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在世剑歌 > 第三十九章 秀松巷的招募
    ();

    秀松巷与柳叶巷南北并行,也是襄阳城中一处有名的街巷,在这条街巷定居之人不一定腰缠万贯,但大多数都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这秀松巷的名字,亦有“秀骨青松不老”的涵义。

    在秀松巷一处三进院落前些年还只有看守的老仆日日清扫,这几天却听说久居于外的主人回来了,是一位五十余岁的中年文士,名叫谭嗣常,只不过这两天忙于安顿,没有来及雇些丫鬟小厮,因此院落里看起来还比较冷清。

    谭嗣常今日读完一卷书才出了书房,看到宅中空若无人的景象不由有些头疼,吩咐那位在老宅里辛辛苦苦干了数十年的老仆说:“陈伯,你且去牙行问一问,看看能否雇些人来,这么大院子没有几个人总有些不像话。”老仆正要去,谭嗣常想了想又道:“慕苏最近胃口不好,看看能否雇些出色的厨师,做些像样的饭菜,价钱都好商量。”

    那老仆刚抬腿出去,没过多会儿又拐了回来,手里还提了一封信,说道:“老爷,门外有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叫文约的人送来的。”

    “文约兄?”谭嗣常心中一动,将信封取来拆开,看罢才道:“文约兄还是惯会捉弄人,算了算了,随他。”他将信收于怀中,说道:“若是还有个叫宋乾的少年来投靠,你只管把他领进门,安排些轻便的活就是。”

    …………

    当宋乾再度凝出四“根”真气时,东风喜笑颜开地跑回来,说是找到了一处人家正要招些佣人,待遇相当优厚。宋乾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得签个卖身的佣契?你是坑我呢还是害我呢?”

    “当然不是坑……不对,也不是害……”东风“呸呸”了两声才道:“人家是书香门第宅心仁厚,虽说是佣契但说了会写明与工契等同。”

    “有这等好事?”宋乾可不是好糊弄的主,说道:“没动什么手脚?”

    “哪能?我可打听过了,人家谭先生刚是从金陵回乡,亟需人手这才开了高价。”东风干笑两声才说道:“机会难得,宋公子你要是有心明天去看看?以宋公子的能耐当一个小厮绰绰有余啊。”

    “我怎么听着不像好话。”

    “……”

    第二天宋乾坐着马车还没到秀松巷,远远就看到许多人围在谭府周围,他毕竟是来应聘小厮,乘着马车太过显眼,找个僻静处下了车,跟着东风一起走了过来,听着众人嘴里时不时蹦出“邯阳三蒸”、“芙蓉鸡片”这些菜名,不由有些好奇,拉过一个正在伸着脖子看热闹的路人,问道:“请问这是在干嘛呢?怎么这么多人挤在这里?”

    那路人也是个热心肠,解释道:“你有所不知,这谭府主人初来乍到不久,就让城里几家牙行张了告示,说要重金聘请手艺高超的厨师,做些开胃的饭菜,治一治府中千金的厌食之症,你看看,就这么点儿时间,半个襄阳城的酒楼里的大师傅都来了。”他努了努嘴:“你瞧,那个穿着蓝色褂子的是城里面天元楼里的掌勺大厨,人家的邯阳三蒸可是天元楼的一绝;那个秃头的家伙是潇湘馆的天字号大厨,最拿手的就是橘瓣鱼元……”

    他嘴里的天元楼、潇湘馆都是襄阳城出了名的高档酒楼,最便宜的席面也要十两银子,等同于普通百姓家大半年的开支。当然贵也有贵的道理,极其考究的选材、出色的掌勺手艺,都让城中有钱人对这几家酒楼趋之若鹜。

    而这种档次酒楼的掌勺师傅会来谭府做菜,毫无疑问这位谭先生开出的价码极高。

    只要能让这家谭府千金中意,一道菜就是二十两白的银子现结,绝无二话。

    那路人酸道:“这家主人如果是当官的肯定是个大贪官。”

    宋乾倒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恨不能托身为女儿身认这位谭先生为爹爹……

    谭家主人贪不贪不在他的考虑之内,只要不签卖身契,银子足够,这谭家主人哪怕有个别名“和珅”都和他没半枚铜子儿的关系。反正他是来当个门房小厮的。不过旁边的东风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宋乾觉得有些丢人,就离他远了一些,反而混到了那帮厨子的圈子里。

    如一枚石子儿投入了静水,一缕春风吹动了柳梢,这至少也有十来个厨子的圈子顿时有了反应,渐渐静下来。

    按照酒楼名气和资历排序,这些厨师虽然也隐隐分有小团体,但相互也都听说过,都是一个圈子里比较有名气的那些——没有名字的想跑过来碰运气的小厨子,看到谭府门前竟然来了这么多响当当的人物时,就像还没踏入见微的新手看到藏蕴境守正境的大高手一般,自知银子拿不到反而会自取其辱,早就掩面退走了。

    因此当宋乾误入到这个圈子中时,所有人都目露思索之色,心想这难道是哪个大师的关门弟子,来这谭府捞一笔外快?可是这么小年纪,对选料又能有多少经验,对火候又能有多少掌握?

