某个单位免费安装无线市话网。
    必然是要跟人家收费的。
    翁佩云给了一个建议,“能不能先在咱们厂区和家属院开通无线社区电话?咱们厂区够大,可以试出效果,而且工作和生活的范围都比较集中,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厂区和家属院之间两点一线。”
    “最主要的是,”翁佩云抬手敲了敲桌面说,“咱们腾飞每个月的移动电话支出实在太高了。管理层每月2000元上限,业务部门尤其是销售部门,每人每月高达4000元,即便如此,大家的话费仍是不够用,80%的人要用工资填补话费的超额开支。”
    “咱们腾飞的通讯费,在全市范围内也是非常高的。去年一年,高达七百万!放在腾飞厂时期,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谁敢这么造啊!”
    闻言,大家喝水的喝水,假咳的假咳,纷纷掩饰尴尬。
    狄思科有幸不是那80%里的人,但他的私人号码每月也有不少开支。
    他也想节省话费,但客观情况不允许,给他打电话的都是有正事的,像狄嘀嘀那种聊闲篇儿的人比较少,他总得让人家把话说完。
    翁佩云并不是为了批评大家的,转缓语气说:“我觉得可以为每人再配一部小灵通,小灵通的话费只有移动电话的四分之一,能大大降低咱们的通讯成本。我建议将每部手机费用的上限降低一千元,另外增加五百元的小灵通话费。”
    小灵通对狄思科这样的,暂时没什么用。
    他不在家属院居住,小灵通离开厂区就没有信号了,还得用手机。
    而且他在公司时也不是到处乱窜的,平时用座机接打电话即可。
    他想了想说:“翁总这个提议很及时,咱们确实得控制一下话费支出。不过,建议只在居住在家属院的同志中试行。小灵通的覆盖范围有限,若是一刀切,将所有人的话费都降低一千元,可能会引起很大的不便。”
    他跟全开瑞都是住在外面的,要是真的将话费砍半,他又得贷款上班了。
    万锦也说:“最好不要一下子降低一千元,可以先降五百,然后增加两百块的小灵通话费。大多数业务人员都整天在外面跑业务,要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
    全开瑞接话说:“我觉得翁总这个提议很好,将无线信号覆盖到厂区和家属区,一方面节约话费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腾飞的员工,第一批购买小灵通。”
    狄思科:“……”
    carry总这是想拉动内需啊?
    “小灵通的便捷性不如移动电话,但却比固定电话方便许多。现在电信局安装固话要交两千多块的安装费,赠送电话机。咱们的小灵通定价跟固话差不多,但使用范围也更广,家里还没安装固话的职工,可以考虑购买咱们的小灵通。”全开瑞乐呵呵道,“自家员工购买,可以给个出厂价嘛。”
    万锦出言反对:“全总,建议职工购买小灵通我是赞成的,但费用决不能降低。否则等咱们的小灵通正式上市后,当消费者得知市场价比内部价高很多,会严重影响市场销量。”
    全开瑞:“……”
    狄思科笑着解围:“不能给出厂价,就让大家分期付款嘛,两千来块钱分6-12月还清,每个月从工资里划走两三百块钱。不用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安装电话,每月扣掉的钱又不至于影响大家的生活。那些家里还没安装固定电话的同志,或许会愿意试试的。”
    电信局的固话安装费可不会让大家分期付款。
    “不过,给业务部门降低话费,以及让职工购买小灵通什么的,都是后话,咱们先确定一下,是否同意在厂区和家属院内试用无线社区电话。”
    众人:“……”
    对啊,最重要的问题还没确定呢!
    没办法,腾飞开会就这样,思维太发散,说着说着话题就跑偏了。
    狄思科让大家举手投票表决。
    最后当然是全票通过的。
    只要购买小灵通的职工超过300人,他们这个项目不但不会亏钱,反而还能赚点。
    那当然就可以试试了!
    狄思科点了点头,又转向carry总说:“全总,咱们这边都同意在公司和家属院覆盖无线电话网,你另外找个时间,组织大家开个职工代表大会吧,只要职代会通过了,咱们就开干!”
    *
    全开瑞让人出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策划案,在半个月后组织开起了职代会。
    而狄思科却想着,还有哪些单位适合做无线社区电话的试点。
    他思来想去,觉得可以走上层路线,市委家属院的人员也比较集中,兴许可以在市委市政府办公楼以及市委家属院之间覆盖无线电话网。
    不过,小灵通的缺点其实也很明显,定位不清晰,功能处于固话和移动电话之间,移动范围太有限了。
    市里未必能看得上这种半成品。
    但是,万一呢!
