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乡村烟雨 > 第十二章:新官上任(1)第一把火:修路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王运鸿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就是修路。他认为高现华在群众中之所以有这么高威信,就是修路修出来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也要为老百姓办实事。

    目前桥头村要求修路呼声最高的就是马坝的小尹庄和小郑庄。因为这两个庄地理位置偏僻,两个庄群众也想学小张庄和高台庄那样,联合修一条直接通往省道的水泥路。

    在集资过程中,两个庄群众一致反映不让马羌来修这路,所以他就答应了群众的要求。

    马羌非常恼火,认为自己家附近的路要捞不着修,挣不着钱不说,却特别没面子,于是他带着愤怒去找王运鸿。

    他微微红着脸,紧握拳头,竭力忍住内心怒火,故作不矜不伐之态,语气平缓地请求道:“王主任,能不能把路交给我修?”

    王运鸿抱歉一笑,“马书记,真的对不起,不是我不想让你修,而是群众不想让你修。我真的无意伤害你,请原谅。我已经和梁老板谈好了,不让人家修不合适,而且他是先垫资修路。”

    “他能垫资,我也能垫资?”马羌忿然作色,“你不让我修是不是嫌我修路质量不好?”

    “好与不好这些都是群众说的,他们不让你修,我也没办法。”他只好如此推脱。

    马羌遭到拒绝后,胸内充满怒气,临走时狠狠甩下一句话:“不让我修,这路谁也修不成!”他一边走,一边暗暗地骂:“妈妈x,王运鸿!走着瞧,有你好看的时候!”

    ……

    当路面将要修到通往大马庄的交叉路口时,大马庄群众便来拉闸停电,将搅拌机团团围住,阻挠施工。

    王运鸿正在乡里开会,突然接到梁老板电话。他非常焦急地说:“大马庄群众拉闸停电,不让施工,非让你回来不可,你快点来处理一下。”

    他来到施工现场,看到那些压肩叠背、沸沸扬扬的人群,不由心中怒火翻腾,自以为是村主任,大声责问:“你们怎么能随便拉闸停电?谁给你们这个权力?”

    “我们权力是群众给的,你的权力村也是群众给的,我们能把你捧上去,也能把你拉下来。”马广远面无惧色,大吹法螺。

    “你们这纯粹就是无理取闹,拉闸总得有个理由吧?”他愤懑不已地问道。

    “这条路离我们庄只有四五十米,你让修路的把通往我们庄的这几十米也给修了再往前修,不然的话就别修。这前面一节地是我们庄的,这路也是俺们庄的,我们不给修,这就是理由。要修都修,要不修都不修!”马广远恬着脸,振振有词。

    王运鸿听后,觉得他们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压抑不住内心愤怒,扯着喉咙喊道:“凭什么呀?人家出钱了当然得修!你们没出钱凭什么修啊?都快点给我让开!”

    他的叫喊根本不起作用,群众压根就没把他这个村长放在眼里。

    马广远荒谬至极,用手指向梁老板,“就凭他修路挣钱了!”

    梁老板不敢激怒他们,语气平淡地说:“挣钱了就得给你们修路?哪有这个道理?”

    “当然有。”马广远煞有介事地说,“要是马羌修这路就顺带把我们这段路给修了。”

    王运鸿用冷淡的目光看着马广远,“我问你,马羌过去修路挣这么多钱不也把这段路修了吗?”

    “那是以前他没修这条路。”马广远狡辩道,“他说这条路要是他修的话顺带就把这几十米路修了。现在你们要把这几十米丢下来,我们还到哪要指标?”

    王运鸿清楚,和他们再说下去也没用,大马庄这种“人多势重”的恶劣村风他对抗不了。但他相信,大部分群众还是好的。他要拯救这群被蛊惑的善良灵魂。自己刚当村干部,做群众思想工作没经验,我找孙学启去,他干了几十年大队书记,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可当他找到孙学启时,他却推诿道:

    “大马庄群众连县稽查大队、王书记都敢围攻,我去也没用。这明显是马羌捣的鬼,你当初就不应该拒绝他来修这路。”

    “马羌修路偷工减料,群众不让他修。”他义正辞严地说,“这么多年,马羌把马坝搞得乌烟瘴气,我们不应该再让他胡作非为。你作为书记,应该带头抵制这种不正之风。走吧,他们不给你面子,也该给孙副市长面子吧?”他把孙书记拽上了车。

    ……

    大伙一见孙学启下了车,便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我说他请来哪路神仙,原来是‘白丁书记’,什么玩艺?”

    “你看选的都是什么熊干部?一个收破烂的,一个大老粗。”

    “一个是靠请酒请上去的,一个是靠他弟弟拉巴上去的。而真正的实干家王邦玉、高现华却当不上村长、书记。”

    ……

    孙学启把这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全当耳边风,既然来了,总得说两句。他向大家招招手,“请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别在这装大头!”

