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大明妖孽 > 第13章 县学训导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陈舟凭借着自己的旧学和穿越以来过目不忘的强悍记忆力,很快就背诵得滚瓜烂熟。

    就连那些相关联的典故,注解,也一并拿下。

    在几次的课业考核中,竟然没有一次挨板子,村里的木匠听说先生的戒尺断了,立刻又做了两柄送了过来。

    木料有些潮,手艺也非上佳,做得又粗糙,所以打板子的效果格外好,比原来那柄黄木戒尺疼得多了。

    一时间,私塾内尽是忍不住的抽气和抽泣之声,众学童都对那柄断了的黄木戒尺十分怀念。

    由于戒尺的功劳,众学童进步飞快。

    张平夷根据不同层次教授的内容以及里面所包含的许许多多的典故,也都让他们背了下来。

    冯俊那边也是发了狠,把千字文也基本背下来了,按照进度说,竟然和陈舟齐头并进。

    不过冯俊却是知道,自己入学已经至少有一年了,陈舟才来了大概二十天的样子,就居然与自己并驾齐驱了。

    这显然不是输了一筹,可是这冯俊也是个狠的,格外的努力。

    只是不知道张平夷怎么想的,居然不再往下教了,每天就是给其它孩子们讲授课业,对陈舟和冯俊,只是抽查考核。

    陈舟有些发傻,不是温故而知新吗?

    旧的学好了,就开新书啊!

    按照古代的进度应该教授《孝经》《大学》《中庸》了,这是树立基本人生观价值观的东西。

    再不济,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开蒙识字之后,大明律总是要教的,可是也没有,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天,陈舟和众学童坐在学堂内,等待先生的到来。

    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正当有几个孩子挤眉弄眼,想要搞些小动作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坦之不用烦恼,就算是来踢馆,愚兄也一

    力承担!”

    踢馆?

    这是什么情况?

    陈舟无语地抬头看看这间私塾的学堂,本身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宅子,四面漏风,房顶破落,屋顶角落里还有几处蜘蛛网。

    就这地方,来踢馆,那得是什么人啊?

    不用踢,这里基本也就是散架的状态。

    按照老陈头的逻辑,这里边出去的学生,不是要考什么秀才的,说要考秀才的,基本处于吹牛的状态,充其量,也就是成为镇

    上某个商铺的掌柜。

    正当陈舟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外两个人已经一前一后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面如红枣的老者。目光锐利,红彤彤的一张脸,显得颇有气势。

    后面跟着的,正是先生张平夷。

    “坦之,我既然能请你来,自然有办法护着你安稳,别说是他,一个县学的训导,就算是县学教育亲至,我也有办法对付!”

    坦之,看起来这就是张平夷的字了。

    这字本身有讲究,有相反有相近有相关,张平夷,字坦之,这显然是名字相近。

    张坦之--这名字有点儿意思。

    张平夷朝着老者一拱手:“足感盛情,可是,这都是因为我引起的,不能因为我给冯家庄带来什么麻烦,老先生身为冯家庄的甲

    首,也不能够把事情全都揽到自己身上,毕竟,县学训导手握廪生大权,就算是乡里豪绅,也不敢轻易开罪!”

    训导,这可不是学校里的训导主任,县学里的训导,已经是一县负责教育的领导了。

    虽然按照官府的逻辑,知县大老爷是负责抓全盘的,可是知县只有一人,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

    所以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来做。

    早在明太祖立国之初,就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在各地方行政机

    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有司儒学。

    洪武二年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员,皆设训导,府学四员、州学三员、县学二员。

    这教谕,基本就相当于教育局长了,而训导,起码也是个副局长的身份。

    而学生名额,府学四十人人、州县依次减十人。

    但不久即命增广学员,也就是增加学员名额。

    增加的多了,于是最早的生员,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也就是最早的一批属于是有编制的,国家管饭开工资。

    增加的叫增广生员,时间长了,人更多了,又额外增加名额,附于生员之末,谓之附学生员。

    说白了,这就是一条生员的鄙视链,廪生等级待遇最高,增广次之,附学又次之。

    跟现代的名牌重点,一本二本三本,其实是一样的,从来都是三六九等,等级分明。

    而训导基本就有这样的权力,推荐廪生,换句话说,手里有指标!

    “一县的训导能奈我何呀,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小的秀才而已,不过呢,这次巡察,却是以教谕的名义下来的,确实有些棘手,所

    以说,咱们不能让他检查出什么漏洞来!”

    陈舟暗笑,真是人老奸马老猾,大话也说了,后边还挺严谨。

    张平夷摇头叹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要挑毛病,总是能挑的出来--”

    “哎,坦之你不能这样说,我们总要把一些面上的事情,做的能过去,比如说,我们想一下他会挑咱们哪些毛病,譬如说这私塾

    的宅子,各村子大致也是如此,冯家庄条件简陋,这一点我就可以去说,估计他不会从冯家庄来挑毛病,只会揪着你不放!”

    “要揪着你不放,那基本上就是说他要抓你的错,而抓你的错,又不能从你本身来抓,那太明显了,就一定会从学生来抓,所以

    说,你要想到的,就是你的学生顶不顶得住?”

    还别说,这老者条分缕析,还真能抓住重点。

    张平夷略一沉吟:“学生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的,可要是只想找出一两个人来考较,倒是问题不大--但如何让他一定来考较这

    两个人呢?”

    “这也好办,我在一旁煽风点火,自然能让他找我们想让他找的人--现在你先告诉我,谁是这里边最好的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