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26章 继续扩建军队
    清晨的南京城在旭日中醒来,大明朝南迁之后,朝政明亮,官吏廉洁。

    在朱由检大力治理治下,江南出现了鼎新的局面,百姓的负担明显减少了很多,粮食价格稳定,百姓生活改善了很多。

    就在一阵朝阳照入南京城之后,南京城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忙碌,就在此时,南京城的南门打开了,同时一支大明军队从南门进入了南京城。

    当这支军队出现的时候,街道上的百姓就发现了这支军队的不同,首先这支军队的步伐迈的非常整齐。

    现在整齐的步伐已经是明军的标志了,加上勇敢爱民的形象,于是让江南的百姓对明军好感度大大增加。

    此时看到一支迈着整齐步伐的明军进入了南京城,百姓纷纷让开道路,然后站立在两侧观看。

    这支明军的步伐非常整齐,而且所有士兵都穿着军靴,铠甲明亮,最前面的明军举着一面军旗,上面是大明帝国陆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

    令百姓好奇的不是这支军队的番号,而是这支军队手中的武器,每个士兵都握着一支新式火枪,扛在肩膀上面,新式火枪还带着刺刀,整齐中透着阵阵杀气。

    仔细一看,不仅是武器的不同,就是这些明军士兵的铠甲也变了样式,在传统的铠甲上面,有了很多改动,有了子弹袋和刺刀架等装备。

    全新的明军出现在南京城之后,顿时让南京陷入了一片震动之中,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纷纷赶过来围观。

    这是朱由检的御林军完成换装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朱由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百姓信心,让全部装备火枪的御林军在南京大街上游行一遍,振奋一下军民士气。

    随着一万御林军在南京城穿过,围观的百姓激动不已,尤其是听到御林军一边迈步,一边唱着嘹亮的军歌的时候,现场顿时沸腾了。

    整装完备的御林军已经是大明帝国陆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巡游完南京城之后,就会在南京城北面的码头登船,然后前往武昌城结合,同时还有李守荣的第一军,也全部开赴武昌,准备对刘宗敏的作战。

    “陛下,御林军在南京城这么一走,百姓欢喜鼓舞,场面热烈非凡。”

    此时,朱由检的秘书卢象观来到了朱由检身边,然后激动地说道。

    朱由检听了卢象观的话之后,一脸欢喜,他已经猜到这样的局面了,在不知不觉中,朱由检已经改变了明军在大明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现在的明军一改之前匪气的习性,朱由检严令军法,加上对明军严格的管控,明军军纪严明,任何不法的行为都受到了严肃处理。

    加上驻地明军屯田,兴修水利,还帮助百姓建造房屋,于是明军的形象得到了巨大改善,百姓也非常喜爱现在的明军。

    “今日有什么事情吗?”

    朱由检随后朝着卢象观问道。

    他此时也准备西进了,准备前往武昌,朱由检要亲自征讨刘宗敏,也是了亲身检验火枪军的战斗力。

    卢象观立刻说道:“陛下,张水牛将军这一个月劫掠了将近五十艘海船,其中还有西班牙人运送金银的十艘海船,共得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各种物资三十万斤。”

    朱由检一听,顿时大喜,这次他们竟然将西班牙运送金银的海船给劫货了,得到了六百万两白银的财富,这可是一笔巨大的钱财了。

    “好,好,这些钱全部归属海军建设使用,这是他们应得的。”

    突然间多了六百万两白银,朱由检心中能不欢喜吗?立刻激动地说道。

    眼下陆军占据了大量的资源,海军舰船建造的非常缓慢,都已经三个月过去了,五艘新式战船才从南京造船厂出来,至于上面最重要的火炮,则是一门都没有。

    南京火炮厂制造的火炮全部都交给了第一军装备,现在第一军的火炮已经达到了两百门,其中还有十门威力更大的攻城火炮。

    如今多了六百万两白银,朱由检略微估算了一下,随着新式战船批量建造的开始,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二十万两一艘,加上上面的二十五门火炮,也要十万两。

    所以一艘新式战船基本的装备费用就要三十万两,如今六百万两白银,可以建造二十艘新式战船,并且全部装备火炮。

    而且随着新式战船批量建造的开始,工匠技能的成熟,加上供应配套设施的批量生产,宋应星给朱由检的估算是,造船费用可以降到十五万两,至于火炮费用,也可以减少三万两左右。

