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考古中国 > 第27章 、华夏第一村(上)
    1983年至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就是著名的兴隆洼遗址,是中国国内第一个揭露出围沟、房址、窑穴、墓葬等全部居住遗迹的史前中华始祖聚落。是中国目前所知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距今7000多年。该遗址四周有环壕围拢的100余间房址,布局有方,排列有序,总面积近七万平方米。中心区并排有两间140平方米的大房子,被学界称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城市的雏形”。是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被考古学界称为“华夏第一村”。

    兴隆洼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因兴隆洼遗址发掘而得名。它是西辽河流域和内蒙古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遗址墓葬中有大量的鹿、猪等动物骨骼为陪葬品,有学者认为,是狩猎经济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房址居住面,还出土一处人猪合葬室。所谓人猪合葬,猪不是在陪葬的位置,而是墓主与雌雄两头猪同穴并列,就好像三个人头靠头睡在一起。考古学家说,这是先民对猪灵的祭祀,具有图腾崇拜的意义。且室内埋葬,应该是墓主生前地位和死因特殊,与当时的祭祖活动,或者和祭祀猎物活动相关。

    遥想当年,这里曾经是一座喧嚣而热闹的城市化乡村。市内街道整齐,房屋林立,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市外农田密布,五谷丰登,一群群耕作的男女,欢歌笑语日出而作。有这么一个人,因为什么原因死亡了,没有和大家一样埋葬在公共墓地,而是在自己日常吃饭睡觉的房间里,和两头猪同穴睡在地下几千年。

    他是什么人?这一行为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考古中国》把历史瞬间,再现于世人的面前。

    女魃氏帮助轩辕打败了九黎氏以后,回到了牛河梁。

    她拒绝去釜山会盟,没有接受会盟中传导的刀耕火种技术。轩辕在牛河梁种的谷,因为气候原因没长成,没有留下学习的榜样。所以,她们依旧还是以渔猎采集为生。

    养兽成了这里的特长。加上这个地方山林多,捕到的兽也多,所以养殖的规模比较大,兽越来越多。草地不够用,女魃决定:“学习九黎人流浪的生活方式,老弱病残孕留在家里。其他人不分男女,都给我出去放牧。”

    令支说:“北方多水草地,平原广袤,最适合牧兽。”

    “那就朝北方沿着牛河走,有水源。”

    她所说的牛河,就是今天的西辽河。

    大规模的游牧开始了,女魃部落浩浩荡荡远行,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广袤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给牧人以广阔的生存空间。

    晚上,没有山洞时,原有熊氏的男人教她们搭草屋,都是简易的丁头舍。一个姑娘问:“为什么不建筑像轩辕那样的房屋。”

    大古丁说:“乌兰,你还想在这里住一辈子?”

    其他人也不同意:“就是,盖那种屋子费事。”

    乌兰说:“那种房屋宽敞又结实。一次放牧来来回回需要一个季节,返回时再走这一路,就不用重新再造了。”

    女魃说:“说的是,以后还可以成为固定的营地。”

    这样,一路上就有了许多个建筑营地,都依山傍水草木繁茂处,给流动放牧带来便利。有了营地,就会走更长的时间,走得更远。有人说:“有了这些营地,我们可以不回牛河梁,这里水草多,又有可以采集的谷。”

    女魃说:“也好。人口多了要分居,迁徙到别的地方,还不如就是这里。那样,也扩大了我们的领地。”

    这一回,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地形低洼,水土润泽。看到村落相连,乌兰说:“已经走得太远,进了别人的领地,回头吧。”

    女魃不怕:“一路上,我们经过许多氏族的领地,此来也不是抢领地的。他们地上的草不给兽吃,难道留给自己吃。”

    “也是。不过,天要下雨,怕赶不回营地。”

    西陵奇怪:“我这么大年纪都没看出,你一个小姑娘怎么知道天气?”

