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烽流 > 第174章 元宵夜(一)
    ();

    傍晚时分,济州城最大的金典楼里,上元诗会的举办地。

    济州通判吴凉吴大人刚刚拜谒了进入楼中的诸多名士、宿老,随后得知了得知了早上在街头发生的一切。他开始只是满不在意,可随即便想通了其中关节,不禁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真是个该死的小畜生,好重的心机!”

    罗诚遭遇刺客遇刺一事恰好发生在除夕之前,因为罗府已经及时自行处置且向他和董大人都做了打点,年节之前的关键时候任他和董大人都不愿这件事惊扰到城中士绅,因此都隐瞒未发,城中大多数人都还尚不知情。可吴凉自己又怎么会不知情呢?

    因为几个刺客都已身死,因而谁也不知道这些刺客究竟是为什么想要刺杀罗诚。若是见财起意那还好办,可若不是呢?谁又能说得准这些刺客不会再度行刺?

    而想通了这一点,罗诚所作所为的心思便昭然若揭。

    他在街头与钟鸣口舌之争不过是手段而已,逼着钟鸣承认与他结仇,而且撂下了大不了来杀自己的狠话。那万一刺客真的再度出手的话,人们首先会怀疑谁?众目睽睽、证人无数,若是真有那么一天,钟鸣那还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吴凉要么让钟鸣蒙受不白之冤,要么就赌一把那些刺客不会再度出手,否则他就只能想办法安排官府人手加强对罗诚的保护。想通了这些关节,他怎能不咬牙切齿的低声咒骂?

    金典楼外,心满意足的罗诚也正施施然向楼中走去,身后跟着想来涨涨见识的张贞娘、苏澄还有红豆。

    罗诚很高兴,他没有理由不高兴。

    如今林冲和武松都有任务在身,正在城内城外紧张兮兮的张罗着他们的计划,分身乏术。罗诚的安全问题便只能着落在自己的身上。可虽说他现在已经学完了全部珍品步下武功,可到底还缺少实战锤炼,万一杀手们再度派出前次来刺杀他的小队的话,罗诚这条命还真不好说能不能保住。

    于是乎在路遇钟鸣,时迁向他吐露此人身份之后,他便临时定下了这个主意。钟鸣能否看出他的用意不好说,可吴凉若是看不出来他也就不用再在官场上混了。问题是就算他看得出来,也只能想尽办法保护罗诚的安全,否则他那位比亲儿子还亲的外甥势必要有一番麻烦。

    “年轻人啊,最受不了的就是言语挤兑……呵呵,到底也是太年轻!”眼角余光下,罗诚看到钟鸣和赵明诚正并肩自他眼前而过。那俩人恰好也看到了三女相伴的罗诚,“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人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面色不善。不过让罗诚有些诧异的是,赵明诚对他的敌意似乎比钟鸣还要高,等着他的时候一脸咬牙切齿。

    这是怎么回事?我杀他父母还是拐走他媳妇了?

    身后相隔另一条街的一辆牛车上,侍女小红正有些担心似的对换回了女装的李清照道:“小姐小姐,那赵公子好像是生气了,刚刚他走的时候我都看见他攥拳头了,该怎么办啊?”

    李清照瞥了她一眼,埋怨道:“还不是你提起的话头,非要在他面前提起今天街头的事情。”

    小红苦着脸道:“小姐啊,可是是你夸奖那个罗诚的,不然赵公子哪里会生气?”

    李清照大大的眼睛瞪了小红一下,随即也有些无奈的道:“我又不是夸他别的,只是说他之前那首‘水调歌头’写的很好,这番话我之前也不是没说过,谁知道……”

    是啊,谁又知道呢?往常时,李清照也不止一次和赵明诚讨论过诗词优劣的问题,对于中秋佳节那一首“水调歌头”更是几次论及,都没有什么问题。可刚刚两人结伴而行时,李清照再度提起了那首水调歌头和它的作者罗诚,隐隐表达了对今夜诗会的期待,不想赵明诚竟是气恼的独自离去。

    这是怎么回事?李清照不是很清楚。两家人本是世交,自汴梁与这个年轻人结识后,两家人都隐隐透露出有要撮合两人成为夫妇的念头。两人也时常结伴出席各种文坛活动。彼此间算是十分熟悉的了。可今天的变故却着实让李清照有些摸不到头脑。

    小红忽然“哦”了一声,瞪圆了眼睛,紧张兮兮的低声道:“小姐小姐,你说赵公子是不是吃醋啦?他以为你喜欢上了那个罗诚,不然他为什么只是听你夸奖了一下罗诚就要生气?”

