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日边缘之伐清 > 第四十章 面授机宜,皇后心思
    ();

    永历轻抚额头,想了想,说道:“吾儿入滇之后,亦可对有功将士酌加封赏,不使功臣墜心。”

    停顿了一下,永历继续说道:“听沐国公转述窦英之言,其有意兵进八百大甸,打通与暹罗联系,从中获取物资援助。此议,吾儿当全力支持。此事若成,吾儿当驻边境之地,不可深入滇省。如此,危急之时亦可入暹罗暂避。”

    这边要入缅避难,那边还要教儿子跑去暹罗,永历可谓言传身教,把自己的“跑跑”本领全部传授。

    太子点头答应,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少年好强,又有白天被窦英所激起的勇气血性,还想着兴王图霸,胜过乃父呢!

    王皇后在一旁听着,并不插话,却在费神思量。

    流亡,流亡,不断地流亡。从永明王妃升级到皇后,她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好日子过,便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经历。

    如今,又逃入异邦,更是人心惶惶。不仅王皇后如此,更有一些随驾人员传言:宁出云南,不作缅鬼。

    尽管王皇后有些胆识,但也太了解永历的性格,想要劝他振作刚强,甚至是“君王死社稷”,也自知不能。

    幸好,在这只能飘泊异邦、听天由命的时候。窦英率兵马入缅接驾,并一举拿下窃据朝政的奸臣马吉翔,令王皇后看到了一丝曙光。

    流亡的艰险哀痛,王皇后最是深有感触。长子慈爝、次子慈炜在逃离肇庆时散佚民间,至今杳无音信,多半已不在人世。

    权臣把持朝政,仰人鼻息的日子,王皇后也尝过此等屈辱。

    当日“十八先生之狱”,孙可望到处捕人杀人。大臣张福禄、全为国逃至坤宁宫,请求王皇后救命。

    谁知庞天寿等人一直尾追,不顾君臣之礼,硬闯宫门,在王皇后面前把两大臣抓获。

    王皇后力阻未果,反而受到庞天寿的肆意辱骂,直气得哽咽难语。

    其后,马吉翔、庞天寿等硁硁小人,见皇室势孤,又向孙可望献媚,主张以干预朝政之名废杀王皇后。

    闻听此消息后,永历帝除了陪着垂泪,唏嘘无语,却又无可奈何。

    可以说,马吉翔被扳倒,等于搬去了王皇后心上的一块大石,多年的积郁都一朝扫除。

    王皇后当然清楚,若不是大驾入缅、尽解武装,若是没有窦英率军在此镇压威慑,纵是有更多的朝臣弹劾,纵是其罪证再如何确凿,也难以动摇马吉翔。

    所以,对窦英的感激,王皇后是由衷的。

    而马吉翔败势,正是重掌朝政,重振皇权的时候,永历竟然还犹豫迟疑,还要入缅巡狩。

    本来,王皇后听得太子主动说出出缅入滇,十分欣慰,暗赞儿子有担当,有勇气。同时,她也希望因此而改变永历的主意,父子一同转驾归国。

    只不过,永历再一次让她失望了。

    幸好马太后年老体衰,看见归国的希望,看见兵马前来迎驾,便不想埋骨异乡,而要归骸骨于故里。

    太后有此决定,王皇后正好以孝道侍奉太后左右,并随太子入滇。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太子年幼,不舍爱子的顾虑了。

    如果只是太子一人出缅,王皇后便不好舍弃皇帝和太后,只伴自家儿子。

    当然,王皇后和马太后作为女人,比较容易动感情。白天时,窦英的讲述还是给了她们极大的震撼和感动,这也是她们改变主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太子入滇调度各营、高举抗清大旗的事情已经决定,王皇后自然希望儿子能兴王图霸,成为一代英主。

    若要达到这个目的,便需要有竭诚效忠的文官武将。文官暂不好定,但武将便有现成的一个,那就是窦英。

    与永历的想法差不多,王皇后也认为晋王虽忠,但已经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窦英却不一样,加恩的空间很大,更容易拢络亲近。

    除此之外,王皇后对李晋王还是颇有微词的。这还是因为马吉翔的关系,如果没有李晋王支持,马吉翔岂能窃据朝政,又岂能饱受弹劾而不倒?

    “晋王已封窦英为平朔将军,将袭乃父泰安伯之爵位。吾儿入滇后,可赏其接驾之功,晋升侯爵,以示加恩。”

    永历的话传入了王皇后耳中,她深以为然。除了窦英,她觉得还要对其他将领酌加封赏,以示太子威权,以收众将之心。

    果然,永历也想到了这一点,继续对太子说道:“对各营兵将,吾儿也当酌加封赏。而今之形势,或许只有官爵才能暂收其心,使其能继续效忠吾大明了。”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若得加封,却依旧反叛,如之奈何?”

    永历苦笑了一下,说道:“此策也只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敕谕在吾儿手中,能来领取者,还是有几分忠明之心;若只派人来索敕谕,却不带兵来投,则叛心几已定矣!”

    王皇后在旁也不禁黯然无奈,现在,这个小朝廷能够给予将士们的除了空头官爵,还有什么呢?

    ………………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远处的山峦丛林,以及道路、寨子在视野中模模糊糊,一切象梦幻一样。

    汉龙关内的明军营地里已经忙乱起来,炊烟升起,人喊马嘶,显得很是杂乱。

    巩昌王白文选站立在不大的城楼上,对身后大营晨起的忙乱似乎听而不闻,只是面无表情地眺望着远方。

    白文选在大西军中资格甚老,当年与冯双礼同时参加张献忠军队,因功直升到前军都督。由于脚在战场上受过伤,又有“跛将军”之称。

    自在玉龙关战败后,巩昌王白文选率残部五千余人退至澜沧江外,然后又由雪山平夷攀崖附木来到陇川。

    如果窦英晚走一日两日,就能见到白文选;如果窦英没有驻兵汉龙关,并让多胜祖留意各南明残兵,白文选就将率部前往木邦,与晋王李定国的兵马会合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