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40章 农业大学之旅(四)
    水稻里的太监!
    天底下还有如此奇葩的水稻!而且它还成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中的重要节点。
    看着天幕的所有古人们一时之间都有些啼笑皆非,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汉武帝刘彻哈哈大笑起来,对着自己的贴身太监春陀说道:“春陀,你看看人家水稻里的太监,可比你重要多了!”
    春陀露出一个谦卑而谄媚的微笑:“陛下,奴婢可不敢和这宝贝疙瘩比。”
    刘彻又笑起来,边笑边摇头:这可的确是宝贝疙瘩。
    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春陀面色如常。
    但也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像春陀一样,能够成为帝王的贴身近侍,接近权力中心,自己也能成为权力的一部分。大多数的太监,在宫中不过是最卑微的存在。
    在掖庭,在皇宫的幽暗处。
    无数太监抬头看向天幕,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来了,注定终身活在这深言里不得离开。看着天幕,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心酸和惆怅,感怀着自己的身世。
    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是活不下去,谁愿意来挨这一刀呢?
    他们就像是生活在烂泥里的野草。
    这人里面的太监,比起水稻里的太监,可太贱了。
    【但是这个神器呢,有个弱点,那就是它的后代并不能保持不育的特性。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只有培育出更多的不育系水稻,才能做更多的科研,才能说明这条道路是可行的。你总不能指望到时候推广给农民的百万颗千万颗种子都由那几株最早的水稻培育出来吧?】
    【就算是想,那也是人力做不到的呀!】
    【整个六十年代,袁老和他的妻子还有助手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办法培育出稳定不育的水稻后代。这条路似乎进入到了死胡同。那也是个特殊的年代,袁老也经历过很多。比如他们繁殖出来的六株杂交水稻被人砸得粉碎,好在他的学生和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偷偷的藏下了几株,实验才得以继续。又比如68年的时候,试验田里的秧苗又一次遭受了灭顶之灾。】
    被晒得黑瘦的中年男人得到消息,匆匆的赶到自己的试验田里。
    去了之后却发现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几百颗试验用秧苗全被拔
    光了,田里面一片狼藉。
    学生痛哭流涕:“老师,秧苗都被人给拔了!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老师呈然自己心急如焚,但还是要安慰学生:“没事,我们先到处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回些。
    片刻后,有学生惊呼出声:老师!都在这里!
    原来有人把秧苗连根拔起后竟然扔在了试验田附近的一口废弃的井里面。看着原本绿油油的秧苗如今在水里奄奄一息的模样,所有参与了实验项目的学生们都红了眼睛,灰心丧气。
    这时候,袁老师直接走到了井边,冷静的对学生们说:“我现在下到井里,先把最上面的那些抱起来,你们去学校借一个抽水机来,把水给抽干。
    他想也不想的,直接跳了进去。
    “老师!”
    “快去借抽水机!”
    折腾了几个小时,浑身湿淋淋的袁老师和秧苗们终于被拉了上来。
    也顾不得去换衣服,直接和学生们一起就在井边将抢救回来的秧苗依次摆开整理,终于整理出了几株还能继续栽种的秧苗。
    大家这才长长的舒出了一口气。
    这段剧情跌宕起伏,天幕前的古人们也都看得很投入。
    当秧苗被毁的时候,他们也充满了气愤,当看到秧苗被抢救过来之后,也都不约而同的长长舒了一口气。
    扶苏恨恨的道:“若是大秦也能拥有这样的试验田,我一定要派重兵去把守!”
    他说完后,自个儿一惊。反应过来这话似乎听上去有些僭越,大着胆子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却发现对方正赞许的点点头。
    “如此重要之地,的确应该派重兵把守。”
    扶苏放下心来。
    此刻才真正觉得,父皇的确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这样的改变,让他觉得欢欣鼓舞。
    而正在观看的各位农学家们简直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噩梦。
    赵过想到若是自己正在实行代田法的那几亩农田被毁,付出的心血被毁之一旦的话,说不定自己会灰心绝望很长的时间。
    而这位袁老却还能安慰学生,立刻想出补救措施,果真非常人!
