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194章
    过了三十岁以后, 很多人就不再期盼过生日了。
    三十岁似乎是一道分水岭,一侧是生机勃勃的绚丽青春,另一侧是即将面对的凌乱人生。
    不过, 三十岁的于童依然喜欢过生日。
    她觉得此时的自己比二十岁的时候更好, 生活里多了二狗子和两个小崽。
    而且她变得更有钱了!
    “接下来去哪儿?”走出餐厅的大门, 于童有些期待地问。
    “游乐园啊!”
    “还真要去游乐园?”于童大失所望。
    双胞胎能跑能跳以后,几乎每个月都要往游乐园跑一趟。
    北京的游乐园并不多, 除了市区里的北京游乐园和石景山游乐园, 只有十三陵水库那边有一家九龙游乐园。
    于童一年要陪孩子在游乐园玩好几次,早就没了新鲜感。
    狄思科像是没看出她的失望,作出一副不解风情的样子说:“对啊,西餐吃了,蛋糕切了, 咱闺女儿子还给你来了一段钢琴和小提琴合奏。趁着还有时间,再去游乐园玩玩,让孩子也高兴高兴。”
    于童:“……”
    行吧。
    游乐园门口有很多移动摊贩,大多是卖气球和泡泡棒的。
    气球堪称儿童防丢神器, 双胞胎每次都要挑两只气球系在手腕上。
    狄嘀嗒今天挑了一只机器猫以后, 又从戳戳盒里戳出一个钥匙扣。
    这种戳戳盒深得小朋友喜欢,一个大盒子被分成数个小方格, 每个小方格里有对应的奖品。
    风靡各大幼儿园和小学门口。
    狄思科掏了五毛钱递给老板,问于童,“你要不要也戳一个试试手气?”
    “……”于童一脸无语地随手戳了一个洞,“你看看是什么吧……”
    “恭喜,钥匙扣一个。”老板把钥匙扣递过来。
    于童:“……”
    “老板, 您这盒子里最大的奖是什么啊?”狄思科问。
    “游乐园套票两张,可以进去随便玩, 还能看水幕电影。”
    “那我们再试试。”狄思科又递出去一块钱。
    于童很想对他的幼稚翻白眼,但还是耐着性子又戳了一个。
    这种戳戳盒是小本买卖,哪个老板会往里面放游乐园套票啊?
    果然,一指头戳下去,又戳出来一个钥匙扣。
    “还有一次机会呢,妈妈你再戳一个!”狄嘀嘀蹲在旁边怂恿。
    于童不想扫兴,只好再次戳了一个。
    不等她看清自己戳了什么,狄嘀嘀就“哇”了一声,伸手将一张字条抽了出来。
    对照着字条上的内容念道:“游乐园什么票,有个字不认识。”
    狄嘀嗒:“套票。”
    “……”于童怀疑地望向同样满脸惊喜的二狗子,“这不会是你安排的吧?”
    狄思科又掏出五块钱给她,“要不你把剩下的都戳一遍?看看其他的方格里有没有套票。这不是你自己戳的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狄嘀嘀羡慕地说:“妈妈,你好幸运呀!今天可以把所有游戏都玩一遍!”
    “看来寿星的手气确实不错,早知道你手气这么旺,就该带你去买彩票的!”狄思科笑。
    提起彩票,于童心里抽痛了一下。
    她那两千多万的电影分成,比彩票开奖金额还高呢!至今仍没能要回来!
    勉强将烦乱的思绪压下去,于童接过老板递来的门票说:“正好有两张套票,倒是省了给他俩买票的钱。”
    然而,当他们来到“疯狂老鼠”的入口时,二狗子却将她独自推上了车。
    “只有我自己玩啊?”
    “你要是害怕,我可以陪你。”
    于童瞅瞅眼巴巴地两个孩子,小声问:“就让孩子干看着呀?”
    “今天你过生日,玩你的就行了,孩子负责拎包拍照。”
    看着他将挎包套在狄嘀嘀肩上,又把照相机的带子套在儿子脖子上,于童有点凌乱了。
    “他俩能行吗?你别把孩子弄丢了!”
    “丢不了,”狄思科在俩小孩肩上拍了拍,“今儿好好表现,下礼拜爸爸再带你们来一次!买套票玩一天!”
