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20章 一百二十 便宜的书
    永乐时期
    朱棣还在心痛自己买了两本书, 看着天幕上的图鉴,“郑和,有需要你就自己买吧。”
    他心好痛, 今天什么都不想买了。
    这本书确实对出海有用,郑和没有犹豫,直接下单。
    想不到后世居然连这都有, 果然是思虑周全。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默默地看向大臣们, 目的不言而喻。
    后世的画,尤其是正经科普书籍里的画都是以写实为主,那画栩栩如生, 简直就像是把实物印上去一样, 还带颜色!
    这种画大唐就是再怎么研究也无法复刻。
    所以这书如果不买的话, 他们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知道大海中那种鱼有毒, 哪种鱼不可食用。
    还是买吧,以后出海肯定能用得上, 不买会后悔的。
    李世民目光从大臣们身上挨个看过去,最后停在长孙无忌身上, “辅机。”你余额应该挺多的了。
    被点到名的长孙无忌:“……”为什么是我啊??二郎你不要先薅自己人啊!
    其他大臣们顿时松了口气, 其他书买了虽然也到不了自己手里, 但至少能抄个手抄本,还是优先抄。
    这种图鉴的书买了, 多数都是画,抄个锤子。
    再说他们也不会出海,这书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对出海有兴趣的大臣因为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出海, 对这本书也是兴致缺缺。
    大秦
    鱼还有药用??难道这就是海鲜可以解毒的原因?
    对自己有用,秦始皇毫不犹豫买了。
    而且后世书籍中的画作很难复制出来,尤其是彩画, 画工之精细前所未见,当然在此之前大秦也没有画。
    最难得的是画工精细就算了,雕刻时居然能如此还原,大秦就算能画出这样的画,也很难将其刻印在蜡纸上,那成本太高了。
    至于上色,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大秦的颜料多贵啊。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本来是不想买的,奈何汲黯等人用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看着他,仿佛他不买这本书是多大的错一样。
    “回头多捞点毒鱼给匈奴人送去。”指了个大臣买书后,刘彻不爽道。
    【对古代航海感兴趣的宝贝们可以看看这本《中国古代造船史》。
    本书以朝代为序,结合历史文献及出土实物,对中国古代船舶的起源、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船舶特点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就中西船舶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1]。
    书中数据真实、资料丰富,且图文并茂,可读性还是很强的。原价89,现在只要39.8,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购买。
    不过据某瓣评论,这本书宝船部分写得不太好,如果想冲着郑和买,要三思哦。】
    永乐时期
    刚才还说着心痛不想买的朱棣看到顾清瑜换了新书又竖起了耳朵,《中国古代造船史》?
    之前天幕已经提过明朝的造船技术达到了巅峰,郑和宝船就是其中翘楚。
    那这本书就没有必要买了。
    再听到宝船部分写得不好,朱棣皱了皱眉:怎么个不好法?
    朱棣目光移到小黄车,盯着小黄车里的古代造船史看了好一会儿,罢了,还是别买了,没必要。
    姚广孝拍了拍郑和的肩膀,调侃道:“三保在后世可真受欢迎,居然会有人冲着你买书。”
    郑和:“……”
    后世有更好的船,可看不上古代的船,就像他们现在看不上过去的船一样。这书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用处,更不用说后世了。
    总不会真的对古代的船有兴趣吧?
    姚广孝看着数量锐减的书籍,陷入了沉默。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眉:“叫通史的书都这么贵吗?”
    比小说还贵,小说至少封面好看,赠品一堆。
    这又没赠品,封面也一般,看样子也不是很厚,怎么卖得这么贵?
    刘彻一边嫌弃,一边下单。
    要不是大汉距离后世太遥远,他才不买呢。
    【这本《现代造船工程》全名是《船舶制造工艺系列教材:现代造船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船舶制造工艺专业的教材。
    书中主要介绍国内外先进、前沿的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等技术内容,涵盖了现代造船技术的主要方面[3]。
    从第一章 介绍造船模式的发展、演变及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到最后一章绿色造船技术,充分展现了我国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结合上一本看,可以让你直观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的造船通史。
    这本书定价39,现在只要32.8。有相关专业或者对现代造船工艺感兴趣的宝贝可以考虑买一本看看哦。
    如果嫌贵,清清这里还有二手书,连32.8都不要,只要18就能包邮带回家。】
    大秦
    秦始皇刚要下单,听到二手书,立马放弃了新书去买二手书。
    有便宜的二手书谁要买新书啊,贵这么多。
    而且后世的二手书比起新书来也没差多少,有些书里面还带了不少有用的批注,这可比新书好多了。
    关键是便宜。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amp;¥#*(脏话)
    为什么不能先卖这本,要是先卖这本,他就不买古代造船史了。
    正懊悔呢,就听到有更便宜的二手书,刘彻眼睛瞬间亮了,完全忘了刚才还在咒骂天幕奸商,果断下单。
    他爱二手书。
    唐太宗时期
    “陛下,您就不能自己买吗?”贞观群臣快哭了,他们攒点积分容易吗?
