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丹阳乡亲
    “少君,少君,好消息,好消息!”

    这一日,陶应正在屋中看书,突然屋外传来了小猴儿大惊小怪的高呼声。

    陶茂也不敲门就直接冲了进来,陶应正要呵斥他,却见着陶茂身后跟着一人。看清这人的样貌后,陶应也顾不上责骂陶茂了,起身迎上去笑道:“丰哥儿,辛苦辛苦,家中可还安好?”

    来人站在门口抖落了下衣袍,扬去些许风沙,然后向陶应一揖及地道:“二郎安好,家中一切安好,这里是夫人与大郎君给家主和二郎的信。”说完便解开外衫,从夹衣里取出一包层层包裹住的布包来。

    来人二十出头,形貌酷肖陶茂,但比陶茂要壮实得多,正是陶茂的大哥陶丰。

    陶丰原本虽其父母一同在卢县随侍陶谦,去年春天的时候,陶谦夫妇分道扬镳一北上就任一南下归乡,陶丰因着为人稳重,又是家中年轻一辈里最为得力的仆从,所以被陶谦指派护送甘氏和陶商归乡。

    甘氏归乡之后,也曾通过官驿往幽州来过几封书信,但亲自遣人前来送信还是第一次。陶丰在丹阳过了年,正月初八就启程出发,路上走了足足四十天才到了蓟县。陶丰找到刺史官寺后,陶谦正在处置公务,管事的忠伯不敢打搅,便让陶茂引到后宅来找陶应。

    常言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身处蓟县安逸度日的陶应虽然丝毫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气息,但能够收到家中的来信还是小小激动了一番。

    这年头既无电话,也无微信、电邮,想要和家人友朋通讯交流只能写书信或让人带口信。从蓟县到丹阳足有两千六百多里地,即便是借用官家的邮驿系统,一封信从寄出到寄到起码也要隔了两个多月时间。

    而且邮驿系统可不会帮你带货物,想要寄送一些物品除了委托南来北往的商旅捎带的话,就只能派专人递送。商旅捎带货物的时间拖得更长,专人递送则快得多,只是来回靡费不少不过丹阳陶家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这些。

    这次随同陶丰一同前来的,还有陶氏及附属家族的一些年轻后生,帮着押送家中送来的诸多物资,而且过来之后就打算留在幽州充实陶谦府中的人手。

    幽州大举屯田抗击鲜卑的事情已经传扬回了丹阳陶氏宗族,陶氏宗族对于陶谦能够监掌幽州很是重视,而且身处南方,对于北边鲜卑人的威胁也没有深切体会,多认为陶谦鼓捣出的这个屯田方案明显是捞取军功的便捷途径。

    扬州多剽轻之士,而丹阳郡尤其如是,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自春秋时代吴国越国便在这里征募精兵征战天下。

    陶氏作为丹阳大族,宗族以及附属宗族的年轻子弟中自然也不乏武艺高强的骁勇之士。

    在听说甘氏要往幽州寄送物资书信,陶氏宗族中人自然会将族中好武的弟子送来,请求甘氏一同带往幽州,期望能够捞些功勋,再不济也可混些资历,总好过在家中恃勇斗狠惹是生非。

    陶应在陶丰的述说下得知了有这么一批人手后,自是心中欢喜,也顾不上看书信,先打算去慰劳一下。

    刺史官寺前自然不会容留这么多人在,忠伯已经将人马和辎车等全部引去了别院。当陶应到达别院的时候,别院中好一番热闹景象。

    章诳被派去中继营内充当军吏,但老成持重的许耽则一直随扈在陶谦身旁,许耽以及其余的扈从时间最久的已经离乡三四年,此刻见了如此多的乡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旧日相熟的友人,自是兴高采烈。

    陶应踏入宅院中时,那些个刚刚从丹阳前来的人没什么反应,但所有跟随陶谦多年的老人,包括忠伯、廖伯、许耽等人都纷纷郑重行礼,让其余人等颇为讶异。

    陶应今年十三岁,五年前离开丹阳随陶谦出任卢县令的时候才不过是个八岁小儿。这里新来的人当初都是见过陶应的,但五年前的小小人儿,现在已经长得接近成年人那么高,他们自然认不出来。直到忠伯等人躬身施礼喊陶应为“二郎”时,他们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少年是谁。

    这次前来的一共有三十二人,除了陶丰以及家中家将、仆从八人之外,其余二十四人皆是陶氏宗族以及乡里宗族子弟。这其中陶氏宗族有五人,母亲甘氏族中也有二人,其余都是所谓的乡里良家子,但这些人里只有三个人曾经在郡县中为吏,其余都是以剽轻见长的刺头。

