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宫女为后 > 第254章 从一介小宫女到一朝太后
    宫中丧期一过,玄烨褪下丧服,在太皇太后以及四位辅政大臣的辅佐下,正式登上皇位,自此,改年号为康熙。

    尊称从前的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又称惠太后,香琬为圣母皇太后,赐号康太后,之所以没有沿用之前的嘉贵妃名号,意在祈求香琬玉体康健。

    自此,惠太后与康太后,两宫并立。

    不过,虽说母后皇太后因着先帝在世时位分要比圣母皇太后尊贵一些,不过因着新皇惦念景仁宫里存着香琬与先帝的美好回忆,是新皇自小就眷恋的宫殿,因而特意向太皇太后求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恩典,香琬不必与其他太妃一同搬去新修缮的寿康宫去,而是与她们别宫别院,继续留住在景仁宫里。

    新皇登基年仅八岁,却对自己的生母香琬极其孝顺,处处优厚,时时前去请安,陪伴于膝下,因而虽是两宫并立,但后宫之人大多都更尊敬景仁宫太后一些。

    新帝登基的这一天,前朝后宫,皆是朝拜和礼炮之声。

    景仁宫里迎来送往的,都是前来送礼与道贺的人。

    里间,香琬着一身明黄色妆霏缎广袖宫袍,缀琉璃小珠的袍脚软软坠地,摩挲有声,衣袍上绣着大朵大朵金红色牡丹,细细银线勾出精致轮廓,松松梳起的垂云髻上头斜插着一枝雕刻牡丹赤金珠钗并一枝赤金掐丝暖玉火凤含珠钗,两边垂下的流苏镶嵌着闪耀的红宝石。

    纤纤葱指上戴着寒玉所护甲,镶嵌着几颗鸽血红宝石,雕刻成曼珠沙华的形状,脖颈间的琥珀项链与皓腕上独山透水的翡翠镯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微的光泽,将她的容貌衬托得更胜从前。

    细细打量着镜中的自己,第一天登上太后之位,自然要华贵无比,熠熠生辉,令人艳羡。

    香琬却觉得这头饰极其繁重,终究要将香琬这一生的无尽岁月锁在这精致的后宫之中。

    “娘娘,早上人来报,寿康宫已经整理完毕,太后娘娘、娴太妃娘娘、怡太妃娘娘等人不日即可迁入寿康宫,颐养天年。”红罗垂手站在身后,含笑说道。

    透过铜镜,香琬瞥到今日的红罗换了一身料子极其柔软光滑的暗色织锦宫装,发髻间别了一枝价格不菲的和田玉长簪,整个人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现今她已不是当年的宫女,而是香琬身边最信任的嬷嬷,多年来的用心服侍终于熬成了宫里颇有资历的老人。

    略微抬手,理了理耳边的流苏坠子,“那就好,一应吃穿用度都要用上最好的,不可让太妃们受了委屈。今日皇上登基,这会登基大典也该结束了,哀家是该去拜见拜见皇额娘。”

    “奴婢陪娘娘前去。”

    俯身,穿上镶了钻石的蜀锦花盆底鞋子,香琬就着红罗的手,向外走去。

    穿过庭院,短短的一段路,却早已是焕然一新。

    干净的青石板小路,路两旁花团锦簌,宫门口悬挂起明黄色锦布罩着的打灯笼,就连牌匾也是内务府加刻了凤凰起舞,牡丹盛开的图样之后新送过来的。

    “娘娘,您瞧,咱们宫里现在算是极尽繁华了,这都是内务府的心意,奴婢觉着很是好看呢!”

    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向外走去,小纯子同样换了比之前高了一品阶的太监服,毕恭毕敬地站在软轿旁,见到香琬走来,忙躬下身子,将她搀扶着坐上轿子,紧接着极其悠扬地通报道:“太后娘娘起驾!”

    香琬眯了眼,放眼望去,太后的轿子还未到跟前,太监、宫女们已经跪了一地,等得香琬经过时,低了头,连大气也不敢出。

    在这个后宫里,她曾受过欺凌,曾经九死一生,曾经受过恩宠也受过冷遇。

    从一介小宫女到一朝太后,历经千辛万苦走到这权力的最高峰。

    心境竟是如此平和。

    先帝最初去世的那段时间,她伤心欲绝,几欲想要跟宁贵妃、贞贵人一般,索性就跟着先帝的灵柩一道出了这紫禁城。

    可是,那一晚,玄烨跪在她的面前,哭着求她好生活下来,他已失去了皇阿玛,不愿再失去额娘。

    看着眼前跪着的一夜之间长大许多的玄烨,再看看跟着跪在旁边泪意盈盈的柔仪,小小的锦柔,她才知自己的消极,让孩子们也跟着伤心不已,忍住艰涩,用力点了点头,玄烨扑到她怀里,娘几个抱头痛哭。

    无论如何,为了玄烨不在高处担惊受怕,她也该强撑着了。

    这样想着,眼睛里过了风,几滴眼泪顺着面颊流下来。

    担心被别人看到,她忙用帕子按住了。

    不一会儿,软轿到了慈宁宫,香琬收敛起先前的情绪,缓步进了大殿。

    “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金安!”