    “你不见前面部落的人,都把晒的谷物朝屋里搬。他们是本地人,懂得这里的气象,一定是要下雨。”

    这里就是华夏第一村,兴隆洼遗址所在地。兴隆洼遗址位于牛河上源的缓坡台地上,地处平坦,视野开阔。加之近有河水至今长流不断,故很适宜古代人居住。

    果然,一片乌云压过来,狂风骤起霹雳交加。放牧遇上坏天气大家习以为常,一个氏族养的是一种兽,各自纷纷圈回,往营地走。就在这时,一个闪电过后一声巨雷,其它的兽都没有乱群,只有令支氏放养的猪受了惊。这群畜生野性大发,不理睬牧人的鞭子,狼奔豸突,朝着营地相反的方向乱跑。再等到雨停风住,茫茫草原错杂的丘和林,它们已经不知所踪。

    原来,这群受了惊吓的猪,肆无忌惮地闯进了辽西孤竹氏的住地。孤竹氏居住地原来也靠近牛河梁,因为和防风氏结盟,迁徙来了这里。他们都还不知道什么叫养殖,看到女魃氏领着一群群的兽,在草地上随意的吃草游玩。而自己辛辛苦苦捕猎来的,和那样庞大的兽群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首领孤竹君迷惑,去问防风:“防风大首领,你看到了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群人和兽。人和兽本来是相互为食的,怎么这些兽还跟人和睦相处?”

    防风氏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一个个都人高马大,是这个部落中所有氏族的大力士。防风说:“是啊,真奇怪。我也观察了好长时间,她们的兽实在是太多太多,叫人流口水。孤竹君,你看见没有,可能有神魔的力量,一个小女孩什么武器都没有,只一根皮鞭,就领着一大群的兽漫山遍野的玩。一些长角的大兽,也听她一个小姑娘的,真是太可怕了。”

    这样一说,孤竹君也恐惧:“是呀,太可怕了。”

    因为害怕这些氏族会有什么魔法,不敢过问女魃氏走进自己的领地,就慢慢地观察着。

    这一天,孤竹氏把采集来的谷放在场上晒,他们熟悉这里的气候,知道要下雨了,就朝屋子里搬。突然一群兽在风雨中乱跑,跑进了氏族的住地,这就是令支氏散失的那一群猪。

    《考古中国》以女魃氏驯兽的经过为依据,确认猪这个动物,正如考古学家所考据,是由野猪驯化而来。对于野猪,人们捕猎过,所以孤竹君认得:“啊呀呀,这可是一种最可怕的兽呀。”

    很多人大喊大叫:“咬人的兽来了,快跑啊。”

    有人躲了起来,有人去拿刀枪。但是,看这些兽不是那样青面獠牙,要咬人的模样,而是很温顺的一边拱土,一边吃人们晾在外面晒的食物。特别那一堆一堆用来煮饭的枯草垛它们最喜欢,吃饱喝足,一个个拱到里面睡大觉。

    孤竹君突然想起:“可能是和那些女人在一起的兽。”吆喝道:“人家一个小姑娘都不怕,你们这些大男人怕什么?”

    就试探着靠近。发现它们很听话,乖乖的趴在草垛里一动不动,不仅不咬人,还任人抚摸。大家战战兢兢地围绕这一群畜生,有人说:“我看见它们吃草。”就拔来了草。有人说:“我看见它们喝水。”就舀来了水。看这些兽们也吃草也喝水,然后呼呼大睡。

    孤竹君突然匍匐在地,顶礼膜拜起来:“天帝呀,你降福给我孤竹氏了吗?”

    人不明白:“什么意思?”

    孤竹君说:“它是我们的亲族,我们的祖先。我们是它们的子孙,它们回家来了。”

    人和兽从来都是为敌的,没见过兽会主动与人亲近。这一说,所有人都相信:“孤竹首领说的是,它们为什么离开了那些人?因为这里是它们的家。”

    一起匍匐在地,诚惶诚恐向祖先神礼拜。这样,孤竹氏就把这一群猪养了起来。

    过了几天女魃氏出来寻找,找到了孤竹氏。相互通报了姓名,女魃就叫:“孤竹君,还我们的猪。”

    孤竹君说:“它们叫猪吗?哦,不是,它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祖先,回家来了!”

    女魃莫名其妙:“什么乱七八糟的?明明是我们养殖的兽,快交出来。”

    孤竹君说:“什么叫你们养殖的兽?既然是你们养殖的,怎么就来了我们家?来,来,你来叫它,看跟不跟你走。”

    令支真的去吆喝,懒惰的猪一个不动。孤竹君哈哈大笑:“看到了吧,这里才是它的家。”

    孤竹君这样说,是真不知道经过养殖的动物,性情通人。但在女魃听来就是赖账,属无理取闹,她可不是好惹的,下了最后通牒:“老老实实交出来便罢,否则,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孤竹君同样不知道对方的厉害,义正辞严道:“不管是你们的人,还是你们的兽,都已经侵犯了我的领地。你们是侵略者,应该死无葬身之地的是你们。”

