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烽流 > 第92章 中秋夜(一)
    ();

    “小二,上酒!”

    门口一声响亮的招呼,正在忙碌的店小二王生麻利的转过身来,叫嚷着:“客官稍等!马上就来!诶?”定睛一看才发现,从门口走来的那人不是前些时日请自己吃酒的那位客官么。

    王生赶忙喜滋滋的迎上去道:“客官,您又来了?这两天在汴梁城里可曾把几个有名的地界转过了?生意可好?”

    “王生!做什么呢?”突然,身后店掌柜的呵斥了一声,对于王生这种当值期间闲聊的行为他很有些不满。可正当他想要再说什么时,一枚小小的碎银子凌空打着转飞了过来,掌柜赶忙将它接住。这才发现这次来的居然和上次那个随手打赏银钱的是同一个人!

    刚刚在窗边找好位子的罗诚笑了笑,坐下道:“掌柜的,还请见谅,容我和小二哥聊两句。”

    眼见手中是真正的银子,那掌柜的自然变得殷勤起来,乐呵呵的道:“您请便,您请便,有什么吩咐您尽管提!千万别客气!”说罢便匆忙转了身,双肩耸动,也不知是不是在啃咬那枚银子。总不会是激动的哭了吧?

    罗诚和王生对他都不再理会,罗诚只是招呼王生坐下,道:“这几天待的还好,生意也不错。再过些时日可能就要离开东京了,所以这次专程过来请你喝杯酒。”

    王生有些受宠若惊的道:“客官,你这可太客套了。我……我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店小二。哪里当得起您……”

    罗诚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废话就别说了,来,去取些酒来,咱们便吃酒边说话,正好我还有些问题想要请教请教你。”

    片刻后,王生将烫好的酒水连同下酒菜一并端了上来,店掌柜竟是再没有说什么,反而嘱咐王生要将客人招待好。显然是打了细水长流的主意。

    罗诚看着王生熟练的斟酒上菜,忽然笑了笑问道:“你看着心情不错啊,怎么?让你家掌柜的吃瘪觉得心里很爽?”

    王生先是反应了一下,随后摇头道:“他?切,若不是客官你今天开口,我根本不会鸟他。我开心是因为别的事,客官,还记得上次我和你说过林娘子她们一家的事情么?前两天林娘子来告诉我,说她们家的麻烦已经解决了!她们遇上了一位贵人,那高衙内短时间不敢再来骚扰,而她们不久之后也会离开汴梁。唉,听到这个消息,我是真的松了口气呀……”

    “为什么?”罗诚来了兴趣,探究问道:“你和那林娘子也非亲非故,怎么会为她的事情感到高兴?”

    王生挠了挠头,道:“道理我说不大通,只是觉得……张三哥和李四哥都是为了保护林娘子才死在高衙内的手里,如果到最后林娘子还是没有脱险,我会……我会觉得……”

    “觉得他们死的不值?”罗诚替王生说出了心里话,后者跟着点头,随后猛地给自己灌了一口酒,笑道:“是这个理!觉得不值!但好在,现在值了!”

    值了么?看着王生泛红的眼睛,罗诚也没有去揭破什么。

    罗诚也笑着和他捧了一杯,随后忽然醒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上次你便说张三和李四是死在了高衙内身边的高手手下,那高手是谁,你可知道么?”

    提起这个,王生脸色顿时严肃了不少,随后乃至他有些恶狠狠的道:“知道,那人姓陆名谦,是个禁军中的虞侯,原本与那林教头还是结义兄弟呢!哼,见利忘义的小人,迟早不得好死!”恶狠狠的骂了一句后,王生脸色又有些垮道:“不过呀,那家伙的功夫是真高!怕不在林教头和师父之下,寻常十几个人怕都奈何他不得,不然的话张三哥他们也不会……”

    罗诚心中不断泛着涟漪,他喝了一口酒,喃喃嘀咕道:“陆谦?这家伙居然没有死在山神庙外面?没有被林冲弄死?居然还活着……”

    又是一处出入,看样子这个时空里的人和事将越来越远离他的预测和认知,像自己先前一口叫破林冲故事的情况,怕是再也不会有了。陆谦,这样一个卖友求荣、见利忘义的家伙居然还活着,而且还在敌对阵营里,这让罗诚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可他也清楚,这个时候别说一个陆谦,便是高俅也不敢公然对他或者他已经带着亮相的张贞娘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既然如此,似乎也就不必太过担心了。

