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唐庄 > 第10章 我从山中来
    (已签约,求收藏!求推荐!)

    对于一个来到北方雪原上的南方人来说,如果不是戴着有色护目镜,许年可能会得雪盲症。

    即便是戴着护目镜,在一片雪茫茫的天地中,许年也分不清东西南北。

    南方人只知道前后左右,没有东西南北的方向感。

    好在皇甫芸告诉他蓝田县在东边,所以许年只要朝着太阳升起的那个方向前进就好了。

    只是迎着阳光在雪地上滑行,眼睛就更加的不舒服了。

    以至于山脚下有一列车队在向他这边移动都没有发觉。

    雪下得很厚,分不清哪儿是田地,那是路面,哪儿是河流。

    也许在这积雪下面,原来就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原。

    下了山坡之后,许年滑动着脚下的滑雪板拐了个弯,朝正东方而去。

    借着高处落下的势能转化成的动能,许年这个弯就拐出了一个大弧圈。

    在弧底的位置,滑着滑雪板的许年和那列车队擦肩而过。

    这列车队前后都有骑士甲胄护卫,旌旗招展,枪戟如林,甚是威风。

    见到许年靠近,护卫中竟然有人弯弓搭箭,瞄准了许年,只要他稍有一点更进一步的动作,立马就会将他射杀。

    “且慢!”

    车内有人呵止,正是坐在车中的老者。

    老者从车厢内探出头来,令他感到好奇的是,车夫口中那个能在雪上飞的人,居然是个翩翩少年。

    而这个翩翩少年,仅靠一副脚下的竹制滑雪板和两只撑杆,就能与车队并驾齐驱。

    许年此时曲着腿弓着腰,两只撑杆夹在腋下,身体忽左忽右的伴随着脚下滑雪板晃动,荒原上的风吹的衣襟咧咧作响,滑行起来一点都不比车队慢。

    终于可以见到除了皇甫芸之外的唐朝人了,而且还是一大批人。

    许年摘下了护目镜挂在脖子上,仔细打量着马车上的老者,目光并无躲闪之意。

    老者双眼炯炯有神,一张国字脸堂堂正正,头上梳着发髻,用一根铜簪固定,头发灰白相间,脸上略有皱纹却是干干净净,颔下三缕长须飘逸,不时的用手轻轻捋一捋。

    这气度就像大山一样稳当,看来这老者绝对不是普通人。

    出行有甲士护卫,这不是豪贾也不是世族的出行规格,搞不好是官府。

    别忘了这是长安城外皇城根下啊。

    许年有点心虚,自己是三无人员,不知道唐朝有没有“偷渡”这个概念。

    快走,赶紧离开这里,迟了被盘查起来弄不好就会有麻烦,今天出门忘了看黄历,下次一定要记住。

    老者也在看着许年。

    这少年郎小小年纪看模样也就十三四岁,一头短发似乎是个胡人,可是面目圆润俊郎眉目间又是个汉人模样,看他的眼睛清澈纯净毫无一丝畏惧的与自己对视,身上这气势,就不是一般人家的儿郎所有。

    敢与武周皇帝当庭对峙的,除了自己,放眼天下还找不出几个人来。

    敢正视自己眼睛的,也没有几个人。

    可是这个小郎就敢,从他的眼里老者看见到的,居然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

    这一定是那个世家门阀的公子哥,怎么会流落到这荒原上来。

    许年眼底有一丝慌乱被老者捉住,老者笑了,这小郎,终于还是怕了。

    定是不堪家中管教严厉,偷偷溜出来玩闹的。

    许年加快速度准备开溜。

    “将那小郎截住。”

    老者一声令下,许年背后战马嘶鸣,弓铉铮铮,几只羽箭擦着许年耳畔飞过,嗖嗖嗖没进雪地中。

    身形一滞,许年去路已被几匹高大战马挡住,马上骑士身形魁梧,甚至挡住了天空上的娇媚阳光。

    一支马槊闪着寒光直奔许年而来。

    背后还有几张弓箭虎视眈眈盯着他。

    腹背受敌,无处可逃……

    完了,许年心底一片哇凉,唐朝之旅到此结束,他甚至连到此一游的涂鸦都没留下。

    “莫要伤他性命!”