    女魃说不过他,双方就打了起来。他们哪里是女魃氏的对手,被打得一败涂地,猪被赶走了。孤竹君一路跑到防风氏:“大,大首领,我们被人打了。”

    防风很傲慢:“竟然有人敢打我的部族?”一挥手,他的家族人全上来了。“走,追上去。”

    “要不要召集其他家族,她们人不少呢。还有人骑在一种兽的身上,跑得比人快。”

    “不要。我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打仗,什么叫跑得快。”

    女魃氏很快就被追上了。一是因为猪走得慢,人也就走的慢,加之她们根本不在乎敌人的力量。还有就是防风氏家族每一个人都长得高大,腿长,跑起来比正常人快得多。

    西陵说:“大首领,他们追来了,人还不少。”

    傲慢的女魃根本不当一回事:“我们的藤甲和弩箭天下无敌,蚩尤多么厉害,都被打败了,孤竹君这不是来找死!”

    叫大家停下来,准备迎战。谁知道防风氏与人战斗有一个绝招,他们打仗不用刀,不用枪,每一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放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石头块子,不管远近,抛石砸人。人长手臂也长,抛石比射箭还要远。女魃人的弩箭射不到这么远,石头块就已经砸到,且命中率还特别准。藤甲不怕刀和箭,但是挡不住石头的力度,许多人被砸得伤痕累累,脑袋开花。就是骑在马上,石头一样砸着。

    只有丢下猪,狼狈逃跑。

    西陵说:“乌兰丢了。”

    女魃说:“她骑马,怎么会丢?”

    “骑在马上,一样被石头砸。”

    “只有再打回去。”

    令支的头上被砸了一个洞,鲜血淋漓。“实在害怕他们的石头,不敢回去找。等等看,或者乌兰自己能回来。”

    其他男人们也是一身的伤痕,大古丁最投机取巧:“是女人,男人都喜欢。找什么找,不要再被砸死?”

    西陵说:“也是,我的骨头都被砸折了。要不,这一群猪就不要了吧。”

    女魃也害怕:“回去研究研究,怎么打败这个可怕的石头氏族,再给乌兰报仇。”

    乌兰是在马上被砸中的,伤在头上已经昏迷。趴在马背上一动不动,信马由缰,跑到了孤竹氏的住地。孤竹君看她血流满面:“女魃说,她们这叫放牧。我记得,这个姑娘就是放养我们祖先神的,是氏族的恩人。”

    就把她背回去,慢慢调养。

    女魃氏走了,但防风没有走。他按照惯例问孤竹:“这兽,你看怎么分配呀?”

    “分配?这是我们家族的祖先神,已经祭天立誓。哪有子孙把自己的祖宗,送去给人宰杀的?”

    防风有点迷糊:“好比是我们两家联合捕猎,大家应该平分的不是啊?”

    “它不是兽,是神。比如说,你们家族的祖先神是兔,你能把它送来给我们宰杀?”

    “是吗?”

    “不是吗!”

    防风觉得似乎有道理,没话可说,就回去了。但看到那许多鲜活的兽,摆在眼前吃不到,他的族人不满意了:“是什么呀!在孤竹氏那里是祖先神,在女魃氏那里就是普通的兽,我们是在女魃手中抢过来的,那就是能吃的大肉。照这么说,以后捕猎到大大小小的猪都不能吃,送给他们去供奉?”

    防风想想也对,于是,就和孤竹结下了仇。虽然联盟依然存在,但已经不相往来。

    涿鹿原春天的夜晚,风清月朗,一阵风吹过,菜花香夹豆花香。除了那些关在圈里的禽兽一声声的叫,四野宁静。仓颉有事去陶窑,一路走着,迎头碰撞着一个人,把他吓了一跳。一看是隶首,一个人站在路边仰着头望天,好像是在数天上的繁星。说:“你又看天了?记得那一回你和风后说天,把他说得云山雾罩。”

    隶首说:“那是他不懂,又自以为是。不过,天上的学问可是无穷无尽,我恐怕一辈子也看不透。”

    “人说天上有一颗星,地上就有一个人。我问你,我是其中的哪一颗,轩辕黄帝是哪一颗?”

