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 西都旧事 > 上京烟云(十八)

“是。”她声音都亮了些,一双眼儿弯起,笑意盈盈,流光百转,直看着李恒。

李恒微微一笑:“不许太得意,父皇只是高兴罢了。”

“天子带皇贵妃去祖庙一下吧,告祭一下列祖列宗。”

李恒大喜,拉着她想要跪下:“多谢父皇。”。

太上皇一叹息,伸手拦住他:“天子膝下,岂止黄金。如此佳妇,是朕以前为难天子了。”

太上皇又对崔承恩低语了一句,崔承恩立时出去了,一会儿端了一玉匣进来。“这是大魏开国太宗皇帝的上官皇后所佩戴的金凤凰,现赏赐于尔。尔须谨记,以后要学上官贤后,多多辅佐天子。”

这话有点意思。上官贤后就是写《女则》的那位,太宗皇帝在册封她为后时,特下旨重金聘请能工巧匠为她打造金凤凰,据说这凤凰的羽毛上镶嵌的的每一颗宝石,都是稀世之珠。

没等她琢磨过来,她那皇上夫君已示意她再次谢恩。

“谢父皇赏赐。”她恭敬的谢恩。

太上皇颤巍巍的站起,并不让人扶起她:“皇贵妃聪慧,有些事看在眼里,自然心中有数。天子顶住重重压力,等着皇贵妃,皇贵妃应不负天子的一片苦心才是。”

“是。”

但太上皇并没有让她起来,只是居高临下的注视着她。

天子之威迎面而来。

她这才明白:这太上皇是不发威的老虎,蒙骗他相当的难。

“皇贵妃在沈府中,可曾听说凤翔一事?”太上皇问。

她吓了一跳,一双眼求救一般的乌溜溜略偏转向李恒。看得李恒哭笑不得,咳了一声提示。

她只得娇弱弱的跪着,不知如何应对的样子。

寿康宫一片寂静,她觉得膝盖处冰冷,便慢慢用手捂上。太上皇也不做声,只是重重一咳,她赶紧松开,眼里蒙上了水雾。

“不知。”

太上皇不觉失笑:“皇贵妃知朕问的是什么事?”

李恒无奈,只得也作势要跪下:“皇贵妃年幼,心思无瑕,父皇一见便知。她养在深闺,性子最是端庄柔和。错的,都是朕了。”

太上皇一把扶住李恒:“皇贵妃自小清修,不知世事,朕只怕她偏听则信,负了天子的一片真意.”

李恒转身扶起眼泪汪汪的她:“父皇是真心疼你。你未进宫前,据说有人通知你离开上京?”

她绞着衣带:“皇上知道的,这是没有的事。”

李恒无奈摇头:“你啊你,亏父皇还夸你聪慧。”

太上皇却哈哈大笑,示意那端着玉匣的崔承恩过来。

“皇贵妃端庄明事理,有上官贤后之风,这金凤凰很适合皇贵妃。”

她一双眼眨巴着望着李恒。李恒干脆明明白白的说:“收下吧。以后牢记父皇的教导就是了。”

太上皇将两人的眉来眼去看在眼里,这时再次失笑,打趣道:“古人曰‘心有灵犀一点通’,大概说得就是天子与皇贵妃了。”

她霎时脸红成一片,再不敢抬头,只是躲到李恒身后,又被叹气的李恒牵出。

太上皇看看她,又看看李恒,倒是目露满意之色,拍拍李恒的手臂,边咳边笑:

“天子多情护娇娥。朕真想自己也回到年轻的时候。”

李恒笑了:“父皇要是嫌那些人服侍得不好,再选一批就是了。”

太上皇笑声中有浑浊之气:“佳人难再得啊!”

不知感慨得是什么。

太上皇吩咐赐宴:“皇贵妃脾性娇弱,让御膳房注意些。”

太上皇又对崔承恩说:“都退下了。朕与天子及皇贵妃闲聊一会儿。”

她真心对这不动一点声色的太上皇有了怯意,只依在李恒身边坐下,望向李恒,眼波流动,倒真是小鸟依人,情意绵绵。

李恒默默的看了一会儿,终是对太上皇说:“皇贵妃一向病弱,父皇的救生丸再给朕几颗。”

太上皇笑:“天子开口讨取,朕自然给。只是救生丸已剩不多,朕得请人配齐了东西,急不来。朕看还是先请高人调理皇贵妃,皇贵妃虽是弱不禁风,也不至于像安西府宣扬的那样,天子不用多虑。”

“不过身子骨确实差了些。朕看皇贵妃还是静养几年吧,这宫里的事情,让宁太妃先继续打理着。”

李恒看着仰头望他的人:“听清楚了?父皇是一心一意为你好。”

她连连点头:“臣妾听皇上的。”

“皇贵妃是个福泽深厚的,愿尔早日为大魏开枝散叶。”太上皇在旁像个慈父般谆谆叮嘱,“大魏宫是皇贵妃的家了,以后当温顺大度,为大魏万年着想。”

“是。”她对太上皇再不敢多言一字。

但李恒却笑容满面:“父皇好好将养龙体,将来肯定是皇孙满堂。”

太上皇哈哈大笑:“天子现是心想事成,朕也放心等着这一天了。”

本书来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