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六十六章 官场浊事
    当县兵们押着活的,运着死的,车上还载着搜捡出的财货回到内黄县城时,得到消息的官员百姓们敲着锣,打着鼓,涌出门外欢迎县兵乡勇们为郡中除去这伙丧心病狂的匪徒,还黔首百姓一个安平之所在。

    打着坐镇县城的名义,实则贪生怕死不敢随众出击的县尉此时却显得十分活跃,不停地在县长面前说着如何如何定计,如何如何筹划,如何如何实施,方得一举拿下这伙流贼。

    内黄县长此刻也是眉开眼笑,在魏县和邺县连续犯案且都逍遥法外的凶残贼寇,却在自己治下被一举剿灭,今年的考绩肯定是特优了。

    正捋着胡须,盘算着自己这四百石县长是不是可以因此换个千石县令当当的内黄县长,对于擒贼归来的贼曹掾与一众县兵们自然是温言嘉奖了一番,当场便许诺会向郡中为诸人请功请赏。

    陶升走在队伍的最前方,看着夹道欢迎的百姓们脸上洋溢出真诚的笑容,怀内揣着百姓们塞进来的瓜果,手里还捏着几个热情的姑娘抛过来的香囊,感觉为民除害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经此一役,陶升在县中名声大盛,虽仅是十七岁的少年,但走在县中,无论年长者还是年幼者,都会对他礼敬三分,热情的打声招呼。

    发往郡中的公文很快便有了回音,郡守得闻几度为祸郡中的悍匪被一网打尽后,连夜派了主簿前来核验,并带来了让县中押送匪徒传诣郡治邺城的公文。

    力求上进的内黄县长决定亲自押送罪囚进郡,而县尉则自告奋勇带领县兵护卫。

    第二天一早,县长与县尉便带着一屯县兵雄赳赳气昂昂地押送着十几辆槛车出了内黄北门,在阖城百姓的目送之下去往邺城,反倒是贼曹掾与游缴陶升这两个缉捕过程中亲冒矢石带队围剿的领头人物落得个清闲。

    这伙流贼的时运相当不济,恰巧被陶升撞破了行踪,求医问药又遇上无良毒医,乃至于被一网打尽。落网的时间也不太妙,正好赶上秋季,秋冬主萧杀,乃是一年中斩决死囚的时候。

    一般的罪犯若是在春夏被捕,经常会遇上大赦,届时出些缣帛便能得获减免。不过,像这伙打家劫舍屡屡犯下人命案的流贼即便遇到大赦也必然不在赦免的范围内,只不过能晚些被处决罢了。

    秋十月,幸存的十余个流贼都被判斩决弃市,前来观看处斩的百姓将邺城校场堵得满满当当,尤其以邺县、魏县两个被这伙流贼残害过的县乡百姓居多。

    百姓们人人都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在一片谩骂声中,十几个人头落地,首级被悬挂在邺城门口三日后,传诸于各县,以震慑宵小。

    有人人头落地,却也有人步步高升。

    又过了月余,内黄县长在一番奔走后,成功迁了钜鹿令,完成了从四百石到一千石的双级跳。

    县尉也以功迁了魏县东部尉,虽说还是县尉,但魏县乃是大县,县尉秩四百石,比之原先的二百石内黄县尉高了一级。

    贼曹掾则补了武安北部尉的缺,虽说只是二百石县尉,但好歹也是从少吏到长吏的飞跃。

    陶升原以为这空出的贼曹掾肯定能由自己来补,没曾想,郡中的嘉奖公文根本就没有提及他的名字,只列了县长、县尉与贼曹掾,其余参与缉捕的人员均只有赏金,而陶升也被算作其余人等中的一员。

    这样的结果令陶升大为不满,却碍于人微言轻,求诉无门,做事时便多了几分怨气。

    新来的县长倒是在查知了陶升的事迹后想任命他为乡蔷夫,可不喜乡中杂事的陶升婉拒了这份任命,后来索性辞去了游缴的差事,过回了与轻侠少年们厮混的日子。

    陶飒对于此事也是颇有不平,只是顾念着魏郡陶氏一脉近些年都没有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朝中郡中都无人帮着说话,便也只得忍了。

    现在陶升辞了职事,陶飒拿他也是无法,只能听之任之,这次正旦祭祖,便把陶升也带在了身边,想让他多与宗族中人交往交往,看看是否能得些提携。

    内黄离着济阳虽然也不近,但比起卢县离济阳可近了好多。

    陶升两天前就到了济阳,前两日就与陶应见过,只是彼此并无多少接触。

    宗族中这么多人凑到一块儿,自然各种消息传得飞快,陶应在光武祭典后与族长之孙陶涣当庭射钱的事情,陶应对于北征鲜卑的评论得到朝中官员赞赏的事情,连陶应在卢县比试赌斗的事情都被陶岸某次酒后有意无意地说了出来。

    陶升的性格外向,有宴必赴,与人有着三分人来熟,故而把陶应的传闻也打听了个大概,当听到陶应那句“一月足矣”的宣言时,更是拍髀大赞过,觉得这族弟的作风与自己颇为相得。

    故而今天与陶应的座位相邻,便与这小了五六岁的族弟大谈特谈。

    而陶应绝对是个好听众,每当陶升说到关键处,总是勤加追问,多有赞叹。

    在最后得知陶升辞去了职事后,更是扼腕叹息道:“元亨兄长如此才具,怎会埋没了,不日必当再获美职,飞黄腾达,光耀门楣。”

    “我哪有什么才具,不过是几分血勇罢了,倒是凤声族弟,文武兼资,前途无量啊!”

    “元亨兄长只凭一眼,便能识破流贼,更是运筹定计兼之身先士卒,弟佩服之至矣!”

    “哈哈哈!在乡里厮混久了,一看那几人就不是好东西。”

    “弟正要向兄长多多请益,如何才能有此如炬神目。”

    “学这个有什么用,也和我一样做个苦力么?按凤声贤弟的才具,起家必是郡县右职,说不定还得举孝廉入朝为郎,这些微末小道不学也罢。”

    “若是有那一日,必是今天兄长预见之功哉!”

    “哈哈!好,届时可不能忘了哥哥我啊!”

    陶应对于陶升这样仅仅凭见了一眼就能捕获一股流贼的本领是真心佩服,而陶升对于陶应也感官不错,两人在席间天南地北地好一顿海吹胡说。

    到了饮宴结束时,俩人已是无话不谈,一点儿都看不出是才初见不久的远亲,倒像是天天在一块儿的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