    狄嘀嘀比了一个ok的手势,晃了晃手腕上的气球说:“我看着弟弟,不让他乱跑!”
    狄思科将孩子安顿好,就拉着媳妇坐进了疯狂老鼠的小车里。
    “来吧,以往都是你看着孩子玩,这回也让你当一次小朋友,痛快玩一回!”
    闻言,于童心里一动,自己动手系好了安全带。
    游乐园是近十年才渐渐出现的,他们小时候能逛个小公园就不错了。
    所以,每次陪孩子来游乐园,她都要感慨现在的小孩真幸福,她小时候就享受不到这些。
    即使现在有机会去玩,成年人混在小朋友中间排队也会显得突兀。
    二狗子愿意陪她痛快玩一回,于童心里还挺高兴的。
    疯狂老鼠并没有迪士尼的过山车刺激,但也足够让小朋友们吱哇乱叫了。
    于童全程混在孩子中间乱叫,工作压力和堆积的郁气全被她释放了出去。
    狄思科并不觉得游戏吓人,但是媳妇已经叫成那样了,他要是无动于衷难免会显得于总小题大做,于是他也象征性地喊了两嗓子,盖过媳妇的叫声。
    下车以后,还要被于童嫌弃,“胆子怎么那么小!一会儿坐激流勇进,你控制一下音量,我耳朵都快被你震聋了!”
    狄思科:“……”
    行吧。
    夫妻俩将游乐园里的大多数项目都玩了一遍,两个孩子就尽职尽责地充当背包小妹和拍照小弟。
    轮到旋转木马的时候,才被狄思科格外开恩,给他们买了两张票,骑了一会儿木马。
    于童今天玩得尽兴,全程都笑吟吟的,眼瞅着夜色渐深,她瞄一眼手表说:“今年的生日礼物准备得真不错,我很喜欢!咱们收摊回家吧?”
    狄思科嗯了一声,晃了晃手中的套票,“还有一个水幕电影没看呢,要不咱们看完再走?”
    “嗯,来都来了,那就看看吧。”
    水幕电影是游乐园从法国引进的设备,喷泉喷出细小水雾,形成一个扇形水幕的时候,可以在水幕上投放电影。
    水幕电影只能在晚上播放,他们家通常在周末的白天带孩子来游乐园,所以至今还没观看过。
    喷泉里的音乐响起时,就意味着水幕电影即将开始播放了,游乐园里的大部分游客都聚集到了水池附近。
    绚丽的灯光和簇拥的水柱,让广场上传出一阵阵惊呼声。
    当水幕随着喷泉的变换逐渐成型时,游客的声音终于变小了。
    水幕上隐隐有画面浮现,有的人尚未看清画面就感慨,“这水幕电影好像海市蜃楼啊!”
    “比海市蜃楼清晰多了,今天这部电影叫什么来着?”
    “好像是《爱在人间》吧,据说是上海那边拍的。”
    观众们都在等待《爱在人间》,然而,水幕上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却是一个五层的卡通生日蛋糕。
    音响里的音乐,也从刚刚的《致爱丽丝》变成了《祝你生日快乐》。
    见状,于童头皮一阵发麻,立马扭头望向身旁的狄思科。
    “这不是你干的吧?”
    狄思科没说话,伸手将她的脸转过去面对水幕。
    水幕的蛋糕上跳出来一行字——“童童小朋友,生日快乐!”
    “哇——”
    在场的小朋友们立即拍手鼓掌,这位童童小朋友可太有排面了!
    生日祝福居然还能登上水幕!
    “谁是童童小朋友啊?”孩子们开始东张西望,寻找这位幸运儿。
    于童:“……”
    她现在只求二狗子不要放她的照片!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过几秒,水幕上就出现了她的相片,是她去年过生日时,对着生日蛋糕闭眼许愿的照片。
    好像是二狗子拍的,其实照片拍得很好看。
    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小朋友啊!
    狄嘀嘀和狄嘀嗒见到她的相片以后,响亮地喊了声“妈妈”。
    然后,他们前后左右的观众全都聚焦过来,眼神寻找了一阵,就准确地定在了她身上。
    于童:“……”
    有了幼儿园门口的“至高礼遇”,眼下的尴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尴尬了。
    毕竟幼儿园门口全是熟人。
    站在她前方的小姑娘率先喊了句:“阿姨,生日快乐!”
