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末立志传 > 五十:明朝的春节
    ();

    新春元旦,斗柄回还,太平一统过新年,门神对子贴上边。富家郎,衣帽整齐,只把那袍套换。俗人们,见节提筐挎篮。他卖的是,瓜子生玉兰片。小人们,见节挣的代岁钱,挣了钱来买点耍货顽。他买的,琉璃喇叭小鼓当竹马,鬼脸拈拈转。到晚来,乒乓乒乓连声响;临明时,来来往往把礼还。这个说恭喜,那个说岂敢,新春吉庆,大发共财源。

    明朝的年味可比后来浓厚的多。

    正月初一一大早起来,一家之主就会带领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后给长辈祝寿,全家一起做“匾食”。若是出门游玩,路上见到了亲戚朋友,小辈就当街给长辈磕头行礼。匾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馄饨、水饺之类的面食。如今许多地方有春节包饺子的习俗,大约就是由此沿袭下来。至于祭神祭祖的仪式,也是隆重而严格的。把草纸剪成纸钱,和以不同的供品,分别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纸钱在三天后焚毁;神像前则供以果子素食,纸钱在过了元宵之后才焚毁。

    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皆以金箔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上,用于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

    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个,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钱人,在头上插满了闹嚷嚷。

    明代的烟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草人物等图案。烟从制作材料和形态上进行区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筒”;用筐封装的叫“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

    一些权贵大户人家,每年都会请巧手匠人制成各色烟,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仅是放烟火就要数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这金州卫本没有什么大户人家,如果有,也早就搬到京城去住了,毕竟这个金州地处偏远既不热闹也不方便。眼前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大户人家,也就只有兵备道郝大猷大人和现任金州卫指挥使李世勋了。

    只是那郝大猷素来节约,这些年来未曾有过什么铺张浪费的事情,大家也不做期待了。

    这李世勋大人刚来金州没多久,估计得给大家伙一个热闹看。

    这会儿,又逢上李世勋升任都指挥佥事,李刚升任指挥佥事周围的街坊四邻都料定了这李府一定会有些烟火表演。

    只见天刚黑下来,这指挥使衙门就开始放起了礼。那略微懂一些的的道

    “这种炮是连升三级,专门只需官宦人家放,一般人是不能放的。”

    “他家大人说是转过年来就要升任备倭参将了。”

    “咱们海盖金复四州就一个备倭营,哪里需要什么参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备倭营扩编了,以后就不是可怜巴巴的两千不到了,是齐装满员的响当当三千五百人!”

    众人都是惊呼,这三千五百人可是正儿八经七个营的编制。

    “倒也是人家拿命换的,我听说这家的小大人很是仁义,前些日子不仅慰问了战死的亲兵和军夫家,还认了老陆家的儿子当了侄儿。”

    “那陆老三未曾杀了一个鞑子,就让那李刚让去了一个首级,又是战死,他儿子凭空就得了一个总旗的世袭。”

    “据说是救了大人!”

    那笑话陆任佳的久久不语道

    “想来也是侥幸。”

    人性就是这么奇怪,恨人有笑人无,你比人家强一点人家记恨你,但是你比人家强很多的时候,人家就会恭维你、巴结你,并且想要去利用你。当然这些事情李刚是不会知道了,这些看热闹的闲汉,不管说什么,和我们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少指挥,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刚此时正在自己家中的地窖里面种地瓜,胡大诚这老兄果然很是靠谱,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就派回金州过年的亲兵捎带来了一车的地瓜。

    不仅捎来了一车地瓜,还大大的嘲笑了李刚一番

    原来这老胡在中左所,刚一到地就开始搜索这种叫做地瓜的东西,虽然不好找但是也找到了不少、并且还得知了这种作物是从外邦藩国引进的,据说在福建一块产量很高,一亩地能产大约一千斤左右,只是在咱们辽东只有金州中左所这边能种的活。

    “少爷,老胡没有忙活过农活;您呢,更是典型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估摸你相中了这个地瓜高产,想要种地瓜;但是我们咨询了福建来的老农,人家说您是异想天开,咱们这儿太冷了,这地瓜是过不了冬的!”

    李刚心里暗笑,你是不知道这个地瓜种植的关键技术,育苗!

    把表皮没有破损的完整的红薯放在有水的容器中,侵泡的水深度一般是红薯的三分之二,放在温暖而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避免水变质发臭,30天左右就能长出根须并生芽成功。

    李刚回忆自己当初种地瓜的时候,在劳动书上看到的内容。

    正想着带劲,忽然察觉,自己这是在大明朝。

    当时种地瓜,却是再暖气充足的教室,这会儿,别说是暖气充足、窗明几净的教室,就是大棚都没有,拿什么让自己育苗?

    又要阳光充足,又要温暖,还不能在谷雨之后,这个辽东还真没有什么适宜的地方。

    但是刚刚想起的办法,怎么能这么简单就放弃呢?这李刚打定了主意要在这明末推广地瓜种植,是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回头的。更何况自己印象中似乎清朝中期这块就有种地瓜的了。

    “一定有什么别的办法!”

    就在李刚给自己鼓劲的时候,门外却响起了李五六的叫喊声。

    “少爷!少爷,咱们有家信了!”

    李刚听说有家信到,急急忙忙洗了手跑了出来。

    那李五六见李刚满身是土,忍不住傻笑道

    “我道少爷去了哪儿?原来是玩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