    还有,这杂交
    实在有意思得很,有意思得很呐!
    【转眼到了七十年代,袁老把目光投向了海南。】
    【海南是个好地方啊,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稻在那边可以一年三熟,大大的加快了实验的进度。所以现在很多南方农作物的科研项目都放在了海南,那里已经成为了农研的大本营。】
    久违的地图出现在了天幕上。
    右下角的海岛被放大,标记出十几个不同的农业科研基地。
    再放大,有的科研基地里是连绵的水田,有的科研基地里是许多种类不同的热带水果,有的科研基地里是成片的玉米。
    长势喜人。
    “把舆图给朕拿来!”赢政下令。
    帛绘的舆图在两个寺人的手中向左右徐徐展开。
    赢政在地图上找到仙画中海南岛的位置,如今它还属于百越之地,但亦为外境。
    王翦出列:“陛下,臣愿为陛下打下百越之地,拿下这海南岛!”
    若真如仙画所说,海南岛一年三熟,那它的地位可太重要了!
    赢政对于开疆扩土反倒不如之前那么急切:“此事从长计议。”
    他现在不得不考虑到大秦百姓们的承受能力,因此始皇帝也学会了谨慎。
    打是一定要打的,但什么时候打有讲究。
    在原本的时空,始皇帝正是这两年攻打了百越,但并未出兵占领海南。到了秦朝末年,南越郡的都尉赵佗在岭南和海南成立南越国,自立为王。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彻才将南越国攻灭,并且正式在海南设立儋耳、珠崖两郡。
    此时,汉武帝刘彻看着舆图,袖手一挥:打!南越国必须要打下来!
    他要在有生之年,看到海南岛出现水稻的影子。
    对刘彻的这个决定,群臣们的意见倒是不大。因为南越国目前内部分裂,一派想要国守,一派想要投诚于大汉,早就已经不行了。估计打起来也不费劲。
    相对于秦汉还需要大费周章的先打一仗才能得到海南,李世民和赵匡胤就要轻松多了。
    李世民感慨道:洗夫人真乃女中豪杰也!
    洗夫人,乃前朝人士。
    她二十三岁就成为了俚族大
    首领,雄踞岭南,令周边一千多个部落归服。冼夫人的战略眼光还特别的强,审时度势,还活得很长,历经梁、陈、隋三代,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让岭南之地一直都处于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中。
    想到她,李世民又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平阳昭公主,一时之间有些惆怅。
    若是姐姐也能活久一点,绝对不会逊色于冼夫人。
    他的心思又转到海南岛本身,脸色有些古怪,这地方可向来不是什么好去处啊!
    赵匡胤同样发出疑问:“此岛向来为流放之地,居然如此重要?”
    看来,得让人去巡察一番。
    【扯远了,别说,海南是个福地。到了海南没多久,袁老的助手李必湖就在野外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也有一说,是冯克珊先发现的。这里不做考证。】
    【这株水稻是“花粉败育型水稻”,不用懂这里面的原理,简单理解就是它能让自己的后代也保持不育!袁老当场就给他取名了,这也就是水稻史上赫赫有名的野败!!
    简陋的宿舍里面,风扇吱呀吱呀的转着,双层的上下铺挂着蚊帐。
    两个年轻的学生忙了一天回来已经疲累不堪了,正在讨论着彼此今天的收获。
    “我今天什么也没找到,老李,你咋样?”
    “别提了,也没找到。”
    “别灰心,我们才来没多久,慢慢找总会找到的。对了,咱明天还是划片来找?”
    “可以。”
    夜越来越深,两人的声音也越来越低,似乎很快就要进入到梦乡。就在这时候,下铺的人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穿着拖鞋拿上手电筒就要往外走。
    “你干嘛去?”