    狄思科觉得成与不成在两可之间,反正问一问又没啥损失,所以,他就打算借着去市里开会的机会,跟领导推销一下他们的小灵通。
    然而,狄思科到了市里以后,小灵通的事情还没来得及提一提,他就听说了另一个消息。
    市里要在十月末组织代表团访港,参加京港洽谈会。
    狄思科已经盯着这个京港洽谈会好几个月了,此时听说了确切消息,立马就跑去跟负责此事的张副市长毛遂自荐。
    “张市长,市里组织去港岛参加京港洽谈会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腾飞两个名额啊?”
    “你们有项目?”张副市长问。
    没有。
    但狄思科表现镇定,一点不慌,随口就胡扯了一个项目。
    “有啊,您也知道我们腾飞生产vcd影碟机,是芯片进口大户,最近我们的研发团队已经在自主研发芯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只不过,还差点东西。”
    张副市长对高科技行业还是很感兴趣的,问道:“还差什么?”
    “一是在一些关键性岗位上缺少关键人才,二是没有芯片生产能力。港岛的半导体行业比内地先进很多,腾飞一方面想去港岛搞个高级人才招聘会,另一方面是想找一个有生产能力的半导体公司,来内地合资建厂。”
    张副市长先跟他确认,“你们这个芯片厂是在北京建厂吗?”
    要是跑去外地建厂,他可不想浪费这个访问名额。
    “当然呀,要是这次真的能找到合伙人,我们腾飞肯定要在北京建厂。”
    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算了。
    狄思科去港岛的主要目的,还是招聘人才,填补之前人才流失的空缺。
    至于生产芯片,等到真正研发成功再说吧!
    张副市长沉吟片刻说:“给你们腾飞一个名额,具体的,你去跟李主任谈吧。”
    “领导,能不能再给一个啊?”狄思科不好意思道,“我得带个技术能手去帮我把关,省得被别人糊弄了。”
    “可以,费用由你们腾飞自理。”
    狄思科:“……”
    哎呀,市领导咋还斤斤计较这点钱呢!
    行吧。
    他习惯于每次只跟领导提一个请求,今天索要了洽谈会的名额,那就不能提小灵通的话题了。
    否则他八成会铩羽而归。
    从市政府出来后,狄思科就赶紧给媳妇打电话。
    “怎么了?”于童接起电话问,“怎么这时候给我打电话呢?”
    “媳妇,我下个月要去港岛出差,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啊?”
    想去的话,就得赶紧办理证件、预定机票了。
    “你出差总带上我干嘛?”
    “你就说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吧!”
    “想啊,”于童翻了翻台历问,“哪天?”
    “还没确定呢,反正就是月末那阵子吧,20号以后。”狄思科犹豫道,“上次答应带狄嘀嘀去海洋公园玩,我倒是乐意带他俩,但他们现在已经上学了,还能跟着咱们一起去么?”
    他心里觉得一年级的课程不怕耽误,数学和语文,他家两个崽其实都学得差不多了。
    但孩子已经正式入学,不能像在幼儿园似的自由散漫。
    于童也不确定小学生能不能请假,“要不我打电话给老师问问?”
    俩孩子得提前办理证件,其实准备时间还挺紧张的。
    “打电话显得不够重视老师,要不咱去学校跟老师商量吧?”狄思科看了眼手表说,“我在市府这边呢,一会儿就不回单位了,直接去趟学校。”
    “那我跟你一起去吧。”
    夫妻俩约了时间,在学校门口碰面。
    跟门卫师傅问清了老师的办公室位置后,本来想直接去二楼的,狄思科却拉住媳妇说:“狄嘀嘀和狄嘀嗒上学这么长时间了,咱还没见过他俩上课的样子呢,要不咱去教室看看?”
    于童也有点动心,调转脚步说:“那走吧。”
    夫妻俩悄咪咪找到了一年二班的教室,很巧的是,这节课是班主任黄老师的课。
    狄思科笑道:“还是我有先见之明,省了去办公室的时间了吧。”
    然而,于童却没心思听他臭显摆,用手肘捅了捅他,示意他往教室里看。
    “咱家宝宝怎么坐在那里啊?”
    狄思科顺着她的视线找过去,一下子就看到了在讲台旁边加座的狄嘀嘀和狄嘀嗒。
    每排四张课桌,他俩却被单独加了一桌。
    见状,狄思科很有经验地说:“对老师来说,能坐在这个位置的学生都不一般,要么是心腹,要么是心腹大患!”
    于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