    “我们这些普通人是星,轩辕黄帝白天是日,夜里是月。天无二日,也无二月,所以天下也只有一帝。”

    仓颉再问:“你说过赤松子能看懂天上每一颗星,那么,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

    “这是计数。”

    “那次你去方相氏,跟他们说了一个数,叫一百零八。这个数是怎么计算来的?”

    “好的,今天来和你说说计数。数,就像天上的星和地上的人一样,无穷无尽。过去计的数太少,就是根据伏羲五行八卦屈指可数,从一到十。实在不够用了就结绳记事,刻木为符。随着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这显然是不行的。在此基础上,我归纳总结了大众习惯用语,和约定俗成。根据民间造数,比如神农氏说尝百草,黄帝说邦畿千里,力牧说万众一心等等,对数做了运算和创造。”

    隶首就从一到十说起,把自己造的数,一级一级规律性增减。累计进位,个十百千万,一一讲解给仓颉听:“那天我跟方相氏说的一百零八,就是这样计数而来。”

    仓颉一边记忆,一边感叹:“数,让人辨事物,知阴阳,明是非,晓物理,明心见性,开智慧之门。不知数,人就活在混沌中。我现在就把它们造成字,以便记认。”

    他带隶首去陶窑,点起火把。一边在陶土上刻划:“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亿相当。”

    两个人研讨了一夜,看天亮了,才回去睡觉。

    传说中,隶首是黄帝的史官,中华数学创始人。关于他,没有多少确凿的史料,都是传说。有一个成语叫“隶首之学”,学,指算术和算学。除了算数,他的创造还包括中国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盘。清?俞越《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经,通小学,故不为浮词,尤精隶首之学。”有学者研究,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从一到十: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其中的数是隶首创造的,字是仓颉创造。可以辨认和统计的陶文、甲骨文中,数的计算已有十千百万,最大数字到三万,出现四位数。使用十位进制,以及奇数,偶数,倍数的概念。

    这天早上仓颉又去找隶首,说去了五行宫,他也就去了。见黄帝走出门来望望日,又回去刻了一根竹简摆着,一个竹筒里放了许多这样的竹简。

    隶首问:“黄帝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根据你造的数,我在计算日辰。天道有规律性,日升于扶桑落于禺谷,朝起暮落循环往复。一个春夏秋冬禾谷一穗熟,我在计算,这一穗时,共计是多少个日辰。”

    “你真是一个圣人,走到我前头去了。”

    “你也在计日吗?”

    “不是计日,是计月。向赤松子学望月,我发现了月的规律性,比如它的阴晴圆缺。可就没有想到过,把它设定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时辰,让人们掌握和计时。你迎日推策给了我启发,现在,我的思绪就理清了。”

    “你是想以月计辰?”

    “是的。月在天上运行是永恒的,有残月,也有满月,有上弦月,也有下弦月。以上诸种月相全部出现一次,都是三十天左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折中按三十天整数计,我把它叫做一个月,这就是月辰。一个春夏秋冬十二个这样的月,十二个月一穗熟,叫做一穗,这就是穗辰。”

    隶首在这里所说的“穗”,本义是禾谷的穗,代表农作物。当时农作物都是春种秋收,一年一穗熟,他在这里借代。“穗”以后被同音字“岁”所代替,一年就叫一岁。《十三经注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隶首继续说:“除了岁、月、日辰,还有时辰。观天象最佳时机是夜深人静时,第一时辰为夜半,然后是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就是十二时辰。一岁十二个月辰,一日夜十二个时辰。”

    仓颉说:“你以朔望定月,根据月辰推演岁辰、日辰和时辰,是一部完整的历法。一岁十二个月,按照一、二、三、四月移次顺沿,那么,一日夜十二时辰也是这样排序吗?”

    “不,仓颉,你还不懂历法的本源。所谓岁辰,月辰,日辰,时辰,那是天象。只是人发现,不是人创造。老天造人,四时养生,一岁春夏秋冬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都是天之道。一日夜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都蕴含着物种生存法则,我说来你听。”

    仓颉肃然起敬:“哦,你说的十二时辰,不是人的创造,而是天体自然?”

