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72章
    狄思科在部里呆了两年多, 算是被崔主任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翻译。
    英语组里男同志少,为了尽快让他独当一面,当时的崔组长为他提供了比旁人更多的学习机会。
    狄思科心里对崔主任非常感激。
    所以, 当崔主任再次找他谈话, 想要尽量挽留的时候, 狄思科也对她说了心里话。
    若是崔主任还是顶头上司,那他肯定听招呼, 老老实实在崔主任手下干活。
    “我现在也管着英语组的工作, 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提,没必要草率调职。”
    狄思科无奈一笑:“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嘛。”
    崔主任问:“你也是因为庞组长才想走的?”
    听她用了“也”字,狄思科猜测之前来谈话的汪妍妍已经给老庞告过状了。
    不过,他并不打算告状。
    “庞组长资历深,业务能力强, 有很多值得年轻翻译学习的地方。但人与人之间也看气场和缘分,我跟您之间气场相合,工作愉快。所以,有了您的对比, 面对庞组长的时候, 难免会有心理落差,这主要还是我个人的原因。”
    他在提交调职申请前, 去于家跟于爷爷面谈了一次。
    于爷爷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听他讲述了来龙去脉后,只提醒他,跟组织谈话时要注意分寸,保持冷静, 别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口不择言。
    尽量搞好团结,做人做事留一线。
    狄思科思考良久后, 决定听取老人言,谈话时尽量从自身找原因。
    崔主任不是第一次面对手下跳槽,像汪妍妍那种诉苦型的谈话对象,相对容易说服。
    而狄思科这种全程冷静,不诉苦不告状的,大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反而不好挽留。
    崔主任工作繁忙,跟他谈了半个多钟头,还询问了他的职业规划。
    见他确实去意已决,而且已经找好了下家,崔主任遗憾地叹口气,在商调函上签下了名字。
    “徐叔阳是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干部,你跟着老徐好好干吧!”崔组长把签好字的纸张递给他,“翻译室是你的娘家,有事回来说一声。”
    狄思科笑眯眯道:“两边离得近,我有事没事都要回来的。”
    “要是有时间,每天的基本功别落下,我年轻时也跟你一样,在翻译室两进两出,去别的单位工作过,结果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您是不是跟所有调职的人都说过这番话啊?”狄思科状似回忆道,“我记得陈诚走的时候,您也是这么说的!”
    崔主任瞪眼:“人家陈诚是什么资历,你是什么资历?能跟陈诚同等待遇,你就知足吧!”
    狄思科挺知足的,得到领导首肯后,很快就办理了调职手续。
    他这两年与大多数同事都相处愉快,所以,他自己花钱买了一个奶油大蛋糕,带上两瓶红酒,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简单告了别。
    而刚被领导喊去谈过话的庞庆祖吃了两口蛋糕,只觉那奶油齁得发苦。
    *
    狄思科的调职手续办得比较迟,等他带着材料去新单位报到时,徐处长已经上任两天了。
    这两天一直由总经办主任苏连枝兼职做着徐总的秘书工作。
    狄思科第一天上班,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总经办报到,苏主任正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看剪报。
    “早就听说徐总的秘书是大明星,同志们都盼着你来上班呢!”苏连枝笑出几道鱼尾纹,风趣地说,“要是有同事找你签名,你可别嫌烦!”
    “不会,让我给大家唱首歌都没问题。”
    苏连枝拿出钥匙和一本联络簿,起身说:“走吧,咱们总经办的同事基本都认识你,你回头慢慢跟大家认识。徐总已经来上班了,我先带你去办公室看看。”
    狄思科心说,难怪苏主任这么早就来上班,原来是跟着领导时间走的。
    徐总在原单位的上班时间可没这么早,都是踩着点上班的。
    看来新单位的工作压力不小啊!
    苏连枝带着狄思科敲门入内时,徐总正皱眉看着一份资料。
    见到他们进来,才露出了狄思科熟悉的笑容。
    “徐总,您的大秘来报到了!”苏连枝惋惜似的叹气,“我这个秘书刚当了两天,就要退位让贤喽!”