    “敢问这位小兄弟是?”

    宋乾哪里知道这些人心里都在转什么鬼心思,回答道:“我叫宋乾。”

    “敢问高就于哪家酒楼?”

    宋乾想了想,回答道:“曾开过一家面铺。”

    “宋乾?面铺?”这些厨师把脑海翻了一便也没想出来宋乾是哪一号人物——樊城这种小地方自然与襄阳城无法相比,樊城里一家小面铺就算是有点儿小名气,又怎能让这些襄阳城中最顶尖的厨师刻意记住?

    于是警惕变成了漠视,漠视又生出一丝鄙夷,一些人还有些涵养,只是撇了撇嘴没再说话,有些人则有些忍不住了,估计是怀着想让这小子掩面羞走的心思,讥笑道:“你那面铺开一年也攒不下二十两银子吧?也难怪要来谭府打一打秋风。”

    宋乾本来想着退出去,闻言停下脚步,眼睛眯了起来。

    站在外面的东风身子不自然地颤抖了一下,这个熟悉的表情让他想起了那件不堪的往事。

    宋乾看着那几个面露不屑之色的人,认真说道:“我能拿多少两银子不清楚,但是人家天元楼和潇湘馆的大师傅都没有说话,你们几个就急吼吼地跳出来,想必是极有信心了。”

    毕竟是常年掌勺做菜的师傅,论起烹饪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但比起斗嘴哪里是宋乾这个小二的对手,虽然听出这小子言语中有挑拨之意,但因为被切中心思,一时间反而不知道如何反驳。

    而天元楼和潇湘馆的掌勺师傅虽然没有说话,但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

    这个时候谭府正门大开,一位看起来五十余岁的中年人走来出来,正是谭嗣常,旁边跟着一名看起来也得有六七十岁的老仆。谭嗣常扫了一眼门口围着的少数一二十个厨子,声音洪亮道:“各位师傅,谭某的要求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一道菜二十两也决不食言。不过府中条件有限,只备下了三座灶台,因此各位只能轮流来……”

    下面有人说道:“谭先生,这样是否有些不公平。”的确,如果按照顺序轮流来,做第一道菜的人只要手艺不差,味道不差,总能占了些第一印象的便宜,而排在后面的菜,一有串味之嫌,口感只怕不纯,二是这谭府千金毕竟只是个娇滴滴的黄大闺女,十来道精心烹制的菜肴,哪怕一道只吃一口,又能吃几道?如果尝到中途不愿意再动筷了,这后面几人岂不是要冤死?

    谭嗣常早就料到这种情况,解释道:“为了尽可能公平,这试菜共试三天,每天只做两轮六道菜,我家小女虽说胃口小了些,但六筷子菜,还是能吃下去的。”

    他开了个小小玩笑,众人也都放下心来。谭嗣常见情况稳定下来,便不再过问,返回书房。接下来的事情自然由老仆处理。

    所有厨师纷纷走上来报上酒楼姓名,还领取了进入谭府的临时木牌,心想这谭府看似冷冷清清,但规矩未免也太大了点。

    “天元楼,章凤道。”

    “潇湘馆,汪僧奇。”

    “会宾楼,袁子枚。”

    …………

    无一不是在襄阳城赫赫有名的酒楼饭馆,无一不是在襄阳这个圈子里颇有名气的烹饪大师,到最后只剩宋乾一个人留在外面。

    “这小子该不会只是牙尖嘴利,等真要露一手的时候就自知本事浅陋,临阵胆怯了吧。”

    “所言甚是。”

    “十有八.九。”

    宋乾咳嗽了一声,在众人的眼光中走上前,行了一礼说道:“面铺,宋乾。”还没等那老仆说话,他又紧接着说道:“我是来应招贵府的门房的。”

    他是来应聘门房的。

    此话一落,等若在刚才所有出言讥讽的那些人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你们这些人急吼吼站出来,不就是怕人家得了银子,所以才想着恶语相伤逼人离开?却没想到人家根本不曾想过要和你们抢这些银子!

    看着这些人如同吃屎的表情,蔫儿坏的宋乾施施然取了木牌,走进了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