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嫡女重生:相公,请多指教 > 君身似芝兰玉树,一笑盈梨清桃暖。
    莞清在昭严寺敬了香,祖母正与主持静严法师说着话,莞清悄悄听了一耳朵说是正安排禅院呢!莞清拜了拜佛起了身对着祖母说出去逛逛,又向主持行了礼才出了大殿。

    昭严寺是流芳百世的名寺,上到圣上太后下至平民百姓都常来这敬香,这里的香火十分旺盛,许愿还愿的、求签拜佛的人是络绎不绝,但对莞清来说还是这的斋菜最好吃。

    温莞清这会正向着后院的临菡池走去,那里的荷花开得十分好,连罕见的并蒂莲都开过,虽已至秋看不上荷花了,倒正是因为看不上荷花那里才分外的清静。莞清看着这层层远山,秋日飘零的黄叶倒是觉得这样的生活十分闲静,若自己有天真是嫁不出去了,也就在这里出家做个尼姑好了。

    莞清轻轻闭上眼睛,睫毛微微的抖动,她深深吸了口气。一旁的熙熙说道

    “还是这山上的空气好,就是不好玩。”

    莞清一听这话倒是笑着说道

    “佛家的地方,哪里能用好玩来形容。”

    熙熙看着她道:“就是觉得不热闹。”

    莞清倚在一旁的石柱上看着这一潭秋水道

    “你若是想热闹去前殿就是了,求上一签看看什么时候嫁人,嫁的什么人。”

    熙熙一听这话倒是拉着莞清的胳膊说道

    “小姐,您还没嫁人呢!就算您嫁了人,熙熙也是陪嫁丫头,哪都不走就陪着小姐。”

    莞清笑了笑道:“好了,又忙着给我表忠心呢?”

    熙熙笑嘻嘻地看着她,两人索性就坐在临菡池旁聊着天打闹起来了,话还没说多久,远处倒是走来了一位夫人,后面还跟着两个丫头。莞清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夫人穿的虽然朴素但仪表、举止很是端庄,那不是端出来的架子,就是她这个国公府的小姐都自愧不如,莞清想了想今天还真是心想事成,还真是一睹芳容了。

    那夫人看着莞清坐在临菡池边倒是十分好奇,对着她笑了笑问道

    “姑娘,这荷花早都开尽,你坐在这干嘛?”

    莞清坐在那也没动,熙熙倒是忙站了起来,莞清笑了笑看懂

    “躲清静呗!”

    夫人也来了兴趣坐在了她身旁,问道

    “你这样大的年纪,不忙着玩去,躲什么清静。”

    莞清看着她道:“公主,那您呢?”

    夫人笑着看着她道:“你怎么知道我是谁的?”

    莞清淡淡答道:“只看您耳上那对儿金阁楼耳坠便知晓了,可比常见的金阁楼的耳坠小了不少,这样细致、繁杂的雕工坊间可是找不到的,必是出自宫中。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夫人用的起的,就算是用得起也用不得的。”

    夫人倒十分开心说道:“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气质不凡,一看便知呢!”

    站在一旁的熙熙听了这话就笑了出来,莞清也想笑不过还是得绷住,毕竟跟前是公主,万不能失了分寸。

    夫人歪着头看着她道

    “你这姑娘有意思的很,哪家的?”

    莞清看着她还没说话,夫人倒是点着头继续道

    “小姑娘气质也很不凡嘛!”

    莞清倒是开始觉得这位公主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不按套路出牌,莞清淡淡答道

    “姓温,名莞清。莞尔一笑的莞,清白如水的清。”

    哪知道温莞清话音刚落,夫人看着她有些兴奋的问道

    “衡国公府的?”

    莞清点了点头,夫人皱了皱眉头说道

    “你这姑娘和传闻的温六小姐一点都不一样嘛!我看很有趣,看来传闻到底是传闻,很是失真啊!不过长得倒确实是好看,有灵气。”

    莞清看着临菡池里偶尔游过去的几尾锦鲤笑着道

    “传闻左不过说我骄横跋扈、仗势欺人吧!”

    “那你是吗?”

    莞清没想到她问得这么直接,可做过的荒唐事自然是不能否认的,莞清笑了笑道:“也算是个骄横跋扈之人吧!有时候骄横跋扈也未免不是件好事情。”

    “怎么说?”

    莞清淡然一笑,望着夫人,良久才说道

    “所谓人善被人欺嘛!心软几寸,这副外壳可不就得硬几寸。”

    “那你先下怎么在这躲清静了?这可不是传闻中的你啊!”

    莞清看着水里的锦鲤,轻笑了一声

    “前些天掉了回池子,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有些事就看开了。”

    夫人听的一笑,道

    “你才多大啊!怎么跟这寺里的师父一般句句是道、字字皆释啊!”

    “我本无意起波澜,偏生公门是非家。可不得想开点,我现在是能躲便就躲了,再不然我那名声就更不好听了,以后怕是要嫁不出去了。”

    夫人看着她道:“可传闻里也有些不一样的,就有人说你年少轻狂、敢爱敢恨。”

    莞清一听却笑出了声,望着公主说道

    “这人倒是见解独特,我做的荒唐事好像不少啊!”