    马槊奔势戛然而止,就停在许年胸口一寸之距,槊尖还在嗡嗡作响。

    弓箭齐刷刷的收进箭壶,动作整齐划一。

    “把小郎带过来。”

    形势比人强,不用军士驱赶,许年已经自觉的转过身来,朝马车走去。

    只是脚上绑着滑雪板,走起路来就显得极为夸张,笨拙的像一只摇摇摆摆的大鸭子。

    骑士护卫们一开始还能憋得住,但是越憋越难受,不如笑出来更痛快。

    笑声是有传染性的,老者看着也忍不住笑了。

    许年原本紧张的要命,被众人这么一笑,也就放松了下来,跟着也就傻笑了起来。

    但是许年心里知道,这并不意味着危险就此解除了。

    “小郎绑在脚上的是……”

    老者坐在马车上居高临下一副上位者的姿态,但是说话又很和气,一点架子也没有。

    “滑雪板!”

    许年如实回答,不敢有丝毫怠慢。

    “解下来我看看。”

    许年解下滑雪板,连同两根撑杆一起双手奉上。

    老者看得很仔细,尤其是那两副脚上踩的用来滑行的滑雪板。

    “你就是靠他在雪上滑行如飞的?”

    许年重重地点了点头。

    滑雪板板制作其实很简单,就是竹条两头弯曲后一只只用麻绳并排捆在一起就成了。

    材料无非就是竹子。

    令老者感到震撼的不是滑雪板制作的简单,而是做出滑雪板的这种创意。

    竹子可以做出竹床,竹席,竹筐,竹凳,竹篮,可就是没人想到还能够做出这种可以在雪地上滑行的滑雪板。

    “这是小郎自己想出来的点子自己做出来的滑雪板?”

    老者不禁多看了少年一眼。

    许年老脸一红,厚着脸皮点了点头,这也算是自己的二次创作吧。

    在老者看来,这少年还挺害羞的,谦虚谨慎,教养的不错。

    滑雪板这种简单的东西任谁看一眼后都会制作,关键是没有人会想到要这样做。

    有了这个滑雪板,冬季的大草原上,厚厚的积雪就不再是唐军前进的阻碍了吧。

    如果把这滑雪板在军中试行推广……老者心头忽然热乎起来。

    “车外天寒地冻,有请小郎君入车内相谈。”

    老者一挥手缩进车厢内,对许年的称呼也从小郎改变成了小郎君。

    马车车辕快和许年个子一样高,可就是撅着屁股半天也爬不上去。

    一名军汉骑马上前来,拎着许年的衣领子捉小鸡一样提起来,顺势扔进了车厢里。

    许年在车厢里摔了个四仰八叉头晕目眩。

    “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军士鲁莽,小郎君勿怪。”

    老者少年任侠,青年时遇一异人后开始求学,然后进入仕途,他这一生走南闯北,居然听不出许年是哪里的口音。

    “听小郎君的口音,应该不是本地人,小郎君从何而来,欲往何处去?”

    这就是在摸老底了,让许年很烦扰,自己的跟脚不在唐朝,而是在那一世的世代。

    可是总要有一个说法给人家,否则看样子不会放自己走。

    “我从山中来,欲往蓝田县去。”

    “山中?”

    老者回望身后的秦岭,若有所思。

    “五胡乱华时期,中原战乱,我氏族人为了保全性命,拖家带口逃进了深山老林里,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出山了。”

    许年开始胡诌。

    “哦?那你又为何出山?”

    老者感觉有点意思。

    许年这话对别人说未必有用,可是对这老者说就不同了,毕竟老者是亲身接触过奇人异士的。

    “久居深山,不免与世隔绝,山中天地就那么一方大小,我不想被束缚其中,就偷偷溜了出来,可是山外已经改天换地,我一无户籍二无路碟三无产业,只好暂避月牙谷内。”

    那座d字形的山谷,可不就像一个月牙。

    要编就真话假话一起编,首先要能骗过自己,然后才说得上骗过别人。

    这番话许年在心中反复推敲了两三遍,差点被自己感动到要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