    我想了一下,今天好像漏掉了一个沼泽地,我怕明天忘记了,还是现在起来去把那片再看一下吧。”
    上铺的人打着呵欠,困得不行,但闻言还是爬了起来:这么晚了,我和你一起去。
    行。
    两人打起手电筒,一脚深一脚浅的在半夜跋涉去了野外的那片沼泽地,然后开始分头寻找。
    良久。“你找到了吗?”
    “也没有,估计这里也要放弃了,哎!咱们走?”
    “等等,你看看那边!”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激动起来。
    手电筒的光照过去,在沼泽地的一角,一株瘦弱的开着白色稻花的野生稻映入了两人的眼帘。
    两人几乎是跌跌撞撞的跑了过去。
    “快,快给老师发电报!”
    董仲舒和他的孙子正一起在看仙画。
    董仲舒看得那是一个战战兢兢,生怕这后世女子又针对儒家抛出点什么言论。好在,这一期似乎没有!
    他放下心来,感慨万千,总算可以舒舒服服的看了。
    这时候就听到身边的孙子小声的嘀咕:“我看这袁老不过也就是运气好找到了这两株水稻而已…
    董仲舒冷哼一声:“你说他只是运气好?”
    小孙子向后缩了缩,鹤鹑一样的点了点头。
    “不……不是么?”
    若不是有理论在先,他们怎么能够想到要去野外找稻子?若不是不辞辛劳的跑遍天下找稻子,他们怎么会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水稻?”
    董仲舒在他头上敲了个爆栗子:我看你读书是读到了狗肚子里,明天给我把《论语》抄一百遍。”
    小孙子露出绝望的神色,不要啊!!
    【有了野败之后,一直困扰着袁老团队的难题终于解决了。他用野败培育出了两百多颗不育的种子,水稻的后代终于可以稳定的保持百分百不育了!所以这也被称之为不育保持系。1
    【后来,袁老又在不育和不育保持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个恢复系,就是恢复自交但是后代的优势特性会弱一点。农民因此可以选择自己留种也可以选择再买新的杂交水稻种子。】
    整洁的实验室中,一颗颗谷粒被储存在白色的小罐子里,放在了恒温恒温的仪器中。一株株被移过来的秧苗在透明的玻璃罐里生长着。
    罐子外面贴着不同的标签,有型号、土壤等等。
    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低头观看着秧苗的生长情况,时不时的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也有科研人员正在显微镜下面研究谷粒胚胎的情况。
    育种工作并不单单是要
    像老农一样在田间工作,脱掉斗笠,挽起来的裤腿放下后,他们就成为了实验室里的高级知识分子。
    之前仙画中出现的农业科研人员都是一副农民打扮,所以很多人其实是在心里犯嘀咕的。
    他们真的是读书人吗?
    那农业大学里真的招的不是农民,而是学生考进去的?
    但看了这一幕之后,却有了一种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觉得真的很厉害的感觉。
    原来,他们还真是读书人!
    看看这架势,看看这环境,一看就与众不同。
    原本觉得育种这件事情只要是会种地都能做的酸腐书生们,在这一刻也都纷纷闭嘴了。
    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呢。
    【不育、不育保持和恢复生育,这就是袁老在1973年提出来的三系配套杂交法!在这里,袁老还做了一件让人十分钦佩的事情!就是除了自己的理论之外,他还把野败的种子公开无偿的送给了全国范围内同样正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其他团队!其实他大可以选择申请专利,自己闭门研究的,这能让他获取大量的数不清的财富,甚至富可敌国。但对他来说,尽快的为百姓们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杂交水稻,是更重要的事情!】1
    【这是他的赤子之心。】
    “好!”
    刘邦拿起酒壶对着天幕敬了一敬,以此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他爱钱,做水车也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所以他也因此更钦佩这样真的无私的人。
    在一旁的萧何也点头称赞:“真国士也!”