    陛下您是不是忘了,平时赚积分,吃肉的是您,他们只是喝点汤而已。
    李世民郁闷道:“朕也不想啊,可是朕的代金券要满300才能用。朕要攒到三百再用,这段时间就靠你们了。”
    贞观群臣惊恐地瞪大眼睛:“……”听听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李世民没看到他们幽怨的眼神,他激动道:“快!二手书!这个便宜,买这个。”
    还好没有秒下单。
    洪武时期
    顾清瑜还没说完,朱元璋就下单买下了这本《现代造船工艺》,并且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最有用的一本书。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听到了二手书。
    朱元璋脸色瞬间变了,%…¥%*;amp;(脏话)
    就不能说快点吗?他的余额啊!
    心好痛。
    朱权惊呼:“咦,后世还有这么寒碜的书?”
    见多了后世花花绿绿,颜色丰富多彩的封面,乍一见到这种普通封面,朱权反倒有些不适应。
    朱元璋没买二手书而买了更贵的新书正难受呢,闻言猛地抬头。
    寒碜好啊,他就喜欢寒碜的二手书。
    ***
    顾清瑜并不知道古人看到她手里的古董书有多惊喜,心虚地介绍道:
    【不要看这本书又旧又破,看起来像上个世纪的古董一样。清清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它就是上个世纪的古董,而且还是已经停止刊印的古董。
    它就是《土法农产品加工机械》,听着是不是很陌生?陌生就对了,现在科技进步,里面记载的大部分加工机械都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效率更高、功能性更好的机器。
    但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书里记载的那些双人打稻机、三用打稻机、水田打稻机;
    脱壳机器,比如脚踏花生脱壳机、手摇花生剥壳机、手摇电动两用玉米脱粒机、脚踏玉米脱粒机等等,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神器一样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并且节约了劳动力。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国科技开始飞速发展。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东西渐渐被淘汰。
    不过像自动风车、多样筛子、手摇榨油机这类加工机械,是直到十年前才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没有自动化、电气化的年代,这种手摇、脚踩型的加工机械陪伴了人们五六十年,作用还是相当可观的。
    现在虽然用不到了,但如果穿回古代,里面随便一样机械都能轰动古代了。毕竟古代可没有这些机械,全靠人力。
    美洲产玉米,印第安人给玉米脱粒也是全靠手脱,脱久了不仅伤手,效率也不高,所以朱酒酒就想到玉米脱粒机。
    可是淘宝上的玉米脱粒机需要插电才能工作,无奈之下朱酒酒想起了已经被淘汰的脚踏玉米脱粒机。
    落后的部落文明见到这种省力、高效率的脱粒机,就像原始部落时期的人发现火一样,那叫一个激动和欢喜。
    拥有这本《土法农产品加工机械》你可以创造出脚踏脱粒机、手摇花生剥壳机等等加工机械,因为书里把图都画好了,连尺寸一一标注了,只需要找手艺人做出来就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本书是油墨印刷,字迹有点模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五六十年代的古董书还能流传到现在已经很好了,瑕不掩瑜。
    现在购买不要十七八,只要7.9就能带走,心动不如行动——】
    顾清瑜正在可劲忽悠粉丝卖书,就看到小梦冲着她打了一个手势。
    是停下的手势。
    顾清瑜:“??”
    小梦:“清清,书早就卖光了,粉丝刚才在看你秀呢。”
    顾清瑜转头看向小黄车,确实显示售空了,又看了看满屏幕的“哈哈哈哈,这下我终于信了清清的直播间没有托,哪家托会连主播都没宣传完就开始买啊,笑死我了。”
    顾清瑜:“……”
    ***
    大秦
    秦始皇脸黑了,他居然没抢到。
    书太便宜也不是什么好事,人人都能买,他抢到的概率就低了。
    到底是谁手这么快??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懵了,不是才说价钱吗?怎么就没了?
