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贴身太监忙不迭给他抚胸捶背顺气……
好半天李世民才算缓过那口气来,手指着尉迟敬德,一脸地苦笑,“敬德,朕说你什么好呢?啊?”
李孝恭、李道宗、李靖和李勣等人也是憋着一股暗笑,若不是因为李世民刚才被茶水呛着,他们不笑得捂肚子才怪呢!
自那以后的几天里,李世民一直是耿耿于怀,直到长孙皇后温声开导,才让李世民转过弯来。
长孙皇后不愧是大唐的贤德的后妃,也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后,她听着李世民对洛雪和李道宗、李孝恭、李靖等人的抱怨之后,便笑道,“二哥,你能得此洛雪这一福娃,当可喜可贺啊!
一个能说出惊天地泣鬼神之语,能贡献出稀世珍宝金银珠的神奇之娃,而且还能让这些人为之说话,那岂不是陛下之福,我朝百姓之福?
二哥,薛恒虽然是八里村的小老百姓,可是长乐县主那句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妾身最近常读些诗书,觉着圣人说得很好,若想安天下,必要从小事做起才是。”
“那打都打了,观音婢啊,咱们如何处置?李佑做事再不对,那也是皇子,难道就为了一个小百姓而处置了他?”李世民此时犯了糊涂,脑子转不弯来了。
长孙皇后笑而不答,只是吩咐侍女,“来呀,给陛下敬香茶。”开玩笑,如何处置李佑,长孙皇后可不想ca手,毕竟不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说多说少了都不合适。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不答话,也知道她所想所虑,也就没再询问。而是吃着茶,与长孙皇后聊起了夫妻嗑……
关于处不处置燕王李佑这件事,李世民不说,众大臣们谁也不提,毕竟为了一个小小的薛恒而得罪了陛下,这是犯不上的事儿。
不过还得说长孙皇后有心,她见李世民对薛恒不闻不问,便吩咐内侍小太监,“你带着两个人去好生照顾那个从八里村来的厨师,定要尽心尽意地侍候好他,用最好的创伤药,请太医院的大夫去诊治。”
内侍小太监一听,我的那个佛啊,这个薛恒是什么人啊?竟敢劳皇后娘娘亲自过问?看来自己刻的尽心侍候着,不说能得到奖赏吧,也别受了累……
就这样,薛恒才得以在皇宫养伤,而且待遇那都是特高级别的!
可是,现在,李世民听闻长孙无忌所奏,那长乐县主要进宫接薛恒,心里还真莫名地一紧,就感觉后背有些冒凉风,难道自己也有些怕了那小村姑?
李世民当然不会怕洛雪,而是他有些心虚罢了。薛恒虽然是布衣百姓,可人家是奉了长乐县主之命来给自己做美食的,而且还是他手底下这一帮弟兄们给他带回来的。
可是这一顿饭刚吃完,自己的儿子李佑找事儿,就借口把人家给打伤了,若不是太子李承乾身边的那个侍女发现的早,报信及时,薛恒的小命就没了。
按理说,自己应该给那个薛恒一个说法,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自己的子民,无缘无故地被皇子给打了,不能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不是?
可是李世民是有私心的,李佑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是皇子,为了一个布衣百姓而责罚他,这不仅有损自己的颜面,也会被世人笑柄。所以李世民觉着这点小事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儿。
但是,洛雪亲自来皇宫接人,而且还特意让长孙无忌代为转奏,这是不是说,她想间接地给他这个皇帝送了一个信儿呢?
我长乐县主来接人了,陛下你看着办!
就在李世民纠结不已的时候,袁天罡奉召急匆匆地赶了来,“臣奉旨进宫见过陛下。”
李世民一摆手,命人看座,待袁天罡谢恩坐下之后,他才思虑地道,“袁先生,朕有一事请教,万望告知。”
袁天罡心意领会,便从容地站起身躬身施礼,“臣不敢,陛下有事请讲。”
“袁先生,朕听辅机言道李靖府上有一神秘之客,长乐县主惩治为拐叔,不知道袁先生可知其来历?”
袁天罡连连点头,“臣略知一二。”
“哦?”李世民一听来了精神,忙催促道,“不知此人有何来历?请先生不吝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