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骊夫 > 第57章 池中鲤 我看到了
    齐阳龙淡然道:

    「练武说到底还是练气,普通江湖武夫只练一口气,气尽则力衰。而道家仙人一气足有三千里,佛家老祖也说过气在一呼一吸之间。而我儒家养的却是浩然气。」

    那名学宫弟子似懂非懂。

    齐阳龙泄露天机道:

    「天下万事,不平则鸣。李寒山与你不同,与我亦不同,其善养浩然之气。」

    齐阳龙说到了本质,但没说到关键。李寒山却清楚,是那枚无字玉佩帮他凝聚身上浩然气而不散,使他有了可与天道一争的势。他争来了那份微不可查但事关重大的一份武运。圣人有势,则天下治。李寒山成为天下四大武宗师之一也就不足为奇。

    有人说李寒山已经接近圣人,更有人说他已是半圣。这种声音尤其在他帮宋煜夺得天下之后。也因此遭了先帝猜忌。古来早有人云——

    「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其实就是一句话,圣人为天下立规矩。

    为天下立规矩,不一直是那些儒生们一直标榜的信仰嘛。而且还堂堂正正地写进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先帝宋煜终究是一名权力独夫,他不想任何人染指他的天下,所以赶走了当年助他夺得天下的李寒山。至于为什么不杀了他,当时人并不清楚,但如今看来李寒山分明是先帝的后手。先帝从没有真正抛下李寒山,就像当年李寒山断言薛丁山有反骨一样。

    宋光义用不光彩的手段夺了宋煜的皇位,那我宋煜即便是死了也不会让你高枕无忧,让你也体会一下卧榻之侧有猛虎窥伺的感受。因此,李寒山终究不是圣人。说他是文圣人不过是世人文过饰非的比喻。对于李寒山来说,先帝是下棋人,他只是棋子。对于薛丁山和张廷玉,李寒山是下棋人,他们是棋子。

    至于武宗师的称号,他当得起这三个字。

    扶摇阁在甲子之前,每十年都会公布天下武功排名前一百名的扶摇武榜,凡上榜高手皆是一派一门之中最顶尖的存在,其中排名前十被人称为宗师。但因为涉及各个江湖势力的密辛,迫于压力,扶摇阁不得不取消扶摇武榜,只是每十年公布天下公认的武学四大宗师。

    那个只肯认自己是「天下第二」的郭子仪当然跻身其中,在天下武夫心中,自从他击败李太白之后,他便是天下第一的武夫。至于为什么他自称是「天下第二」,人们只当他是敬重李太白这位一个时代江湖的标杆人物。四大宗师中除了他这位纯粹武夫,儒释道三家各占其余三位,而李寒山便是儒家的那位武宗师,而且其实力扶摇阁阁老曾泄露天机说——

    「无限接近郭子仪。」

    这座江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于郭子仪李寒山之流自然是小,小如池塘,水深不过膝盖;对于那些九大门派来说自然是大,大如浩渺烟海,一望无垠。

    再加上郭子仪因为某种原因常年在镇守在天斗山,实际上涉及江湖的李寒山才真正算得上是江湖第一人,是江湖而不是天下。

    江湖不大,但要比寿春京师要大。

    京师中卧虎藏龙,但想要凭一己之力拦下李寒山,并将之击杀,莫说整个寿春,整个天下都没有这样的猛人。即使郭子仪现身也只可能将李寒山重伤,却拦不下想走就走的李寒山。

    当然在更多人心中是瞧不上武夫的,尤其是那些士大夫们,他们不理解李寒山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为什么还甘心做个武夫,武夫之怒不过是血溅三尺,而天子之怒却是横尸百万。所以,他们更不理解当年先帝如此雄风,为什么还要屈就于郭子仪。当今天子也有雄主之风为什么要怕他李寒山。

    直到青子衿在甘秋城下,一人破万甲,而且她还是一名女子。这样直观的冲击让那些自诩高人一等的士大夫都不得不拿正眼去看待李寒山郭子仪之流。

    所以,魏钩出动了在京师所有的谍子,甚至是安插在京师周围的暗桩,其中如萧哥儿这种江湖一流高手就有数十位。但是这些在朝堂和庙堂之间游走的谍子也最清楚李寒山的可怕。

    但只有这些魏钩谍子还是不够。

    于是在棋子巷那头出现了一位头戴莲花冠的道人,道袍飘摇,远远望去却有仙人之姿。那人正是鸡鸣观的琉璃道人。

    琉璃道人大袖飘摇,边走边唱一首悟道歌——

    「道观道观,

    观道观道,

    观道观,

    道观道。」

    正在这时从琉璃道人左手边箱子里冲出一位拿着一杆一人多高重达一百多斤的禅杖的僧人,正是相国寺那位挂单不守戒律的戒子和尚,见到琉璃道人便大骂道:

    「你这道士的帽沿上翘如牛鼻子,难怪相国寺的小沙弥骂你们这些臭道士时,都叫你们牛鼻子老道。你这老道嘴里胡吣什么。」

    琉璃道人笑道:

    「佛言不可说,道祖亦言道可道非常道。」

    戒子和尚急了眼:

    「再跟我扯这些没用,信不信和尚我一杖送你去见我家佛爷爷。」

    琉璃道人笑而不语。

    恰在这时,身穿白袍的京城第一剑客冯一白出现在沿街的高楼屋脊上,只见他抱剑远眺,风吹衣袂。

    「两位大师此时还有心吵架。」

    戒子和尚瞪眼道:

    「咋地,洒家与人吵架你也要管?」

    冯一白只是淡淡地说:

    「我看到李寒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