    “别胡说!”李清照轻轻啐了一口,俏脸绯红。小红却是自以为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继续在那里推理说着,最终惹得李清照动上了手。“再说,再说撕烂你的嘴巴!”两个女孩儿眨眼间忘记了刚刚的话题,只是咯咯笑着,在车厢里互相嬉戏打闹,一片旖旎。

    大周重文,逢年过节,如诗会之类的活动在各地都是备受推崇。尤其是在这上元佳节,大家千金、官宦小姐、小家碧玉们都能外出嬉戏,不少爱慕诗文的姑娘们少不得要来诗会上瞻仰一下才子学士们的风采。而一众才子文人便愈发在这种场合下如打了鸡血般兴奋异常,往往都会有些佳句、名篇传出。

    当然了,这些所谓“触景生情”、“感怀而做”、“妙手偶得”的诗词大多都是众人精心准备不下数月,反复雕琢词句才敢拿出来发布的心血。更有些本身诗词水平不是很高,但家中财力和地位不小的年轻人早早干起了钱买诗词的勾当,只为了能在诗会上崭露头角。也因此,这些节日里那些颇有些才情的寒门士子也多少能发上一笔小财。

    济州金典楼和汴梁聚英楼相比,占地面积反倒是更大一些。因而虽然仍是冬日,没有大开门窗,可仅是楼内与会的人众便当得上是喧哗热闹,较之聚英楼更显得人声鼎沸。

    张贞娘自幼家境一般,虽然向往可到底一直没有参与过这种活动。苏澄自幼在汶上县城,不说穷乡僻壤也是个弹丸之地,更是从未见过这等诗会活动,更别说自小就乞讨过活的小丫头红豆了。

    三人今天早早忙活完了粥棚事情,将余下事务都交托给了现任罗诚府邸管家的张其可还有云娘母女,随后便央求着罗诚带她们一起来诗会见见世面。罗诚自无不可,跟沈峰说了一声手里就多了三份请柬,便也就带了三人一并与会。不过为了免遭非议,张贞娘和苏澄都做了男装打扮,红豆倒是仍旧一副侍女妆,看起来就像是三个年轻士子带着一个小侍女,四人的组合倒是颇为奇怪。只是当局的众人都没有留意罢了。

    三个女人进了金典楼后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一路上都赞叹不断,看着处处都觉得新奇。三人围在门口一处灯谜那就挪不动脚了,如三只小鸟一般叽叽喳喳的开始分析起来,结果连猜了两个答案都是错的,却还是意犹未尽,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势。看得罗诚颇觉有趣。

    济州的上元诗会与汴梁的汴河诗会类似,金典楼内倚着参与众人的身份、名望高低将上下三层分出了次序。只是与汴河诗会聚英楼不同,金典楼是个巨大的塔型,正中内有一口宽阔的天井,天井正下方垒起了一张舞台,为了方便观赏最底下一层便安排给了身份最为尊崇的济州城内名宿、大儒和如董大人、吴大人、李格非等在内的高官或是前高官。

    第二层上安排了如钟鸣、赵明诚和罗诚等人在内的年轻贵子、才子和稍有名望的文士,第三层上则是些普通商贾和地位稍逊一筹的文人。

    按理说,文人雅士对于坐次高低等的事情极为较真,金典楼如此安排颇容易遭人诟病。只是这等安排早已经有数十年头的历史,大家也就习以为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入楼的人群越来越多,呼朋唤友的声音愈发的响亮起来,最后嘈嘈杂杂汇成一片。

    二楼靠近天井的位置上,赵明诚愤懑的看着楼下陪着三个女子的罗诚。他现在愈发觉得,这个家伙是上天派来与他作对的。在汴梁时便是这家伙的横空出世抢了自己的风头。那首“水调歌头”让身边无数人为之赞不绝口,回到自己家后,他的父亲赵挺之更是屡次三番在他面前表达对罗诚此人的欣赏。至于诗会当夜他的表现如何,他的精心准备如何,再也无人提及。

    几次三番后,赵明诚心中难免便要对这个叫罗诚的家伙心生怨念。没想到在自己回到济州后,仍然没有摆脱这家伙的影子!居然连清照都……

    “这家伙招惹了我等,现在居然没事人一样,还颇为悠闲呢……”身边,钟鸣不知何时扶着栏杆向楼下看去,眼中一样闪烁着怨念。他没有转身,却是在对身旁的赵明诚道:“德甫,你放宽心便是。才子文士可不是偶尔一首诗词就能塑起来的。他到底是不是沽名钓誉乃至窃人诗作的小人,今夜便有个分晓!”

    赵明诚闻言一愣,随即欣喜道:“达升兄,你做了安排?”

    钟鸣看着楼下正帮助红豆摘灯的罗诚冷冷道:“他不是说我们已经结仇了么?既然是仇人,那怎能看着他这般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