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伟大的东方人 > 第020章 人民宣言(下)
    <content>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叛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叛,固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下至理。但什么是孟子他老人家所说的“道”呢?

    大家是否真正想过,孟子所说的“道”指的是什么?

    是由前人传承下来的公理吗?

    可是这个公理在革命的潮流面前已经算不得公理了。

    所以,无论孟子当初的“道”指的是什么,但是就现实而言,就现在这混乱的大道失聪的情况而言,就现在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状,“道”究竟是什么?

    我的理解,所谓的“道”,其实不外乎是被大多数人甚或是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理念”。

    这个理念有可能是三民主义,也有可能是存在主义、国家主义,甚或是共产主义。

    但谁又能知道它不会是人民主义呢?

    人民主义就是三民主义!

    人民主义就是存在主义!

    人民主义就是国家主义!

    人民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当然,人民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时候,须当物质真的极大丰富到可以按需供应且人民的精神境界也高尚的到了能够自觉的按需去求的时候。

    我说人民主义就是三民主义,那是因为三民主义提倡保障民权、改善民生、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人民主义也要保障人权、改善民生,也要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主义与三民主义是一致的,所以人民主义就是三民主义。

    我说人民主义就是存在主义,那是因为我们人民主义者知道,民以食为天,得让人民活着,得让人民有生存的条件。让人民活不下去,说什么主义都没用。当人民生存都是一个问题的时候,生存和存在才是真道理。这时人民主义者为了人民的生存而努力奋斗。这时,人民主义就是存在主义。

    ..........

    人民主义是现实的、以民为本的、人民的主义!

    我们的眼睛一直盯在现实的人的身上,一直盯在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需要需求上。我们既看到单个人的需求,我们承认需要的个性差异,即不一致性;但我们更看到了同类人的需要、需求共性的一面即一致性的一面。

    于是,我们的决策就有了现实的依据。于是我们根据这个依据就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至于在混乱的现实面前茫然无措,不知所从。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分析同类人的社会需要、需求是什么?

    比如:穷人这一类的人,他们要活着,他们需生存。这是最简单的需要与要求,这个要求不过份。因而我们人民主义者首要考虑的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能够活下去。

    穷人这个人群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因素。因为在现实的华国,穷人太多了啊。我没有具体的统计过,但是就我们北方各州来说,可不可以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是穷人?而在南方各州,两极分化的更加严重,穷人占比可能百分九十以上,受到的压迫也更重,所以在南方的革命也更加的爆烈。

    执政者,如果不考虑改变穷人饥寒交迫的这个生活现状,而想要稳定社会,我觉得那只能是空想。

    强力压迫或屠杀主义,那只不过是饮鸩止渴。

    只要那个饥寒交迫的根源不根除,杀一茬还会再长出一茬,杀不完的。

    于是问题就来了:怎样才能根除那个饥寒交迫的根源呢?

    政策!

    一个能让穷人活下去的政策。

    穷人能够活下去,那就会没有造反或少一些造反。没有或少一些造反,这个社会就会相对的稳定,这个政权也会稳定。

    如果,当政者在让穷人不但能够活下去的同时,还能让穷人活得再好一点,那就不仅是没有或少一些造反,而是会得到这些穷人的拥护。一个能得到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乃至九十以上的穷人拥护的政权,那这个政权所统治的社会,也许就真正的稳定下来。

    但是,一个社会只是稳定下来还不行,还要发展。

    一个社会不仅有穷人,还有富人。只照顾穷人的利益不行,还要同时顾到富人的利益。一个社会,能够让穷人有饭吃,日子还会越来越好,富人又有钱赚,那才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社会也才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文明。

    但是,穷人的利益与富人的利益有时是有冲突的。

    比如劳资间,工人要减少工时,增加工酬;而资本家却希望能增加工时,减少工酬。这便是一个最常见的利益冲突点。

    也正是有了这个冲突点,有心人利用起来就会发生工人罢工,乃至发生起义造反的现象。一般的,人们都是很表面的把责任归究在那些有心人的身上。但是我却一直在思考这种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它发生的真正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有心人能够把工人煽动起来,为什么那些工人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跟着那些煽动的人走。

    为什么?

    真要想看到原因,那就要睁开眼睛看一看现在我们国家的劳工的现状。

    现状是什么样子?