    “是的。首先是物在土中等待孳生,孳生的最佳时是夜半,因为夜半雨露最盛。这是第一个时辰,“孳”时。籽种在土里孳生,要挣破谷粒的表皮皮层杻缚,才能出芽。这一时态就是“杻”时。萌芽破土,寅移,寅引,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是“寅”时。生长茂盛,辰动,成熟而壮,是为“茂”时和“辰“时。物祀天地以雨露阳光,万物“巳”成。过了成熟期为“仵”,这时候食之才有味,百“味”具呈。备籽种引伸、延“伸”新的生命,老“偤”归灭,“戌”土为“核”。人生与天地万物,无不遵循着这一循环往复的生存法则。这,就是我的十二时辰。”

    隶首在说,仓颉就在记。他一边听着隶首的发音,和每一个字的意思,一字一字重复着。最后,造出十二个字:“十二时辰的开始时间,巧合了你夜半观天象时。我已经造字记录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黄帝说:“你最后三个时辰比喻得好,谷到了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它老了的时候。老了就要死,和人一样入土为安,所以就‘老偤归灭,戌土为核’,重新回到土里再生。我想,十二个时辰按照子丑寅卯,十二个月也可以这样称呼。”

    隶首说:“是的,一样的推演程式。第一个月叫子月,因为祭祀月都是冬时,我的历时就把子月放在冬月。这一个月按照十二时序是其中的第十一月,从它开始,十二月是丑月,一月建寅,二月建卯。以此类推,岁也是这样计算,十二岁一个循环。”

    以太阳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月亮为“太阴”,以月亮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隶首创历是阴历定月,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至于闰年的计算,一年有时是十三个月,那是许多年以后的事。

    有史料可以查明,从黄帝至清末,中国历法有一百多种,但最先创历就是黄帝时代。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记时的天干地支中十二地支,与后来创造的十天干,为中国最先使用的记年法。当代易学家邵伟华认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概先发明十干,后发明十二支。”《考古中国》确认,是隶首先于颛顼帝发明了十二支,到了《颛顼历》发明十干,天干组合地支,才有了六十甲子一个循环。隶首记年,只是按照十二支一个循环。

    隶首在这里把十二个月的第一月,按照冬月十一月开始,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份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比如商朝是以今天历法中的十二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和隶首一样,以十一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则以每年十月为第一个月,还叫做正月。

    三个人忘情地投入到一种创造中。仓颉突然想起:“早饭还没吃呢,饿了。走,去食堂看看,有什么吃的。”

    三个人一边起身去食堂,仓颉一边问隶首:“按照你的计时,现在应该是什么时辰?”

    隶首说:“测算一下,此刻应当是辰时已过,到了巳时。”

    仓颉说:“岁辰,月辰,日辰好掌握,有些时辰能估计,有一些不好估计。比如辰时一般是日升起时,午时是日在正中,要是有一个计时器就好了。”

    “这个难,也不好刻木为符。”

    “嘿,我就是这么一说。”

    食堂的早饭其他人都吃完了,他们就找剩饭。陶罐里是菜汤,釜里是饭团子,仓颉说者有意,隶首也听者有心,他心不在焉拿起一个陶碗,去陶罐里舀了一汤勺菜汤。汤勺,是当时人的吃饭用具,是在木头片一端,刻出一个凹槽。汤勺凹槽太浅,挑一个饭团,饭团几次滚到地上。仓颉说:“这样吃饭太费劲。”去外面折了两根树枝来:“夹着吃,饭团就不会滚了。”

    这就是筷子的最早使用。

    当时人们吃饭所使用的餐具不是筷子,是木刀或骨刀,因为多以兽类食品为主食,烤的肉或者煮的肉,用刀切割了吃。随着五谷等许多能吃的食物不断增加,如吃稀饭,菜汤等,筷子的使用比刀具方便得多,人们就“折稊为匕”。“稊”是禾草,泛指草木的秸秆。“匕”,开始指的是刀,包括由刀而变化的汤勺。《野客丛书》:“食不与著而折稊。”世界上最早发现的餐具刀,是在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江淮东部龙庄出土42根骨箸,还有青海出土的骨箸,距今也都7000年。

    谁知道,隶首拿的是一个坏碗,碗上有一道缝。吃着吃着,碗里的汤就漏,淋了一手一身。仓颉说:“你想什么哪,怎么拿了一个坏碗?”

