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末立志传 > 第十八章 惊喜
    ();

    许茂才去福州买船已经走了将近五个月了,这五个月里音声断绝。

    那些跟着许茂才南行的军人的家属们已经开始惶恐起来了,毕竟一个大活人五六个月不见人影,多少得是让人害怕。

    等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有几个女人终于是忍不住了,也不听别人的劝;闹到衙门里去。

    “我家男人跟着那个许先生去南边都半年了,音声全无,大人啊你不能不管啊!”

    李刚命人好生安抚,又叫出许念娇来,向大家证明这许茂才人品一贯良好,绝然不会把独生女儿扔在这里不管;更没有害死大家的主观上的动机。

    临了,嘘寒问暖,一人给了一两银子,算是压惊了。

    等到了霜降的时候,可算是有消息了,收到了许茂才从福州发了的信。

    上面写道,往广东置办大米,众人平安。万历三十七年七月初五。

    下面就是随他一同去南方的金州中左所人士的手印、签名。

    李刚骂道“这贼配军到底在想什么?让他买三艘船回来,他可倒好!买什么大米。”

    但是骂归骂,却也让那些随许茂才去福州买船的人的家属过来看看这信,以求她们安心。

    有一个叫赵毅中的军汉的婆娘道“恳请大人把这封信给我们,我们好供奉到佛堂里去。”

    李刚慨然应允,并表示为了不下能够平安归来,愿意出资一百两白银在这备倭营里面修一座大佛堂。

    众人听后都觉得很是满意,给李刚问安后离去;只有那许念娇迟迟不肯走;待众人都走了以后才对李刚道

    “念娇为爹爹请罪。”

    李刚很是诧异道

    “航海哪有能够准确预估日子的?姑娘无需请罪。”

    但是那许念娇却道:“父亲所谓的去广东买米是黑话。”

    李刚道:“这却是怎么说的?”

    原来这明朝海禁森严,往海外贸易被抓住了都是比照谋逆罪处分,所以这些海商们为了不惹麻烦,都有自己的黑话。

    许念娇道“所谓去广东买米,其实是去吕宋岛贸易了。”

    李刚道“许老爷还曾去过吕宋?”

    那许念娇道“何止是吕宋,倭国,红毛国,天方国都曾去得,听爹爹说,我们家在暹罗国还有种植园和产业。”

    李刚道“我这却真是捡了宝贝了。”

    又过了几日,却收到了被派去京师寻找赵士桢的周路等人的书信。

    话说这赵士祯可谓是大明官场少见的奇人,明朝的官员照例应该是经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但是这赵老先生则不然,赵士祯起初是因为书法好,没有经过科举直接就做了官。

    按理说像这种依靠他途为官的人,素来是被朝中的士大夫看不起,但是到了他这儿却不然,不仅士大夫们不敢看不起他,还争相索要其书法绘画。

    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人。赵士桢的祖父赵性鲁,官至大理寺副,博学多才,工诗词,精书法,曾参加修订《大明会典》。赵士桢自幼受祖父熏陶,亦擅长书法,早岁为太学生,游于京师,书法“骨腾肉飞,声施当世”。偶因所书诗扇经宦官带进内廷,得明神宗赏识,遂以布衣召入,于万历六年任鸿胪寺主簿,任职18年后,受召入直文华殿,至万历二十四年晋升中书舍人,

    为人慷慨有胆略,交游颇广。万历五年,张居正丧父,在官守制,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等上疏抨击其“贪位忘亲”,被廷杖遣戍,士桢不畏干连,予以调护。词翰声誉甚盛,号称“他途入仕”名士,顾柄辑刻《历代名公画谱》,亦请士桢为吴伟一幅题跋。

    因生长海滨,倭寇为患,故喜谈兵,善骑射,注意研究军事及火器技术书籍,留心访求神器,向当时《火攻大全》的作者请教,从抗倭名将戚继光、胡宗宪的部下处了解倭寇所用火器的情况,认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并同在抗倭作战中屡立战功的将领林芳声、叶子高等,朝夕探求学问,研讨火器。屡上书请自效。抗倭战争中,一再请斩和派首领兵部尚书石星,声振天下。

    万历二十一年,上《倭情屯田议》,疏请开天津各处之田。为了防倭制“虏”,倾注其精力于改进火器。

    万历二十四年,在温州同乡游击将军陈寅处见到外国传入的火绳枪后,次年即访锦衣卫指挥、土耳其人朵思麻,见到了朵思麻收藏鲁密铳,并详细学习了该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经过精心研究后,仿制成比同期欧洲火绳枪威力大,比日本火绳枪轻巧灵便的噜密铳,于万历二十六年进献朝廷。由于此枪安有良好机械回弹性的枪机,具有扣机即发,射毕即自动弹起的特点,因而被军工部门大量仿制,装备明军使用。

    当然,他的这些贡献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虽然为了制造火器散尽了家财。而且也的确制作出来了在当时足以被称为利器的鲁密铳,但是这位仁兄在政治上是毫无进取的;至今还只是一个区区的中书舍人。

    周路等人寄过来的是一封长信,大约得有十几页。

    李刚吩咐下人煮了一壶茶,自己坐在太师椅上慢慢地看了起来。

    “常吉先生在京师忧谗畏讥,早就想到辽东一展抱负了;只是因为还有着中书舍人的官职,不能随意离京。”

    忧谗畏讥?他一个造火绳枪的有什么可以忧谗畏讥?李刚多少有些不大理解,于是继续往下面看

    “麾下等,这两个月来夙兴夜寐已经初步掌握了鲁密铳的制作办法。”

    李刚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心说真是倔驴子不打不拉磨盘。

    “常吉先生因为心情抑郁,现在是沉疴在身,又因为累年制造火器,家财散尽,希望大人能够拨给银两帮助一下。”

    “天助我也!!”

    看完了信,李刚当即亲笔给在太医院任职的孙兰写了一封信,直言这赵先生是自己的朋友,沉疴在身,希望先生能够多加照看;又给那在司礼监的小太监侯忠义写了一封信,叫他帮忙把武英殿的中书舍人找个由头给安排到辽东来,至于理由,李刚打算和小太监推心置腹:造火器。

    两封信写完,李刚让几个颇为机灵的亲兵从账房那里提了三百两银子,并老山参一颗走驿站加急去和在京师的周路等人汇合。

    就在李刚送走亲兵之后的第二天,那胡大诚悄悄登门

    “子柔啊,许茂才回来了,就是不敢靠岸。”

    李刚本来以为这许茂才折了本钱,不敢来见他,但却看这胡大诚满脸喜悦,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

    这胡大诚道

    “老许不仅买回来了三艘千料大船,而且船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银子和货物!”

    李刚惊喜道“都有什么?”

    老胡从衣袖里拿出来一个账本,李刚欣喜地接了过去。不一会儿大喜道

    “白银十万两,福建米两千石??!惊喜,天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