    徐叔阳客气地与她握手,“这两天辛苦苏主任了,不过,你还不能完全撒手,小狄是咱们单位新人,很多地方还需要你的指点。”
    “好说好说,”苏连枝正色道,“咱们总经办就是为领导服务的,有什么问题,让小狄随时来找我。”
    新领导上任三天,眉头就没舒展过。
    总算将工作交接给了正主,苏连枝松了口气似的,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办公室。
    徐叔阳指了对面的椅子让狄思科坐下,问:“翻译室那边的工作都处理好了吧?”
    “处理好了,临走时崔主任还叮嘱我跟着您好好干,别辜负了您的信任。”狄思科提起暖壶,给徐总喝空的茶杯里续了茶,“领导,以后我就一切行动听您指挥了。”
    徐叔阳喝了口茶,点点头说:“企业跟咱们部里的工作风格不同,咱们都是企业新人,都得适应新环境。我让苏主任帮忙找了一些公司资料,你也多看看,尽快投入新工作。”
    徐总也是刚来的,未必比狄思科多了解情况,很多事情需要狄思科自己去摸索。
    跟徐总谈了十来分钟,他就带着资料回到了办公室外面的小单间。
    这里是他的秘书工位。
    他找了块抹布,将办公桌简单擦拭一遍,一边干活,一边琢磨刚刚与徐总和苏主任的谈话。
    徐总来了新单位,其实更应该挑一位熟悉环境的秘书在身边。
    如今既然让狄思科做了这个秘书,那他就得尽快熟悉单位里的人事关系。
    否则,两个新人对内对外都不了解,单位里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一概不知。
    那跟聋子瞎子有什么区别?
    来公司报到前,他在部里浏览过关于新单位的相关资料,所以徐总给他的那一沓资料被他暂时放到了一边。
    先花了点时间,把单位内部的联络簿背熟了,他这个当秘书的,至少要了解四个副总,以及单位内部十几个部门的详细情况。
    要是有下属来给徐总汇报工作,他对人家的姓名职位所属部门一概不知,那丢的可不只是他的脸!
    然而,他把联络簿背得滚瓜烂熟了,却始终没有等到各部门主管领导来给徐总汇报工作。
    狄思科在小单间里枯坐了一上午,除了总经办那几位对他格外好奇的女同事,再无其他访客上门。
    狄思科暗忖,他来的比徐总晚,兴许人家已经在徐总刚上任那天汇报过工作了。
    不过,他跟总经办的同事聊天时,侧面打听了一下,这两天似乎只有分管监察审计和宣传广告工作的马副总来过。
    其他有分量的领导,在第一天的集体见面结束以后,竟然都没有单独找过徐总。
    徐叔阳上任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来主持企业改制工作的。
    随着改制的进行,必然会有一部分部门被裁撤合并,到时候进行人事变动是在所难免的。
    按理来说,新经理到任了,又必然要做人事调整。
    这些业务部门的头头脑脑,即使不抱领导大腿,也该主动上门以示尊重吧?
    但是,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狄思科心知事情不简单,不能拿这种事去问徐叔阳这位当事人,他就只能自己打听。
    相比于门前冷落的徐总,狄思科这个秘书的人气却是相当高的。
    总经办来了一个大明星的消息,不出三天时间,就在公司上下传开了。
    关于他的讨论主要有三点:
    其一,徐经理履新,没从新单位挑秘书,新秘书是被徐经理亲自点将,从部委里空降下来的。这让好几个盯上大秘位置的人,盘算落了空。
    其二,这位秘书非常年轻,只有22岁。要知道其他四位副总的秘书,最年轻的也快三十了。
    其三,这位小狄秘书,是出版过歌曲录音带,上过电视的大明星!
    综合以上三点,狄思科在单位里的话题讨论度是相当高的。
    他这张脸很多人都认识,走到哪都有人跟他打招呼。
    狄思科原以为苏主任说有人会请他签名,只是说玩笑话。
    没想到,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竟然还真遇上了两位来找他签名的同事,其中还有一位男同志。
    狄思科略窘,态度极其谦逊地给歌迷们签了名,丝毫不敢翘尾巴。
    他刚去经贸部工作的时候,还没什么名气,后来渐渐出了名,同事们也没真的把他当成什么大明星,毕竟天天见嘛,早就没有新鲜感了。
    可是,来了新单位,居然有同单位的同事找他签名!
    这体验着实够新奇的。
    他十分大不敬地想,徐总这两天签的名可能都没他签的多。
    狄思科回家后,把这当成了新鲜事说给郭美凤听。
    郭美凤却特别能与新单位的同事共情,“这有什么难理解的!要是邓丽君来给我们校长当秘书,那我肯定天天去校长办公室门口等着看大明星!”