    陶应微笑着和来人一一见过礼,新来的人虽然知道了陶应的身份,但有不少人见他年少,笑起来又一脸无害的样子,也并未认真对待,只是敷衍地回了个礼。只有少数头脑灵活的见陶家管事忠伯和扈从首领许耽都对陶应特别尊敬,心中暗暗琢磨,面上就不愿意失了礼数。

    陶应可不管他们是如何想的,若是自己回到丹阳,那么人际关系还难处理,现在他们来了幽州,就只剩下攀附父亲陶谦这颗大树一条路好走,时日久了自然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手腕。

    陶应也不必知会陶谦,当场就吩咐了忠伯今天杀几只羊,多买几车酒来,给远道而来的乡里之人好好洗尘接风,并说等父亲陶谦处置完公务后,再请父亲前来接见他们。

    大家伙听说有酒有肉,自然心中畅快,都觉着陶应知情识趣,言辞之间便也亲近了几分。

    暂且安顿好了远道而来的乡亲,陶应回到刺史官寺,见陶谦仍然在忙着处置公务,也不去打搅,回到自己屋中拆看家中寄来的书信。

    书信被放在一个扁扁的木匣子里,外面包裹着好几层绸布。打开木匣子,里面是放得整整齐齐的纸书,一卷一卷用细绳系好,纸张各有不同,显然是不同的人所写。其中有三卷纸书单独用一条红绸系着,绸带上写着五个娟秀的小字“致吾儿凤声”,想必便是家人写给自己的信笺。

    陶应也不去翻看那些写给父亲陶谦的书信,只取出红绸系着的三卷纸书打开来看。

    三卷纸书分别是母亲甘氏、大兄陶商和小妹陶青儿所写。

    母亲的信中依旧东拉西扯,一会说说这个一会说说那个,将整张纸写得密密麻麻,无非都是些家中琐事和对于丈夫儿子的思念牵挂,其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大兄与抗家女郎的亲事总算是定了下来,也算是了却了她的一桩心事。

    大兄陶商今年二十一,故长沙太守抗徐的女孙芳龄十六,无论是年龄和家世都还相当,故而算是当地一桩十分美满的婚事。这年头年轻男女的婚事虽说由长辈做主,但大户人家的年轻男女总还能照个面看看是否对眼,陶应只是好奇大兄这个闷葫芦性子是怎么讨得未来嫂嫂的欢心。

    大兄陶商的信里就一字不提自己的婚事,只是波澜不惊地说了自己在郡中做了议曹掾,算是个清闲的职务,每日里协助郡守参议政事。信中摆起了长兄的架势,一本正经地嘱咐陶应要熟习经籍,莫要贪玩,还要孝顺父亲,莫要仗着家中权势胡作非为云云。

    陶应对于陶商的信笑着快速扫过,接下来打开了最末一封信,信纸上书写的文字还不怎么娴熟,个别字还有些歪歪扭扭,不过对于刚刚七岁的小孩子能够不让人帮助自己完整地写信已经相当不容易。

    青儿小丫头的信里内容就有趣得多,正所谓童言无忌。

    她说她回到丹阳后好不适应,南边的天气湿热,让她长了不少疹子。吃的东西也不太适应,肉少鱼多,还有很多蚌肉蛤蜊,那腥味大得让她都吃不下饭。丹阳乡里人说得话又快又急,她听起来费力得很。家里与她同龄的小女娃娃们也不怎么玩得到一块儿去,她嫌弃她们没见识,玩的玩具都不上档次。

    青儿小丫头信里十分念叨二兄能够带她去逛市肆,上回带她去买的齐鲁大纸鸢,别说那些小娃娃,连大人们都没见过,只是没有陶应陪她放纸鸢,大兄管得紧,出去玩的机会不多,可闷得慌。

    陶应看过之后呵呵直乐,这是相当正常的事情,陶青儿一岁多就离开丹阳北上,在卢县待了四年,语言上虽然家中私下说着吴越方言,但吃食口味上更接近齐鲁口味。

    丹阳虽然开发很久,但还属于比较偏远的郡,郡中的发达程度肯定不能和中原郡县相提并论。陶青儿见识过了中原的风物,再回到丹阳自然觉得那些从生下来就没出过百里之外的小屁孩土得掉渣。至于那个风筝,别说是现在,就是放到两千年后,潍坊的风筝都驰名天下,号称“鸢都”,做出来的风筝堪称工艺品。

    看着母亲、大兄、小妹寄来的书信,陶应心中暖暖的,仿佛血肉至亲就坐在自己的对面,向自己嘘寒问暖述说别情。

    自己的思绪也随着书信的纽带,回到了两千六百里外的丹阳家中,看着母亲高坐堂上,长兄带着嫂子向母亲跪拜,小妹乖乖坐在一旁,忽闪忽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正当陶应神游物外之时,这时候应该在城外校场整训兵卒的章诳却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陶应还以为他是得知了丹阳来人的消息特意赶回来,但章诳却是给他带来了个出人意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