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见鬼》是我上学期看的恐怖片,是2008上映的恐怖片,2002年中国香港同名恐怖电影改编。
感觉挺难得的,国外改编中国,看起来其实还好,不血腥,开始也不怎么恐怖。
不过还是中国的比较好看,李心洁主演的。
————————
影评一:《见鬼》:知道的越多,恐惧就越多
提示: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号称香港鬼片巅峰之作的《见鬼》,今天我才第一次看。确实感觉不错,还顺便胡思乱想了一阵。
汶是个失明的年轻女子,她接受了□□移植后重现光明,然而她却同时看见了魔鬼。
汶自幼失明,她对视觉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就像不懂一种语言一样,她无法理解她眼前看到的东西,不能辨识物体。一个剃须刀,她看到,但不知道是什么,必须用手去摸才能知道。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理解的真实存在的世界和子虚乌有的鬼魂,对她来说都同样真实。
个体确认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否,主要的媒介就是眼睛,视觉获取的信息占了我们感官获取信息总量的80%。
对于一个失明者,她只有20%的感官可以起作用,当她复明的时候,另外80%的信息迎面而来,让人不知所措。
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汶看到鬼,在镜子中竟然看到另一个人的脸,她到底该相信什么?
人永远无法眼观六路,你看到眼前的东西,就必然不能注意身后的东西。
很多人都感受到过这种不安,我的最近一次是在刚才打cs的时候,一个人无法照看到自己四周的危险。
在《见鬼》中,汶看到神秘的鬼影,她紧张的东张西望,愈来愈迅速的扭过头去看背后发生了什么,但是不论有多快,总是有另一半的世界无法看到,作为传统中国传说中的鬼魂,它们具有瞬时移动的能力,会忽然从某些不注意的角落冒出来,于是你永远也不能知道它们是否存在。
而当觉察到身后仿佛有鬼的时候,像在电梯中的桥段,汶噤若寒蝉,不敢回头,不敢动,唯恐视觉会验证了那个鬼魂的存在。
人类的一切恐惧源于无知,面对一种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人类会表现出极大的不安,这也是恐怖片所频繁利用的。
当你知道存在着的一些隐秘地带,但你又无法知道那里隐藏着什么,或者现象太反常,你根本无法解释眼前发生的是什么,你会表现出一种强迫症般的好奇心,然而又惧怕那未知的事物,这就和我们看恐怖片悬疑片时的心情差不多。
黑暗恐惧是人类中普遍具有的一种恐惧感,在我小时候,总觉得黑暗的厕所中藏着某个魔鬼。幽闭恐惧也是一种普遍的恐惧,独自在一个房间的时候,没有人照看你身后的空间,也无处躲避那些想像中近在咫尺的危险。
我想这可能来源于人类的童年遗传下来的一种潜意识,对无边的黑暗密林中猛兽的恐惧。
人类想避免这种无知的恐惧,人类希望对身边的一切了如指掌,弄清前因后果,于是他们去探索更多的知识。芝诺提出,人的知识范围像一个圆,你知道的东西越多,与这个圆相切的未知就越多。同样,你所能知道的东西越多,潜在的恐惧就越多。
恐惧不只属于远古的巫术和中世纪阴暗的坟茔,在《午夜凶铃》中,电话、录像带和电视成了新的恐怖载体,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情节令很多人一段时间中不敢看电视。
现代信息科技让人更有安全感了么?在信息如此畅通的今日,我们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然而却发现不能辨别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或许我们知道的整个世界,都是幻影,鬼却有可能把电话直接打到你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