    他这才发现,放下碗,不停地甩着手。仓颉给他换碗,无意间说了一句:“不到一个时辰,一碗汤漏了一半。”

    隶首突然抓碗:“你刚才说,‘不到一个时辰一碗汤漏了一半’是吧?别动,让我看看。”

    他把仓颉手中的坏碗,拿在手中仔细的看,看着碗中的汤一滴一滴地滴在自己的手上。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计时了。”

    说完,饭也不吃,就跑去了陶窑。

    几天以后,隶首设计了一个陶壶。这种壶,大大的壶口,尖尖的底,不能平放在地面上。尖尖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洞,壶的内壁上刻划了一道一道刻度。他在壶里盛了一壶水,把壶悬挂在半空,水一滴一滴漏出壶外,壶里的刻度就标出了时辰。

    这就是悬壶滴漏,上古计时之法。《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中。壶,漏水之器。水入两壶,左为夜漏,右为昼漏。”还认为是:“赤松子首创。制陶壶盛水,下有滴漏,中插芦管标志刻度,使一日夜为十二刻尽。”

    《考古中国》考证,悬壶滴漏发明人不是赤松子,而是隶首。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后人又发明了沙漏,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也有学者考据,沙漏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史记》说:“黄帝迎日推策。”不是说黄帝发明了历法,而是他在隶首创历上有一种推动。或者是在发明了时辰以后,迎日推策就同现代人每一天看日历,以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时辰而已。

    风后立即以黄帝的名义,把十二个时辰传播到各个氏族。

    人类这个动物,和成千上万种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自己没有长牙利爪,靠的是自身不断进化的头脑智慧而统治一切生灵。古人类学家比较二十万年前人的头骨,和一万年前人的头骨,以及现在人的头骨,脑容量大小有明显的差别。地球上已经灭绝了的最庞大的恐龙,脑容量只有人的七十分之一,所以缺乏竞争能力,终于使得这个物种被灭绝。

    人类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思维、创造。研究和发现生活,以不断提高,而从蛮荒逐步走向文明。思维和创造到了最高境界,就是表达和记录。人的本性崇拜知识,崇拜一切发明创造。如果说仓颉造字,鬼神夜哭,表现的是人对于新生事物的崇拜现象。那么,十二个时辰的诞生,使用价值之大,使知识人类更崇拜得疯狂。氏族学习记忆,人们奔走相告,你见了我说:“我是在子时起来喂羊的,你什么时辰?”我见了他说:“辰时日升而起,我们伊耆家的去谷地里浇水。”

    去隶首家看悬壶时辰的人,络绎不绝。赤将子的窑前排起了长队,各人都想自己有一个漏壶计时。

    少昊清来涿鹿,给黄帝进贡,并请求黄帝去东夷巡游视察。知道了计时以后,崇拜不已:“时辰的发明,使人类从此不再黑暗中摸索着行走,是一个最伟大的进步,也是一种荣耀。”

    仓颉说:“你这话跟我说的一样,人开始睁开眼睛过日子。”

    少昊清向隶首要求:“请以黄帝大人的名义,给我九黎氏祖先,以十二时辰封神。”

    “封神?”

    “是啊。神圣的是祖先,神明的是十二时辰。”

    “哦,这可是对祖先最大的虔诚呀!请问,你们家族的祖先神是什么?”

    “鼠。鼠是神灵中最勤劳的,深挖洞广积粮,性能通灵,积谷防饥。民以食为天,我族奉之为神。”

    自己的创造被人崇拜,崇拜到与神灵共位,隶首也高兴:“你是第一个把十二时辰请求封神的氏族,就用第一个时辰‘子’时。”

    少昊清郑重其事去赤将子的陶窑,请他做了一个神牌。赤将子因为原来的女人从东夷回来,对少昊清就特别客气。一边谢着一边说:“釜山合符时,那种石头已经用尽,符契都是石头刻的。现在,我找到了那种石头,就给你做一块金牌吧。虽然不是你们那种真金,总比石刻的牌位好。”

    仓颉说:“我再给你们牌位上刻画神号。”

    就在赤将子做的金牌上,造了一个“子”和“鼠”。“子”是象形字,甲骨文中字形就像一粒种籽的萌芽。“鼠”也是一个象形字,仓颉在造它时,干脆就画了一只老鼠。

    东夷集团号称自己的祖先神为天下第一神,以后氏族祭祀时,巫师先把金牌端端正正供奉在石台或者土台上,也有的挂在墙上。口中祈祷词称呼为“子鼠”“子鼠先神”。这一形式,后世祭祖沿袭了几千年,叫祖先牌位。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商王朝这一个部族的人,认为自己是玄鸟的子孙后代。玄鸟这个动物是这个氏族的祖先,是商族的图腾。因此,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对动、植物的崇拜,还不如说是对祖先的崇拜,这样更准确些。