    “谢谢你!”于童大方道谢。
    大人们善意地笑过一阵后,也一一送上了祝福。
    于童在二狗子的腰上拧了一把,面上继续维持得体笑容,与陌生人们道谢。
    狄嘀嘀羡慕地说:“我过生日的时候,要是也能像妈妈这样出现在水幕上就好啦!到时候也有好多小朋友跟我说生日快乐!”
    “咱们在冬天过生日,”狄嘀嗒认真地打破姐姐的美梦,“冬天不能开喷泉。”
    狄嘀嘀:“真讨厌!”
    *
    为了给媳妇送一个高科技生日祝福,狄思科的钱包几近见底。
    当晚酒店的水床房,还是媳妇付的尾款。
    在水床上睡了一夜,翌日早上起床时,狄思科问:“你觉得这水床怎么样?要不咱也买一张放在家里?”
    “不要。”于童抱着被子嘟哝,“不是水幕,就是水床,你昨天有点浪过头了。”
    “嘿嘿,就当你夸我了!”狄思科能感觉得出来,于总对昨天的安排还是很受用的。
    他穿好衣服,去隔壁瞅一眼还在呼呼大睡的孩子,又返回来跟媳妇说:“今天你送他俩吧,我先上班去了。”
    “嗯。”
    “下午港岛那边可能会有人联系你清账,你电话保持畅通啊!”
    于童还在迷糊的大脑立马清醒了,她挣扎着坐起来问:“是电影分成清账吗?你找谁帮忙了?”
    “让王生帮忙找了个中间人,不过,中间人会从中抽取一成,这部分钱咱们自己出吧。”
    “那肯定的呀!”
    能找到合适的人递话就不错了,这部分钱不能让王铮安给她出。
    她之前甚至已经做好了被人分走五成的准备。
    如今只花两百多万就能把事情解决,算是意外之喜了。
    “那你在电话里跟他们商量吧。”狄思科在她脑门上响亮地啵了一口,“我先去上班了!”
    等他离开后,于童心情激荡地在床上滚了两圈!
    过完生日的第二天就能听到好消息,她可太爱过生日了!
    嗯,也爱二狗子!
    因着心情过于美丽,于童带着孩子在酒店里消磨了一上午,享受到最后一刻才退房走人。
    而狄思科这边,心情就没那么愉悦了。
    他现在终于明白,国企总经理可以在地方政府任职的原因。
    就像当初徐叔阳能从东轻集团总经理,变成首都一个区的区长,绝不只是因为他发展经济的能力出众。
    国企领导,除了要抓经营,还要管职工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人才培养、离退休职工福利待遇、安全……
    反正杂七杂八,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得照顾到,但凡有一项顾不到,就会在组织考察干部的时候,闹出幺蛾子。
    这些工作内容,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其实是高度吻合的。
    徐叔阳在当区长之前,对相关工作已经有所接触了,并不是毫无经验的。
    而狄思科前两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主业上,毕竟当时腾飞公司岌岌可危,搞不好就要破产。
    这也导致很多副业发展并没有合理规划。
    就比如,他们的厂区面积明明很大,现在却找不出一块合适的土地建设研发中心。
    再比如,职工医院的管理混乱,人员冗杂,技术不够设备来凑,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补贴,却仍是让职工们不满意。
    为了先解决这两个问题,狄思科和马援朝组织召开了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第一个问题几乎全票通过。
    厂区里有两个食堂,可以将东边靠近办公楼的一食堂改建成研发中心,西边的二食堂加盖两层,变成一个可以容纳五千人轮流用餐的三层楼食堂。
    但是,到了第二个提案这里,却遇到了麻烦。
    “董事长,狄总,将职工医院跟腾飞剥离以后,职工医院算是什么性质的?我们这些医务人员还算国企职工吗?”
    职代会中的代表有一部分是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听说领导想将职工医院剥离出去,立马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狄思科沉声说:“要根据接收单位的性质来定,如果有大医院愿意接手,大家就是事业编,如果有其他企业接手,那大家就还是国企职工。”
    “那要是卖给私营企业了,我们岂不是什么编也没有了?”医护代表立即表示,“我们不同意!”
