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用夸赞系统当反派 > 第三章 送货上门(三)
    ();

    郢城东城门曰“定康”,共分三道陆门,正中城门驰道有八米宽平日仅供城主府使用,这两天开放给江湖上名号响亮的人进出,“定康”俩字就在这城门正上方写着;普通百姓则是从两侧只有四米宽的旁道进出。郢城城墙皆以夯土筑成,固若金汤,城墙上贴满了官府告示,城门外有护城濠环绕,河水引自汉江,于郢城南北各四座水门通入城中。

    薛江火背着竹篓来到“定康”门旁道,由于叶青贤之死引起的骚乱吸引了人群的注意,短时间内城门口竟空出一片地,正好让薛江火光明正大走到其中一名官兵面前。

    “喂喂喂!那个谁!就你!篓子里什……”

    脸上有颗痣的高瘦官兵咧着嘴还没说完话,薛江火看似不小心地一个踉跄贴到官兵面前,不动声色地将十两银子塞进官兵怀里。

    官兵大吃一惊,随即机灵地把银两收好,还没说完的话吞回肚里,拍了拍薛江火的肩膀,关怀问候道:“没事儿吧?没事就赶紧进去哈,一会儿人又来了,路可不好走呢!”

    “谢大人!”薛江火低头说道,果断进城。

    “好嘞,慢走哈!”官兵招呼道。

    ……

    ……

    顺着中央大道,薛江火不疾不徐地像个刚进城的外地人走着,一路东张西望,脸上挂着震惊的表情,嘴里赞叹不绝,然后重新来到“行门”,敲了暗号进屋,穿过画满梅的走廊,这次他左拐进了一件仓库。

    咔嗒!

    竹篓被放到地上,薛江火从荷包里拿出那张悬赏令,递给负责验货的人。

    “这是叶青贤?十六日戌时拿着悬赏令到城主府西门,少天城主面赏。”

    没有惊诧于说话的是位听上去很年轻的女子,上一个负责验货的人十有八九被悬赏了,薛江火低着头没有说话,轻轻点了下头,等对方又盖了一章才拿回悬赏令,将篓子里的剑收好便离开。

    ……

    ……

    轻松完成任务的薛江火可以说是很开心了,虽然他内心活动很多,但多年隐姓埋名的日子让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除非是任务需要,否则他不轻易与人交谈,用行话来说就是“闷骚”。

    他家住城南老午牙巷,那是条几乎住满了杀手的巷子,就他所知的便有二十多户,当然,他们彼此也不会戳穿。

    薛江火是十一岁来到郢城的,在此之前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那年入城,他不经意发现了“行门”的一处情报点,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只是没有亲眼见过,过了一年逃亡生活的他学会了谨慎,在中央大道上蹲了一天,确定暗号后他才试着进去。

    不敢随便看人的习惯倒是帮助那时候的他平安地走到东面那屋,找了一个最次的“给人下毒”的悬赏,在路边捡了一口被吐掉的馒头,到当时用来堆叠尸体的坟场沾满了尸毒,再拿去投放到目标牛肉汤里,完成任务,饱餐三顿。

    尝过“行门”甜头的他从那日起便专精这行,只能靠印象中的极少武功知识锻炼,武功增长缓慢如牛,但暗杀之术却增长飞快,外加他以各类知识辅助“作案”,效率非常之高,不出三年已攒够钱买下现在的房屋。

    自打他加入“行门”至今,九年时间已让他能做到处变不惊,用他的话说,他已经是个莫得感情的杀手了。

    不过现在他并不打算直接回家,他现在心情好着呢,打算犒劳犒劳自己,所以他打算去吃面。

    暗自感慨要加份姜丝再加个大排的薛江火走到了中央大道的中心,现在人已经多到寸步难行了,薛江火只能顺着人潮涌动前进。

    突然,他的注意力放在反向走来、离自己还有三步之遥的人身上,那男子眼珠转溜贼快,微微猫着身子,双掌掌心向前在走路,薛江火嗤之以鼻,心想那些脏手果然又趁着中秋出来偷窃了。

    就在薛江火摇摇头,准备重新回到自己一会儿好好吃面的计划时,感觉腰间一轻,脸色沉了下来,翻了个白眼,心想:都偷到我身上来了?

    脚下一掰一扣,薛江火轻巧地插到隔壁队伍,一个转身跟在那贼身后两身位。

    过了两个路口,那贼转进一条小道,迫不及待地打开荷包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那是一张悬赏令啊!这么说来,自己偷的那人不就是个杀手?

    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的小贼把那悬赏令塞回去,把荷包抛到一旁地上打算不再理会,还没来得及转身呢,身边传来一句“兄弟,你东西掉了”,他便疑惑地回头瞧瞧,迎面而来的是一把长剑,简单利索地从他嘴巴一进一出,就像吃根冰棍一样。

    薛江火把毛贼扶到墙边靠着,还挑了块相对无尘的地让他坐下,一边捡起荷包一边说道:“好好歇着吧,这辈子都不用再起来了。”

    拍了拍瞪大双目的小贼的肩膀,薛江火感慨道:“马上中秋了还得出来讨生活,都不容易,都不容易啊。”

    是啊,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薛江火又要一个人过了,虽然他这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想到这里他依旧不免失落,于是他决定今晚去街赏灯,最好再买一壶小酒回家尝尝。

    ……

    ……

    郢城西城门曰“甘阳”,许多自蜀地而来的人都从此门入城,甘阳门内一条笔直的青石板大道——甘阳街更是络绎不绝,这让周边摊贩皆心怒放,其中最得意的便是“燕华面馆”的老板蒋燕华了,因为他的面馆开得离西城门最近,自家厨艺了得,价格公道,还供应解暑绿豆汤,生意自然最好。

    “老板,来碗面。”

    “好嘞!客官您要……哎哟,是你呀!今儿个……十五文钱?小二!来碗红汤面,加姜丝加大排!”喜形于色的蒋燕华认出是老顾客薛江火,多年交情,他光看薛江火付了多少钱就知道要点什么面,跟小二吩咐一声便坐在薛江火旁边,一楼东南角落的桌。

    “怎么,今天钓大鱼了?”

    年近半百的蒋燕华语出惊人,其实吧,他是郢城鲜少知道薛江火职业的人,当然,他本身虽未面馆老板,偶尔也会到“行门”做点力所能及的“副业”,纯当兼职了。

    薛江火笑而不语,蒋燕华本就没太在意,摸了摸参白的胡须,若有所思地靠近薛江火说道:“诶,我面馆这两天可来了个怪人,你有没有兴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