    如果到那个时候,估计一艘新式战船,加上火炮的费用就可以降低到二十二万两左右。

    欢喜的朱由检难掩心中的激动,本来这五艘新式战船建造完毕之后,南京造船厂的五艘船台就要改造民船盈利了,但是现在一下子又可以建造二十艘新式战船,估计一直到明年春天都可以满负荷运作了。

    “传旨宋应星,立刻安排二十艘新式战船和配套火炮的建造生产,朕要明年三月全部完成,同时令兵部加紧训练水兵和炮兵,准备装备新式战船。”

    朱由检随后朝着卢象观说道。

    虽然现在攻打刘宗敏的战事已经开始了,但是海军建设绝对不能等,毕竟海军装备决定着大明在南洋的地位。

    眼下大明在南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想要继续深入,包括对占据吕宋的西班牙发动攻击,没有强大的新式战船作为基础是绝对不行的。

    朱由检也估算过,如果大明想要主宰南洋,同时维持在东南沿海的地位,威慑辽东和高丽、日本,大明海军至少需要一百五十艘新式战船,不然根本无法在这些地方确定统治地位。

    至于将来走出南洋,进入锡兰洋,那时需要的战船将会更多。

    所以大明海军的建设还是任重道远的,朱由检现在天上掉馅饼发了一笔横财,而且还是海军的贡献,自然是不会亏待海军的。

    至于海军缴获的物资,也全部归属海军,这也是海军将士在大洋辛苦所得。

    “陛下,二十艘新式战船,是不是太多了,海军配套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柳元青上书要钱建造基隆海军基地,兵部要钱训练水兵和炮手,泉州船厂改造老式福船也要钱,陛下这些钱恐有些不够用了。”

    卢象观身为朱由检的秘书,平日里最清楚现在的大明朝,大明朝堂现在百官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团结一心,全部都在支持朱由检的中兴大业。

    内阁和各部,还有枢密院和参谋部都是三班不停,时刻都有人处理公务,确保了大明朝这个庞大的机器快速运转。

    眼下第一军五万将士西进武昌,兵部和户部组织了大小船只五百多艘运送士兵和武器装备,枢密院划拨苏杭一带的军粮调拨武昌,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

    尤其是朱由检的红人宋应星,刚刚忙碌完第一军一万人换装新式火枪和火炮的任务,将配套的弹药也赶制完了。

    现在朱由检又要宋应星立刻安排建造二十艘新式战船,同时兵部也要在明年三月份完成二十艘新式战船水手和炮兵的训练。

    如果这个圣旨一下,估计宋应星又要抓狂了,现在朱由检是什么都要,火枪,火炮,战船,铠甲,兵器,军服,棉衣等等。

    让宋应星和兵部上下一众官员整天都忙得晕头转向,手下的工厂和工人有限,需要生产大量的军需准备,同时还要建造新厂,设计生产线,这些都让工部变成了大明最忙碌的部门。

    所以大明的工部尚书宋应星无论走到那里,身边都是一群随行官员,带着大量的资料文件。

    于是南京城出现了一道景象,只要是工部的人,从来没有漫步走路的,都是小跑,所有官员全部骑马,没有人坐轿,也没有人坐车,就是为了赶路快一些。

    卢象观知道大明朝上下可谓是空前的团结一心,但是问题就是钱有限,花钱的地方太多。

    朱由检一听,也决觉得卢象观说的有道理,现在很多事情都需要钱,二十艘新式战船建造费用就在六百万两,至于其它的费油,朱由检也没有算进来。

    “不可,南洋局面看似平静,其实危机四伏,朕预感这些洋鬼子绝对不会老老实实地看着他们的海船被我们劫走路,一定会有动作,所以海军建造必须要加快进度,同时泉州的老式福船改造也要提速,不能拖延。”

    朱由检还是坚定地说道。

    虽然大明现在处处都在花钱,但是今年是新政推行的第一年,税收大量增加,完全可以弥补朱由检的开销。

    现在大明的财政还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加上朱由检准备再开放几座矿山的开采权,其中就包括被民间视为财神爷的两座银矿,这也将大大增加大明财政收入。

    最重要的是南洋的局面很快就将迎来转折点,大明在南洋大肆掠夺,西方的强盗们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在朱由检看来,针对大明的反扑估计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所以大明海军必须要加紧建设,绝对不能在未来的转折之战中失利,到时候被西方洋鬼子打回原形,失去战船和南洋,那时候再想乘机而起就不可能了。

    毕竟有了提防的这些洋鬼子绝对不会坐视大明海军再次崛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