    反复确认确实没有了之后,刘彻蔫了,“爱卿们可有抢到?”
    其实刘彻已经不抱希望了,天幕出现次数多了之后,他们都是商量着买,由他指定人买。
    而这回,他并没有指派谁买。
    靠!要不要这么快啊,天幕都没念完呢。
    桑弘羊惋惜道:“这书太便宜了,买得起的人很多。”
    希望大汉的百姓有买到的吧,不然错失这么一本好书未免太可惜了。
    书太便宜也不是什么好事。
    唐太宗时期
    大唐的主食可分为三类:麦面、米、野菜植物。
    稻米在大唐已经很常见了,故而李世民一听到打稻机就发出“想要”的声音,更不要说顾清瑜后面还提到了手摇榨油机这些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太旧了,也太薄了。加上顾清瑜反复强调科技进步,这些机械已经被淘汰。
    李世民隐隐猜到这书不会太贵,但他没想到居然这么便宜,才7.9。
    还攒什么余额,赶紧抢啊。
    他刚抢完就听到房玄龄惊呼:“居然没了!”
    杜如晦遗憾道:“没买到,可惜了。”
    李世民得意道:“莫慌,朕抢到了。”
    【说到土法,这里还有一本《土法采油》,采的不是能吃的油哦,是石油。前面提到过石油是工业之血,是非要有用的一种能源。
    直接燃烧不仅很浪费,还会污染环境。而且开采石油也不能说采就采,地底下不止有石油,还有天然气和水。
    这本书,不能说是书,应该说是小册子。这本小册子里详细记录了地下油、气、水的关系,以及最简单的采油方法,甚至还记载了如何开采地蜡和沥青。
    短小,但精悍!只要4.9就能带走哦。】
    由于刚才的失误,小梦这回等顾清瑜说完了才把链接放上去。
    小梦看着又秒没的《土法采油》,再次无语了,虽然便宜,但这书买了没用啊。
    刚才她就是以为书没人买才提前把链接放上去,谁知道……秒空。
    这些书除了写小说会用到,正常人谁会看它啊。这年头,写小说的人这么多的吗?小梦迷惑了。
    ---------------------
    大秦
    经过刚才的教训,秦始皇已然知道越是便宜的书越是不好买,看到顾清瑜手里拿的《土法采油》比刚才那本还薄后,立马吩咐百官一起抢。
    他就不信抢不到。
    “对不起,宝贝已经售空~”
    秦始皇:“???”
    蒙毅:“我抢到了,陛下,臣抢到了。”
    韩信:“陛下,臣也抢到了。”
    秦始皇:“……甚好。”
    就他没抢到,他动作有这么慢的吗?秦始皇忍不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对不起,宝贝已经售空~”
    刘彻:“;amp;*;amp;¥”
    刘彻双手叉腰,气道:“怎么又空了,便宜的书不能多准备点吗?”要不然卖价钱高点好了,这低价的书抢不过,真的抢不过。
    呜呜……
    霍去病:“陛下。”
    连续两本书都没抢到,刘彻语气有些冲,“何事?”
    霍去病:“臣买到了。”
    “哦?”刘彻立马变脸,“干得好!不愧是朕的冠军侯。赏!重重有赏。”
    卫青看着众人的表情,算了,还是不要说他也抢到了,免得拉仇恨。
    私下再和陛下说吧。
    ……
    一本7.9,一本4.9各个时空的古人都抢疯了,难得有这么便宜的书,还这么有用,不抢不是人。
    “老张,你抢到没有?”
    “没抢到,但是我抢到了前面那本。里面有打稻机,要是能做出来,以后家里的稻就不用打得这么辛苦了,能松快点。”
    “老张,你手气不错啊!要是真能做出来,以后你就是村里的大红人了。”
    “先别高兴得太早,还不知道长什么样呢,万一需要精铁,我们哪做得起?”虽然这么说,但老张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因为他知道就算做不出来书里的机械,也能把书高价卖了,怎么都不会亏。
    “天幕这回的书卖得真便宜,要是每回都这样就好了。”
    “快看,天幕的书又变了。”
    众人定睛一看,眼底瞬间流露出失望之色。
    这书一看就不便宜,定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
    【今天清清有福利送给大家哦,看看这是什么!《中国国家地理》《环球人文地理》《美国国家地理》《环球国家地理》《环球少年地理》这些杂志原来一期都要20左右,现在一本低至3块钱。
    不是二手杂志,是全新杂志,只不过是往期杂志罢了,封面可能会有些磨损,但绝对不影响阅读。今天的福利大放送,29.9一个大福袋,福袋随机6-10本,保证每本都不一样。
    地理杂志一向很贵,因为里面的照片都是摄影师实景拍摄,后期使用铜版纸全彩印刷,主打一个色泽鲜亮,手感舒适,内容丰富。
    成本不低,售价自然高。
    国家地理杂志主要是展现各国风光、景点、名胜、文化风俗和城市等,带你环游世界,开阔眼界,感受世界各国不一样的美。
    有打算旅游、或者对各国人文地理感兴趣的宝贝不要错过哦,这可能是史上最低价了。】
    大秦
    秦始皇听到“福袋”两个字,瞬间想到了上回的福袋,实惠是实惠,但好像没多大用处。
    军事杂志、地理杂志,每一种杂志还分这么多种类,后世是钱多烧得慌吧?