    夫人也笑着说道:“是吧!我原先以为他也就是敷衍两句,可今日一见想必这人对你很是了解,说的很准。”

    莞清一听这话倒来了兴趣问道

    “听公主的口气,您是认识咯?”

    夫人笑着握住她的手,说道

    “你应当也认识……”

    哪知道话还没说完,两人身后传来了一身不急不缓的声音

    “夫人。”

    哪知道公主一转头也不动,就笑嘻嘻的看着来人,莞清也扭过头来,只见这人穿这身锈红色的袍子,唇上蓄着胡子,很是无奈的看着公主。想必这就是祖母口中那个出则舌战群儒,入则安邦定国的刘翊刘大人,确实很有一番风骨。

    让莞清没想到的倒是刘翊身后的两个人,一个是刚刚帮自己捡画的男子,另一个居然是自己的大哥。莞清还奇怪着大哥不是在元州做官嘛!这倒是怎么一回事,怕是连祖母都不知道吧!

    刘翊歪着头笑了笑,很是无奈的伸出了手,低声说道

    “山里湿气重,你就这么坐地下?不顾着小的了?”

    公主握住他的手站了起来笑着看着他道

    “和良攸他小妹聊天聊得高兴呢!再说了又不是第一胎了。”

    说罢摸了摸肚子站了起来,又伸出手道

    “莞清,你也快起来吧!”

    站在刘翊身后的温良攸本想上前将妹妹扶了起来,哪知道刘翊看了他一眼,示意让他不要管。莞清拉着公主的手站了起来抖了抖身上藏青色的披风,才向刘翊行礼。

    “小女莞清见过刘大人。”

    刘翊看着莞清说道:“刚刚听说你祖母也来了,正想去拜会老夫人,没想到你与我夫人倒是聊得投缘。”

    莞清笑了笑没说话,公主倒是握着刘翊的手说道

    “我看莞清就很有意思,很我脾气相对的很。”

    刘翊看着自家夫人低声说道

    “再相投也不能坐在地下,回头再伤了身体。”

    公主低着头小声说道:“知道了,凶什么凶?”

    刘翊倒是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我哪里凶了吗?好了好了,回头再说,时候也不早了,我让师父安排了素斋,去请温老夫人,待会你若有话和温家姑娘慢慢聊也不迟。”说罢刘翊又看向温莞清笑着道

    “温家姑娘,随我们一起走吧!想必你也是许久不见你大哥了吧!”

    莞清点了点头便向着大哥那走去,看着温良攸喊了句

    “大哥。”

    温良攸点了点头问道:“你怎么在这?不是和祖母一起来的吗?”

    “是,祖母在前殿和主持说话,我就出来逛一逛。”

    温良攸点了点头就没说话了,她这个大哥一向是话少,又是个外冷内热的人,莞清与他虽是一母同胞,却总觉得不如和五哥在一起亲近。没自尽的时候,常常与大哥吵架,吵得最凶的便是祖母去世的那一次,以至于后来都再无来往,只当是断了这份血亲,可真当自己落了难,温良攸还总是托人来帮忙。

    莞清如今再见温良攸心里倒很是愧疚,是自己太不懂事了……想到这眼眶就有些微红,两人就都不说话了。

    后院里傍着山十分安宁,莞清踩在落叶之上,偶有轻微的断裂声,她缓缓抬起头看着走在前面的刘翊与公主,公主牵着他的手,也不知道同他说些什么,刘翊也不回嘴,只笑着看着公主,偶尔给个肯定的目光或是点点头。莞清这才明白,那样的眼神,不需言语都能让人知道他心疼她,

    原来置身事外方才能把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看的如此透彻,原先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如今都一目了然,其实是再简单不过了,一叶障目,你说多可笑。

    静了半晌倒是又听得那不徐不疾的声音从温良攸的身旁传来

    “你掉的那幅画,画的很不错,是唐斋的唐师傅画的吧?”

    莞清淡淡答了句

    “是。”

    “在下也略通些丹青之艺,总也找不到唐师傅的影子,若是哪日得空了当去温家讨教讨教。”

    莞清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接是不接,温良攸倒是开了口

    “少阁老的丹青还需要去找唐师傅讨教?”

    莞清一听这话猛地抬起头悄悄望了过去,才将这张脸同记忆里的少阁老对上了号,少阁老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也向着她望了过来,对着莞清微微一笑,莞清急忙转过了头,像是个偷了糖的孩子一般见不得人。

    可脑子里却还是少阁老刚才的那个笑容,原来他笑起来右嘴角下有一方梨涡。明明只看了一眼,为什么记得这样深刻,莞清倒开始奇怪自己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温莞清还是说服了自己,觉着见着长得好看的郎君,记得深刻是自然的。温莞清缓缓地走着听见头上的树叶沙沙作响,秋日正午的阳光慵懒的斜照进这层层树叶之中,莞清突然想起了四九城里说颜令殊的那句

    “君身似芝兰玉树,一笑盈梨清桃暖。”

    透彻的很又清明的很,一双桃花眼与那微微绽放的梨涡又好看的很。一眼望去总觉得他的一切都是正正好好,让人觉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