    少昊清也带回去了一个悬壶。

    仓颉说:“少昊清对祖先神的虔诚,提醒了我,这是对祖先最高的敬重。第一个时辰被他请去了,你快把第二个给我。捷足先登,要不,马上就会都被别人家请封了去。”

    隶首说:“我记得,你们苗氏家族的祖先神是牛,那一次在洞儿村有扈要杀,你死活不同意。第二个是‘丑’时,封给你们。”

    仓颉模仿少昊清,象形造了一个牛字,突出了牛的两只角。赤将子嶔在金牌上,他很有创意的叫氏族每一个人携带着,说:“让祖先神时刻保佑着我们。”

    许多氏族模仿他,在以后烧制的陶器上,开始刻画自己神祗的图像。1959年大溪文化出土一件墨色玉器,高不过6厘米,长圆形片状坠饰。中心琢刻出一个猴面的图案,上端穿有两孔,这显然是一件随身佩带的护身符。这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作品,以猴面作护身的神器。这表明当时猴这个动物已经被神化,是大溪人敬畏的神兽,是大溪人的保护神。

    有学者考据,猴,也就是大溪人的祖先神。

    隶首在给人十二时辰时,留下了‘辰’。他说:“辰时是日生之时,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轩辕氏才配得上。”

    因为轩辕氏族祖先神是龙,氏族祭祀时,就宣扬自己的始祖是“辰龙”,或者简称“龙神”。

    中央电视台《敖汉问祖》节目中,有专家明确表示,史前最为典型的原始现象,就是祖先崇拜。人们通过生活中崇拜的事物,化身为自己的先祖,比如九黎氏动物图腾是鼠,是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鼠这个动物的美好的东西,所以就崇拜它。联想到自己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活着的人,活着的子孙后代们,就应当以它们为榜样。这时候各个氏族所谓的祖先神,都是由动物图腾转化而来。

    不崇拜鬼神而崇拜祖先,传承人文精神,是一种民族美德。后世提倡的孝道,源此而来,一脉相传。

    中华民族说自己是龙的后代,是因为轩辕氏崇拜龙,以龙为氏族的图腾,为自己的祖先神,代代相传而来。在这十二个图腾里,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只有十一个,没有龙。龙虽然看不到,但根据其他十一个都是真实的动物,同样可以说明,龙在当时也是一个真实的动物。不幸因天灾,就像恐龙一样被灭绝而已。

    以后各个氏族祭祀的时候,都会很神圣地称自己的祖先神:“子鼠”、或者“丑牛”、“辰龙”。那些图腾相同,没有得到时辰给祖先命名的氏族,逐步也同用这一命名。封神之举后世多模仿,比如死后封王,封号等,都来源于十二时辰封神。至于哪一个年辰出生的人,属相于哪一个年辰的祖先神,这叫十二生肖,那是多少年以后慢慢演变而来的。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后世对于十二生肖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星宿说,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岁星说,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外来说,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图腾说,民族学者刘尧汉认为,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

    “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考古中国》再现这一史实,十二生肖的来源,是根据当时人对动物图腾,而产生的祖先神崇拜。这是黄帝时代的宗教崇拜,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有人奇怪十二个时辰相对应的动物里,为什么没有猫?有专家考证,猫这个动物不是中国的古老动物,它原产于埃及,是多少年以后才传到中国来的。所以在当时,新石器时代还没有猫,也就不可能成为氏族的祖先神,也就不在以后的十二生肖之列。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的“猫”字,是《诗经?韩奕》:“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如果说这就是指现在的猫,那也是外土传过来的。

    十二个时辰封神,掀起了各个氏族狂热的崇拜,孩子们多以此取名。这个现象,一直延续了几千年。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到北京宣武门外达仁堂买中药,煎药时发现一味药材“龙骨”。这些带有文字的兽骨,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和自己的老友,《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颚一起研究考证,发现所谓“龙骨”上面所刻的符号,是中国最早期的文字,即甲骨文。1931年,《华北日报》报道了这个新闻。其中,在一些兽骨上,刻有“公丑家”“木亥一人”等字样。显然,这些人是取用了十二时辰为名。

    甚至王者也以此为荣,商朝二十九个王,基本上都以干支取名,如外丙,帝乙等。

    这,还引发了中国古代史上,一场著名的兴隆洼图腾之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