    马援朝敲了敲话筒说:“以咱们职工医院的规模,一般私营企业是接不下来的,大家不用担心。”
    院长岑爱民提议:“领导,能不能再给职工医院一个机会?我们从内部进行改革?”
    狄思科问:“如果将职工医院从公司剥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公司补贴以去年为标准,每年递减一百万,岑院长,你有信心将医院办好么?”
    岑爱民不说话了。
    他们这个医院的设备不少,但是患者不信任职工医院的医疗水平,治疗感冒发烧,点滴化验,推拿正骨的人是最多的。
    真正能赚钱的手术,很少有人在职工医院做。
    没有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也没有公司补贴的话,他不可能让偌大一家医院正常运转。
    马援朝拍了拍桌子问:“其他职工代表呢,大家对这个提议都是怎么看的?要是没看法,咱们就投票表决了。”
    立即有车间工人代表举手说:“董事长,职工医院从公司剥离以后,我们看病去哪里看啊?”
    “市里那么多大医院还不够大家看的?”
    “那报销比例怎么算啊?”
    “跟市里的城镇职工医疗接轨。”狄思科解释说,“市里提倡企业职工医疗加入社会统筹,咱们正好趁机跟市里接轨。”
    会场里立刻响起一阵嗡嗡声。
    “那我们不同意!彻底跟市里接轨以后,报销比例就降低了,我表姐他们厂今年跟市里接轨了,住院费只报85%,很多医保外的项目还需要自费。”
    马援朝皱眉说:“大家住院都是去大医院住的,早就只报85%了,对大家没什么影响。”
    “那不一样,在职工医院门诊看病是100%报销的,但接轨以后只能报75%-85%。”
    职工医院千不好万不好,但有一点是很好的——药品齐全。
    职工们都将那里当成了药店,有个头疼脑热就去医院免费开点药。
    即使从前年开始有了门诊取药金额上限,大家依然喜欢职工医院的药房。
    而且职工医院距离家属院很近,去住院部打吊针泡病号也方便。
    最主要的是能全额报销!
    职工医院与腾飞彻底剥离以后,这些待遇可就全都没有了!
    去药房开药还得自费。
    职代会的代表说到底还是职工,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大家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福利待遇。
    将职工医院剥离出去,确实有利于腾飞公司的长远发展。
    可是,投票表决的时候,还是有90%的人投了反对票。
    狄思科想将包袱甩出去的想法,没戏了!
    “董事长,狄总,职工们只有两个要求!”传呼机二车间主任,作为代表站起来发言,“第一,保证医院的性质不变,医护人员要保持国企职工身份不变!第二,要保证我们国企职工的医疗待遇不变!”
    马援朝和狄思科:“::::::”
    从会议室出来,马援朝就嘟嘟囔囔道:“以前没有职代会的时候,全由厂长拍板决定,现在可倒好,想干点什么还得先听听职代会的!”
    有了职代会的掣肘,很多事都不能强来了。
    就像他们明知道“国企办社会”的弊端,将医院与企业剥离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只要职代会不同意,他们就不能强行推行。
    因为企业领导的工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维持稳定。
    万一把职工惹毛了,跑去上面扯横幅,那无论他们在企业经营上作出了多大的成绩,都算是白干了!
    “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好,只有一两个人反对的时候,那是个人站在集体的对立面,但是有90%的人反对,就说明咱们站在了集体的对立面。”狄思科无奈说,“还是要考虑大家的情绪的,这次是我太着急了,应该再想个更稳妥的办法。”
    直接将职工医院脱手的办法确实有些粗糙了,最好能找到一个让公司和职工双赢的解决办法。
    狄思科深觉搞副业并不比搞经济轻松。
    当年北方日化厂只有一个医务室,职工基本都在大医院看病,他处理医疗问题时,解决几个吃回扣的医务室大夫,就能杀鸡儆猴了。
    可是腾飞的规模远大于北方日化厂,职工医院的医护人员将近一百五十人,比一个县医院的人员还多。
    他在这方面的经验有限,下了班就直接去了区政府,想从徐叔阳那里找找思路。
    徐叔阳今年有望升书记,工作忙得很,根本没时间跟他闲聊。
    狄思科清楚这一点,所以就在晚饭时间去机关食堂蹭了一顿饭,顺便跟领导聊聊腾飞职工医院的问题。
    “你们那个职工医院的规模不小,放在咱们区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徐叔阳皱眉说,“就这么卖了,有点可惜呀!”