    随后,罗诚又和王生打听了一下汴河诗会的事情。因为下午的诗会,蔡京府上的侍者将一封请柬递了过来,说将邀请他今夜参加汴河诗会,那时他的胳膊还没好利索。

    聊到了感兴趣的话题,王生立刻便滔滔不绝起来。

    据他说,这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整个汴梁城的一件大事,城中几处绝佳的赏月之地都将人满为患,不过最为热闹和精彩的还要数汴河诗会。当今天入夜时,整个汴河两岸都会张灯结彩,汴河中的画舫将穿梭不息,诗会便是分散在众多画舫和汴河两岸几家酒楼上举行。在城中汴河码头那将还会有城中几家大型青楼联手举办的歌舞表演,几个城中有名的行首、大家将会登台献艺,献艺结束后汴河附近还会有灯展览。

    据说诗会并非是某一家举行,而是全城的一次互动。无论商贾还是官员亦或大儒、文士都可以参与,包下一两艘画舫和酒楼就成,总之所谓的汴河诗会并非某一个被垄断的活动,而更像是整个东京城的一次文化狂欢。这让罗诚多少有了兴趣。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城里顶热闹的时候,那些平日里都不怎么露面的小姐、姑娘今天晚上都会出来转转,而且一个个打扮的都顶好看呢!不过晚上去街上占便宜的无赖子也不少,嘿嘿,诚哥,不瞒你说曾经我也是其中之一……

    最热闹的肯定还是诗会这边,尤其是诗会那边那些才子呀、诗人啊会在各艘画舫上或者酒楼上撰写诗词,然后将诗词不断传送,互相鉴赏鉴赏,不过说是鉴赏切磋可互相间私底下较真的厉害。其实我看就是轿子大家抬,最后还是张先这等有名气的人会有一两首最好的佳作流传出来,几个大人物点评几句好话,再经过那些青楼女子们不断传唱,也就可以流传开了。我对这些倒是不感兴趣……”王生竹筒倒豆子般将汴河诗会的事情讲了一遍,随即便自顾自的吃起酒来。

    罗诚恍然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小王哥,那这‘聚英楼’又是个什么地方?在这诗会中的分量怎样?”

    王生闻言摇头道:“诚哥,不是我泼你冷水。这聚英楼可不是咱们等闲人能去的地方。平日里当然没事,可每年八月十五这聚英楼就会被城中几个大家包下来。能去那里参加诗会的要么是朝中高官,要么是城中显贵,一个个都是要叫得上名字的,否则即便有钱人家也不让你进门。”说道这,王生还神神秘秘的道:“对了诚哥,我还听说啊,前两年那一位……那一位都曾经去过聚英楼参加诗会呢!”说到“那一位”的诗会,王生小心翼翼的用手指向天上伸了伸,罗诚立刻露出一副了然的模样。

    又是喝酒聊了一阵,罗诚这才告辞,独自走出酒家向十三间楼走去。看看天色,此刻已经快到傍晚了,他要回到住处稍歇一会儿便要尽快赶去聚英楼。蔡京的意思他多少知道些,这是让他在朝中亮个相,并且借机表明一下他的阵营,彻底把自己绑在蔡京这条船上。

    对此,罗诚自无不可。至少短时间看,蔡京这条船还沉不了。而且有了蔡京的关系,自己再回山东处理那边的事情时也会多些方便。

    罗诚边走边沉入自己的脑海中,在系统空间里他对柳英若问道:“对了,刚刚我问王生苏东坡是否就是在汴梁诗会上发迹的,他说不知道有这个人。莫非,苏轼在这个时空中还没露面?我怎么记得,他好像是要比蔡京这类人早一个阶段的呀?”

    系统空间里,正在看着书的柳英若头也不抬的道:“想知道呀?可以,你只要用一万三千五百气数值兑换一个知天下事,这方面的详细情报你都会一清二楚的。经济文化方面的情报会比政治军事方面的情报便宜一点。”

    罗诚嘴角抽搐,最后还是没能狠得下心。他现在总共也就才八万七千六百多气数值,一下用去一万三肯定会让他肉疼许久。而且,这个问题他自然有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弄明白。不必要的费还是不必要做了。在原本时空里一向大手大脚惯了的罗诚,现在开始习惯了勤俭……

    时间推移,天色渐渐暗了。

    华灯初上,旋即便如同有了某个信号一样,城中各处无数盏灯都渐次绽放开来,将整个汴梁城都铺成了一片璀璨的星空。见惯了现代都市的灯火辉煌,罗诚自然不会对古时的这点灯火感到震撼,但当他走在街上,看到满街笑容盈面喜气洋洋的行人时,他会莫名为眼下的气氛而感到心安。

    行人如织、灯火阑珊。那些挽着高高云鬓的侍女三三两两的撑着油纸伞,伴着翻舞的游龙和街边小贩卖力的吆喝一路摇曳着身姿,赏心悦目……

    当然,这时的罗诚并没有看到在他身后不远处,几个汉子若即若离的缀在他的身后。当然,他更不知道自己将会在今天晚上经历些什么。

    一切,至少在现在看来,还是交织着美好与温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