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黛玉不欠谁 > 第57章 除名

这话问出来,史鼐夫人自是吓得不轻,宝钗也是心都灰了。她自荐伴读,尽心钻营这二年多,如今临要进宫了,却不知这事怎么又传到琚郡王耳朵里头。湘云只怕进王府是不能了,可得怎生为自己想个退路才好。

史鼐夫人和宝钗自是吓得不轻,湘云虽然有时候嘴太快些,但也是个伶俐的。听了这话,湘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因而正色回道:“是诶哥哥,什么爱哥哥不爱哥哥的?我和诶哥哥打小一块长大,自幼便是这样称呼的,且大了之后,我和诶哥哥也不怎么来往了。”

湘云是当真吐字不清,“二哥哥”三子总是说不好。如今见了琚郡王府的太监问来,辛辛苦苦的咬字,不过也只说成“诶哥哥”,却还是没说清楚。

两个太监和两个嬷嬷听了,点点头,人无完人,咬字不清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吴嬷嬷又站出来说:“便是兄弟姐妹幼时亲近些没有什么,若是当真大了之后也知道避嫌,也没什么了。云姑娘可曾记得这句话?‘爱哥哥,你且宽心,有什么事,左右短不了你和老祖宗的。’” 这吴嬷嬷原有些模仿人说话的本事,虽然年纪极大了,怕外面的人听见,又没像当日湘云那样扯着嗓子喊将出来,竟也将湘云的语气学得极像。

史鼐夫人、宝钗、湘云听了这句话,都是吓了一跳。史鼐夫人又喝问湘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湘云不敢隐瞒,自将荣国府赏花那日的事一一道来,只瞒过增扇套一节不提。末了,又摆手说:“我不过和诶哥哥说了几句话,便出来了。两位嬷嬷时刻跟着我,嬷嬷可以为我作证,我并未离开多大会子。”

史鼐夫人又问宝钗是否跟着湘云,湘云之言是否属实。宝钗也是点头说荣国府赏花那日,自己一直跟着湘云,湘云之言属实。

周、吴二位嬷嬷也知晓这倒是真的,因这次有国孝在身,选定的秀女要在家养二年多才入宫,身边的教养嬷嬷自然跟得紧些。那两个教养嬷嬷和宫里的来的太监也知这是实话,因而并不怀疑。

于是那高个太监接着又问:“那云姑娘在指婚之后,还给荣国府二老爷家衔玉而诞的公子做针线活又是怎么说?也有堂堂王妃给一个五品官儿的儿子做针线的?也不看那五品官儿的儿子是否消受得起!”

史鼐夫人听了这话,也是面上一红,吓得身子微微一颤,狠狠的盯了湘云一眼。湘云时常去荣国府顽她是知晓的,也是劝过也是说过,只湘云总觉婶子拘着自己狠了,不如荣国府自在,每每回史府,总是嘱咐宝玉求了贾母使人来接她。贾母乃是史鼐嫡亲的姑姑,又是长辈,史鼐夫人不好拒绝,又怕被人说嘴说她苛待大哥的遗孤,少不得依了贾母,谁知今日闯下这样的祸来。

湘云听了这话,心中疑惑得很,又瞪了一眼琚郡王府两个太监身后的袭人,料定袭人出卖自己,这事也混赖不得。因而只得认道:“幼时学做针线的时候,做了一件二件四处送去,也是有的。只送到谁手头,我自己也不记得了。”

那高个太监听了,才对身后的袭人说:“花姑娘,你来说吧。”

那袭人自被强自落胎,又远远的发卖出去,不知怎么二月前又被琚郡王府的人寻来,前儿才将将进京,今日就被带到史鼐府上了。经历落胎发卖之事,她早怕得狠了,不敢撒谎,因而原原本本的将实话道来:从贾宝玉不穿外头针线上的人做的衣物开始,直到自己做不过来,求了湘云做活计,湘云为宝玉做过扇套、纳过鞋底、打过络子,也有湘云选定王妃之前做的,也有指了王妃之后做的。

听到这里,史鼐夫人已经面如土色了。

那高个太监又尖声说:“什么衔玉而诞的公子这样尊贵?一个五品小官儿的儿子也敢用侯府千金做的针线,他也不怕折寿?听闻那贾公子最是怜香惜玉,怎么又忍心让侯府千金为他做活计么?花姑娘,你莫不是在骗人吧?”

袭人听了,忙又磕了一个头说:“奴婢不敢撒谎,因二爷的活计我实在做不过来,求了云姑娘做,又骗了二爷说是外头女孩子做的。二爷当了真,便用了。若是二爷知晓云姑娘那样累,只怕也不忍的。”

听到这里,史鼐夫人自然是觉得天旋地转,琚郡王府的两个太监和湘云身边的两个教养嬷嬷却是轻笑出声。那矮个太监先时一直不说话,此刻却尖声说:“史侯夫人也听听,一个荣国府的奴婢也敢指使府上的千金做活计,这叫保龄侯府颜面何存?难道贵府的千金小姐是这样给人作贱的不成?这话要是传出去,只怕阖府的姑娘都要被误会乃是自轻自贱之人了。”

史鼐夫人忙上前告罪说:“原是我没管教好湘云,只两位嬷嬷极是尽责,在两位嬷嬷的教导下,湘云亦是进展极快。假以时日,湘云必是能都改了的。”