    岿然不动地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慈和地一笑,挥一挥手,示意她落座,“你来了,坐吧。”

    “多谢皇额娘。”

    “这身太后吉服很配你,你穿着很好看,那一日,福临在你面前就那样去了,对你打击太大,哀家还怕你熬不过来,眼下看到你这样凤仪万千,终于肯打扮自己了,哀家也放心了。”

    “臣妾多谢皇额娘关怀,玄烨还小,臣妾理当该与皇额娘一起陪伴他长大,斯人已去,活着的人,还得为将来打算,臣妾不敢为此,一味消沉下去。”

    “这样就好,就是苦了宁贵妃和贞贵人,罢了,就当是为福临殉葬了,哀家听闻你已吩咐礼部对她们进行了追封。”

    点点头,“是,宁姐姐和贞贵人皆是对先帝深情之人,有她们陪着,先帝在九泉之下倒不至于太过寂寥,再者她们生前都育有子女,怎么着也算是大清的功臣,臣妾思来想去,最终给了宁姐姐皇贵妃之位,追封为宁悫皇贵妃,贞贵人入宫不久,但也生下了六阿哥,就此封了贞妃,前一阵子,她们的葬礼也是按相应位分礼仪办的。”

    太皇太后赞许地一笑,“你做得很好,也好叫这宫里人知道你是赏罚分明之人,等咱们的玄烨长大了,后宫又要随之选一批秀女进宫来伺候,你作为太后,可得悉心调教着。”

    “皇额娘说的是,臣妾自当尽心尽力,只是还有一事,臣妾想请示皇额娘。”

    “什么事?你说就是。”

    “二阿哥福全,是个好孩子,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宁姐姐生前曾一再忧愁,唯恐福全在宫中无立足之地,宁姐姐去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福全,咱们是否可以给福全一份赏赐,如此方可让宁姐姐安心,臣妾也不愧对宁姐姐的临终托付。”

    说起此事,香琬忍不住热泪盈眶,她只以为宁贵妃拖着病体前来送葬只是舍不得先帝,却不想竟一头撞了上去,当场血流而亡,独独留下福全,在这世上孤苦无依。

    略一思忖,太皇太后手里转着佛珠,慢悠悠地回应道:“福全与玄烨自小就兄弟情深,玄烨登基,福全作为兄长,是应该给他一份晋封大礼,如此也好叫他以后在朝中立足,这样,哀家让玄烨书写一道圣旨,择一个吉日,封福全为裕亲王,从今往后,入封镶白旗,你觉得如何?”

    能得此晋封,已是福全大喜,香琬忙起身福了福:“如此甚好,臣妾多谢皇额娘!”

    亲自拉了她的手,太后太后看着她的目光满是慈爱,“哀家知道先帝去世,令你伤心不已,可是这么多年了,你的这份好心肠却始终如一,一边自个儿伤心,一边还要顾着先帝留下的妃嫔和阿哥们,哀家看到你这个样子,很是心疼,就盼着你能想开些,早早从阴霾中走出来呢!”

    “臣妾知道,定不会让皇额娘担心。”香琬说着,用帕子擦去眼角渗出的泪水。

    两人正说着,只见一人抱着贞妃的遗子从外头走了进来。

    走近了,才看清那人也着一身明黄色太后服饰,原来是惠太后。

    香琬走上前行礼,“参见姐姐!”

    “妹妹请起!参见皇额娘,今儿个是好日子,儿臣特意带了六阿哥前来向皇额娘请安。”

    惠太后挥一挥手,乳娘忙怀里抱了六阿哥,屈膝行礼:“六阿哥隆禧给太皇太后娘娘请安!”

    自贞妃在产子当天咬舌自尽之后,可怜的六阿哥一出生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惠太后可怜他的悲惨遭遇,自请将他接到自己的宫里悉心照顾着,前几日的满月礼上,又亲自赐名隆禧。

    这孩子虽是贞妃孕期受惊早产而生,但经由惠太后的精心抚育了一段日子,身子竟比之前壮实了不少。

    太皇太后亲自抱了六阿哥在怀里,笑着逗他玩耍,语气里却有无尽的伤感:“这孩子可怜,刚一出生,就双亲相继离他而去,没有享受一天父母的爱,琅雅,你一直没有儿子,也该是你与他有缘,以后就好生养在你身边吧。”

    惠太后眼里含泪,点了点头,“是,儿臣记住了,定当全心全力护这个孩子的周全,将他视为己出。”

    将一串珍珠手串套到六阿哥的手腕上当做礼物,香琬笑吟吟地说道:“姐姐抚养六阿哥实在辛苦,若是寿康宫里有什么短缺的,一定要着人来告诉我一声,千万不可委屈了姐姐和六阿哥,否则妹妹终究寝食难安。”

    “哀家已着春蕊去看过了,说是内务府将寿康宫打理得很好,在里头住着很舒适,妹妹安心就是。”惠太后从太皇太后手里抱会孩子,头也不抬地说道。

    香琬知道,先帝在时,惠太后已贵为皇后,本就在这后宫华贵无人能比,再说后来历尽了人世沧桑,她早已看透了那些虚浮的荣华富贵,只是唯独在面对着先帝留下的阿哥们时能亲昵些,许是为了弥补她进宫多年,膝下仅有旻玉格格一女的缺憾。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