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 极品农庄 > 第四百五十四章 作死的农大学生

至于那群人要求的第二条,那更扯淡了,农场附近修的那些个试验小楼,那是什么概念,牌匾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科院的研究项目,只要不是盲都应该能看的懂那面的几个鎏金大字的。

也不是夏青石逼滴自己家乡的学校不好,在全国农业系统院校里面,三晋农大是个屁,垃圾学校而已,他们所为的专家学者教授在全国来说都不入流,以至于当初选拔参与这个研究项目的时候,教育部和科院都没有向三晋农大发出邀请,三晋农大他们这个学校的最顶级教授学者甚至连知道的资格都没有,再说了那里可是国安局严密防守的地盘,自己也不过是装逼配合一下,虽然现在人家的人还没有来,可一旦来了,自己这个小地主也是只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自己对人家来说是个屁了。

要说尊重知识,能够被选入这项夏家村科研计划的人,那些才是真正的华夏农业领域的精英坚力量,甚至于还有自己导师的同事和老师,人家什么级别?这群三晋农大的土包子还想跟那群院士专家学者?自己想想也是醉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当然估计他们也是不知者无罪,或许在他们看来,自己这里也是走了政策的狗屎运宏利罢了,暴发户在三晋太多真的不稀,毕竟学生们的智商也是那么回事,刚走出校门,脑容量有限,受人一蛊惑也都疯狂了,在他们看来,科院那是什么概念,会来这破逼地方搞科研?纯粹是装逼说梦话,之所以夏家村的人不愿意让他们搬入那里面去是还想着引入其他农大的专家教授,同样是大学的科研型人才,他们三晋农大怎么差了?为什么其他农大的人能进去,他们进不去?这里面真正碎心学问的一群教授博士硕士心里肯定不平衡,自然也是有了第二条要求。

至于第三条要求,其实这个夏青石是赞同的,毕竟要想留住人才,不让人家落得实惠,那是撇逼了,迟早人才要走光的,但这个要求他们提的有点早了,也或许是有心人在里面使坏了,毕竟有舍有得,你得先有让我们觉得留你的价值对吧?

哪里像现在,夏青石请他们来,也是做个样子,自己有造化神泉,哪怕是用纯农民照样种出好菜,都卖了大半年了都,有没有他们都一个样,对吧?

而他们的用处也不是说没有,农业基础研究极为的广泛,品种改良,土壤的改良,农作物的抗药性,抗旱性,以及量产丰产研究,很多的科研方向,哪怕他们在其一个项目获得突破,自己也都有了给拨款继续扶持的道理,可惜他们才来多久,一个月不到,才二十多天,有了这么多要求,也难怪小伙伴们一提起他们都是一脸的鄙夷和不屑,的确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真的给自己当回事了。

大哥夏忠奎还能怎么着?每天只能尽量稳住,跟他们讲道理,当然在一些小范围继续跟自己的老婆沟通进行一些让步,譬如增加一些科研奖金项目,还有多拨一笔款购置一些科研设备,仅此而已,至于那三个要求,仅凭他的权限真的一个也答应不了。

当然是夏青石此时也无法答应,夏氏摊子大了去了,要都是他们这样搞,自己支持纵容一回,得,第二天谁都不用干活班了,都去大楼跟前搞静坐要求高福利高待遇去吧,估计大嫂许红艳第一个不干了,扭屁股回娘家了,而且第一次回娘家不是跟大哥吵架被气回去的,却是被自己这个败家子小叔子给挤兑回去的,传出去,自己这人真的丢到姥姥家了。

其实严格说起来,蓝风农场作为一个地方性民营企业,对于科研人才的重视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放在整个三晋同类农业企业,那是绝对找不到第二家了。

先是试验楼,在蓝风农场大楼附近盖了五栋三四层的小楼,三栋是实验楼,里面的设备都是照三晋农大里面的一些高端设备买的,还有两栋是宿舍楼,无论专家学者博士硕士本科生都是一人一个单间家电齐全,其专家学者教授和博士还配备了客厅和单独的厨房,把家属接过来住也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将近二十亩示范田,育苗基地可以供他们搞科研试种研究,胡大海还专门弄了个专家食堂,天天肉食飘香,工地的伙食强多了,大哥说都是按照一二的标准开的伙食,所有的一切这些待遇,真的给外人看来已经挑不出毛病了,但这群人还是不满足,夏青石都有些恨自己为什么要那么仁慈了,或许恶这群狗日的几天,他们会老实多了,也是打着这种量他们一段时间的算盘,夏青石取消了去蓝风农场大楼视察的算盘,直接让人开车把自己送回家了。

“山娃,山娃不好了,出事了你赶紧去看看!”一回到家,母亲陈爱莲一脸忧心忡忡的跑了过来一把鼻子一把泪哭的够呛,一瞬间把所有人都吓坏了。

本书来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