    “卖不了,职工们都不同意!”狄思科笑道,“再说,就算真的卖了,医院仍然留在咱们区里,如果收购方擅长经营管理,还能将医院做大做强呢。”
    “呵呵,医院既有门诊又有住院部,那块地皮的面积可不小,就怕有些人不是冲着医院来的。”
    腾飞将医院转卖以后,就管不到人家如何经营了。
    对方要是将医院办黄了,直接推了医院盖新房子,绝不是区里想要看到的。
    他们这个区处于北京近郊,医疗和教育条件都不如市里。
    除了发展经济,区领导也在想方设法地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
    腾飞公司不归区里管,但职工医院却能惠及区里的老百姓。
    这家医院有一定的医疗水平,设备也比较齐全,总好过区里从头开办一家医院。
    “这医院还非卖不可?不能挽救一下了?”
    “领导,我也不舍得把医院卖了,但职工医院是企业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拿不到市里和区里对医疗单位的补贴,所有支出全指望公司拨款。它要是经营得好也就算了,关键是医疗水平欠佳,干不了什么大事。我们公司一年年往里面砸钱,连点水花都看不到。”
    徐叔阳也是从企业出来的,理解他的难处,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就把孩子扔了吧?可以再想想其他解决办法。”
    “我今天就是来向您取经的,看看区里有什么好对策。”
    “你办企业还知道做广告打响知名度呢,办医院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徐叔阳建议道,“那家医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得不到患者的信任,那你就想办法提高医院的实力,让患者更信任职工医院。比如跟大医院合作办个什么项目,或者邀请著名医院和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到你们这家医院来坐诊。借用一下人家的名气嘛!”
    徐叔阳看一眼手表说:“行了,我一会儿还得加班开个会,得赶紧走了。”
    狄思科快速扒了几口饭,送他出了食堂,自己也开车离开了机关大院。
    以职工医院的规模和水平,请专家学者来医院坐诊的难度太高了,估计得花大价钱。
    他现在一分钱也不想往外掏。
    但是,徐叔阳说得没错,要想解决职工医院的问题,一是改变管理制度,二就是蹭一蹭知名医院或高校的热度,将职工医院的名声打出去。
    要是能从人家单位借点人,在医院名称前面加上“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或者协和医院之类的前缀就好了!
    狄思科打着跟明星医院合作的主意,一路将车开回了家。
    客厅里,家里的几位女同志正围坐一圈,听大嫂比比划划讲着什么。
    “咱们现在投个一两百块,以后可能会赚回一两百万!”林桐举着一瓶洗洁精口若悬河。
    郭美凤摆手说:“老五在北方日化厂上班的时候,我买了好多肥皂和洗洁精呢!根本就用不完!”
    “没关系,您要是不想用,可以把货放在仓库里,暂时不提货。”
    “那我买那东西干嘛呀?”二舅妈问。
    三嫂苏晓解释说:“二舅妈,您可以卖给其他人呀,这么跟您说吧,您不用使用产品,只要多发展下线就行了,大家一起赚钱!”
    二舅妈和郭美凤年纪大了,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慢,听得稀里糊涂的。
    “我们这个产品是美国品牌,零售价很贵的,”大嫂林桐接着说,“您就放心投资吧,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赚钱!”
    狄思科坐到老妈身边问:“嫂子,你们这是干什么呢?卖货么?”
    “不是,我们这个算是小额投资!”
    “您从哪里搞到的项目啊?”狄思科好奇问。
    苏晓举手:“我姐姐介绍的,她教我做,我赚了点钱,然后就介绍给大嫂了。”
    “那这项目怎么赚钱啊?”
    “就是推销产品嘛,”林桐骄傲道,“我这个月已经净赚两千多块了!老五,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发财?投资一两千块,以后能赚一两千万!”
    狄思科:“……”
    跟郭美凤和二舅妈介绍的时候,还是投资一两百块。
    怎么轮到他这里就变成一两千块了?
    他还没弄清楚这项目具体是如何赚钱的,狄嘀嘀却突然蹿出来问:“大伯母,我能不能投资呀?我也有工资!”
    狄思科:“小屁孩一边玩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