    “您儿子跟邓丽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狄思科嘿嘿笑。
    郭美凤理所当然道:“所以人家只在食堂找你签名,没去办公室堵你嘛!你也别太嘚瑟,这就是捎带手的事!”
    领导在新单位打不开局面,狄思科巴不得安静眯着,根本嘚瑟不起来!
    熟悉了单位内部的情况后,他也学着其他领导大秘那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认真观察了两天后,他还真看出了一点问题。
    公司主要领导的办公室,都在同一层。
    徐总的办公室少有人到访,但是距离这边不远的吴副总的办公室却门庭若市。
    狄思科借着打水的机会,从那间办公室门口经过,人家秘书室的等候区里,至少等了四位客人。
    而他们那边却一个也没有!这也太寒碜人了!
    总经办里虽然有他的歌迷,但没人会跟他谈论几个副总的话题。
    毕竟几位副总的秘书,也是总经办的同事,人家相处的时间更久。
    所以,下班后,他就约上葛磊,去东单公园附近的大排档吃烧烤了。
    葛磊前几个月刚结婚,被媳妇喂得有点发福。
    他本来就有个大锛儿头,头发也不咋浓密,再加上略微凸起的小腹,眼瞅着就要往中年方向发展了。
    狄思科嘲笑:“小葛同志,你得加强锻炼呀!瞧你这大脸盘子,比上学的时候胖了两圈!”
    葛磊咕咚咕咚灌了几口啤酒:“没办法,等你结了婚也得变成我这样!我媳妇一顿饭弄四个菜,她吃不了几口,全倒进我嘴里了。”
    “所以我说你得加强锻炼嘛,徐总非常喜欢运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也赶紧运动起来!”
    葛磊跟他打听:“工会要组织各部门的人手参加部里的运动会,徐总参不参加啊?要是徐总参加,那我得回去跟部门经理说一声,对运动会引起重视。”
    “徐总喜欢运动,每年的运动会都没落下,今年也肯定会参加的。”狄思科斜眼瞥他,“徐总上任都快一个礼拜了,你们部门经理连工作都没汇报过,还能在乎一个运动会啊?”
    二人私下说话,葛磊没什么顾忌,直白道:“他也得看风向行事,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
    狄思科:“……”
    墙头草啊?
    “而且去给徐总汇报工作的事,轮不到我们经理。他上面还有好几重婆婆呢!”
    葛磊所在的纸张文体部,只是出口业务部下属的十几个部门之一。
    而出口部是公司的重要业务部门,由副总经理吴贵荣直接分管。
    狄思科问:“吴副总是什么路数啊,这些业务经理怎么这么听他的?”
    他之前也看过企业相关资料,没觉得吴贵荣有什么特别的。
    葛磊摇摇头:“我就是一小虾米,上层领导的事我怎么知道!反正自打我被分来单位,负责我们部门业务的领导就是吴副总,之前的那个总经理好像身体不太好,我在单位都没怎么见过他。”
    狄思科惊讶道:“那吴副总之前一直在干总经理的活啊?”
    “差不多吧。”葛磊将签子上的肉全都撸下来,含混不清地说,“听说总经理退休的时候,总经办和工会已经准备好吴副总转正的庆祝横幅了。结果,晴天一个大霹雳,竟然从部委空降了一个总经理下来。咱们吴副总没升上去!”
    狄思科心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吴副总既然没升上去,那就是过去时了。
    大家不至于为了捧吴副总的臭脚,连新领导的面子都不给吧?
    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事。
    狄思科直叹气,这就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坏处了,想打听点小道消息忒费劲。
    他虽然不知道吴副总为什么能一呼百应,但是不妨碍他每天盯梢。
    徐总给他的那一沓资料他早就看完了,又从苏主任那里要来不少直属分公司的资料。
    看累了,他就到走廊里溜达,了解到什么有用信息,便给徐总通风报信。
    上午他将十几份需要签字的文件整理好,给徐总送进办公室,顺便拐弯抹角地通报道:“还有几份文件在吴副总那里,但财务部的李经理进去半个多小时一直没出来,我没好意思进去催促,吃过午饭以后我再去一趟。”
    徐总点点头,扣上钢笔帽问:“前几天你不是说有直属分公司的经理邀请我去检查工作么,都有哪几个单位?”