    【有了这个理论,还有了野败的种子,杂交种子的产出与迭代可以实现大批量复制。所有研究杂交水稻的科研团队就像是在刷副本的时候多了一个强大的外挂,这一次副本没通关,没关系,在外挂的加持下他们还可以再刷一次,又刷一次。他们也不用再因为顾虑稳定留种的问题而去掉很多优势基因,而是想要加什么优势就加什么优势。这个稻种的优势是高产,杂交加上;这个稻种的优势是防病虫害,杂交给加上;这个稻种的优势是好吃,杂交给加上!】
    【至此,杂交优势水稻向全国的农民朋友们进行推广终于变得可行了!】
    【所以,1973年,也被誉为是“杂交水稻的诞生元年”,就是因为袁老所发布的三系杂交法以及他公开赠送的野败种子。】
    东京,农林水产省。
    身穿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匆匆的走进办公室,将手中的一本杂志期刊递给了自己的上司:
    “刚刚得到的消息,在苏州举办的中国水稻科研会上,有一个叫做袁隆平的人发表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文章。”
    他的上司看完期刊上的文章,目光闪烁不定: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他们的水稻产量一定会提高不少。”
    这对我们应该没有威胁吧?他们再提高肯定也达不到我们的水平。下属不解。
    “八嘎!身为农林水产省的一员,你怎么能如此短视!如果我们大日本帝国不能继续向前进的话,一定会被中国人迎头赶上。”
    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我们日本,也要有自己的超高产水稻育种工程!”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中心。
    长着卷发的白人所长不可置信的说:“我们竟然被中国人甩到了后面?”
    看完期刊上的文章,他立刻吩咐助理:“给我定机票,我要去中国邀请这位袁先生来我们的水稻研究中心工作!我会给到他丰厚的待遇。2
    刘邦笑着对萧何说:我觉得这位袁老是不会去的。
    萧何也觉得他不会去,但是他就是想和刘邦唱反调:何以见得?良禽择木而栖,说不定他去了呢?”
    刘邦喝了口酒:“那就拭目以待。”
    如果能被一点利益就诱惑的话,他就不是那个会把野败种子无偿送给他人的人了。
    【后世很多营销号妄图抹杀袁老的功绩,攻击的内容无非就是他又不是第一个发明杂交水稻的,丁老和黄老才配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但是当我们搞清楚了了杂交水稻的技术之后,就能明白,严格的来说丁老和黄老的水稻是杂交育种水稻,而袁老研发的才是真正的杂交优势水稻!】
    【前人的功绩固然重要,只是不能因为前人的功绩而抹杀后人的开创性成就。】
    【还有说,现在种植最多的杂交水稻品种并不是袁老研发出来的,所以将他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点名不副实。相信经过up主刚刚的科普,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1973年之后大部分的杂交水稻研究都建立在袁老提出来的三系杂交法上以及他所提供的野败种子上。他是开拓者啊!这才是他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啊!蠢货们!】3
    【没读书就多读一点,别成天想着要一鸣惊人,为了些流量胡说八道。】
    天幕上又出现了一个卡通小人。
    小人得意的叉腰:“我可真是个大聪明。”
    好在,这次他没有再做帝王打扮了。
    赵匡胤嘴巴里的菜差点喷出来。
    他气冲冲的哼了一声,看见这个小人他就脑壳疼。
    怎么就能长得那么欠揍呢?
    【还有说,发现野败的是他的学生李必湖和冯克珊,不是他。up主都要气笑了,这也能杠?他们是一个团队,是紧密不分的,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件事情上有着无可磨灭的贡献,除了李必湖、冯克珊之外还有罗孝和、尹华奇等等。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消除袁老的成就!他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才是团队的根本。】
    【至于说,袁老的团队不过是运气好才发现了那株野败,up主只想说,运气是实力的体现,谢谢。酸死你!】
    【最好笑的一个说法是,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口感并不好,一点都不好吃。你说话之前也要考虑一下年代好吧,那会儿是70年代,刚刚经历过60年代的饥荒,大家都是奔着高产去的,谁有空往口感方面去研究啊!还是怪袁老让你们吃太饱,闲的!】
    【另外,他杂交水稻之父并不是自称,而是被国内外的专家同行乃至联合国等相关粮食组织公认的好吗?!你们有意见,你们算老几啊!】
    1982年,马尼拉,国际水稻研究所大会。
    当主持人邀请来自中国的袁隆平上台发言的时候,屏幕上忽然出现了他的头像,然后下面用英文写着“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镜头转到他身上,明显可以看到他脸上的惊愕,显然这是很突然的。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所长斯瓦米纳森站了起来:“袁!这个称号对你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你的杂交水稻,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音!
