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带着她去长恩宫见白太皇太后。
白太皇太后亲自在宫门口等着龙辇,见李恒牵着她的手下来,立即迎上,李恒也马上松开她的手,扶了这 白太皇太后一把。
白太皇太后一双手拍着李恒扶着她的手,眼中都是慈爱之色:“哀家一见皇上圣颜,心中总欣喜万分,天佑大魏,才会复正拨乱。”
她唠叨:“每次见到皇上,哀家总会想起淳儿,那时哀家最喜和他说一会儿话......”
到了大殿,李恒和白太皇太后上座后,有人立即拿来软垫,她接过送到她面前的茶碗,顺势一跪:“孙媳参见皇祖母。”
白太皇太后好似没听见,继续朝着李恒絮絮叨叨:“哀家那时最喜吃些甜的,就他送来的果脯,最为称心。”
她独自端着茶碗跪着,心中直骂这老太婆:你以为我乐意这么叫?还不是寿康宫里的那个指定了“称呼”。
“承恩,去通知一下长恩宫。说皇贵妃就要去拜见皇祖母了。”
半天两通知,相信长恩宫的这位心中早已有了数。
有了数还这样,没了数不知会怎样。
这大魏宫,不欢迎她就直说,她巴不得滚蛋!
李恒笑着站起,端过她手中的茶碗,递到白太皇太后的手中,回头扶起她说:“柔儿起来吧,皇祖母慈蔼,最疼小辈,不用太拘礼。”
柔儿?她真想白他一眼:被他一叫,她鸡毛疙瘩都掉了一地。
白太皇太后恍然大悟般,赶紧喝了一口:“老了,见到皇上光顾说话了。好孩子,快过来瞧瞧。”
“真是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如此佳人,总算见到了。” 白太皇太后不吝赞美之词。
“哀家这把年龄了,就爱看这些花骨朵似的女儿。” 白太皇太后笑着对李恒道,“皇上好眼光。”
殿内瞬时响起了一片赞叹声。
她只得又故作娇羞,垂下头来,被李恒拉到身边坐下。
他握住她的手,一双凤眼眯起:“皇祖母这么夸她,好像朕只喜她外貌似的。”
“皇上选来的个个都是绝色,哀家看着这些娇娇女子,莺声燕语,总觉得大魏宫有了昔日闵皇的繁盛之音。”太皇太后继续唠她的,“当年云妃虽美貌,哀家见皇贵妃不逊于她,大魏宫会更热闹了。”
闵皇是大魏的鼎盛时期,但闵皇晚年宠爱云妃,重用她的兄长云国忠,云国忠打压与他关系不亲近的镇边节度使,终逼反了一众藩镇,从此,曾经四方来朝的大魏走向衰落。
她一听,不由的大吃一惊:敢情不止五个!
你娘的,好一个好色成性的李恒。
李恒握着她的手,在她手心轻轻的捏了一下,脸上却一本正经对着她说道:“皇祖母在拿朕说笑了。朕也就看父皇身边没有可心人,特意选秀了一回。父皇非要朕留下几个,朕连位分都还没给,到时皇贵妃看着办好了。”
她抬头也微微一笑:“臣妾刚才还愁进宫没伴呢,这下好了,姐姐妹妹们在一起,不愁没人串门了。”
白太皇太后笑起来还是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清丽来:
“这孩子,一看就是个大度的。哀家都不知怎样喜欢了。”
她赏的翡翠镯子绿莹莹,一看就知道不是凡物。
“这镯子哀家本想给玄儿的媳妇的,现在就给皇贵妃吧。皇贵妃想必不会嫌弃。”
白太皇太后所说的玄儿应是有名的三皇子李玄了,是太上皇永和帝的唯一的中宫嫡子。
此人在怀恩叛乱时,曾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大魏历朝,天下兵马大元帅都是皇帝自己兼任的,可见当时,李玄已被永和帝定为自己皇位的继承人了。
据说此人死后,一众美姬皆自杀跟随。
沈浔“临时突击”时,指定给她的书中有一本就是《烈女传》。
写《女戒》的班玖夫人是个寡妇:在家自然谨守闺规,出嫁贤良淑正,这些都不用提了。她最出名的是丈夫去世后,有一次出门,一纨绔子弟见她美貌,有意靠近,暗中拉了一下她的手。
斑玖夫人竟当场抽出仆从的刀来,砍断了自己的手臂。
她当时看到序言中斑玖夫人的事迹时抖了一下:娘呀,这得多痛!手被人拉了,嫌脏,擦擦洗洗就可以了。砍手臂,至于吗?
看到最后一页,新加上去的李玄众美姬的“壮烈”行为更是心头发冷。
未出嫁时,她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万一永贞帝有不测,大魏皇室也拿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她怎么办?
不过她一想,心就定下来:强迫殉夫之类的,想必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她好歹明面上是安西老王爷霍真唯一嫡女,安西王霍昭智的孪生姐姐,皇家把她殉了,得考虑考虑安西府的情绪。
她一看白太皇太后的褶子重重叠叠,一朵枯花似的不断开了,就不由而寒。
这白太皇太后其实年龄比太上皇永和帝还小,还不到五十岁。
她心中直嘀咕:皇宫凶险,远离是非之地。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