    狄思科不假思索道:“最先打电话的是纸张公司的张总,再后来还有日用百货公司和建材公司的两位经理。今天早上,技术服务公司的刘总也打过电话。”
    几个直属分公司经理的态度,明显好过单位内部这些主管领导。
    “那你通知纸张公司,咱们下午就过去一趟。”
    狄思科当即便返回工位,拿起话筒就拨去了纸张公司,通知了徐总的行程。
    然后将电话打给总务部,请后勤的同志帮徐总安排出行用车。
    徐叔阳将签好字的几份文件拿给小狄,发现他连联络簿都不用翻,拿起电话就给各单位直接拨号,还能准确称呼对方的职务和名字。
    他在心里暗暗点头,小狄虽然年轻,但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相当出色的。
    这一点他在部里的时候就领略过。
    团委组织的大多数有奖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而且从没空手而归过,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办到的。
    目前看来,这份秘书的工作,小狄干得还不错。
    *
    徐总在办公室看了一个礼拜的资料,如今终于有所行动了。
    好多人都在关注他的动向。
    按照公司里那些评论家的设想,几个副总不听招呼,徐总又需要在期限内完成上级交给他的改制任务。
    那他上任以后必然要跟副总们来一番窝里斗,把公司内部压服以后,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谁也没想到,徐总会绕开公司内的副总和几个业务部门,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去直管分公司视察。
    狄思科这个秘书,其实也没弄明白徐总的意图。
    他这几天每天都要陪着徐总出门,去各分公司视察工作,收到了半抽屉名片的同时,还收获了满满一后备箱的土特产。
    第一次见面,徐总没拒绝大家的土特产,但也没带回家。
    贵重礼品让狄思科登记造册,归入总经办的小金库,真正的土特产,比如腊肠腊肉活鸡活鱼之类的,就便宜狄思科这个秘书了。
    狄思科不敢吃独食,把腊味特产交给苏主任,让她看着分配给总经办的同事。
    只把那些无法带进办公室的生禽活鱼带回了家。
    郭美凤见到他带回家的土特产,每次都要念佛。
    “你这个工作算是调动对了!你看这单位福利多好!这才是大单位呢,隔三差五就发点东西!”
    狄思科吃着老妈炖的小公鸡,没解释太多。
    就让她以为这是单位福利好了。
    徐总开始去分公司视察以后,总公司这边逐渐传出徐总与分公司经理相谈甚欢的传言。
    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明面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业务经理,很有可能就是姻亲故旧。
    徐总从日用百货公司回来的第二天,葛磊所在部门的那位墙头草领导,就主动上门汇报工作了。
    渐渐看明白徐总曲线救国的路子,狄思科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俩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徐总打不开局面,他也跟着着急上火。
    好似铁板一块的业务经理们,虽然还是铁板,但是已经有了松动的迹象。
    狄思科心情放松,下班以后跟新同事们打了一场篮球才准备回家。
    不过,他走到公司门口时,却被不远处的热闹吸引了注意力。
    “刘大爷,那边干嘛呢?”狄思科用下巴点了点对面举着大牌子的中年人。
    门卫大爷说:“来索赔的。”
    “跟谁索赔啊?”
    “咱们公司!”刘大爷摇摇头说,“不用管他,这种人我都见过好几个了。让他在那站着,天气这么热,要是一直没人理他,一会儿就得走人。”
    狄思科问:“他是因为什么索赔的?”
    “据说是买到了假冒伪劣的电视机。”
    “电视机竟然也有假冒伪劣?那玩意儿怎么假冒啊?”
    刘大爷见多识广,乐道:“你得说,这年头什么不能假冒啊?假冒个电视机算啥,我之前还见过假冒的汽车配件呢。”
    狄思科擦擦额头上的汗,溜达到那个想要索赔的中年人跟前。
    挤到人堆里,观察他带来的那台电视机。
    “大哥,您怎么看出这台电视机是假冒的啊?”
    男人从电视机屏幕上抠下一张薄薄的红蓝绿三色贴膜,“我买的是彩色电视机,但是商场卖给我的是黑白电视机。我回家插上电,才发现这张贴膜不对劲。。”
    “您买了假货,应该去找商场啊!”