    2006年,漂亮国
    科学院。
    院长西瑟罗尔站在会场中央,邀请他成为自己国家的外籍院士并说出理由: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世界奇迹,所增产的粮食每年可多养活世界7000万人,为世界粮食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会场中掌声雷动,久久不停歇。
    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你造福了全世界!”4
    天幕前的人都看过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时候,对于这些洋人与众不同的长相也都接受了,而且也知道华夏和其他国家大概是竞争的关系,有一些关系还特别不咋地。
    因此看到他们对一位华夏老者给出这样至高的评价,一时竟觉得与有荣焉。
    “这样的人,在大唐是要被百姓们立生祠的!”李世民道。
    贞观群臣纷纷颔首。
    不仅要立生祠,朝廷还要尊其为圣贤。
    少年霍去病抱着自己的银枪站在庭院中,脱口而出:大丈夫应如是!
    他原本以为,身为男儿只有策马扬鞭,守卫家国才是大丈夫所为,但现在同样心潮澎湃,胸中燃起万丈豪情。
    他舞起银枪,带出一片银白的光芒,将自己心中的激动发泄出来。
    见过了如此大丈夫,他更不能落后,同样要在自己的领域里立下不世之功勋,才不枉来这人间一遭。
    ……
    路小染直接总结———
    【如果我要将袁老获得的国际勋章全都放出来的话,今天这期视频咱们就别想要结束了,太多太多了!】
    【up主还喜欢直接摆数据!】
    【73年之前,水稻的亩产大概是500-600斤左右,但73年之后,袁老的理论提出并公开,江西协作组的颜龙安院士率先在野败的基础上研发出了 珍汕97’,还有袁老的“南优二号”,以及谢华安院士同样基于野败研发出来的 汕优63' 等优秀杂交品种相继被推广,水稻的亩产一跃增加了20%。后来更多的高产杂交水稻出现,在90年代超级稻计划被推出前,我们国家的水稻亩产已经达到了800 斤左右。】
    【而超级稻计划之后,在袁老的带领下,我们在2000年实现了单产700公斤的育种目
    标,04年单产800公斤,11年单产900公斤,14年单产1000公斤!简直像是坐了火箭一样,蹭蹭的往上窜。到了2020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的平均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5
    路小染做了一个图表。
    从水稻开始成为最重要主粮的宋朝开始,一直到2020年,选取了每个朝代的关键节点,显示了这些时间点上的水稻产量。
    一开始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稳步向前,到了清末和民国甚至有所回落,解放后再度上升。
    然后,到了70年代后,图标上的柱形开始急速的上升。
    一骑绝尘!
    配上bgm,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每亩一干五百公斤!”
    全天下的农人已经惊到失语,甚至有人开始下跪膜拜。
    这是神迹!
    赵匡胤把筷子往桌上一扔,起身就走。
    “回宫!”
    他等不及了,他要召集全大宋最会种地的农人,培育出属于大宋的良种,为大宋百姓的餐桌多添上一碗白米饭。
    【这是所有研究杂交水稻的专家们和科研人员们的胜利,也是他们共同的荣耀!向他们致敬!】
    【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直接甩到漂亮国布朗的脸上,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从来不需要靠别人养活,我们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不仅能养活中国,我们还有余力养活世界上其他贫穷的国家。袁老和很多农学院士们就经常出国指导工作,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被种植了我们的杂交水稻。】
    【而袁老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绩,后期他还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还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那就是耐盐碱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