    举经济最发达的天城为例,一个经济那么发达的天城,许多在工厂里做工的劳工,一天做工十几个小时,但就是这样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却仍养不活一家几口人。

    这样长久下去行吗?

    这算不算过份的盘剥工人?

    我可以断言,这样的现状不改变,杀了一批有心人,还会有第二批有心人出来。这恶性循环是没有止境的。

    怎么办?

    这就是掌握政权的人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还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华国的劳工是廉价的,但是廉价也要有个度。至少得能让这些廉价的劳工能够通过劳作养活他自己和他的家人。

    如果这些廉价的劳工通过拚死拚活的劳作也仍养不活他自己和他的家人的话,那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不需回答,因为只要每一个人问一问自己,你处在这样的情况,你会干什么?

    别拿过时的所谓公理和道义去约束生存不下去的人。人得要活着,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朴素最简单的公理。这个公理决定着其它公理和道义的存在。

    掌握政权的人不能一味的站在富人的一方,当然也不能一味的站在穷人的一方。一味的站在富人的一方,那会逼得穷人们无路可走时说不得就会挺而走险。但是一味的站在穷人一方,当富人无钱可赚时,谁还会去开矿办厂?

    当没有人去开矿办厂的时候,身为穷人的劳工又去到哪里去做工?到了那时,恐怕就连最后一点微溥工资也没的拿,下场说不定会更凄惨。

    所以任何过份的一方,最终的结果是让人不好过,最后他自己也未必好过。

    所以,本来不是利益双方的人也就是掌握政权的人就更不应该生生挤进某一方,成为某一方的人。而是应该站在高的角度协调双方。要想做到这一点,他可以站在思想的高度却不可以身居高处,他应该放下身段,注意倾听各方的声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大家的事,要大家来商量着办。一个人说了算,不行。某一方说了算,也不行。大家的事要大家说了算,大家商量着办,总会想出合理的办法。

    什么是合理的办法?

    大家都能接受认可的办法就是合理的办法。

    事上本无事,有事是庸人弄的。真正把事情弄坏的不是那些有心人,而是那些自作聪明且实际是目光短浅又简单粗暴的无能的政客——更有甚者可能还是拿了富人的钱贪赃枉法的政客。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诫我们人民主义者,也告诫我自己,执政就要为民。

    我们用什么来指导我们执政?

    人民主义!

    要谨记:

    人民至上!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除了人民的意志,人民主义者没有另外的意志,所以人民主义者是以人民的意志为意志。

    一切的政策都要从人民的愿望出发去制订。人民的愿望是纷繁复杂的,粗看起来是没有头绪的,但其实不然。这需要我们去搜集,去分析,去概括,去总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不一致中找出一致性来,那一致性落到文字处就是政策!

    人民主义是指导执政者制订方针政策的理论。

    所以人民主义是人民的意愿的综合表现!

    但人民主义者制订政策以人民主义作指导却不以人民主义为依据,而是以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为依据,人民主义者不从任何的主义出发,也就是不从任何的书本上写的东西出发,只从现实出发,只从人民的意愿出发,人民的意愿才是人民主义者制订方针政策的真正依据!

    .........

    人民主义者要建立什么样的政府?

    人民的政府!

    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不愿的,我之不为;人民向往的,我之行政方向!

    ........

    人民主义者要建立什么样的军队?

    人民的军队!

    那应该是一支真正保护人民的而不只是嘴巴说说的军队。

    人民的军队爱人民:老人之所老;幼人之所幼!

    人民的军队要有铁的严明的纪律,铁的军纪才能打造铁的军队;严明的人民纪律,才能得到最广泛的人民的拥护。铁的又有最广泛的人民拥护的军队,才能真正的战无不胜。

    .........

    用什么来保证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军队永远是真正为人民的?

    人民监督!

    人民监督政府和军队,政府和军队才不敢胡为乱来,才能保证政府和军队永远真正的为人民。人民监督政府和军队的机构是人民议会。把人民中的优秀分子选为人民代表,再从这些代表中选出更优秀的人组成人民议会。

    人民议会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有否决政府决策和弹劾官员的权力。人民议员既是参政议政员,也是预备官员。当官员有缺时,不但可在优秀的下属官员中选任,亦可在优秀的议员中选任。但官员不得兼任议员,出任官员的议员,议员资格自动取消。

    ..........

    **********************************

    本章是加更章节,求票、求收藏!</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