    “去了!”男人一脸晦气地说,“商场说那个卖电视机的柜台是他们租给厂家的,不归他们负责。”
    “那您就去找厂家嘛,”狄思科回身指指大门上的牌子,“我们这是进出口公司,只做外贸业务,不做内贸。您找我们公司也没用呀!”
    他又对着电视机的牌子瞅了瞅,摇头说:“我们下属的家用电器公司,确实生产电视机,但是没有这个牌子的。您买这台电视机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
    男人给他看了电视底部的生产厂家,然后从兜里掏出发。票说:“商场的柜台上扯着大横幅,他们说这是厂家与你们轻工进出口公司联营联销的,生产厂家一样,就是没贴你们公司的牌子。那售货员还保证假一赔十!你看吧,这发。票上有你们单位的公章呢!要不是有你们单位联销,我也不会选择买这种不认识的牌子,谁能想到这么大的企业会卖假货呢!”
    狄思科看了厂家信息,也看了发。票上的印章,确实是他们公司的。
    “您这台电视机是在哪个商店买的?”
    男人说了一个名字,补充道:“好多商店都有他们的联营联销柜台,你们去看过就知道了。他们价格便宜,有的卖彩色电视机,有的把黑白的当彩色的卖。我比较倒霉,花彩电的钱买了一台黑白的。”
    狄思科点点头说:“那我也抽空去那个商店看看。”
    中年男人拉着他问:“同志,您能管这件事不?”
    狄思科笑着问:“您看我这年纪,像是能管事的吗?”
    “……”
    确实不太像。
    狄思科收了他的告状信,挥挥手说:“大哥,领导都下班了,您等在这里也没用,先回家吧。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公司调查以后,会给您反馈的。”
    从单位离开,狄思科骑着摩托车,专程往那家商场跑了一趟。
    二楼的角落里,果然有一个卖电视机的柜台。
    各种尺寸的都有,价格比市面上的其他电视机便宜三成。
    生产厂家就是他们公司跟外商合营的工厂,但是牌子被贴了一个他不认识的。
    他了解了大致情况后,第二天上班,就将事情反映给了徐总,并附上一封消费者的索赔信。
    这种假冒伪劣的官司一年能有上百起,企业里专门有负责处理这类问题的部门,基本不会送到总经理的案头。
    让徐总亲自处理一起假冒伪劣的案子,属实是杀鸡用牛刀。
    但狄思科还是把情况如实反映了,“这肯定是有人把咱们合资工厂的产品拿出去重新贴牌倒卖了。他们能走这么多的货,绝不是一两个普通职工就能办成的。”
    想赚成这份钱,一是需要里应外合,二是需要上面有人罩着。
    他们敢明目张胆地在商店里贴牌卖货,还搞出一个联营联销来,多半是因为有恃无恐。
    而且之前好多分公司经理都邀请徐总去检查工作了,但是家用电器公司却一直没动静。
    狄思科直觉,这家用电器公司的领导,兴许能跟公司里的哪位副总扯上点关系。
    徐叔阳是老江湖了,不等小狄说完,就想明白了其中关节。
    他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踱步半晌,又转去窗台边,给形状茂密的文竹修剪了半天叶子。
    眼瞅着好好的一盆文竹快被修成茴香了,他才跟狄思科交代道:“你去帮我请一下马副总。”
    马海霞马副总是分管审计监察室的,在徐总上任第一天就来汇报过审计和宣传方面的工作。
    两人关起门来,在办公室里谈了将近一个钟头。
    当天下午,总公司便出人意料地向家用电器公司派出了工作组,这一查就是两天。
    第三天的时候,狄思科上午还在琢磨,徐总这招敲山震虎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
    下午就迎来了第二位主动给徐总汇报工作的副总。
    狄思科听徐总的吩咐,给陈副总泡了最好的茶叶,虽然心里觉得对方迟早要凉,但还是笑着请人家用了茶。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徐总还需要陈副总举手投票呢。
    四位副总,有两位过来汇报了工作。
    甭管那位吴副总有多么一呼百应,徐总都可以着手准备改制事宜了。
    亲自将客人送出门以后,徐总站在秘书室里,笑着问:“小狄,你最近是不是要办婚礼了?婚礼准备的怎么样?具体日子定了吗?”
    “已经定了,就在这周末。”
    徐总道了声恭喜,颔首说:“周末要是有空,我要带着陈老师去讨杯喜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