    虽然吐槽不断,但秦始皇还是买了。
    其他国家的文化风俗以及特点,还算有点意思,应该会比之前的军事杂志有用吧。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嘴角抽了抽,是每本都不一样,但仅限一个福袋内,多买两个福袋,能重复好几本。
    “仲卿,”刘彻刚喊出声,又道:“算了,还是朕自己买吧。”
    上次仲卿买的福袋才有8本,手气不太好,还是他自个来吧。
    ……
    永乐时期
    世界地理杂志对于一个即将出海的人来说诱惑力非常大,郑和眼睛都要黏在小黄车上了。
    朱棣也挺好奇海外那些国家是个什么情况的,反正大明的画技也不如后世的画技逼真,不如买一份吧?
    正犹豫着就听到天幕说:
    【下个月就是中国航海日了,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纪念日。除了航海日外,我国还有一艘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军舰,就是郑和舰。
    郑和舰是人民海军成立以来,中国船舶工业为海军院校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
    至今为止,郑和舰已经服役37年了,成为人民海军指挥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郑和舰多次走出国门,到访30多个国家,航迹遍布六大洲三大洋,四舍五入也算郑和环游世界了,也算弥补了历史遗憾。
    下个月书店会换上郑和下西洋的主题壁画,感兴趣的宝贝可以过来拍照哦,航海日当天会有精美周边送上。
    好了,今天的直播到此为止,我们下期再见。】
    **
    朱棣回神,看了眼小黄车,福袋还有剩,赶紧买了一个。
    买完后,朱棣松了一口气,每回天幕出现比打仗还累。
    朱棣端起手边的茶杯,一口饮尽,嗯,可以开始算账了。
    “郑和!”
    郑和心里顿时一个咯噔,“臣在,圣上有何吩咐?”
    “也没什么,就是想给你的宝船改个名字。”郑和舰,还是军校第一舰,啧,这何止声名远播,简直就是家喻户晓了好吧。
    比他这个天子还出名。
    郑和非常识时务道:“请圣上赐名。”
    朱棣沉吟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之前的小说里把他的名字写成‘judy’。
    “就改成judy宝船吧。”
    “是。”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对,他好像忘了点什么。
    他的皇后和女儿!
    朱棣让大臣先去大殿等候,他自己则是大步赶往后宫。
    洪武时期
    朱元璋抢到了一本《土法采油》,因为买新书而难受的心情都好了些。
    可没过多久又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朱元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你说什么?”
    朱棣摸了摸鼻子,又重复了一遍:“小说中的男女主角买小说是免费的,不花余额。”
    “你怎么不早说!”他的余额啊!朱元璋感觉自己心都要滴血了。
    朱棣:“儿臣也是才知道。”之前他们也没人有这待遇啊。
    要不是三保,他现在还不知道呢。
    朱元璋气得头晕脑胀,揉着发疼的头一屁股坐在龙椅上。
    “照四哥这么说,秦始皇不是可以免费得好多书?”朱权掰手指算了算,从天幕第一次出现至今,说得最多的就是以秦始皇为背景的小说了。
    其次就是汉武帝。
    他们大明,虽然提了两回,可只有这一次能免费。
    朱元璋显然也想到了,脸色愈加难看。
    但气人的何止这些。
    朱元璋和众儿子、大臣们一起研究这次买来的书。
    看其他书还好,看到小说时,朱元璋怒急攻心晕了过去。
    吓得众藩王接二连三的呼唤太医。
    只见书上写着:小农出身的朱元璋眼界不行,又小心眼,活脱脱一个暴发户……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