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回头,疑惑的看着霍真。
霍真笑着拉过这新安西王的手,将人交给他:“你们先回去,父王在这里陪这些宗族和重臣们再喝几杯。”
他回去后才知道:摩羯寺回来的人根本不愿换下女装,竟每日必使用胭脂花粉,精心梳妆打扮自己,各种劝说和说理,统统没用,一旦态度强硬些,竟以死相逼霍真。
这个比她还厉害上几分!
他觉得此事实在严重,毛骨悚然,赶紧去找霍真:“父王,昭柔一直不知实情,现今还顶替着昭智,会不会也那样了?”
“现在没办法,父王正尽力医治昭智。昭柔天天与一帮大臣打交道,睿敏聪智,谁也不会怀疑她。戳破了真相,父王怕她不自然,反而会露出破绽。等昭柔到了及笄,父王马上操办你俩的婚事,以后你好好指点她就是了。”
他心中惴惴,可霍真坚持,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好辞别了她,到东线领军作战。
安西府名义上高举“奉旨卫国”,实际上一兵一卒也没派到大魏,而是在他带领下,缓缓往东面推进,趁机扩大地盘。
永和帝气急败坏,几次来快旨催促,谁知新安西王霍昭智根本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而是无赖透骨,让一批钦差大臣无可奈何。
直到那年的冬天,安西王霍昭智突然改变了态度,下令马璘带精兵五千支援大魏,并飞速调了一批粮食运送到近乎断粮的上京。
三皇子李玄在永和末年开春死在了黄河边上。
怀恩的叛军势不可挡。永和帝在唯一嫡子李玄亲自率军出征前,前往太庙,令人占卦。龟卦竟散成碎片。
永和帝大惊,劝说李玄换人。
可李玄流泪而言:“天下事已是如此。身为皇子,岂能置自身安危于社稷之上。”
永和帝也深知只有李恒亲自出征,才能鼓动士气。更重要的是,陈家才有可能倾力相助,最终只得同意李玄出征。
可李玄到了北部,不知为何,悄悄离开对抗怀恩的各地兵马联合大本营,到了黄河边。结果这永和帝的唯一嫡子在来历不明的袭击中,死在了那里。
那些认为永和帝对李玄不赏识的人统统是瞎了眼,这曾经与永和帝成功的唱了多年的“双簧”,对付陈家的三皇子的死,给了永和帝最沉重的打击。
可李玄到黄河边的消息是怎样走漏的,永和帝调查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永和帝怀疑是安西府杀了李玄,但没有真凭实据。
按那时情况推算,已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玄被除去,北方的联合军队一乱,上京将无力抵抗怀恩的进攻。永和帝被杀或被俘或逃走,安西府都可借机光明正大起兵,攻占上京,改朝换代。
李玄之死,他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在东线带领安西军缓缓向东推进的他接到了锦兰发出的密信,突然通知,霍真将她送给了李玄,被传旨的崔承恩带离了安西府。
他大吃一惊,马上令在兰州的柳景灏截人。
他起先还不大信,为何霍真突然会出尔反尔,又将她作为联姻的工具,并且还非送给李玄。
直到柳景灏送来了人。他弄醒了人,问清楚是同霍真用饭后,即昏昏欲睡,于是去内间躺一下,随后失去了知觉。
“父王跟我说,你是大魏派来的皇室细作,从小就在安西府潜伏,为了不伤及安西军的兵马,打算将你骗出军营,拿下杀了!”
“我自然不肯,起了争执,双方坚持不下。父王见我如此,也是退步了。谁知一餐饭吃下来,竟被送出安西府。”
灯光下,他看着这双新月般清澈的眼,冷汗从脚底下开始冒出,想不到霍真背后冷不防的又捅了他一刀!
兰州快速的又发生了一件事:逃脱了的崔承恩遇到了接应的人马,这批人马上回头寻人,竟中了埋伏圈,只剩下少数人突围,而死掉的人中,竟有三皇子李玄!
这一刀无论是谁出手,都是捅到他心尖上了!因为出事地点,离他的驻军很近。
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想法自保,并终于接受了沈浔的建议,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带着手中的安西军,直袭怀恩的大本营灵州。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