    “最好别放屁,还是喘点人气,说一说怎么关注民生吧。”

    “我看什么也别说,‘修桥铺路双瞎眼,行善不如多作恶。’修这熊路干什么?”

    “哈……哈……哈……”

    笑声似彩霞落红,将孙学启的脸“染”的绯红。他不由一阵慌张,稍停片刻,稳定一下纷乱的心情,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俗话说:‘修桥铺路,积德行善。’行善怎么不如作恶呢?‘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善恶到头终有报。’人家修路你们不让修,这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你们这样做是要遭报应的!人家修路,人家掏钱了,你们一分钱不掏也想修路,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你们庄地边路,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公共道路,并不只是你们大马庄的路,凭什么不让人家修?顺带把你们的那几十米修了?那北头剩下几十米怎么修?这钱谁来出?你们说是不是?……”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震怒的人群打断了:

    “是什么是?你是大队书记,你去想办法,管我们老百姓吊事?”

    “你弟弟是大官,他有钱,你跟他去要!他也该给家乡做点好事吧?”

    “遭报应的应该是你弟弟!他一点好事也没干,却给家乡干了一件坏事,让你这个文盲当书记。你连文件都看不懂,还怎么带领群众发展?什么年代了?还用你这个‘大白丁子’来撑门面?真给我们老百姓丢脸啊。”

    “哈……哈……哈……”

    孙学启在一片嘲弄的笑声中灰溜溜的上了汽车,他对王运鸿说:“跟他们无理可讲。你现在该知道了村干部为什都是‘当天和尚撞天钟’,不愿意为群众办实事了吧?原来办好事远远比办坏事要难得多。”

    王运鸿对孙学启这种“官油子”态度并不赞成。他认为大马庄群众思想之所以如此偏激,这与马羌错误引导是分不开的,村干部就是村民一面镜子,应该给村民树立良好的形象。修路是好事,再难也要坚持干下去。他突然听到马广远在接电话:

    “对不起周老板,上午家里有点事,下午我一定准时上班。”

    王运鸿心里一亮,“有了,我找周pia去。”

    他正要启动车子,梁老板跑过来说:“王主任、孙书记,你们走了,这路还怎么修?”

    王运鸿让他上了车,开出工地后对他说:“这些人一定是被马羌鼓动的,他不出面,你找乡里、县里都没用。”

    “哪怎么办?难道这路就不修了吗?”梁老板非常担忧地问。

    “修肯定是要修的,但必须让群众不闹事。”王运鸿说,“这领头闹事的马广远在村治保主任那干活,我想让他老板出面请他吃顿饭,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梁老板听了,忧郁的脸上显露了一丝笑意,“哪能让你请,今晚在哪请?我请。”

    王运鸿也没客气,“好吧,就在桥头玉兰酒家。”

    ……

    马广远跟着周pia来到饭店。他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一见王运鸿,便说道:“村长,你好,想吃什么?我请客。”

    “你跑跑腿行了。”周pia沉声说道,“今晚请酒还轮不到你。”

    菜上来后,马广远说:“我来给各位领导泻酒。”

    喝了几杯以后,王运鸿问道:“老马啊,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请你喝酒吗?”

    “这我……知道。”他面露窘相,笑着说,“修路的事呗。”

    “趁你现在头脑还清醒,我先给你交个底:无论你们庄群众闹多久,那段路都不可能给你们修。”王运鸿神情严肃地说,“修了你们这段,那剩下的北头几十米这钱谁来出?让我出?马坝和大杨要户户通,待修的路还很多,我能出得起吗?我知道,你们是受马羌指使的。你不是说他能把那几十米路修了吗?我只要他出一半钱就行了,另一半我来出。你去问他愿不愿意出这个钱?”

    “让他出钱?连做梦你都别想,修路不让他挣黑心钱就不行?”孙学启插话道。

    “村长说的对,我们就是受马羌指使的。”马广远终于向众人道出了实情,“他说让我们把梁老板闹急了,就把我们那段路顺便给修了。他还让我们几个领头的今天夜里去偷修路钢模卖给他。今晚我还得去和他们一起去偷,要不去就露馅了。梁老板,今晚你们去抓我们就是了。”

    ……

    午夜,夜色最浓,似轻纱,如烟岚,模糊了田野与万物,大地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在朦朦胧胧的路面上,马广远三人正往车了上放钢模……突然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跑来了七八个人将他们当场捉住。梁老板厉声喝问:

    “谁让你们来偷钢模的?不说,我可要报警了!”

    “梁老板,你别问了,也别报警,我们三个保证明天没有人再来闹你修路了行不行?”马广远乞求道。

    “你们说话可算数?”梁老板故意问。

    三人异口同声:“保证算数。”

    ……

    这段路总算修通了,王运鸿也因此得罪了马羌,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厄运。

    以后两年,在他和其他村干部共同努力下,桥头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户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