那矮个太监听了,扑哧一笑说:“史侯夫人这话说得,史姑娘改好改坏与我们何干?难道这样自轻自贱的女子,还配进我们王府不曾?史侯夫人莫要忘了,这云姑娘见了这等勾引主子的狐媚奴才,托口就叫‘袭人姐姐’。啧啧,真真物以类聚,只怕史姑娘也和这花姑娘是一般人呢。也就是我们王爷仁慈,没有宣扬出去,否则只怕两座侯府都要受累。事情已经分辨清楚,怎么了局,还请史侯夫妇自去办。只肖这等女子莫要污了我们王爷的族谱就行。”

说完,漫说琚郡王府来的两个太监叫上门口守着的两个太监一同告辞,连周嬷嬷和吴嬷嬷也没有留在保龄侯府。

这边分辩清楚,那边已经有一个太监去向和琚郡王长史说了这边的情况。长史听了,站起身来,倒极规矩的向史鼐行了礼,才将这头问清的情况告知史鼐。史鼐听了,气得面色发青,送了琚郡王府来的一行人出府,又回身来问史鼐夫人。

史鼐夫人也是唉声叹气,屏退下人,将方才情形一一道来:吴嬷嬷怎么在荣国府荣庆堂外头听见湘云大叫爱哥哥,后又如何见了宝玉从荣庆堂出来,一溜烟的跑了。于是琚郡王府才查将起来,谁知湘云做过那许多不自重的事。漫说嫁入王府,便是普通官宦人家,知晓了湘云的所作所为,谁还敢来求娶?史家两座侯府的女儿只怕都要受连累。

史鼐听了,也是气得什么似的,怒道:“我竟不知作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个讨命的丫头。如今可怎么办好?便是琚郡王不过是个最不起眼的王爷,到底是皇室子弟,湘云的事他们不知道就罢了,如今已经知晓,断不能送湘云入王府了。否则,湘云所作所为当真宣扬出来,咱们清云必受连累。”

史鼐夫人叹道:“还有什么办法,如今唯有求了老爷,怎生像个法子,不动声色的将湘云的名字除了王府名碟。”

史鼐沉吟半日道:“只怕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亲去了钦天监求人批了湘云和琚郡王八字不合的批语,带着批语亲求了定安帝:为了琚郡王将来一帆风顺,自请准许湘云不入宫。

那头史鼐夫人也送了重礼去求了南安太妃,南安太妃寻了霍皇后,霍皇后想着琚郡王不过一个向无实权的普通郡王,娶亲不娶亲的,也不碍着什么,便也允了。又敲打了史鼐夫人,记得欠自己一个人情。史鼐夫人自然心中有数。

如此,虽然皇家和史家都不算背信弃义,责任便要落在钦天监头上,怎么早些时候没有算清琚郡王和史氏女二人命格不合?史家将此事办妥,到底又欠了钦天监一份人情,却是后话。

又说湘云临过大礼时候被逼自请退婚,算来也是被贾宝玉连累。史鼐夫妻因此也暗恨荣国府,渐渐和荣国府离了心。

作者有话要说:  实在不知道怎么将已经选定的王妃除名,都是编的,大家将就看吧。

关于上一章的评论:1、谁王熙凤父亲:首先,前八十回并没有定论,也没交代过王子腾是凤姐的叔叔。第六回说凤姐的父亲是王夫人的大兄,王子腾也是王夫人的哥哥。当然,王夫人也有可能有两个哥哥。这么推论的话,王熙凤父亲作为大哥没有袭爵,只能是因为王熙凤的父亲已经死了。

但是在王熙凤说咱们家地缝子扫一扫那一回,王熙凤又对贾琏说:把太太和我的嫁妆拿来看一看,哪里配不上。证明王熙凤的嫁妆是可以和王夫人比肩的,如果王熙凤是史湘云一样的孤女,我觉得不太可能有那么多嫁妆。所以这里可以合理推断王熙凤是王子腾的女儿。

还有贾赦要讨鸳鸯那一回,鸳鸯对袭人、平儿等人说:我们当初一起长大的十几个人,死的死散的散。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鬟,但是和贾府的丫鬟一起长大,说明王熙凤是从小长在京城的。侧面印证王熙凤的父亲不太可能是在金陵的某个王家族人,不然王熙凤不可能从小和贾琏混到大。

我觉得这种前八十回没有直接证据的猜测,就看大家取信哪一种吧,各有各的道理,但是谈不上对错。

2、贾宝玉是否伪君子:原著偷看西厢记那一回,宝玉惹黛玉生气,宝玉赔礼说: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先不说宝玉对女孩子们的态度,光说他平时那么看不起国贼禄蠹,怎么慌乱起来口不择言的时候又说明儿黛玉做一品夫人?我觉得人着急的时候最容易说真话,贾宝玉平时看不起读书人是因为他自己读不好,求不得,但是他内心其实是羡慕高官厚禄的。这里至少证明其心口不一。

至于宝玉对女孩们的态度,我觉得不能要求他救,救人确实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但是求他别撩。黛玉就不说了,是女主,如果不撩就没得写了。那么金钏呢?

感谢:苏悠悠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7-04-02 23:17:53 谢谢投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